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2016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開幕時間時間

學問君 人氣:1.42W

CES2016展前必讀:這8個領域最火爆

2016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開幕時間時間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一轉眼2016國際消費電子展即將拉開帷幕。今年開展週期和去年一樣選擇在太平洋時間1月6日至1月9日(北京時間1月7日至1月10日)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

作爲科技行業的開年風向標,無論知名企業還是創業公司都將CES視爲展示新品與技術的舞臺,而展會的熱度與否也決定着消費電子行業一整年的動向。趁着CES還沒正式開幕,今天我們就先和大家聊聊本屆CES到底應該關注些什麼。

電視:HDR技術嶄露頭角

從近幾年CES開始,沉寂多時的家電產品迎來爆發,取代傳統電腦、手機成爲了CES絕對的主角之一。去年包括三星、索尼、LG、夏普、松下等廠商分別在CES2015期間推出了新款智能電視。其中三星全新的SUHD TV憑藉着4K曲面屏設計成爲焦點,而索尼則是將4K電視做到了更超薄的4.9毫米。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靠着CES浮出水面的技術,比如量子點電視。所謂量子點就是晶粒直徑在2-10nm之間的納米材料,其受到光電刺激可根據量子點直徑大小發出不同顏色的單色光,量子點代替熒光粉可使液晶色彩更豐富,NTSC標準下色域覆蓋率可達110%。不過你要知道量子點並不能算是最新的技術,而且它的成本很高。

可以預測的是,在今年的CES大展上,OLED與4K技術會從以往高高在上的定位變得更加親民,目前三星、LG、松下等都傳出了將發佈OLED電視的消息。與此同時,本次展會上我們或許會迎來分辨率更高的8K電視。

真正在CES2016出彩的可能會是最新的HDR電視技術。我們知道人眼的辨識度有限,一味提升屏幕分辨率已經無法讓消費者輕易區分不同產品之間的區別,HDR高動態範圍效果的加入可以在不改變分辨率的情況下透過提升亮度、擴展三原色來實現更廣的色域和對比度。

當然,對應的展示似乎也少不了HDR影視資源以及流媒體服務。可見在分辨率難以提升的今天,今年的CES將會是電視廠商深耕圖像技術之年。

除了電視顯示技術上的比拼,電視廠商也會步入智能電視平臺化的競爭中來。從目前系統分佈來看,索尼、夏普等已經加入了谷歌陣容並推出相應的Android TV,而三星與LG則專注於Tizen與Web OS。在經歷了一年的優化,系統平臺有哪些功能升級同樣值得關注。

智能家居:物聯網作爲驅動力

智能家居概念近兩年快速興起,在傳統家居行業面臨挑戰的前提下,家電企業開始關注那些能夠改變現狀的創新點,智能家居物聯網化似乎是不二之選。一時間我們看到的是家庭中無處不在的智能概念相繼展示出來。

如今智能家居行業已經從無人問津變成了百家爭鳴,除了蘋果HomeKit、谷歌Nest、三星SmartThings的巨頭之爭,一大批互聯網公司以及傳統家電公司也開始涉足。據調研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發佈的報告稱,未來五年智能家居設備和服務市場將會以每年8%至10%的速度增長,物聯網將會是主要驅動力。

智能家居的概念很美好,透過科技改變生活的口號讓人浮想聯翩,但現在的問題在於缺乏有效的產品出來,因此今年廠商是否會拿出相對成熟的智能家居產品參展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另一個看點在於“機器人”,作爲家庭智能化的組成部分,每年CES上我們基本上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家庭機器人出現。而隨着機器人的愈加智能化,不但有掃地機器人,而且也會有更多智能機器人成爲智能家居的中樞,實現人機對話、安全防護等進階操作。

電腦:便攜迷你PC值得關注

筆記本產品一直在CES上佔據一席之地,每年戴爾、華碩、三星、惠普、宏碁等主流PC廠商都會如期參展。傳統筆記本的迷你輕薄化、長續航以及穩定性是廠商最近幾年主推的賣點,去年CES展出的筆記本產品也符合這幾個層面。然而回顧2015年,你會發現筆記本變得更加兩極化,輕薄是一方面,遊戲本市場也逐漸出現回暖現象。或許本次CES上我們會看到不少遊戲本新品被展出。

