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旅遊常識>

烏鎮旅遊特色簡介

學問君 人氣:3.26W

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徵,完整地儲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爲大家蒐集整理了烏鎮旅遊特色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烏鎮旅遊特色簡介

  烏鎮旅遊特色簡介

元宵走橋

正月十五元宵節,烏鎮除了吃元宵、迎花燈、猜燈謎外,還有走橋的習俗。烏鎮是著名水鄉,鎮內有一百餘座橋,有磚橋、木橋、石橋等等。很早的時候,當地就有走橋健身、祈福的習俗。元宵節晚上,人們成羣結隊,扶老攜幼,提着花燈,在河邊、橋上游走, 遠遠看去,煞是壯觀。走橋必須走過至少十座橋,忌走回頭橋,所以開始走時心中必須有個計劃。烏鎮一帶無高峻的山丘,人們以走橋代替爬山登高,藉以鍛鍊身體,祛除疾病。尤其是西柵的橋裏橋,拱高階多,元宵節在這兩座高橋上走走,確有一展胸襟、心曠神怡的作用。

香市

香市這一民間風俗在烏鎮流傳已久,茅盾先生稱之爲中國農村的狂歡節”。香市從清明節開始,約半個來月。清明節那天,烏鎮西南20公里處的含山有個“軋蠶花”的廟會,趕會者從含山下來即到烏鎮,於是,烏鎮的香市就拉開了帷幕。

趕香市的主體是農民,遊春的同時,不忘捎帶着出售自家做的竹器、蠶具和農副產品。養蠶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產業,蠶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年的生活,所以很多風俗也是圍繞祈蠶而舉行的,所以香市時,婦女們有個任務,就是要到烏將軍廟前的上智潭中“汰蠶花手”,以求日後養蠶無病無災。

擇清明到穀雨趕香市是有道理的。穀雨一到,農家就要投入飼養春蠶的忙碌,清明至穀雨這段時間正好閒着,又值風和日麗,正好熱鬧一番。

而烏鎮能形成香市,可能與烏鎮多寺廟以及去杭州的香客途經烏鎮燒回頭香的習慣有關。烏鎮建於樑代存至民國的古剎有3座,唐長慶年間,寺廟有30多座。明清時期,烏鎮的寺、院、廟、觀、堂、庵不下40餘處。寺廟多,香客來得多,隨之而來的攤販、戲班子等是爲香客服務的。一來二去,固定的“ 香市”就約定俗成了。同時,由於杭州西湖香市名聞天下,每年清明前後,蘇州、無錫、常州和嘉興、湖州農村的農民都要途經烏鎮前往杭州燒香,回來後,還要在佛事興盛的烏鎮還香,名曰回頭香。這批香客涌進烏鎮,也催化了當地的香市興盛。

如今“香市”活動已成爲烏鎮旅遊民俗節慶的一個品牌。瘟元帥會莊嚴隆重;蠶花會熱鬧非凡;踏白船水上爭雄;水上高竿驚險刺激;水上船拳捉對廝殺;水鄉婚禮則成爲“烏鎮是戀愛天堂”的最好詮釋。這些五花八門、姿態各異的民間文化已經成爲深受國內外遊客青睞的旅遊項目。

瘟元帥會

舊時,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烏鎮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即要迎一次瘟元帥會。

瘟元帥臉孔鐵青,秀才模樣,平時住在修真觀第三進的偏殿裏。迎會時,人們用轎子把他擡出來,在街上巡遊一番,請他把街上游蕩的瘟鬼捉進事先準備好的甕裏。

據說這樣一來,盛夏時就不會發生瘟疫了。迎會隊伍很壯觀,前面鳴鑼開道,硬牌護行;後面兩人擡一隻空酒甏,甏裏有個用紅頭繩吊着一個小木人,兩人邊走邊扯動小木人,口裏高喊:“瘟鬼捉進甏!瘟鬼捉進甏!”隨後又有兩人擡一盛有木炭且竄着火苗的鐵鍋,據說火可懾鬼;瘟元帥的轎子就跟在後面;最後是八個手持刀槍的護轎判官。

