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格式以及要求

學問君 人氣:1.04W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格式以及要求,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格式以及要求

一,標題,署名

標題是文章的"窗戶"。一個好的標題常常可以起到極好的"點睛"作用。一些有經驗的編輯和專家,往往只要一看標題,就可以大概地判斷文章的好壞。所以,給研究報告取個好標題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報告的標題常常直接採用研究報告的名稱,這樣顯得精確,明瞭,使人能對研究的問題一目瞭然。研究報告的標題不但應反映該項研究的核心問題,而且應能引起讀者對報告的興趣和注意。因此,要簡短,明確,並注意採用讀者感興趣的措詞。

標題下的署名是表示研究者對該項研究及報告的負責。署名大多是研究者的真實姓名,也可以用筆名。有時參加的人員很多,不便一一署名,可以署00課題組,00課題協作組等。

二,前言,引言

報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或引言的形式,非常簡要地闡述下列內容:

1、課題提出的緣由;

2、研究這一課題的意義;

3、目前國內外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現狀,問題及趨勢;

4、該項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

鑑於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內容,有時也可直接以"目的,意義"作爲該一小節的標題。這一部分雖然只是報告的引言,但它卻可以顯示該項研究的學術地位,使人們瞭解該項研究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上的價值,在有關領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國內外同類研究中所處的水平。前言應簡潔,明瞭,字數不宜太多。因此,前言要注意措詞,使之既實事求是地介紹情況,又能恰到好處地贏得讀者的信賴和注意。

三,研究方法,手段

這一部分主要是向讀者交代研究方法及研究過程,目的是爲了讓讀者瞭解整個研究的全過程,以便評價整個研究在方法論和教育理論研究上的科學性和客觀性,讓讀者據此決定是否承認和接受該項研究所得出的結果。

研究方法的介紹主要包括:研究對象的取樣和選擇,研究因素的操作與控制,資料的收集與處理等方面所採用的方法與實施的'技術手段。此外,還應包括對研究課題中出現的主要概念的定義和闡述,以及對研究所採用的特殊工具,設備以及一些特殊方法手段的介紹。如果這一部分內容較多,或附有設計的圖紙,量表,調查問卷,測試題等,應以附錄的形式附在後面。方法的介紹應注意條理清楚,交代明白,使別人可以據此重複研究,而具體實施的措施介紹則未必如課題設計方案那樣周詳細緻了。研究方法的介紹常常可按研究過程的順序逐一展開,在介紹過程中如果涉及一些專業性的概念或說法,則應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四,結果,討論

結果是研究報告的實質部分,撰寫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研究結果作爲客觀事實呈示給讀者。這一部分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對在研究中所收集的原始文獻資料和觀察資料,實驗資料經過初步整理,分析的結果,如對定性資料的歸納,列條,對定量資料列出圖表等;二是對資料初步整理分析後,採用一些邏輯或統計的技術手段,推斷出研究的最後結果或結論。與其他學科研究報告有所不同的是,教育科學一些研究者往往更注重定性分析,更注重舉例說明問題,即使數據,往往也停留在例舉和羅列的水平上。有鑑於此,應該強調,在研究報告中既要重視定性的分析,更要注重定量的分析,既可以有一兩個典型事例或一些數據爲佐證,更要有對客觀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處理。撰寫這一部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可以一概全,單純從邏輯的角度推出結論,而要重視定量與定性的綜合分析。

2、對於數據資料,不應停留在僅僅作爲事例例舉的水平上,而應採用一些統計分析的技術,從數量的變化中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

3、在統計圖表上出現過的事實,沒有必要再用文字重複敘述,只要指出這些數字所說明的問題即可。

4、結果僅僅是對研究所收集的事實材料的客觀歸納。在這一部分只可以例舉客觀材料,嚴謹地提出結論,切忌誇誇其談,妄下結論,任意引申和發揮。

5、研究結果應以事實與數字爲主,文字敘述要簡潔明瞭,結論要明晰準確。

討論是對研究研究者根據研究得出的客觀事實和結論,結合自己對教育理論和實踐的認識和了解,透過分析和思考,對當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認識,建議和設想。因此,這一部分常常以"分析與討論","討論與建議","幾點建議","幾點思考"等作標題。

結果與討論合而爲一,或先呈示結果,接着討論,或夾敘夾議,交叉進行。然後,無論形式如何,我們應該明確地看到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研究結果呈現的是研究中的客觀事實,它應該是基本肯定的,並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複出現,而討論則是主觀的認識與分析,是研究者將研究的結果引向理論認識和實踐應用的橋樑。

對研究結果的認識,可以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作爲研究報告的撰寫者,必須對研究結果有一個全面透徹的分析。這就要求報告的撰寫者既親身經歷研究的全過程,有充分的感想和體會,又諳熟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善於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善於從理論的角度,邏輯的角度,實踐的角度,多角度地進行分析和討論。在分析和討論中,可以沿用一些理論與說法,可以提出一些改進教育,教學的意見,建議和措施,可以提出個人的一些看法,想法和思考,也可以提出新的問題,新的設想,以留待進一步研究。

這一部分應根據實際內容的多少,將研究者的觀點一一列出。所列出的觀點應條理清楚,觀點鮮明,切忌含糊其詞,冗長拖沓。

五,附錄,附註

在研究過程中所收集的一些客觀材料,所採用的一些工具,設備,資料等常常在表述研究結果,論證研究結論,或進行重複研究時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對於讀者瞭解研究過程,分析與評論研究結果與結論,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樣的資料常常作爲附錄,列在研究報告的後面。附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研究中參考,引用的文獻資料目錄。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附錄,一般以"參考文獻"爲標題,開列出文獻資料的目錄。一般的書寫方式是以阿拉數字爲序號,然後列出作者姓名,文獻名及出處。如果文獻刊載於報刊上,出處應註明刊載報刊的名稱和期數,如果文獻是一本書的某一章節,則註明書名,第幾章及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版本。

二是研究中所收集的重要原始資料。所附原始資料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切忌累贅,繁雜。

三是研究中所採用的設備,工具和手段。如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測驗量表,調查問卷,測試卷等都可以附在研究報告後面,提供給讀者或供結題驗收,評審時參考。

經過以上工作,一份研究報告基本完成。這時,可再系統地看一遍或幾遍,以檢查整篇研究報告觀點是否正確,事實是否確鑿,思路是否清晰,結論是否嚴謹。最後再覈對一下數據,並對文字作系統的推敲和潤色,使報告逐步趨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