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名人拼搏奮鬥勵志故事

學問君 人氣:2.53W

名人們有那麼高的成就,多半是來自於對自己夢想的執着和奮鬥。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名人拼搏奮鬥勵志故事,歡迎閱讀和參考。

名人拼搏奮鬥勵志故事

【吳冠中的“瘋”】

上世紀的80年代初期,吳冠中的畫作以百萬港元被人購藏。恰恰在他的畫作走紅之際,他變成了“瘋子”。那麼,到底什麼原因使他變“瘋”了呢?

有位記者聽聞一代大師變成了“瘋子”,非常吃驚,爲了探明真相,特趕到大師的住處。

只見簡陋的房屋內,吳冠中坐在椅子上,氣定神閒地擺弄各種畫作,左瞧右看後,臉上綻放坦然微笑,然後毫不留情地把畫作撕成碎屑,丟到身邊的垃圾桶裏。

記者進門看到這一幕,愣怔在那裏,嘴被驚訝擴張成“!”。

“大師真瘋了,這位蜚聲海內外的藝術大師,一幅畫價值連城,他卻悍然不顧,撕得津津有味。這哪是撕畫作,這是撕掉得鈔票啊!”記者暗自焦急思忖。

“百聞不如一見,別人說您瘋了,我還半信半疑,今天,果真見您真瘋了!這些畫作,在怎能隨便被您糟蹋掉呢?這些畫作可都是您心血畫筆凝結而成啊!”記者再也按捺不住了,對吳冠中提出了“抗議”。

吳冠中正聚精會神地沉浸在撕畫中,沒有覺察到記者到來。他擡起頭,望着記者,說:“亂吾心者,名也,亂吾性者,利也。我是瘋了,但我在瘋狂中還是清醒的,那就是,在我還在世的時候,將自己感覺不滿意的作品統統撕掉,以免貽害無窮……”

記者聽後,再次驚呆了。

吳冠中的“瘋”是對藝術追求清醒地行動,金錢、名氣等都是身外之物,他的瘋狂舉動是對藝術的敬畏與崇敬;是對藝術的虔誠與憧憬。他的撕畫行動,是對後人的鞭撻與啓迪,更是對真正藝術行爲補充與詮釋。

【傅斯年趣聞軼事】

民國時期“名滿天下,謗亦隨之”的傅斯年被人稱爲“學霸”,其實他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留下無數趣聞軼事。

作爲民國時期學術界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傅斯年“名滿天下,謗亦隨之”,一生留下了數不清的趣聞軼事。

傅斯年出身名門望族,1913年入北大預科部,師從黃侃、劉師培等,打下堅實的國學底子。1920年,傅斯年入倫敦大學跟隨史培曼教授研究實驗心理學,同時兼及哲學、歷史、政治、文學、物理學、化學等。1923年9月,赴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研習相對論、比較語言學等。傅斯年留學海外7年,但卻不拿一個學位,是真正的“讀書種子”。

傅斯年被稱爲“學霸”,實際上他很看重有學問的人。傅斯年十分欽佩陳寅恪的學問,曾對人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抗戰時,傅斯年與陳寅恪在昆明同住一棟樓。傅斯年住一樓,陳寅恪住三樓。每次“跑警報”的時候,別人爭先恐後地往樓下的防空洞跑,傅斯年卻搖晃着肥胖的身軀往樓上跑。他是怕陳寅恪睡覺聽不見警報,加之陳寅恪視力不好、行動不便,怕他遇到危險,所以急忙上樓攙扶陳寅恪下樓。20世紀40年代,中研院籌備成立民族學研究所,擬聘史語所李方桂出任所長,李方桂堅辭不就。中研院代院長朱家驊委託傅斯年前去說服。傅斯年不厭其煩地勸說,結果李方桂說:“我認爲,第一流的人應當做學問,第二流做教師,第三流纔去做官。”傅斯年聽後不但不惱怒,反而立即躬身作了一個長揖,邊退邊說:“謝謝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傅斯年身高體胖,人稱“傅胖子”。有一個段子,說是抗戰期間傅斯年、李濟、裘善元去重慶赴宴。宴畢,主人替他們僱了三乘滑竿。裘善元第一個出來,擡夫們一看是個胖子,不願擡,互相推讓。接着李濟出來,比第一個還胖,於是四個擡夫又推讓一番。最後,等到傅斯年出來,剩下的兩個擡夫一看,傻了眼,丟下滑竿,掉頭就跑。好友羅家倫曾跟傅斯年開玩笑:“你這大胖子怎樣和人打架呢?”傅斯年回答:“我的體積乘以速度,產生一種偉大的動量。這種動量可以壓倒一切。”或許正是因爲有此資本,傅斯年好鬥。有一次,在國民參政會上,孔子的後裔孔庚就中醫問題提了一個議案,傅斯年表示堅決反對。二人展開激烈爭辯,孔庚爭辯不過,就在座位上辱罵傅斯年。傅斯年十分生氣:“你侮辱我,散會後我要和你決鬥。”等到散會後,傅斯年果真在會場門口攔住孔庚要決鬥。孔庚這時已年逾古稀,身單力薄,根本經不起廝打。傅斯年見狀,只好將雙手垂下來說:“你這樣老,這樣瘦,不和你決鬥了,讓你罵了吧。”