這一風俗來源於一個傳說。瘟元帥原是一位秀才。一天深夜,他正在讀書,忽然耳聞井邊兩個瘟鬼談話,說要在井中施放瘟藥。天明,有人來井中汲水,秀才百般勸說,那人就是不相信。無奈之下,秀才縱身躍入井中示警。人們把秀才搭救起來以後,發現屍身渾身鐵青,顯然是中了劇毒。爲感謝秀才捨身救人的義舉,人們就在附近修真觀裏塑了一尊神像以表紀念。天上玉帝聞訊,敕秀才爲總管瘟鬼的瘟元帥,長享祭祀。秀才跳井示警的那天是五月十五日,所以迎瘟元帥會的日子也定在那一天。

蠶花習俗

杭嘉湖盛產絲綢,養蠶是這一帶農民的主要產業,烏鎮地處杭嘉湖的腹地,蠶業更佔很大比重。

蠶花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民的收入和這一年的生活。對於重要的.東西,人們便會設立一些禁忌,很多生活習慣也會圍繞着它而變化,甚至娛樂也離不開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烏鎮一系列有關蠶花的風俗習慣。

〖贊蠶花〗

每年春季養蠶前夕,常有一些民間藝人揹着竹簍,簍裏放着一條無毒黃蟒蛇,來到蠶農家門口,口中唱道:“青龍到,蠶花好,去年來了到今朝,看看黃蟒龍蛇到,蠶花廿四分穩牢牢。”一邊唱一邊將黃蟒蛇捉出來放到蠶農家堂屋裏,任其遊走,唱畢再捉回簍中。蠶農則以絲綿或米相謝。此即“ 贊蠶花”,可致蠶花獲得好收成。

〖蠶瓦綿兜〗

舊時蠶農家中生了小孩,有用蠶花綿兜給小孩翻制棉衣的習俗。蠶花綿兜,即老人死後,晚輩往往要用幾隻綿兜,由夫妻二人扯鬆後一層層覆蓋在死者身上,最後留下的一二層綿兜。蠶花綿兜就是特指這種綿兜。傳說小孩穿了用蠶花綿兜翻制的棉衣,可無病無災。

〖望山頭〗

當蠶寶寶經過四眠,開始爬上草龍結繭子時( 蠶農稱之爲“上山”),新近嫁出過女兒的蠶農家都要準備豬肉、黃魚、軟糕、枇杷等禮品去女兒家探望蠶寶寶上山的情形,俗稱“望山頭”。

望山頭源於一個小插曲。有一蠶農家新娶進一個不會養蠶的媳婦,但這個媳婦聰明伶俐,邊學邊養,居然把蠶寶寶養得很好,安全送上了山 。此時,親家來探望女兒,他從沒有養過蠶,沒見過蠶的模樣,就好奇心起,悄悄來到蠶房。一看出了神,出來時忘了關窗戶。蠶家主人回來後,見蠶寶寶吹了風,擔心今年的蠶花要沒戲了。沒想到,採繭子那天開啟蠶房一看,只見滿山一片雪白的繭子,收成比同村任何一家都好。村人總結說,他家蠶花這麼好,是因爲親家來探望的緣故。於是便有了“望山頭”的習俗。

〖軋蠶花〗

每年清明時節,蠶鄉都要舉行迎蠶花廟會。在這些迎蠶花會上,蠶娘們佩戴用紙或絹做的蠶花, 在廟會上走走軋軋,祈求帶回蠶花喜氣,這就叫軋蠶花。軋蠶花時,青年男女有些碰撞是允許的,現在,有些青年藉此尋找意中人,這“軋”的含義就擴大了些。 軋蠶花以含山蠶花節最爲熱鬧盛大,因爲含山上有蠶花娘娘屆時光臨。這時不僅滿山紅男綠女,蠶花遍野,河上還有高竿船和龍舟競賽等表演節目。

〖養蠶禁忌〗

禁止生人進入蠶房:主要是怕生人帶來晦氣,影響蠶的生長。有的會在大門上貼上寫有“蠶月免進”的紙條,或在門口放一根捆有桃枝的扁擔,以示警。

禁止油、煙、噪聲:蠶房絕對保持安靜和乾淨。

禁止不吉利語言:在養蠶期間,很多語言必須改變說法。如“四眠”要叫“大眠”,四與死同音。“蔥”改叫“香頭”,怕蠶寶寶被“衝”掉。“醬”要說“鹹酸”,怕蠶寶寶得“僵”病。“筍”也得改葉“蘿蔔”,怕蠶寶寶被“損”了。

