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關於開普勒的故事

學問君 人氣:5.92K

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同時他對光學、數學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是現代實驗光學的奠基人。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開普勒的故事,歡迎閱讀。

關於開普勒的故事

天空的立法者——開普勒

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生於德國符騰堡。13歲進入教會學校,16歲被蒂賓根大學錄取,20歲獲碩士學位。1594年,在擔任中學教師期間,潛心天文探索,並在1596年出版了《宇宙的神祕》一書。此書受到天文學家第谷的賞識。1600年,開普勒移居布拉格,應邀爲第谷做助手。

第谷逝世後,開普勒利用遺留的大量資料,利用幾何曲線表示火星的運動,發現火星運動的軌跡不是圓,而是橢圓,並且執行速度不勻。1609年,開普勒在《新天文學》一書中,發表了著名的第一和第二定律。第一定律把太陽的位置精確標定在橢圓焦點上,各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執行。第二定律也叫“面積定律”,在形式上提示了行星與太陽的連線於等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這在本質上闡明瞭行星離太陽近則快,遠則慢的不勻速性。1619年,開普勒在《宇宙和諧論》一書中發表了第三定律,即行星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的平方,等於橢圓長軸一半的立方。開普勒的發現爲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譽爲“天空的立法者”。

1604年9月30日,開普勒發現蛇夫座附近一顆新星,即“開普勒新星”。1611年他出版了近代望遠鏡理論着作《光學》。1618~1620年他發表了《哥白尼天文學簡論》一文。1619~1620年他發表了《慧星論》一書,預言了太陽光輻射壓力的存在。1627年他出版的《魯道夫星表》,直到18世紀一直被視爲標準星表。開普勒於1629年出版了《稀奇的1631年天象》一書,預言1631年11月7日將出現水星凌日現象,12月6日金星也將凌日。果然,在預報的日期,巴黎的加桑狄觀測到水星透過日面。這是最早的水星凌日觀測。金星凌日因爲發生在夜間,因而當時的人們未能觀測到。

開普勒的發現徹底清除了哥白尼學說中托勒密的'思想殘餘,給哥白尼體系帶來了嚴謹性和規律性。而開普勒關於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則是無論自然界的星球,還是人造天體都必須遵循的規律。因此,它不僅爲人類對宇宙天體的認識做出了貢獻,也爲現代宇宙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1630年,開普勒在雷根斯堡於貧病之中去世。

多難人生

開普勒的身世是不幸的。他17歲時父親去世。1620年,他母親,一個酒館老闆的女兒,平時愛吵吵鬧鬧,因被指控犯有巫術罪而入獄,他經一年多的奔波才使其得到無罪釋放。開普勒26歲時與一個出身名門的寡婦結婚,舉止傲慢的妻子使他很少感到家庭溫暖。1613年在前妻死後他又選擇了一個貧家女爲伴,感情雖很融洽,無奈經濟上常處於絕望境地。他兩個妻子共生有12個小孩,大多在貧困中夭折。他作爲新教徒常受到天主教會的迫害,他的一些著作被教皇列爲禁書。

經濟困苦和操勞跋涉嚴重損害了開普勒的健康。皇帝即使在較興隆的時期都是怏怏不樂地支付薪水。在戰亂時期,開普勒的薪水被一拖再拖,得不到及時的支付。1630年他有幾個月未得薪俸,不得不親自前往正在舉行帝國會議的雷根斯堡索取。到達那裏後他突然發熱,幾天以後即11月15日,在貧病交困中寂然死去,終年59歲。他被葬於拉提斯本的聖彼得教堂,三十年戰爭的狂潮蕩平了他的墳墓,但是業已證明他的行星運動定律是一座比任何石碑都更爲久佇長存的紀念碑。

TAGS:開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