傅斯年疾惡如仇,人稱“老虎”、“大炮”,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不畏權貴,撰文彈劾孔祥熙、宋子文兩位權貴。羅家倫曾說,傅斯年是唯一敢在蔣面前蹺起二郎腿的人。事實上,傅斯年是個很講原則的人。抗戰勝利後,他代胡適接管北大。對於那些在北大淪陷時曾出任僞職的職員,不論多麼有名,傅斯年一概開除,並稱“漢賊不兩立”。晚年執掌臺灣大學,爲剎住招生說情之風,傅斯年多次在報紙上發表聲明,稱假如自己以任何理由答應一個考試不及格或未經考試的學生進來,那就是對校長一職的.失職。他奉勸至親好友不要向他談錄取學生的事。不僅如此,他還在校長室門前樹一告示牌:“爲子女說情者,請免開尊口!”短篇名人勵志奮鬥的故事:傅斯年趣聞軼事

民國時期“名滿天下,謗亦隨之”的傅斯年被人稱爲“學霸”,其實他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留下無數趣聞軼事。

作爲民國時期學術界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傅斯年“名滿天下,謗亦隨之”,一生留下了數不清的趣聞軼事。

傅斯年出身名門望族,1913年入北大預科部,師從黃侃、劉師培等,打下堅實的國學底子。1920年,傅斯年入倫敦大學跟隨史培曼教授研究實驗心理學,同時兼及哲學、歷史、政治、文學、物理學、化學等。1923年9月,赴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研習相對論、比較語言學等。傅斯年留學海外7年,但卻不拿一個學位,是真正的“讀書種子”。

傅斯年被稱爲“學霸”,實際上他很看重有學問的人。傅斯年十分欽佩陳寅恪的學問,曾對人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抗戰時,傅斯年與陳寅恪在昆明同住一棟樓。傅斯年住一樓,陳寅恪住三樓。每次“跑警報”的時候,別人爭先恐後地往樓下的防空洞跑,傅斯年卻搖晃着肥胖的身軀往樓上跑。他是怕陳寅恪睡覺聽不見警報,加之陳寅恪視力不好、行動不便,怕他遇到危險,所以急忙上樓攙扶陳寅恪下樓。20世紀40年代,中研院籌備成立民族學研究所,擬聘史語所李方桂出任所長,李方桂堅辭不就。中研院代院長朱家驊委託傅斯年前去說服。傅斯年不厭其煩地勸說,結果李方桂說:“我認爲,第一流的人應當做學問,第二流做教師,第三流纔去做官。”傅斯年聽後不但不惱怒,反而立即躬身作了一個長揖,邊退邊說:“謝謝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傅斯年身高體胖,人稱“傅胖子”。有一個段子,說是抗戰期間傅斯年、李濟、裘善元去重慶赴宴。宴畢,主人替他們僱了三乘滑竿。裘善元第一個出來,擡夫們一看是個胖子,不願擡,互相推讓。接着李濟出來,比第一個還胖,於是四個擡夫又推讓一番。最後,等到傅斯年出來,剩下的兩個擡夫一看,傻了眼,丟下滑竿,掉頭就跑。好友羅家倫曾跟傅斯年開玩笑:“你這大胖子怎樣和人打架呢?”傅斯年回答:“我的體積乘以速度,產生一種偉大的動量。這種動量可以壓倒一切。”或許正是因爲有此資本,傅斯年好鬥。有一次,在國民參政會上,孔子的後裔孔庚就中醫問題提了一個議案,傅斯年表示堅決反對。二人展開激烈爭辯,孔庚爭辯不過,就在座位上辱罵傅斯年。傅斯年十分生氣:“你侮辱我,散會後我要和你決鬥。”等到散會後,傅斯年果真在會場門口攔住孔庚要決鬥。孔庚這時已年逾古稀,身單力薄,根本經不起廝打。傅斯年見狀,只好將雙手垂下來說:“你這樣老,這樣瘦,不和你決鬥了,讓你罵了吧。”

傅斯年疾惡如仇,人稱“老虎”、“大炮”,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不畏權貴,撰文彈劾孔祥熙、宋子文兩位權貴。羅家倫曾說,傅斯年是唯一敢在蔣面前蹺起二郎腿的人。事實上,傅斯年是個很講原則的人。抗戰勝利後,他代胡適接管北大。對於那些在北大淪陷時曾出任僞職的職員,不論多麼有名,傅斯年一概開除,並稱“漢賊不兩立”。晚年執掌臺灣大學,爲剎住招生說情之風,傅斯年多次在報紙上發表聲明,稱假如自己以任何理由答應一個考試不及格或未經考試的學生進來,那就是對校長一職的失職。他奉勸至親好友不要向他談錄取學生的事。不僅如此,他還在校長室門前樹一告示牌:“爲子女說情者,請免開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