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旅遊攻略>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遊玩攻略

學問君 人氣:1.4W

老頂山景區主要景點就是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長治 道道通市區東北部,距市區3公里,東與壺關、平順二縣相鄰,北與潞城市相接,方圓40多平方公里分爲4個景區,44處景點,一 是動物養殖觀賞區;二是林業科研考察區;三是老頂山風景遊覽區;四是神農峯名勝遊覽區。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遊玩攻略

  景點詳情

公園位於長治 道道通市區東北部,距市區3公里,東與壺關、平順二縣相鄰,北與潞城市相接,方圓40多平方公里分爲4個景區,44處景點,一 是動物養殖觀賞區;二是林業科研考察區;三是老頂山風景遊覽區;四是神農峯名勝遊覽區 。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自1992年建立以來,根據《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以炎帝神農氏爲公園建設的靈魂,修復了九龍宮、新頂滴古寺,新建了炎帝像、百草堂、自控滑道、三界幽谷、溜索場、卡丁賽車場、滑雪場等景點。隨着園區的全方位開發,老頂山森林公園正以雄、奇、險、幽、美,吃、住、遊、購、娛於一體的完美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山體多爲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海拔最高1378米。公園由五頂9脊18溝40餘座山峯組成,天然巖洞30餘處。森林面積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4%。自然景觀空靈奇秀,主要有雄獅臥崗、鑑天石、石叢綴菊、石海微瀾、五指擎天、危崖聳空等10餘處。

人文景觀廣博豐富,主要有九龍宮、祖師廟、摩崖石刻、攀山古道、古魚池、南崖宮、朝陽洞、古寒泉、神農井、百穀洞、耒耜洞等。老頂山的人文景觀之所以厚重,是因爲華夏先祖炎帝神農氏,在此實現了由漁獵到農耕,由遊牧到定居這一人類史上的重大轉折,開創了中華民族古代文明,這也是老頂山開發建設的主線和重點。

園內松柏蔥綠,桃李芬芳,古洞煙霞,曲徑通幽。神農峯遊覽區位於公園的正門,這裏以一座亞洲第一高的炎帝銅像爲中心的塑像羣,有炎帝悠坐神牛、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神話塑像,把遊人帶入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之中。從山腳沿林間的曲徑拾階而上,步入部落洞可觀賞到人類祖先聚集議事,耕織勞作的生產活動場景。踏上神農閣,在緬懷先祖業績,回味人類歷史的同時,又可放眼遠方,領略現代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廣袤無垠的田野風光。登上老頂山主峯的電視轉播臺,大約半天的時間,便可極目遠眺,綠蓋羣山,峯巒疊嶂。

神農洞

在滴谷寺正東半山腰處,有一神農洞,相傳爲神農氏嘗百草之所。洞口向西,在一天然青石上開鑿而成。洞口高難度1.7米,寬約1米,洞內寬5.7米,深6米高約3米。洞口左側爲一長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青草如茵,四周松柏掩映,若無人帶領,很難尋覓。置身洞中,一種對先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在玉皇頂半山腰處,有一天然洞穴,兩面夾山,背山面谷,洞寬6米,深11米,內套一小洞,洞壁玲瓏泛光,洞內有石刻五處,儲存清晰,特別是宋代祕書監知軍府事陳述古紀遊題刻的“述古行之”、“述古遊之”、“宋治平仲”等,字型流暢,雕刻蒼勁,猶若石紋。

南崖宮

新頂的東南半山腰處,有老頂山最大的一座天然山洞,名爲“南崖宮”。洞口爲一仿古門庭,上方爲一重搪彩亭。洞內寬闊。澗高數十米,面積約500平方米。洞頂種乳下垂,洞壁參差。洞腹自然分爲內外兩洞。外洞正好供奉祖神像,對面爲送子觀音像。內洞比外洞略高,亦寬闊,倚稱4壁伸縮而塑衆多動物雕像。入洞右側石壁上又開—個門,轉入一約20平方米,高2.5米;的山洞。巖洞正中拱奉如來佛祖神像,兩側凸凹不平的浮雕十八羅漢,工藝精湛,神形兼備,呼之欲出。

