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日記作文>

笑貓日記之《那個黑色的下午》作文

學問君 人氣:1.0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笑貓日記之《那個黑色的下午》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笑貓日記之《那個黑色的下午》作文

笑貓日記之《那個黑色的下午》作文1

最近我看了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叢書系列,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黑色的下午》這本書,它的內容是20xx年5月12日下午,天氣異常,很多魚兒都從水裏往外跳,馬小跳的奶奶將魚一條一條地送回水裏,自言自語道:“唉,要出事了!要出事了!魚兒都想離開水了。”

我--- 日記中的主人翁笑貓,帶着妻兒往外跑,途中我們看見小非洲和他的同學吃過午飯後,在操場上一邊聊天一邊採花送給鄭美麗老師,顯然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來臨。突然教室搖晃起來,教室裏的同學個個都往外跑,小非洲發現鄭老師還沒出來,他跑進教室看見鄭老師正用身體支撐着已經變了形的門框,指揮學生們離開教室,剛跑出幾個學生房子就塌了,鄭老師爲了保護學生硬是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掉下來的預製板。小非洲拉住鄭老師的手,想要把她拽出來,但是鄭老師已經永遠停止了呼吸。她的左手腕上帶着一塊手錶,指針停在了下午2點28分---在這個讓世界永遠銘記的時刻,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地震。

想知道後面的故事嗎?就來讀這本書吧!

笑貓日記之《那個黑色的下午》作文2

放下《笑貓日記—那個黑色的下午》這本書,不禁熱淚盈眶,是無聲的大愛感觸了我;是永遠一起的信念感動了我;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了我。心中一直迴盪着一首曲子:無論你在哪裏,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離……

你們還記得嗎?20xx年5月12日下午2:28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這場驚動世界的'大地震,讓這個黑色的下午,永遠停在了笑貓的記憶中,“親愛的虎皮貓,親愛的孩子們,親愛的爺爺奶奶、黑旋風、阿黃和阿黑,你們在哪裏?”在慘白的陽光下,笑貓走過一片又一片廢墟,踏上了艱難的找尋之路“無論你們在哪裏,我都一定要找到你們,生死不離!”雖然無數人在這裏喪命,但是笑貓一起憑着堅定的信念,找到了震散了的家人,並救了馬小跳的爺爺和許多人,可地震的傷害不只一點點,大白鵝爲了救爺爺餓死了,黑旋風又下落不明。可我相信,他們會活下來,因爲,他們有愛。

我還記得,這本書的第二章:那是一位母親,她在無比黑暗的廢墟下,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撐着即將要倒下的房屋,緊緊地抱住自己的孩子,爲孩子騰出了空間,當救生員找到她時,她已經死去了,臉上掛着欣慰的笑容,孩子安然無恙地躺在媽媽的懷中,甜甜的睡着,當救生員抱出孩子時,發現了孩子的脖子上掛着一部手機,手機上有一條正在顯示的短信,是那位死去的母親留下的,寫着讓人襟然淚下的一句話:“親愛的孩子,如果你能活下來,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救生員被感染了,他們放下孩子,深深地向那位偉大的母親,鞠了一躬。這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而表達的那種偉大而無私的母愛,正是如此,這是地震沒有摧毀的東西——母愛 讀到這,我深切的體會到那位母親對孩子的愛,其實,我們的媽媽也很愛我們,她們雖然不會這樣的驚天動地,但她們的愛會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顯露出來。

嘮叨——似乎是每個媽媽的標誌,但這也是她們對我們愛的表現。我的媽媽也是如此,從早上的“快起牀,去洗刷,好好刷牙,來吃飯,洗手”到上午的“快做作業”,再到中午媽媽的一聲令下:“來吃飯,拿筷子,端飯”,還有晚上:“該睡覺了!”處處透露着媽媽對我們的愛、關心。

母愛是迷惘時苦口婆心的規勸;母愛是遠行時一聲殷切的叮嚀;母愛是孤苦無助時慈祥的微笑,我想我很久以後,都會記住,我愛您!

笑貓日記之《那個黑色的下午》作文3

今天,我懷着悲痛的心情看了這本《笑貓日記》,書裏一個個動人的情節在我腦海裏迴盪。

書中,我看到了捨己爲人的母天鵝,它爲救一個被壓在房檐下,餓了三天三夜,生命垂危的老人,把自己剛生下來的蛋用嘴把蛋殼敲破,把蛋汁餵給老人喝,這麼善良的母天鵝竟在回頭的路上被餘震震下來的石頭砸中身亡。

我還看到了:一羣搜救犬和消防隊員在用盡全力救死扶傷,不顧個人安危,其中,有一名消防員是從外地趕到的,他家的老母親得了重病躺在牀上,妻子還要上班,但是他仍然來到災區救死扶傷。有三個小學生就是這名消防員從廢墟中搶救出來的。原來,地震發生時,學生正在上課,眼看一塊巨石從天而降,正在上課的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孩子掩護在身體之下,孩子安然無恙,老師就這樣光榮地離開了人間。

地震雖然把教室震垮了,把樓房震塌了,但是,沒有把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精神震垮。在災難面前我們要冷靜、開朗,就想自己能得救,這樣不但儲存體力,還能讓救援順利進行。

5.12汶川大地震雖然已過去兩年,但是衆志成城、團結互助的抗震救災的場面依然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