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關於名人故事作文彙總五篇

學問君 人氣:2.5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名人故事作文彙總五篇

名人故事作文 篇1

聶衛平,著名圍棋運動員。河北深縣人,1952年8月17日生。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兼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棋院技術顧問,我國建國以來傑出教練員。10歲開始學棋。獲6次全國個人賽冠軍,8次“新體育杯”冠軍,第2屆“棋王”,第5屆、第6屆“天元”,首屆“國手戰”冠軍,6次全國“十強賽”冠軍,首屆“應氏杯”賽亞軍,1990年“富士通杯”亞軍。第5屆中日圍棋天元戰優勝。進入第4屆、第5屆東洋證券杯四強、第6屆亞軍。獲《新民圍棋》特別棋戰——聶馬七番棋優勝(4比3勝馬曉春九段)。獲第9屆天元戰挑戰權,1995年寶勝電纜杯冠軍。獲第5屆、第9屆CCTV盃賽冠軍,1998年海天杯元老賽冠軍。

1982年被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國圍棋協會授予圍棋“棋聖”稱號。著有《我的圍棋之路》、《聶衛平自戰百局》等書。

聶衛平的顛峯歲月是在八十年代在舉國矚目的中日圍棋擂臺賽。他連任數屆中國隊主將,爲中國隊的連勝立下奇功。1985年在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九段連克中方六將,中方曾以5比7落後於日本隊,聶衛平作爲主將出戰,應戰小林光一九段,8月27日和29日在日本連續戰勝超一流的九段棋手、十段戰冠軍小林光一和王座戰冠軍加藤正夫,把比分扳成7比7平,11月在北京又擊敗日本擂主、曾六次奪得“棋聖”戰冠軍、被授予“終身棋王”稱號的藤澤秀行,爲中國贏得了擂臺賽的勝利,實現了中國棋手首次戰勝日本“超一流”棋手的重大突破。1986年在第二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他連剋日方五將,再次使中國隊反敗爲勝。1987年在第三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迎戰日本隊主將加藤正夫,中盤取勝,中國隊“三連勝”。聶衛平的個人聲望達到頂點。聶衛平比賽期間上至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均無不關心其比賽情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學生也因其捷報而遊行慶祝。聶衛平成爲那個時代中國的“英雄人物”。在中國掀起了學圍棋的熱潮,這其中就包括了後來成長爲一流棋手的常昊、周鶴洋、羅洗河。

名人故事作文 篇2

今天,我在小名堂寫作班圖書櫃上拿了一本書看,書名叫《中外名人故事》。其中有篇文章《發明留聲機的愛迪生》深深吸引了我。文章中寫道,愛迪生在調試電話時注意到聲音的強弱與傳話器模板的顫動程度有關,經過多次實驗後,便發明了留聲機。

愛迪生從生活的實踐中發現聲音強弱與顫動程度的關係後,便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既然說話能使模板振動,那這種振動也可以發出原來的聲音。於是,他產生了發明一種留住聲音的機器。在他的努力鑽研下,一種會說話的機器——留聲機問世了,這在當時被譽爲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生活中的一個細節,讓愛迪生萌生了發明留聲機的想法,從這裏可以看出,愛迪生善於觀察和思考,從而激發起創作的興趣,最終發明留聲機,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其實,我們生活中用到的許多東西,都是人們仔細觀察並刻苦鑽研的結果。如魯班被長滿了鋒利的齒的`一種草割破手指,經過多次試驗後發明了鋸子;瓦特透過煮飯蒸汽頂開鍋蓋而發明了蒸汽機;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些發明和發現,都來源於實際生活,這說明知識都藏在萬物中,就看我們有沒有用心去觀察和思考。正是因爲他們善於觀察和思考,從一些現象總結規律,並想辦法如何利用這些規律,纔有了這些發明和發現。反過來講,如果對這些現象熟視無睹,不仔細看,不認真想,不動手做,人類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發明和發現呢?

愛迪生等人的事例告訴我們,知識的源泉就是生活。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和思考。生活的紛繁差異,自然界的神奇不可思議,還有許多的奧祕等着我們去解開。

我覺得,我們要向愛迪生學習。學習他這種對萬物充滿好奇的心,對事物的現象多問幾個爲什麼,不怕苦不怕累,不斷探尋知識的海洋。

名人故事作文 篇3

今天我讀了,《中外名人成才故事》一書中的(諸葛亮)一文,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敬仰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足智多謀,他不愧爲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

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我最喜的是“草船借箭”周瑜讓他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若是一般人肯定緊張的不得了,而他不慌不忙,開動腦筋,三天內“借”到了十幾萬支箭。

如果諸葛亮不博覽羣書,通曉古今,他不會在三天內弄到箭。從中我覺得我們現在學校讀書,更要認真學習,將來要像諸葛亮一樣,發揮自己的才能,報效我們的祖國。

名人故事作文 篇4

林語堂曾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兼英文課,一次,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林先生終於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學生們滿以爲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爲找資料而遲到了。誰知道,他登上講臺後,不慌不忙地開啟皮包,只見裏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但學生們並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林先生開始講課,大講其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說到這裏,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後我上課不點名,願諸君吃了長生果,更要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名人故事作文 篇5

如果名師執教基礎,新生的起點一定更高更穩。名師影響一生。

如果問:1946年,徐悲鴻任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時,教幾年級?你也許答不出。但要問:現在名校中的名師教幾年級?你一定脫口而出——畢業班。且不說大學,就說一窩蜂擴招的名中學,師資匱乏,便讓高二老師教高三,高一老師教高二,初三老師晉高一,依此拆低補高,最終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教初一。

但當年徐悲鴻反其道而行之。他親授一年級課,教新生起稿、觀察、修改、乃至鉛筆、紙張、油彩等工具的用法,還到學生宿舍指導寫生。二年級由吳作人等名家任課。三年級,待學生好規矩養成,才交給青年老師帶班。新師應該得到尊重,可教育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新生剛起步,如果名師執教基礎,新生的起點一定更高更穩。名師影響一生。

悲鴻大師用心良苦,大師何以如此?一是心有學生,盡力對學生的一生負責。二是教學理念崇高,不浮躁,不急功近利。這也許是那時既不擴招收費、也不以“升學率”爲考評標準的緣故。由名師開啓智慧,乃三生有幸。當代人唯有羨慕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