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考試心理>

高考填報志願中的心理陷阱

學問君 人氣:2.6W

剛剛結束一輪高考,又要迎來高考志願填報,而在高考填報志願中,相關的心理陷阱又有什麼呢?

高考填報志願中的心理陷阱

從衆心理

就是缺少自己的獨立思考和主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就有“隨大流”之說,人們習慣和喜歡攀比,決定一件事情先看別人都怎麼樣。這種心理或叫做心態,對填報高考志願是非常有害的。比如,一些考生或考生家長總喜歡打聽同學、別人家孩子報哪個學校、報什麼專業。如此這般,就有可能動搖自己原來的想法或目標。前年我遇到一位考生家長,原本定位一所非211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專業也不錯,專業錄取分數也不高,完全能被順利錄取。可是,當聽說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成績差不多,都報211大學,於是改變主意,6個志願院校全報了211大學,最終被廣西大學調劑專業木業化工錄取,後悔莫及。

僥倖心理

就是不依靠科學分析和判斷,毫無根據、毫無把握去“蒙”去“碰”,幻想運氣的實現。僥倖心理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對高考填報志願影響較大,危害甚重。有一個實例:有位報考音樂的.藝術類的考生家長,面對幾所目標院校不知到底該選定哪一個?對專家的建議心存疑慮,於是乾脆來了求神拜佛,“神靈”暗示填報XX學院,就絕對填報xx學院。當筆者發現後嚴厲制止,最終填報河北科技大學錄音藝術專業被錄取。這位考生文化成績弱勢而專業成績強勢,河北科技大學錄音藝術專業是(文化分過線)按專業分擇優錄取,XX學院則是按照文化70%專業分30%綜合得分擇優錄取。假如聽從“神靈旨意”,那麼這位考生落選是無疑的。

戀家心理

就是依戀家庭、家鄉不想讓讀書的學校離家太遠。中國民衆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孔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我們的孩子大多爲獨生子女,父母捨不得孩子離家太遠,孩子嬌生慣養習慣於“依偎”在父母身旁,不忍離家太遠,“孝爲先”嘛!於是乎,很多考生及其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多選擇省內院校,這也是造成省內院校錄取分數高的一個原因。

戀家心理最嚴重的當屬北京、山東、廣東等地的考生和家長。北京是首都,一線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有很強的優越感。因此,北京考生寧願留在北京讀二本,不遠到外地讀一本。山東是孔孟之鄉,戀家心理也比較明顯,寧可選擇的院校、專業差一點,也不想離開齊魯大地。其實,現代社會交通發達,通訊發達,今非昔比,如今世界都以成爲了“地球村”。哈爾濱到海南也不過是一個村北頭一個村南頭而已。再者,一個省份文化教育再發達、高校數量再多,教育資源也是有限的。很多好的大學在省外,省外有很多好的大學。選擇省外大學,錄取機會更大。“好兒男志在四方”,離家遠一點,也是鍛鍊,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