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考研>

2015考研翻譯複習階段的三個層次

學問君 人氣:1.1W

對於考研翻譯而言,其本質是考察三大方面:

2015考研翻譯複習階段的三個層次

1.“結構較複雜”:可理解爲英語中的常見句法、核心語法理解的考察;

2.“概念較複雜”:即考研文章中學術材料中所涉及到的複雜概念、專業術語、高頻功能性詞組等。並且需要考生在整體理解和把握了語篇材料全文的基礎上,進行譯文的選擇。

3.“準確、完整、通順”:除了對上述文字材料的正確理解之外,還考察考生的漢語表達能力,即對輸出語(Target Language)——漢語的駕馭能力。

針對上述要求,考生在複習考研翻譯的時候,應針對大綱中所給出的四大“考查要點”進行鍼對性的複習:

1.詞義的推測和選擇能力:根據上下文確定詞彙在語篇中的精確含義。“瞻前顧後”的考慮一詞多義的選擇。

2.英漢語序的轉換能力:將英漢句式表達方式不同的內容,“漢化”爲符合地道漢語表述的句子。

3.語篇邏輯層面的把握:文章總體結構、詞句、段落之間的銜接等。

4.語域的選擇:理解作者觀點、意圖、態度等,並根據作者的態度傾向,用恰當的漢語詞彙和表達方式進行對應轉換。

因此,在複習階段,應針對能力方面的散打要求和四大考察要點進行復習。而根據很多同學的複習特點和最終的效果,筆者將其分爲三個層次:

 一、“渾水摸魚”

在這個階段掙扎的同學,往往採取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複習方式。

這些同學比較典型的複習方法是:

1. 做翻譯題(要麼精讀全文後做題、要麼完全不看原文,直接翻譯句子)

2. 覈對答案

3. 改正錯誤

4. 查單詞

5. 背單詞

這種複習方法看似節省時間,練習完一篇題目只需要不到半小時時間,但從效果來說,相對比較低效。僅僅是“爲做題而做題”,不僅收效甚微,而且即使看到了標準答案,也往往是無從理解。

其實如果知道了考研翻譯考察的實質(正如上文所述),則應該知道,每一道題目的設定,都是爲了完成其考察的要求。因此,僅僅關注詞彙層面,往往因小失大,最終的複習效果也往往是“渾水摸魚”,難見起色。

 二、“霧裏看花”

第二類同學,往往在第一類同學的基礎上,通讀原文,並且會參考很多參考資料上附帶的“全文翻譯”。這樣做雖然表面上看,理解了原文的內容,但在翻譯技巧方面,收穫甚微。尤其在培養考生的“舉一反三”能力,幾乎沒有太大的改進。這樣往往導致在遇到陌生題材的話題時,考生同樣不知所措。

 三、“秋風掃落葉”

想要“治標又治本”地掌握考研翻譯的考點,則需要在“渾水摸魚”、“霧裏看花”的基礎之上而“秋風掃落葉”——秋風過處,落葉飛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