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疾病>

廣告的時候你有可能被潛意識操控了

學問君 人氣:9.06K

現代社會,廣告無處不在。不過,不管是軟廣還是硬廣,這些都是我們的意識能夠清醒覺察的廣告。有沒有一種廣告,我們的意識完全無法覺知它的存在,但是卻會對我們的行爲產生影響的呢?這就是恍惚君今天要講的潛意識廣告(subliminal advertising)。

廣告的時候你有可能被潛意識操控了

  知識一:意識層級

在開始正文之前,爲防新讀者看得糊塗,我們先複習一下人的意識的層級。心理學認爲,人的意識分爲三個層級:意識(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subconscious)。

如果一些心理活動(mental activities)是我們能夠感知到的(比如說看到紅燈,然後知道不能過馬路了),這些心理活動就存在於我們意識的層面。

如果一些心理活動,我們當下並沒有覺察,但卻能夠容易地想起來,這些活動就存在於前意識層面,比如說昨天晚上吃了什麼。

如果一些心理活動不被我們感知,但又影響着我們的意識,它們則存在於潛意識的層面。

比如說我們年紀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吃魚蛋導致生病了,之後我們雖然把這件事情忘了,但我們從此變得討厭吃魚蛋,那就是吃魚蛋導致生病的這個不被我們感知的潛意識的認知影響了我們有意識的行爲。

  知識二:意識侷限

人的視力感知是有一定極限的,如果一張圖片很快地閃過(比如說0.0001秒),我們就看不清圖片的內容,也意識不到自己看過這張圖片。

但是,雖然我們意識上不能覺察到自己看到過這些圖片或文字,我們的潛意識卻能感知到,然後這些資訊(文字或圖片)就有可能在潛意識的層面影響我們有意識的行爲。

潛意識廣告就利用了人的意識的侷限,直接跟潛意識溝通。

如果廣告直接跟我們說,買可口可樂,吃爆米花,有些人可能會有牴觸心理“你讓我買我偏不買” —— 這是意識上的.牴觸。

潛意識廣告,就是要繞過我們的意識,直接跟我們的潛意識溝通,讓我們消費。

繞過意識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廣告打在我們意識所的能覺察範圍之外。

  潛意識廣告

1957年,廣告商James Vicary聲稱他在美國新澤西電影院播放Picnic(野餐)這部電影時,把印有“喝可口可樂”和“吃爆米花”這些話語的圖片穿插在電影中很快地閃過。因爲速度太快,觀衆們意識上完全不能覺察到他們看到電影讓他們喝可口可樂或者吃爆谷的資訊,但是這些資訊卻被他們的潛意識接收了。於是,戲院的可樂和爆谷的銷量分別爆增15%和58%。

影片就像上面動圖的快速版,當文字閃得很快的時候,就不能被觀衆覺察。

此消息一出,舉世皆驚。

商人們好像看到了不費吹灰之力大賣商品的曙光,老百姓們則人人自危,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安利了胡亂買買買。雜誌報紙對此行徑進行猛烈地抨擊。

雖然James後來承認所謂的潛意識廣告是一個騙局,但由此掀起的軒然大波卻沒有停止

比如說,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專門做了如何用潛意識資訊影響人的行爲的研究(想看CIA一篇已經解密的研究文章請搜“The Operational Potential of Subliminal Perception”)。

美國曾經想要立法禁止潛意識廣告,雖然最後沒有舉行聽證會,加州卻在80年代立法要求不得在民衆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公衆場合播放潛意識資訊。英國,澳大利亞也立法禁止潛意識廣告。

學術界對潛意識資訊做了大量研究,至今沒有確鑿定論。雖然目前心理學家普遍認爲,潛意識資訊的作用持續時間通常比較短,主要對一些簡單的判斷或者人的情緒起作用,但還是有不少驚人發現。

哈佛大學1999年有個瞭解潛意識資訊對老年人的行爲的影響的研究。實驗讓兩組老年人玩電腦遊戲,其中一組的電腦屏幕時不時快速閃過“敏銳”、“聰明”等潛意識資訊,另外一組的電腦屏幕則閃過“衰老”、 “生病的”等潛意識資訊。

結果發現,接收了正面潛意識資訊的那組實驗者,遊戲之後走路的速度提高了。這個實驗表明了潛意識資訊可以一定程度上改變人的認知,當老年人接收了通常只用於年輕人的形容詞時(例如“敏銳”),他們會潛意識地表現得更加接近這些形容詞描述的狀態,讓他們看起來變得更加年輕有活力。

Karremans, Wolfgang和Jasper 2006年的研究發現,如果在實驗者口渴想要買飲料的時候,快速閃過“立頓紅茶”這一潛意識資訊,實驗者在衆多的飲料當中,更有可能選擇“立頓紅茶”而不是其它飲料。

這說明潛意識廣告是有作用的,它不一定能讓不想買產品的人立刻產生購買的慾望,但卻可以影響已經想要購買產品的人對於不同牌子的選擇。

潛意識資訊在政界也有被使用。2000年小布什競選總統時,被指故意在講到競爭對手Al Gore的時候,以幾十分之一秒的速度快速閃過“RATS”(老鼠)這個潛意識資訊,以此讓大家對Al Gore產生不好的情緒。

看到動圖中那個“RATS”吧,實際影片中它閃過的速度要快很多。

雖然小布什一直否認他使用了潛意識操控,公關團隊也辯解過這只是個無心的巧合。不過,前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教授、政治廣告專家Darrell West,和前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政治學系教授Lynn Vavreck都覺得這丫明顯是故意的。

至於快閃“RATS”究竟能否使觀看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對候選人產生負面的影響,有意思的是,2008年的時候,艾德菲大學(Adelphi University)和埃默裏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兩位心理學教授Joel Weinberger和Drew Westen受到小布什競選廣告的啓發,專門做了個對照研究,並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他們對91位參與者分別快閃了四個詞,分別是“RATS”(老鼠)、“STAR”(星星)、“ARAB” (阿拉伯人)和 “XXXX”(表示無任何意義)。然後給他們看一張虛擬的政治候選人照片。研究結果發現,用“RATS”作潛意識資訊確實會讓實驗者對政治候選人的負面情緒增加,而其他三個詞卻不會。

不僅小布什,不少政界競選運動都被指使用了潛意識操控,手段無非是把自己黨派的候選人和一些正面的資訊聯繫在一起,把競爭對手和負面的資訊聯繫在一起。

雖然小布什之後的競選廣告都沒有被爆出使用什麼潛意識資訊,但這並不代表它們沒有被使用,畢竟潛意識資訊本來就是要做到不讓人的意識察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