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精選做好職業規劃範文合集五篇

學問君 人氣:1.83W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抒寫新的詩篇,請好好規劃今後的職業發展道路。那麼做職業規劃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好職業規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做好職業規劃範文合集五篇

做好職業規劃 篇1

前言:

無數次幻化着我的明天,夢想着未來的我在怎樣的崗位上做着怎樣的工作,可是設想的太多,行動的太少,於是大把大把的時間就這樣在我的美夢中匆匆流逝。無數條通向未來的路,都望不到盡頭,遠方天空,雲層遮蓋的前往方向,讓我迷失在黑暗之中。但是,職業規劃的課程卻如明燈一般爲我照亮了夜行的路,讓我意識到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和實踐的意義。所幸,我現在還是大二的學生,我想一起從現在開始還不算太晚,做好職業規劃,夢想就在前方!

一、自我分析

1、性格方面:我開朗、活潑,有時還很幽默,在對待陌生人上,我很容易與其輕鬆交談,擅於並樂於與人成爲朋友。對人坦誠,重視友誼。樂觀向上,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快速拜託低迷的情緒,並從中獲取經驗。很少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樂於助人,熱心於公益事業。做事有計劃,計劃內事情必定按時完成。在文學、體育、軍事、娛樂等方面都有自己衷心的人或物,易於與人進行交流,增進友誼。有責任心,對事情認真負責,自己負責的事情出現差錯絕不會找藉口推託。遇到困難時有時會有放棄的念頭,若得到別人的鼓勵,仍會保持極高的熱情並堅持到底;反之,則不會堅持太久。恆心不足,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以一直保有極高的熱情,但若不感興趣的事情熱情會不足,任務完成情況可能沒有前者的效果好。

2、興趣方面:喜歡廣交朋友,同時懂得謹慎擇友。喜歡上網、唱歌、逛街等,簡單來說,“特別愛玩”;喜歡讀書,各種書籍都很喜歡,對軍事、涉外等方面的書籍尤爲喜歡;喜歡游泳,是一旦開始就不想停止的類型,比較擅長排球;喜歡跳舞,但不擅長,有意願去學習。

3、能力方面:掌握計算機基礎技能;在院記者編輯團做過幹事,因此寫作能力、事務管理能力、與人溝通協調能力都得到提高,並且在採訪和攝影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技巧,擔任班級幹部,組織能力有所增強。欠缺的地方:文字功底不十分強,有信心不足的時候,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強。

二、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

我是法學與英語雙學位班的學生,法英專業是以法律爲主,英語爲輔的實用性專業,由於近幾年本科擴招,使得畢業生數量龐大,社會所需供大於求,再加上經濟危機的打擊,就業壓力日趨增大,競爭激烈,且薪水不高,尤其是在近幾年的就業調查中,法學專業一直都是就業率最低的專業。但是隨着中國在當今國際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與國際社會接觸越來越密切,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也相應提高,實際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進階專門人才成爲現在所需人才的衡量標準。所以如果學好了本專業,可以說,在以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都是有相對較大的優勢的。

本專業基本的就業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律師(涉外律師)、(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公安部門等法律相關部門)、公司職員(助理——律師助理——法律顧問;助理——主管——進階主管等)、法律研究員、教師及其他相關的職業等。

三、理想職業

我爲自己定下了三個理想職業:法律顧問、導遊、大學教師。法律顧問是我理想職業,導遊是成爲法律顧問的途徑,大學教師是備選職業。下面就分別來分析一下:

法律顧問

一般招聘要求如下:

1、國家統招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2、透過國家司法考試或律師資格考試;

3、有在律師事務所、企事業單位或者國家機關從事法律工作的經驗;

4、正直敬業,具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5、爲人忠實,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6、碩士學歷以上。

自我分析:

內部

環境

因素

優勢因素(S)

弱勢因素(W)