就曝光消息來看,三星將會在CES期間推出一系列超極本產品,併名爲Ativ Book系列,產品採用金屬外殼設計,搭載不同的屏幕尺寸與處理器規格,均執行Windows 10系統。

戴爾這邊則可能會推出XPS 13全新系列筆記本,另外戴爾近日發佈的Latitude 5000系列筆記本也很有可能會在本次CES上展出。

筆記本+鍵盤混合設計、超薄設計、窄邊框、Windows 10、遊戲本、USB Type-C接口產品甚至是那些更便攜的電腦棒迷你PC或將成爲今年CES上筆記本產品的幾大關鍵詞。不過我們也可以猜測今年CES上會有一些概念化的PC產品,比如有消息稱雷蛇會推出一款模組化PC,讓用戶可以更簡單充分的DIY。

手機:依舊不會是CES的主角

其實每年的CES都不會是智能手機的主戰場,但手機廠商也並不會錯過CES這個大舞臺。每年三星、索尼、LG等都會選擇在CES期間發佈少量新品或展示一些前沿的手機設計與技術,至於真正的旗艦產品則會留給2月底召開的MWC巴展。

去年CES一些手機廠商推出了手機新品以此避開競爭激烈的MWC大展,包括LG G Flex 2、華碩ZenFone 2、HTC Desire 826、聯想P90、諾基亞215、中興Grand X Max+等,4GB大內存、手機彎曲設計是僅有的創新看點,而且從產品定位來看這些機型多數只能算是中端手機。

不久前三星公佈邀請函透露在CES開展前他們會單獨召開一場和電視與家用電器相關的新品發佈會,這意味着旗艦機型S7將無緣本屆CES。不過索尼卻很可能在CES旗艦發佈一款Xperia A系列IP58防水手機,定位會比Z系列更低主打中端市場。

相比國際品牌的冷淡,國產手機廠商顯然會更加搶鏡。有消息稱,聯想或發佈5.5英寸屏的K4 Note;華爲榮耀則會推出一款改進版榮耀7X;樂視則有可能最先推出旗艦手機樂Max Pro。

與智能手機息息相關的也少不了移動芯片廠商的動向。去年高通810和英偉達的a X1成功亮相CES,而今年我們也會了解到更多有關於驍龍820或是Tegra X1續作的消息,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或許也位列其中。在三星率先將工藝製程提升到14納米之後,處理器架構各家廠商又是如何定製的,功耗與性能如何平衡將會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另外,智能手機的多元化正在吞併着周邊的電子行業,數碼相機就是其中之一。爲了應對手機的衝擊,數碼影像廠商正在嘗試推出更新的傳感器元件,透過提高畫質的方式拉開與智能手機的差距。本次CES上我們或許會看到一些更高端的便攜數碼相機被展出。

穿戴設備:時尚與科技相互融合

穿戴設備不用多說,智能手錶、智能手環諸如此類的產品基本上每年都會是CES行業的關注熱點。據報道稱今年的可穿戴設備的展區面積比去年增加了兩倍之多,其中穿戴設備與時尚的結合將會是本次最大的看點之一。

起初穿戴設備一直被看作是智能手機之後的另一個行業爆發點,然而經過了幾年的發展,雖然預測機構紛紛表示需求量仍然在提升,但消費者普遍認爲這類產品並非剛需、美觀程度也一般,難免淪爲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處境。

蘋果Apple Watch的正式亮相推動了穿戴設備行業的增速,而Android Wear平臺則吸引主流廠商紛紛推出了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錶,產品在外觀設計上形成了各自的思路,但短期內應用的數量以及系統的流暢度、續航短依舊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功能簡單的產品例如小米手環憑藉着了低廉的價格熱賣,但問題在於用戶很難長時間堅持佩戴,或許我們需要一些不一樣的創新。據悉,三星將會在本次CES上推出三款不一樣的穿戴設備,分別是智能腰帶Welt、手勢控制器Rink以及Tip Talk智能錶帶。三款產品都屬於三星創新實驗室的產品,未來他們推出的智能硬件將不再是傳統設計,覆蓋範圍會更廣泛。

如果你最近關注LG品牌的產品,那麼你可能會對LG旗下的穿戴式TONE智能耳機系列感興趣。近日這家韓國廠商也宣佈將會在CES期間發佈一款TONE+耳機,採用更輕巧的設計與音頻降噪技術,同時擁有雙麥克風。