古寒泉

老頂山除了這衆多的巖洞外,還有一處“寒泉絕勝”。在滴谷寺村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匾額上嵌清朝所留楷書“古寒泉”。古寒泉即百穀泉,亦名神農泉。《潞安府志》稱:“百穀泉,在百穀山神農廟前,砥石涌泉,寺僧引爲伏流,注爲塘,由螭口飛下大壑,注石子河,味甘。”洞口有宋代風格的浮雕龍頭,泉口雕有臥龍,龍嘴開張,下爲圓形石鑿小井,佈局精巧。衆貧寒泉列爲古潞郡八景之一,流傳至今傳說甚多。及具代表性的是:初建柏谷寺時,石龍嘴裏滴谷不斷,不緊不慢,長流不息,恰好可供全體工匠僧人所用,就將竣工時,在龍嘴邊接谷的小和尚漸感單調,便用木樟在龍口裏捅了幾下,只見龍嘴內突然飛出十對白鴿。從此龍嘴不再滴谷,只有一股渭細的泉水流出來。白鴿落在壺關境內,將一座山峯變爲白山。

炎帝銅像

老頂山有關炎帝的傳說及炎帝活動的遺蹟很多,以炎帝爲中心的開發,使老頂山成爲始祖之山,其文化內涵源遠流長,可與山西洪洞大槐樹相媲美。爲紀念炎帝,文物管理部門投資500多萬元,塑造了炎帝銅像,總重量100噸,由中國着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設計,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安裝完成。基座上的炎帝銅像爲全身站立像,披髮、赤臂,上身着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擡起的雙手捧着一捆穀穗,其面部神態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突出體現了對先祖的崇拜和敬仰。銅像面向着長治市區的方向,彷彿中國的祖先炎帝仍在關切地注視着他的子孫後代。

石碑

銅像左側這一巨型石碑,它長6米,高3米,鐫刻着關於炎帝在此創立光輝業績的碑文。放置銅像的平臺用漢白玉欄杆圍繞,四周砌有護坡。銅像總高39米,其中,像高25米,基座高14米,寬24米,長29米。基座又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爲三層,每層高2米,表面爲白色花崗岩貼面,有臺階相通;第二部分爲展廳,外高8米,紅色花崗岩貼面,正面鑲着長8米,高5米的.銅板敷設的牛頭浮雕。要刻牛頭是因爲炎帝氏族是以牛作爲他們的“圖騰”,也就是他們的氏族保護神的,這裏也隱含着炎帝馴養家畜,開創農業的不朽貢獻。由基座後的臺階進入展廳,這裏以圖片、文字說明、實物等形式,展示了炎帝在此開創人類古代農業文明的偉大貢獻。炎帝銅像中間是空的,沿旋梯可上至炎帝胸部穀穗處,這裏是一個可容納20人站立的觀景平臺,站在如此高度,上黨盆地遠近景物,盡收眼底,城廓、農舍、高樓、田園,可謂氣象萬千,讓人油然而升騰出一種偉大而謙恭的情愫,一種身爲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交通指南

飛機

長治王村機場可起降中小型客機,並開通了直達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大同等地的航線。

長治王村機場。

火車

長治境內有太焦和邯長兩條國家鐵路幹線,貫穿南北西東,這裏有開往山西境內、北京、連雲港等的火車。

長治火車站。

公路

長治的公路縱橫交錯,有長邯高速公路、長晉高速路、長太高速公路等。另有國道四條,以208國道、長邯二級公路爲骨幹,與地方公路14條組成“豐”字型公路網絡。同時北接太舊高速公路,西連大運路,直達西部腹地,南下晉焦高速公路,則可挺進中原。從長治客運站開往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石家莊等地的長途客車線路200多條。從長治乘出租車可到老頂山百草堂,或乘2路公交車至終點站,下車後步行約20分鐘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