1.擅於與人交際、精力旺盛、樂觀向前

2.爲人友好、熱情活躍、外向直接、樂於助人。

3.有耐心。

4.有責任心。

5.做事有計劃,計劃內的事情必完成。

6.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7.團隊合作較好。

8. 誠實可靠。

9. 實習經歷。到畢業時已經有一到兩次法院實習經歷,一年至兩年導遊經歷。

1.寫作水平一般。

2.外語水平一般,目前做不到流利的與外國人交流的程度。

3.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差。

4.不夠自信。需要別人的肯定。

外部

環境

因素

機會因素(O)

威脅因素(T)

1. 北京易於開闊視野和接觸相關領域。

2. 北京旅遊資源豐富。大型旅行社多。

3. 能夠獲取法院實習的機會。

4. 作爲大二的學生,有經驗方面的不足,但仍有機會可以彌補。

1.人才多。

2.各大高校法學專業都是強勢專業。

3.法學專業的學生過多。

4.法律應用能力不強。

SWOT總結:跟據以上的分析並結合法律顧問的招聘要求,我首先要做的是獲取從事法律工作的資格。而面對優勢與劣勢並存的自身及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必須在理論與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最終在走上理想的工作崗位。但是現在的知識與能力遠不能勝任該職位,所以需要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裏向這一目標不斷努力。還應重點考慮自己的劣勢,如何將自己的弱勢帶給自己的威脅指數降到最低,如何將劣勢轉化爲優勢,這都是日後需要逐步解決的問題。

四、未來職業規劃

1.基本規劃:在假期獲取法院實習機會;取得國家導遊資格後,成爲旅行社導遊,在該旅行社兼職導遊一年到兩年後爭取成爲該公司律師助理而後向法律顧問過渡。

2.具體規劃:

今後的大學三年:

大二:(20xx.9——20xx.7)學好專業課,儘量爭取獎學金;英語過專業四級(20xx年4月);計算機過二級(已過);進行第二外語日語的學習(下學期);達到韓語初級水平。寒假獲得去法院實習的機會;暑假進入家鄉的旅行社成爲導遊。透過國家導遊證考試(20xx年11月末);多讀一些類以及各個領域的書籍,拓寬知識面,每個月最少讀完三本大學生必讀的101本書,即一週左右完成一本,並有相關的讀書筆記;加強寫作能力;時刻關注社會上的最新動向;多參加一些志願活動和實踐活動;繼續加強人際關係,拓展人脈;多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隨時關注各大旅行社,尤其是北京的旅行社最新動態,並看他們招聘人員的相關要求,所需的能力和素質,開始以之爲目標,努力提高自己;關注司法考試相關動態。

大三:(20xx.9——20xx.7)仍以專業課程爲主,繼續爭取獲得獎學金的資格;向英語專業八級努力;同時因爲當今社會有些企業對於專業四級證書的不認可,我將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日語、韓語能與人進行簡單交流即可;寒假繼續爭取到法院實習的機會;透過北京導遊口語考試,暑假進入北京較大的旅行社成爲兼職導遊,加強人際關係,拓展關係網;開始準備司考,如果政策允許,參加一次國家司法考試,不在於是否能透過,主要爲熟悉環境,題型,並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加以鞏固;準備研究生考試。

大四:(20xx.9——20xx.7)繼續英語、日語、韓語的學習,英語以法律英語爲主;爭取繼續在旅行社兼職,並爭取機會向所在公司的法律顧問學習相關知識並獲得相關處理法務的能力;透過國家司法考試,同時準備考取中國政法大學的經濟法學專業的研究生。

結語:

計劃已經確定,夢想就在前方,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腳踏實地的去實現夢想,一點點衝破身邊粘稠的黑暗,最想要去的地方,我絕不會半路返航!我知道,現實與夢想的差距,但是我堅信,事在人爲,Nothing is impossible!我要用我的雙手,我的信心,我的勇氣和堅持讓我夢想在絢爛的明天最盛大的綻放!

