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日記100字>

端午節的日記100字

學問君 人氣:4.7K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爲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精選了一些100字端午節的日記,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端午節的日記100字

  端午節的日記100字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當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節日。

當然,在端午節這一天,媽媽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五絲線飽含着母親對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我的媽媽也給我戴上了五絲線的長命縷。

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們站在汨羅江便往江裏扔食物,是爲了不讓魚蝦等海底動物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今天中午我們吃飽了飯以後,媽媽帶着我一起去了超市,媽媽給我買了香包作爲端午節的禮物送給了我。

我今天過得非常開心!

  端午節的日記100字二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過端午節。

我們來到家和超市,爸爸、媽媽去買東西了,我看見了我們班的同學季官清,我們兩個在超市門口說着話,忽然發現旁邊大樹上的鳥窩裏掉下來一個鳥蛋,但是鳥蛋已經破碎,我們心裏挺難過的。

我們來到了東營奶奶家,一看奶奶正在包糉子,我也去幫忙。我先把竹葉捲成圓筒形的,再往裏面裝上各種各樣的餡兒,然後把糉子包成四個角,再用線把糉子捆好,放在鍋裏煮了一個小時,我們就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糉子了。

  端午節的日記100字三

今天是端午節,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着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糉子。糉子做好後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糉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糉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着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杆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做成了。剝開一個糉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裏去了。我喜歡端午節,我更喜歡吃糉子。

  端午節的日記100字四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棕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詩。端午節的棕子,是由糯米、蘆葦葉、香料等材料做成。聽說,今天有賽龍舟,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向江邊觀看。只見龍舟裏有二十來個人,有一個在敲鑼打鼓,那分明在呼喚屈原。賽龍舟的打鼓聲繼續響着,我拿出一個棕子,吃了一口,就覺得屈原給我了一個愛;吃了兩個,屈原就賜予我兩個愛……

平常我看的書裏面有許多節日故事。如:春節傳說的故事、清明節傳說的故事、父親節的故事……而今天我卻看到了關於屈原的故事。看着、看着,很多人都感動了。屈原爲什麼會投入汩羅江呢?要是有一天人們不愛惜食物怎麼辦呢?我是很喜歡屈原的。要是沒有屈原那有端午節哪來?我們的幸福都是由犧牲者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

今天,我不但觀看了龍舟,還了解了有關屈原的知識。

  端午節的日記100字五

今天是端午節,是屈原的紀念日。早晨,我穿着漂亮的裙子,吃過糯米糉子,就跟着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外婆家。我看到哥哥.妹妹早在門口等着我呢!

我一下車,便被他們拉進房間,玩起遊戲來。我先當病人,妹妹當醫生,哥哥當護士,玩得可起勁呢。中午,外婆做了滿滿一桌子豐盛的午餐,我們吃着午餐,心裏美滋滋的。大舅媽說:“要是每天能吃到這麼豐富的菜,我就心滿意足了。”

下午,我們一家回到奶奶家時,小姑媽.大姑媽都來了,她們還發了好多東西給我們小孩吃呢!今天我們玩得可高興了。

TAGS: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