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2014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69W

  【一】2014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後感

2014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後感

看了這個節目,我熱淚盈眶。節目中,這十位最美孝心少年都和我一般大,有的甚至年齡比我還要小,他們本應該是在父母的關愛中幸福、快樂的長大,可是,災難都降臨了,這十位少年的家人不是瘸了,就是病了,使他們都擔起了照顧父母的重任。

比如說:其中的一個男孩,叫趙文龍,他的媽媽得了重病,需要很大一筆醫藥費,他的媽媽不想連累他的爸爸,所以,便選擇了離婚,龍龍被託付給了爸爸,可龍龍不放心媽媽,回到了媽媽的身邊。每天不僅要上學,而且還要做飯……很多人看到這件事後,都會不斷的給他捐款,在他看來,每一分錢都很寶貴,都是救命錢,所以從不亂花。

還有一位男孩,叫邵帥,他爲了照顧患有骨髓性白血病的母親,在當地教育局辦了退學,和姥姥一起來到北京,並決定給母親捐獻骨髓。後來,邵帥的媽媽出院在家休養,邵帥也入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中……

古人云:百事孝爲先。母愛是最偉大的,他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給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一起孝敬母親,孝敬父親,做一個以孝爲先爲先的人!

  【二】關於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週五晚上8:00觀看了中央少兒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

“孝”在現代兒童眼裏來說,是一種回報,是對父母的一種愛。是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美好的期望;回報父母,孝敬父母。是以後、長大後的行動,付出。但是,看完《最美孝心少年》,不得不心存敬佩。

至今我的腦海裏還清晰地記着一個名字:路玉婷!

路玉婷!路玉婷,她被中央電視臺《向幸福出發》欄目主辦的“身邊好人·溫暖中國”全國徵集推薦活動評選爲“身邊好人”.

路玉婷的父親很早就離開了她們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媽媽和年近70歲的`外婆。她小時候沒有條件上幼兒園、學前班,五歲開始就能幫媽媽做飯,甚至洗衣服。看到這個,心裏很不是滋味兒,她們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一般人怎麼會受得了呢?路玉婷平日裏要學習還要照料母親和外婆,週末爲了自己的媽媽和支撐起家庭,她依然堅持上班,風裏來雨裏去,穿梭在城市裏給人送機票。她說,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媽媽和外婆身體健康就很幸福!至到這裏,我眼睛裏的淚悄然落下,這種難得的精神是很難堅持的!她,路玉婷,15歲,15歲的她撐起一個家!向她學習百折不撓,孝敬父母這精神,難道不對嗎!?也衷心祝福路媽和路外婆身體健康,路玉婷學習進步,生活越來越美好!

  【三】2014關於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看了徐沁燁的故事,我淚流不止。

今年14歲的徐沁燁曾有一個幸福的家。媽媽養豬料理家事,爸爸外出做些零工,一家人的生活雖然平淡、不富裕,但幸福和諧。然而2011年12月,母親楊菊被診斷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療,然後進行骨髓移植,纔有生的希望。母親得知自己的病況後,一度想要放棄。懂事的小沁燁每天都開導母親,告訴她“沒有錢可以湊,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堅強”.母親在病重期間強忍着病痛,堅持繡了一幅長約2米、寬約1米,名爲“旭日東昇”的十字繡,想把這份最後的禮物送給女兒做嫁妝。小沁燁深知這份禮物厚重,也知道母親的苦心,母親繡十字繡時她幫母親理理繡線、和媽媽說說話,母親繡得身體疼痛時,她就幫母親按摩,並安慰她,“媽媽不疼,媽媽不哭……”

幸運的是,經過檢查,楊菊的四哥和楊菊骨髓配對成功,可以移植。然而,對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化療、骨髓移植以及後期的昂貴費用,讓他們一家陷入困境。爲此,徐沁燁向晚報記者求助,希望能賣掉媽媽在病中爲自己繡好的“十字繡”來挽救母親的生命,但是那位好心人聽說了十字繡背後的故事,又把十字繡悄悄的送了回去。

可災難又降臨到這個無力的家庭上,媽媽的白血病又復發了,這對這個家庭更是一個晴天霹靂。

不幸的是,今年暑假期間,徐沁燁的媽媽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徐沁燁的故事,感動了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