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比爾.蓋茨也是“富二代”

學問君 人氣:1.32W

長期以來,比爾·蓋茨一直被中國人當成白手起家創業的典範,介紹他奮鬥的事蹟連篇累牘見諸各類報刊。事實上比爾·蓋茨不僅是典型的“富二代”,而且也是“官二代”,他之所以能成功,除了自己的天賦外,很大程度取決於家族人脈網絡的鼎力相助。

比爾.蓋茨也是“富二代”

1973年,比爾·蓋茨考進哈佛大學,當時,他父親威廉·蓋茨是西雅圖的律師學會會長,母親瑪麗是華盛頓大學的董事長,姐姐克里斯蒂是華盛頓大學學生管理協會成員,這是一張不可小視的家族人脈網絡。當比爾·蓋茨將自己計劃立即退學、創建微軟的決定告訴父母后,理所當然遭到了強烈反對。父母問他:“你究竟憑什麼要自己創業,就憑你是一個半途而廢的哈佛學生嗎?”蓋茨的理由似乎更充足,他大聲說:“就憑爸爸是有名的律師,媽媽是華盛頓大學的董事長,姐姐是華盛頓大學學生管理協會的成員,再加上我們富裕的'家境做後盾,這些難道還不夠嗎?”他連珠炮似的發問,讓父母頓時沒了話。

既然如此,父母也只好按兒子的意願行事了。接下來,蓋茨將在哈佛時和艾倫研究的交通數據軟件拿出來,毫無商量地說:“這是我們創業的第一筆訂單,它對我們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你們必須要幫我。”兒子發了話,父母哪敢有半點懈怠,立即開動腦筋尋找關係。父親找到華盛頓州西雅圖市一名主管交通的市政官員,因爲在此前,他曾幫該官員打贏過一場官司。那名官員礙於情面滿口答應幫忙,最終同意買下這套交通數據軟件。

老蓋茨幫小蓋茨拿下了關鍵性的第一筆訂單,不日便得到380萬美元的純收入。

比爾·蓋茨再接再厲,又透過在華盛頓大學擔任學生管理協會成員的姐姐克里斯蒂娜,拿下了爲華盛頓大學實驗學院設計的一套價值1800萬美元的學籍管理軟件。

有了兩次的成功,更進一步增強了比爾·蓋茨的信心。他又將目標瞄上了計算機巨頭IBM公司,決心要拿下更大的訂單。此時他的母親不僅已經出任了IBM的董事,而且和新任董事長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可以這樣講,董事長對蓋茨的母親是言聽計從,所以當蓋茨對母親提出要拿下IBM一筆大訂單時,母親豈能袖手旁觀,便趁和董事長在一次喝咖啡時,裝作漫不經心地說了兒子的事,董事長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正是母親的這次“漫不經心”,讓比爾·蓋茨拿到了價值3000萬美元的訂單。這也是他創業後拿到的最大一筆訂單,爲公司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比爾·蓋茨成功後,卻從未在衆人面前提起過家族的幫助。在談起母親時,只說她是一名普通教師,而母親曾任華盛頓大學董事長和IBM董事的身份卻隻字不提。父親律師的身份他倒是經常提起,不過總是以玩笑的口吻說:“他現在年齡大了,只是微軟一名普通的打工者。”

雖然比爾·蓋茨的神話就像夜空中耀眼的煙花,刺痛了億萬人的眼睛,但他的家族編織的雄厚人脈網絡由此窺見一斑。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比爾·蓋茨這個“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個人奮鬥,但卻不要過分地美化神化,以免誤導公衆走火入魔,從而偏離了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