做好職業規劃 篇2

介紹:一些頻繁換工作的人,多數是主動離職的,原因基本是不滿意現狀,但更深層的原因並不清楚,有的甚至會後悔不該輕率離開原公司。上班族在選擇跳還是不跳、何時跳時可以依據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1.員工頻繁跳槽不可取。

員工和企業互相瞭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短也要一年。員工要了解企業的文化,企業要了解員工的真實能力。如果剛到一家公司沒幾個月,就想要跳槽,甚至之後在每家公司就職的時間都不長,這樣淺嘗輒止的工作經歷並不被用人單位看好,也不會有好的發展。

2.有些上班族不滿自己的工作只是簡單的重複,於是考慮跳槽。

其實簡單重複是工作的自然屬性。80%以上的工作都是簡單的重複,員工必須接受,每天都要面對的挑戰就是對重複的改進。

3.很多人認爲換工作就會找到工資更高的。

實際上,盈利是所有企業的經營目的,員工給企業的越多,纔可能得到的更多。當員工覺得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時,應該主動和老闆談。員工要求漲工資並不丟人,前提是自己的能力必須得到同行的認可,如果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但公司滿足不了自己的發展,就可以考慮跳槽。

4.員工如果考慮跳槽,既要注意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還要時刻注意發現並主動抓住身邊的機遇。

5.員工要跳槽一定要目的明確。

按照自己制定的職業規劃,當能力達到足以支撐一跳的時候,就該主動跳,可以優先選擇在公司內部跳。

做好職業規劃 篇3

就業,始終是當前社會最爲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怎樣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都會成爲每一位步入職場的人士關注的頭等大事。初涉職場之時,可能因爲經驗缺乏、資歷不夠等諸多原因導致求職者陷入“先就業後擇業”的尷尬境地。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第一份工作已經不再是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的選擇,很多職場人士都將面臨重新選擇工作的機會。與此同時,隨着個人閱歷的增長、工作經驗的增加,也使得職場人士更爲主動地關注本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關注如何能夠更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個人特長和能力,尋找更有利於個人發展的職業機會。

找準方向前進

近日,在廣東現場招聘會上,筆者隨機對50名HR從業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表統計情況看,有64%的HR給自己做過職業規劃,其中有38%的HR給自己制定了未來1-2年內的職業規劃。另外18名HR沒有給自己做過職業規劃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該怎樣進行職業規劃、打算有機會轉行、覺得人力資源部門就是“打雜”的、積攢經驗自主創業……

人人都有夢想,HR也不例外。他們在爲別人鋪路搭橋的同時,也在爲自己的未來描繪藍圖。“還是希望在人力資源這條路上走得更長遠。”浙江安迪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鄭金華表示,當年是從銷售、行政慢慢做到人事這塊,都是“邊學邊做”。“能像《杜拉拉昇職記》裏面的主人公一樣透過自己的勤奮努力不斷升職當然是好事。”鄭金華說自己的打算就是,“三年內能精通人力資源各大模組,五年內能往職業經理人的方向發展。”

有着同樣期待的還有金娃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的人事主管朱小姐。“我是從人事文員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公司提供了這個很好的平臺,我希望憑着自己的努力能在HR道路上越走越遠。”

“隨着公司逐漸發展壯大,公司對人力資源部門也越來越重視了。”佛山某電器有限公司夏經理表示,自己再透過幾年的積澱,能上升到戰略高管的位置,“畢竟人才對於企業來說,越來越重要了。”

教師出身的周建民是深圳晨名模具製品廠的培訓主管,“我覺得在企業做培訓工作,也發揮了我善於與人溝通的能力。”工作做得得心應手的周建民還會不時參加各項培訓活動來提升自己,“當然,我更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爲自由職業者,做一名專業培訓師。”

如此看來,不少HR人士都在爲自己的將來“出謀劃策”,期待有更長遠的發展。這倒也印證了“人往高處走”的說法。

路在腳下

與很多HR人士執着於專業道路不同的是,畢業於名牌大學的李牧(化名)先後在多家知名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數十年,歷經多次職位變遷。“從基層一直做到戰略高管,我只用了7年。”李牧直言自己平日的工作量絕對是別人的翻倍。在旁人豔羨的職位光環下,卻是讓李牧苦惱的“天花板”。幾經斟酌,他選擇了自主創業。利用多年積累的人脈和資源,以及敏銳的市場意識,李牧目前做的項目進展得有聲有色。