國產廠商這邊,發佈近一年的華爲Watch二代有可能亮相本屆CES。由於之前推出的42mm變盤明顯偏向於男性商務用戶,所以這次華爲可能會展示一款更小錶盤的女款Watch。值得期待的是,國內也有一些不錯的創業公司給出了一些穿戴設備新玩法,比如一數科技將獨家推出一款執行Android系統的投影穿戴設備。它的外形與智能手錶類似,但區別在於內部使用了激光投影模組可以實現腕投、牆投以及桌投來獲得視頻播放或是商務演示等功能。

汽車:無人駕駛不再是高高在上

車聯網也被看做是智能硬件之後CES上的另一個引爆點,甚至把CES形容成科技行業的一次“車展”也並不爲過。據悉,今年有關汽車產品的展位就佔據了CES場地的25%。目前我們獲悉,包括寶馬、福特、豐田、現代、大衆、奧迪等知名車企都將參展,無人駕駛、電動車、節能技術以及車載互聯方面都會是重點關注項目。

據外媒報道稱,寶馬或在開展期間展示全新一代的i8概念車,同時會介紹他們最新的AirTouch手勢控制娛樂系統。豐田將展示雲地圖系統。雪佛蘭則有可能展示自家的Bolt電動車。大衆也在近日宣佈將會發布一款全新的純電動MPV車型。同時美國另一家電動車公司Faraday Future可能會推出首款電動概念車挑戰大哥特斯拉,續航里程宣稱可以達到483公里。

智能汽車之所以智能,很大程度上與中控是否聰明息息相關。今年CES上我們將會看到智能汽車儀表盤的進化,在顯示傳統轉速與時速的基礎上,還能兼備大屏行車電腦的能力。有傳聞稱英偉達與英特爾將會在本次CES上帶來針對汽車平臺的高性能處理器。

另一方面,蘋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依然會是CES 2016上的主流車載平臺,兩大汽車平臺問世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了汽車廠商自有平臺的發展,將手機設備上的內容無縫轉化到汽車平臺對於消費者來說顯然是更爲方便的一種體驗。不難預測蘋果與谷歌將替代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車製造商的雲服務成爲新選擇。

VR:三大新品將在年內上市

繼智能手機之後,虛擬現實VR無疑成爲了科技圈最熱門的領域。藉助這種頭戴式設備我們可以更自由的在虛擬立體的空間內觀察內容,無論是在電影、遊戲娛樂、體育或是醫療與軍事方面都具備較高的參考價值。

目前我們獲悉,三大主流虛擬現實廠商產品Oculus Rift、HTC Vive、索尼PS VR均會選擇在今年內上市,而這些廠商也很有可能提前藉助CES舞臺展示最新的VR產品。

屆時我們或許可以在展館內體驗到更多虛擬現實的應用、遊戲演示以及相關產品的最新開發版本,而這些產品的體驗也會決定着未來消費版產品是否可以深入民心。另一方面,這種高熱度也會吸引更多創業公司推出虛擬現實產品。

無人機:逐漸轉型消費級市場

與虛擬現實VR一樣炙手可熱的也少不了無人機產品。在去年CES上我們就見到了不少無人機產品的參展。經歷了一年的發展,無人機產品也正在從最初的商業定位變成一種消費級產品。比較知名的品牌除了國內的大疆,也包括Parrot、3D Robotics以及AscTec等等。現在據說會有更多廠商加入到無人機行列,比如GoPro可能會推出首款無人機,而騰訊也會在開展期間帶來一款無人機新品。

此前無人機的功能比較單一,僅僅可以實現常規的飛行與簡單的拍攝任務。今年他們能否拿出更豐富的飛行操控方式,或者說拍攝方式上能否實現類似於360度攝像頭的拍攝以及如何處理無人機最大的硬傷續航時間短的難題仍然待解決。除此之外,無人機是否可以在更多領域比如傳統快遞、醫療救援等場景被應用也值得關注。

更加“泛科技”的一屆CES

今年CES看點可謂是非常豐富,相比於去年CES上那些概念化的科技,今年很多創新技術與產品開始走上臺前讓消費者可以觸手可及。另一方面,展會上產品線的覆蓋面也會更加廣泛,不僅包括傳統手機、電腦、家電,而且也包含穿戴設備、虛擬現實VR、智能家居、無人機、汽車科技以及智能機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