禁止搭空頭棚:蠶四眠後上山棚結繭。這山棚一定要等到蠶成熟後再搭,如果蠶尚未成熟就搭,稱搭空頭棚,不吉利。搭山棚時禁止赤膊。

〖拳船與船拳〗

拳船長年泊於水面,在“咚鏘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中,船上會有武師身着練功服,手持刀槍劍戟,“廝殺”得難解難分。這便是烏鎮民間的傳統節目——拳船。

拳船又稱船拳,相傳始於南宋時期,在太湖流域十分盛行。舊時烏鎮水系發達,而太湖湖匪盛行,官府又往往肅匪無措,無力保障地方平安。因此船民、漁民自備民刃,聘請武師,公開練武,既練武強身,又抵禦湖匪。逐漸發展而成拳船。現在的拳船已不復練武防匪之效,但在船上習武健身,卻已作爲一項傳統活動,流傳至今。

現在烏鎮的拳船已嫡傳五代,所練武功源屬少林北派功夫,拳法多樣,有少林拳、少林棍板凳拳等50多套套路,並後繼有人。現在每天在這裏舞槍弄棍,以弘揚“以武會友、強身健體”的武術宗旨。

〖高竿船〗

也是與蠶鄉風俗有關的一種娛樂形式,同時也是桐鄉烏鎮特有的民間體育活動。停泊在河面的大船中央放置着一個巨型石臼,上插一根碩大的毛竹。毛竹下方有四根短毛竹從四個方向加以固定,表演時又有幾名壯漢輔助控制毛竹。表演者爬上竹竿梢時,毛竹便彎成90度的鉤形,在人體重力的作用下顫顫悠悠的,令觀者的心也跟着顫悠。高竿船的表演者一般身着白色服裝,象徵蠶寶寶的形象。表演動作有金猴望月、鴿子翻身、倒豎蜻蜒、單臂吊立等,真是驚險加精彩。

以前拳船和高竿船表演一般在清明前後的農閒時節進行。現在,爲了讓遊客領略江南風情,如氣候條件允許,在東柵景區的市河上,每天都能看到表演。

茶館風情

江南是水做的,四季瀰漫的水汽使生活在這裏的人變得滋潤。在水鄉,人們最“愜意”的兩件事,一是“皮包水”,二是“水包皮”。這句俏皮話的意思是指去浴室洗澡和到茶館喝茶,可見喝茶是滲透到水鄉人骨子裏的一種享受。每天清晨,江南水鄉的風情韻致就在這嫋嫋的水煙中迷醉般展開。

歷史上,烏鎮茶館最多的時候有六十幾家,地處中市的訪盧閣、三益樓、常春樓、一洞天、明月樓、天韻樓等規模較大,檔次也高,茶客的身份也尊貴些;而分散在東南西北四柵的小茶館,主顧都是四鄉里來鎮上做買賣的農民。兩者各有各的特點,前者俗稱街莊,雅緻些,但要說起水鄉的原汁原味、質樸醇厚來,後者(俗稱鄉莊)更貼近些。鄉莊只做上午,街莊常做下午。最負盛名的“訪盧閣”茶館不僅出現在文學大師茅盾的筆下,而且被傳說成茶聖陸羽兩次造訪茶館老闆盧仝而得名。

茶館之所以經歷千百年離亂盛世而不衰,自有它作爲生活基本的一面,茶客有的是做完了早市才進茶館,與圍桌而坐的茶客隨意攀談;有的是一進早市就鑽進茶館,買賣在臨街的茶桌旁交易,一邊悠閒地喝着茶,一邊不緊不慢地討價還價。在資訊傳播落後的年代,茶館是資訊交流和處理公衆事務的重要場所。一個茶館便是一個小鎮的“新華社”,各種消息都在這裏發佈;大至長江洪水,小至李家小孩吵夜,近如阿大捉螃蟹反被螃蟹咬……現在村村都有廣播、電視、錄音機,但茶客還是喜歡到茶館裏嘮山海經,即便是新興的咖啡館、舞廳也沒能衝擊它的存在。