“無論選擇以後去做什麼,關鍵是要有個清晰的規劃。”如今小有成就的李牧的建議是,HR應該快人一步的做好自身的職業規劃,纔有機會“闊步往前”。

——這也不乏是一些HR人士的發展方向。當然,首先要靠自己去認清道路,選準方向。“從HR總的發展來看,隨着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對HR的重視度逐步提升,需求會越來越旺盛。那麼,如何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知識體系,積累個人的工作經驗,是擺在每個HR面前的核心問題。”職業規劃師宋文豔如是認爲,無論是職業“選擇”,職業“規劃”,首先要解決的,是“我是誰”的問題,認清了自己,才能讓你找到你適合的崗位特質,才知道自己適合的工作以及在發展中需注意哪些問題。

接下來,我們會介紹幾位HR人士,他們沿着自己的職業規劃,紛紛走向不同的領域:人力資源總監、企業高管,諮詢顧問、自主創業、行業專家……

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道路

職場專家建議:既然要爲自己量身打造職業生涯規劃,當然應該首先從瞭解自己開始。

1、叩問你的內心

問問自己:我是誰(角色、個性和能力)?我喜歡做什麼?我能夠做什麼?聽自己最真誠的回答,看看三個問題的回答中,排在前面的回答是否有相似的。最終你會找到自己真正的職業興趣和傾向所在。

2、聆聽他人的聲音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或許我們自恃有敏銳的洞察力,但是,當要做出對自我的評判時,可能我們就不那麼敏銳了,尤其是自己心理上的不自覺逃避,會放大優點,迴避缺點。

這時候自有“旁觀者清”,你不妨試試從親人、朋友或同事的眼裏瞭解自己,可能會意外收穫另一個更真實的自我呢!總之,聽聽周圍客觀的評價,你會對自己有一個更全面,更客觀的認識。

3、藉助職業測評

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家人和朋友的評價,都是主觀的認識,你還可以藉助科學工具,如職業測評,來客觀地審視自己的興趣、特長以及發現這些特質與職業的契合點。

做好職業規劃 篇4

“市場營銷專業具體有些什麼課程?”、“你們學校的學風很好,可以具體講講嗎?”在本報和長沙市教育局聯合舉行的陽光高考諮詢會上,記者發現,相比以往諮詢會考生家長“普遍撒網”,今年焦點放在了“重點捕魚”上,提問涉及到目標院校各個方面的情況,很有針對性,各個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都做好了職業規劃。在接受採訪中,招生老師、中美交流專家和美國教授,也給了自己的建議。

美國教授 美國高中生首先選專業

來自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做文化交流的美國巴布·威爾教授介紹說,美國高中畢業生填報志願時,考慮的第一因素是這個學校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學生往往會憑自己的興趣而選擇所學的專業;第二是就業,學生想在畢業之後,能夠得到一份好的工作;第三是學校是否提供獎學金、助學金和勤工儉學的機會;第四是大學老師的教學情況;另外,學校與家庭住址的遠近也是選擇學校考慮的一個主要因素。

美國每年有6次SAT考試,相當於中國的全國高考。學生以最好的一次成績作爲申報成績,如果分數考得越高,被理想的學校錄取的機率就越大。除高考的分數以外,畢業生必須擁有參加課外活動的證明。比如做過哪些行業的志願者,參加過哪些社會活動以及俱樂部活動證明等等。大學入學前必須做一份高中畢業生家庭經濟情況調查,如果家庭情況不太好的學生,可以申請大學獎學金以及銀行貸款等等。

