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節日日記>

描寫中秋節的日記

學問君 人氣:2.67W

中秋佳節

描寫中秋節的日記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到了,又到闔家團聚的時候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衆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我們要吃月餅,賞月。我國城鄉羣衆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中秋節到了祝大家工作順利,闔家歡樂,健健康康。

中秋佳節

一年之中“春節”是象徵大團圓的日子,而“中秋節”是象徵小團圓的日子。我希望在外婆家度過半個快樂的“中秋節”!一路上熟悉的景物,熟悉的人陪伴着我。我舔着一根棒棒糖,帶着滿懷的好心情來到了“外婆家”!

摘柿子

到了外婆家,我們先是把賀禮給長輩。我們把禮給了外婆後,就和爸爸、媽媽匆匆忙忙的帶上賀禮跑到姑婆家。“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句話不僅繁華的都市有,同是也藏在樸素的農村中。我們送給姑婆月餅,姑婆邀請我們摘柿子。首先由爸爸拿起了有鉤子的、柄子很長的——網兜。看着爸爸流利的動作,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和大外婆家的姐姐一起摘柿子的場景,那時我摘得是多麼輕鬆。想着想着,我就請求爸爸把網兜借給我玩一玩“誒呦誒呦”我整個身體在網上拱,可是網兜還是在原位動不了。一次、兩次、三次······好不容易把網兜舉到,一個大紅柿子旁邊,就應不知道技巧增麼用力也都不下來。人都快累趴下了,可惜的是事情依然毫無進展,我不得不把網兜給爸爸,讓他繼續幫我們大家兜柿子。

回到家我一直想不明白,在去年我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一個有一個“大紅燈籠”都下來,而今年大了一歲反而摘不下來了?這真是個值得讓人思考的問題!

歡樂喜慶迎中秋

九月八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自然有它的習俗:有吃月餅,抹焚香,賞月等習俗。

早晨,我起牀後便對家人說:中秋節快樂!既然是中秋節,那自然少不了吃月餅,早餐便是“五味和月餅”。月餅的餡可真多啊:有豆沙餡的;還有紅豆餡的;有榨菜肉絲餡的;也有純肉餡的;有筍乾肉絲餡的;亦有芙蓉餡的。我吃的津津有味,只可惜月餅的數量不夠,大家你爭我搶的。我只吃到了豆沙餡的與榨菜肉絲餡的。

到了晚上的時候,爸爸搬出了椅子和桌子;媽媽拿出了“樓外樓月餅”;小姨則拿出了盤子與叉子。一輪朦朦朧朧的圓月掛在天空中,爲這充滿神話色彩的中秋增添了一種神奇感,使我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與“吳剛伐桂”的故事。樓外樓的月餅又比五味和的月餅精緻許多:雖然與其味道太過甜膩,不像五月和月餅的種類繁多,只不過那花紋卻比五月和更增添了一種無形的美態,在視覺上讓人吃起來更加舒服。在淒涼的月光下,爸爸講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