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羊皮戲,手影戲,俗稱紙人頭戲、土電影,是一種將羊皮或牛皮製作成人物、動物造型的活動剪紙,由藝人用竹籤棒將它緊貼在背後透以燈光的白色在影幕上操縱,透過表演者嫺熟的技藝,利用屏幕向觀衆展示各色劇目,可稱得上是中國特有的卡通片,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藝術。

皮影始於春秋戰國。至西漢,皮影進入宮中。到了唐代,皮影剪刻日益精緻,敷色填彩,用作講史傳經。真正讓皮影成爲百戲中的正劇,當在宋代,汴京皮影之盛,宋代的《明道雜誌》、《夢粱錄》等著作均有描述。浙江皮影的興起與宋室南遷有關,大批京華藝人南下臨安偏都營生,北方的技藝與南方的文化融合,在江南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抗戰前後,烏鎮尚有12個皮影戲班子,走鄉串鎮,演出頗多。

我國的皮影一般分爲武戲和文戲,內容大多是歷史或演義傳說,表演所需的半透明造型都是用手工繪成,極爲精美,各人物關節處以線綴連,可自由活動,演出時再配以鼓、鑼、二胡、京胡、鎖吶、長笛等樂器伴奏,便形成了一出出膾炙人口的傳統劇目,有《英烈傳》、《鬧天宮》、《康王渡江》、《徐達打虎》、《孫悟空大戰牛魔王》等。

以前,當節日或慶典活動時,皮影戲總是大出風頭,它是人們主要的娛樂形式之一。但隨着現代娛樂形式的豐富,皮影戲的鼎盛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只有烏鎮的皮影戲館還在天天演出,隨着烏鎮旅遊業的發展,烏鎮的皮影戲走進了蘇州、上海、韓國、德國等地,以其獨有的民族魅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喜愛。

花鼓戲

花鼓戲又名挑香擔,屬地方小戲,因其題材來源於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又是用當地方言演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農民喜愛。

傳統劇目有《還披風》、《庵堂相會》、《賣草囤》、《秋香送茶》、《紅玉》、《烏鎮北柵頭》、《陸雅臣賣妻》、《尼姑庵裏賣草藥》、《磨豆腐》等, 大多是以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傳聞舊事爲原型改編的。

花鼓戲在清末曾被禁演。1952年,部分老藝人重組愛花鼓戲小組,在農閒時節演出於烏鎮及臨近桐鄉、海寧、餘杭、德清等地。1988年5月,因現代娛樂形式興起普及,劇團停止演出。

1999年,花鼓戲作爲烏鎮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被挖掘恢復。今天,在烏鎮東柵景區百年修真觀戲臺上演出的部分花鼓戲藝人就是當時“桐鄉花鼓戲劇團”的演員。儘管演唱用的是方言,但唱腔委婉,表演生動, 當地人和遊客常駐足觀看,沉醉於傳統文化的美妙境界。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烏鎮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按說接五路是在初五,爲什麼又說在初四晚上?原來,初五日是正日,由於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點迎到財神,於是,這時間就一點點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這樣當然不符合規矩,後來就由長者出面,規定初四日晚上一起行動迎神。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講究的要三張,外加半張,俗稱三桌半。

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爲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並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後方可奉上。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和夥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後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

三跳

三跳是長期流行於烏鎮臨近一帶農村的以說唱古今通俗小說爲主體的敘事性曲藝形式,藝人演出時所用道具爲三段毛竹板,俗稱“三跳板”,故名其曲藝爲“三跳”,又稱“農民書”、“勸書”。

三跳,民間傳說起源於隋朝。三跳傳入烏鎮據說已有上百年曆史,也有說是民國初年由三跳藝人透過師徒傳授正式傳入。

據桐鄉市梧桐鄉老藝人謝培卿(1921-1989)回憶,他曾聽師傅沈少方說過,清初,較著名的三跳藝人有“五方”,即金方、銀方、銅方、鐵方和少方,亦稱“五虎將”。少方姓沈,湖州雙林人,是湖州老藝人田髮根的徒弟。他常來桐鄉演出,並在桐鄉收了五個徒弟,大大促進了三跳在桐鄉的流行。這五人人稱“卿字輩”,如今,這五人均已作古。現在,當地的3O多個三跳藝人除少數由其他藝人傳授外,大都屬於沈少方這一支。

今天,在烏鎮的茶館裏,還時有老藝人演唱三跳,頗受遊客歡迎。

TAGS:旅遊 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