另外在美國,很多高中畢業生選擇先讀2年的城市學院,再進4年制大學讀2年,因爲在城市學院和4年制大學的教學質量、學歷學位都是一樣的。

招生老師 本科選學校研究生選專業

南京大學湖南招生組曹永紅老師表示,學生、老師、家長都做足了功課,問的問題針對性很強,諮詢的分數基本符合學校要求。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好專業加好學校;如果做不到,那麼,我的建議是,本科生選學校,研究生選專業,博士生選導師。畢竟,本科生的可塑性強,而好學校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對於本科生而言,應該先考慮學校。實行平行志願,不確定性增加了,我們現在不能保證到了哪個分數就一定錄取。但是,我們對所有的志願一視同仁,技術層面不影響錄取狀況。當然,我們也希望,考生和學校能夠‘一見鍾情’。”曹永紅老師表示。

教育家 致力文化交流促進評價體系改革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校長劉國憲先後在美國哈德聖學院、美國費利-狄更生大學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曾任美國聖路易市城市學院終身教授、國際交流處處長、校長特別助理。

在中美基礎教育的問題上,劉國憲就當下高考進行中美對比:美國的高中有着靈活的學制,嚴格的要求,任何家庭背景的學生都可以在任何時候申請美國的大學,申請學校不僅僅以高考成績爲主,平時成績、課外活動、自述以及義工證明都佔比例;在強調知識教育的同時,學校同時抓素質教育、學前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而中國統一的大學入學考試,將很大一部分學生束縛在書本式教育的範圍內,不僅禁錮了學生應有的靈活思維,還失去了教育本身的意義。我國的教育系統可以從西方國家得到啓示和借鑑,從而得到完善。

無論你在學校多麼叱吒風雲,無論你有多麼豐富的實習經歷,當正式進入一家單位,就如同你第一天走進學校一樣,你也只是愣頭愣腦的“新丁”。不過,有一點不同,職場學習可沒有課程表,也沒有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但你要學的東西,卻更加複雜。

學什麼:行業特性、公司流程、職責

“首先是你的態度。作爲新人,你對工作是不熟悉的,但你不能指望別人主動來教你,而是要儘快地主動學習,要有謙虛的態度。”某知名人力資源專家說,“然後,你要了解公司的流程,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流程,這和公司的文化、制度密切相關,包括如何發郵件、是否要抄送、彙報材料用PPT還是word等等;其次,要儘快瞭解自己的工作職能,包括工作職責、渠道、工具、聯繫人等等。”

除了這些細節,新人也不應忽視宏觀上的學習。各個行業都有各自的特性和行業慣性,新人應該快速瞭解所處行業的特性,近幾年行業發展的趨勢,及時瞭解行業發展的動態。

校園和職場是完全不同的環境,剛入職場的大學生新人,也需要對社會現狀有所認識,這包括有意識地在人際關係、公共關係、團隊協作等各方面鍛鍊自己。

怎麼學:觀察細節、向前輩學、寫作業

職業專家說:“新人剛進公司,就要像林黛玉初進賈府一樣,注意觀察。你可以不說話,不參與,但要注意觀察細節,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其次,要自學。比如,完成一天工作後,發現自己的EXCEL表格用得不熟練,下班回家就要找資料學習一下,多練習幾次,儘快熟練起來;再次,向同事請教。但不要一有小問題就不分時間和場合地問同事,先自己找找答案,實在解決不了的,再找同事不太忙的時候去請教;結交朋友圈子,特別是同行業的朋友,和他們交流,向他們學習。”

注意啥:心態平和、不找藉口

職場新人在學習中,要注意謙虛地交流。“特別是一些北上廣的畢業生,在大學裏積累了不少社會實踐經驗,於是會覺得自己很懂,實際工作起來還是會眼高手低。還有些學生,過於謙虛謹慎,表現得不太自信,比如在溝通中很緊張,這也會讓同事覺得不太舒服。”職場專家提醒說,新人的心態要平和,對老同事禮貌、尊敬就可以,沒有必要鞠躬,要不卑不亢地請教問題。最好請教原則性的問題,不要問一些太簡單或者工作外的問題,也不要在工作時間去向同事請教。這樣既耽誤同事的工作,也會讓人覺得你不太會安排工作時間。

他還提醒新人:“不要給自己太多的藉口,比如‘我不會’、‘我不懂’、‘我是新來的’等等,很多新人做不好事情,永遠都找理由,這些理由其實就是阻礙你學習和進步的藉口。”

案例1 “沒做過”也能做好

大學畢業的小A和小B同時成爲一家人力資源企業的試用員工。公司要策劃一個推廣活動,經理將策劃思路各發了一份給他們,要求第二天下班前交出方案。第二天,小A的方案不僅包括活動的策劃流程和內容,還列出了一些其他類似推廣活動中的亮點,也寫出了自己在做這個策劃案中的幾點困惑。小B也按時交了作業,可是既沒有策劃方案的形式,更談不上內容――只是在三點策劃思路下各寫了一段話。兩個月試用期滿後,小A升爲正式員工,而且頗受大家喜歡,小B則被“請走”了。

點評:作爲新人,小A和小B都沒寫過策劃方案。姑且不論小A的策劃案內容如何,單從形式上看,已經是能博得領導的好感――用了心思,花了功夫。最好的是,他自己先去想辦法做,再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樣的新人,誰都樂意教。而小B就是另一個典型――不會又不學不問,這並不需要別人教,而是完全沒有動腦筋。這樣的新人,如果不及時調整,很難在職場生存下去。

案例2 帶着問題去聽去看

小強應用化學本科專業畢業後,被一家農藥企業錄用,安排在專利申請部門工作。對於專利,小強完全是個門外漢。從進專利部的第一天,小強就設定了幾個問題――“什麼叫專利?”、“專利是怎麼做的?”、“我們單位有哪些專利?”、“這些專利是怎麼來的?”、“目前中國專利的情況如何?”平時工作中,他就圍繞這些問題多聽多看,很快就對專利市場有所瞭解。一年後,他已經是國內專利部的部長助理。

點評:多聽多看是新人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最好是帶着問題去聽去看,這樣會更有收穫。不管我們進入什麼行業,都要快速瞭解行業的情況和特性,並且熱愛這個行業,不要總抱着“這不是我喜歡的行業,我不會長久做下去”的心態。

案例3 先做小事再做大事

四年前,小東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專科生,從大連附近的農村到上海闖天下。他進了一家公司的網絡部。小東工作很能吃苦,把技術總監看成老師,可是技術總監是一個挺有個性的人,不太看得上技術不好的小東。小東也不氣餒,每天早早來上班,下班後和同事一起加班,總是搶着去叫外賣、跑腿,漸漸得到了同事的認可。後來,他寫出了一個類似支付寶的支付系統,讓技術總監對他刮目相看。現在,他已經是公司旗下幾個門戶網站的技術總監。

點評:學校不好沒關係,技術不行也沒關係,關鍵是肯學肯幹。最好是先做出來,然後請老同事提意見,這樣同事們纔會認可你,也才願意教你。另外,多做一些看上去和本職工作關係不大的小事,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哦。

新人偷師心計:

1.多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提早到辦公室,幫老同事擦擦桌子、倒上茶水等等,讓老同事對你留下好印象,想要偷師更容易。

2.處處留心皆學問。剛到一個新環境,尤其要多留心,多觀察同事們怎麼做、怎麼說,儘量向他們靠攏,不要把自己孤立。做事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多想一兩步。

3.請教問題時,找準時機。不要拐彎抹角,直接表明,“我有一個問題不太清楚,想向您請教。”

4.保持低調。不要因爲自己的名牌大學、校友師兄等就過於張揚,特別是不要對老同事表現出不服氣,不要對工作表現得不感興趣。

“我一個月的收入是1300元,房租就是600元,近一半收入都給了房東了。”7月份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小李無奈地表示,現在的房租已是他的一大負擔,更別說高不可及的房價了。

隨後,記者從省會各大房屋中介瞭解到,隨着畢業季的到來,租房價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漲,兩室、三室戶型的房子租金大多都漲了200元。育才街河北師大附近兩室的房源租金大約到了1100—1200元,三四十平方米的一室房源租金也漲到了1000元左右,而且房源還比較稀缺。“今年房屋租金價格有明顯提升,市區內的兩居室月租金普遍都漲了二三百元。適合剛畢業生的大學生的房子並不多。”一房屋中介工作人員表示,也正因爲如此,這些剛入職場的大學生租房的熱點區域除了高校周邊外,橋西區要比橋東區更受歡迎。因爲橋西區的老社區、單位公寓較多,房租相對便宜。“按照往年來看,過了8月,一些沒有找到合適房子的大學生纔會把目光轉向市中心區域。”該人員說。

而分析房屋租金節節攀升的原因,多家二手房中介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因爲房價、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直接拉動了租金價格的上漲。而且現在很多人租房子都要求設備齊全,如夏季租房空調幾乎是必選項。房主配齊這些設備後成本增加,租金自然上調。

做好職業規劃 篇5

上海高職高專志願填報時間爲7月30日—8月1日。在之前批次錄取中未被錄取的考生和未參加5月份志願填報的考生,以及單報專科的考生,均可參加7月份的志願填報。

上海的高職高專志願填報,由於報考的院校是高職高專,加之志願填報的方式和填報的院校志願數量與第一階段填報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長在填報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四方面的問題,值得引起注意。

首先,與全國其他省市一樣,在填報第二階段志願時,上海也有一些考生選擇放棄填報。放棄填報志願是每個考生的自由,但是,在選擇放棄時,必須謹慎決策。

通常放棄填報志願的考生,無非有兩種選擇,一是復讀,二是出國留學[微博]。在選擇復讀時,必須結合家庭經濟情況和個人的潛力進行理性分析,一些考生的潛力並不大,加之選擇復讀承受的壓力很大,反而導致復讀之後效果並不好。而此時選擇出國留學,多半比較倉促,並沒有做好長遠的規劃。有一些考生和家長選擇出國留學預科,或一些“2+2”、“3+1”的項目,這相對出國留學來說,更爲謹慎一些,但也必須做好長遠的打算,要分析所選擇項目的辦學資質和教育質量。

其次,一些考生和家長在選擇院校時比較隨意。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報考第二階段志願時,整個社會的關注度下降,考生和家長獲得的資訊也相對較少,一些考生和家長也認爲高職高專整體社會地位不高,因此隨意選擇。這顯然對未來的求學和職業發展是很不利的。

填報高職高專志願,和一本志願、二本志願一樣,都應該認真分析學校的辦學定位、特點和辦學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專業。我國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699萬,截止到大學畢業生離校,還有約四成的學生沒有找到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和家長選擇高職院校,就更應該全面考察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專業就業情況。

從辦學定位上分析,高職高專主要培養職業技術人才,所以辦學以就業爲導向。因此,考生在選擇高職院校時,應關注學校的特色專業,同時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只有將未來的職業理想與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結合起來,才能選擇到合適自己的學校和專業。

再次,不考慮自身的專業興趣,完全按分數定位學校。與一本、二本院校考前填志願不同,高職高專是考後知分知線填志願。這便於考生定位自己的院校志願目標。畢竟,相對於考前預估自己的高考[微博]分數填報志願來說,知道分數並結合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能進行更準確的定位。

但是,這也可能帶來一個問題,即考生完全按照分數選擇學校,而不考慮自己的興趣。這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填報高職院校、專業時,必須結合個體的興趣、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專業。

另外,由於高職高專可填8個平行志願院校,這會讓一些考生、家長在組合志願時也很隨意:一方面,會認爲8個志願填報沒有了風險;另一方面,會在考慮前4、5個院校志願後,隨意填報後3、4個志願。

事實上,依照平行志願的填報規則,即便可填8個平行志願院校,照樣有風險,具體包括三方面:一是志願定位不準確的風險;二是“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三是志願之間沒有梯度的風險。填好高職志願,同樣要規避這三方面風險,要定位好A志願,在搭配志願時必須保持合理的梯度,同時,在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時,要儘量選擇服從。

總之,在高職高專志願填報過程中,考生和家長也必須認真負責,要全面瞭解高職高專院校的辦學情況,注意高職高專志願填報的一些具體技巧,科學、合理地組合自己的平行志願,從而進入適合自己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