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2篇」

學問君 人氣:2.84W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以下是有關高中英語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2篇」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一

自立項以來,我帶領項目組教師積極展開了調查和研究,針對目前中學英語教學(因爲工作關係,主要研究對象是高中英語教學),不斷進行反思,並努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以下爲大家的初步研究成果。

新《標準》強調,教師要把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爲出發點,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面向全體學生,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所以,英語教學的效率是實施新《標準》的根本途徑,應當全面考慮教學論的目標、學生的特點、教材(包括教學設備)的特點,全面考慮教學方法體系的內在規律,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學方法、教學程度、學法指導、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教學和教學手段的最佳優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以上各個方面都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分述如下:

一、對目前課堂現狀的反思

長期以來,我們老師在第一線上,不辭辛苦,任勞任怨,課講了一遍又一遍,題做了一道又一道,有時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做好有效教學。那麼,如何做好有效教學呢?

我認爲,根據有效教學的理論,在課堂上,教師本應該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進行最有效的學習。如果真正做到有效性,恐怕很多教學觀念的轉變纔是首要!

首先,結合對我自己課堂的反思,我覺得英語課要有效,應該少廢話多練習。過去,我上課的情形大都是老師在說,學生在聽。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有一部分學習困難生就容易開小差。讓學生多做些練習,課堂效率會高很多。不經過訓練,就不能達到目的。俗話說:”光說不練空把勢。”

其次,我覺得光練也不行,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口語能力,學之所用纔是最重要的。英語作爲一門語言,本身就重在交流.還記得和老外在談話時,相對語法,他們也更重視彼此間的溝通,即使犯了語法錯誤,他們還是能理解.說實話,我們在說中文時也時常會出現語法錯誤,更何況是外語.同時,這也是課堂教學反饋的有效形式。

第三,正確運用多媒體。針對課件的濫用,我反思:有時候一支粉筆、一張嘴就能讓學生理解與接受的教學內容爲什麼還要勞民傷財、興師動衆的做那麼多的“花邊”來修飾呢?!我覺得這是違背“有效”理念的!回頭想想,有一些課很豪華,在課堂上學生被老師準備的動畫、圖片……所吸引,學生興趣很高,可是一堂課下來,沒有實實在在的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細緻、深入的訓練,學生什麼也沒有學到,效果和在家看了一部動畫片一樣:好看。所以,多媒體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正確運用。

第四、面向全體學生,抓好落實。教學中,我要經常反思一下:(1)課堂上是面向了全體學生還是少數學生?(2)所講內容是否進行了反饋,對大多數學生搞不懂的問題是否採取了補救措施?(3)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是否高漲,學生的思維是否被激活?(4)學生的預習、復 習、作業是否落到實處?(5)是否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有了學習的經驗(6)是否幫助學生構建了知識體系並獲得瞭解題能力?

教學無非是兩個方面: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但如何使教與學落到實處,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結合?確需我們下一番功夫。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素養,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有效教學 ,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二、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平臺,其優化設計直接決定了教學教學效率。

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最優選擇的問題,取決於教師對學生、教材和教學方法體系的熟悉程度,取決於教師的教育素養和教學藝術的素養,這就是教師的主導性和創造性所在。

1、課堂教學目標和要求的優化

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相對集中,切合實際,這就是結構中的主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學生在國際化、資訊化社會中獲得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個性。在這個大目標的指引下,制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要體現素質教育的全體性和全面性原則。

2、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

課堂教學的方法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這些年在外語教學界流行的輿論似乎是:只有交際纔是時髦的教學理論,時髦的教學方法。其他主張或觀點一概被譏諷爲落後。而北師大胡春洞教授認爲:“外語教學首先在教語言,教語言本身,教語言學研究的個性,而不是撇開語言本身去教語言使用,教交際。”就英語教學來說,不但語法要各系統的教和學,語言、詞彙也要有系統的教和學。離開這一點,不成其爲真正意義的教學。在教交際之中教語言像交際教學那樣,必然會增加教學困難和師生負擔是,造成對外語教學的誤導。其次,交際教學法儘管也主張在進階階段側重培養閱讀能力,但由於在前期的教學中大搞聽說領先,重複性口頭練習過多,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因而嚴重影響了讀寫能力的早期發展,嚴重影響了深層文化的教學,嚴重影響了語音知識和詞彙系統、大量的積累,從而也嚴重影響了後期閱讀能力的培養。

3、課堂教學程序的優化

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形成教學層次,構成教學坡度。傳統的教學過程是孤立地研究一節課、一篇文章的教學,不去研究教學的全過程。一節課、一篇文章、一個語法現象的教學,對學生掌握一項知識,雖然也經過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但這對整體來說只是一個系統。我們必須把教學過程作爲整體來研究,才能看清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化的重要原因。

4、學法指導的優化

教學中重視及時反饋,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產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是課堂教學的“樞紐”。學法指導的.優化要從研究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方法等方面着手,把學法研究和教法研究結合起來並將學法指導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5、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教學的優化

人素質的高低,首先表現在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上,在外語教學中突出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是每位教師的神聖職責。而語言教學的本身離不開思想教育。故事、寓言、傳記等具有很強的思想教育價值。可以透過對具體課文的學習,加強學生對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鑑別能力,學習做人的道理。語法講解或造句練習中要注意選擇有積極意義的詞語和句子。作業佈置及批改,課堂提問等環節要向學生進行意志和耐力等優秀品質的教育,消除消極思想的影響。這無疑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會起重大的作用。

6、教學手段的優化

教學手段應該多樣化。由於多媒體技術的出現,資訊處理的範圍從文字擴大到了聲音、圖像,動畫,這就爲外語教育領域的計算機應用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資訊技術的應用,使外語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面發揮聽說讀寫能力。

課堂教學是科學和藝術的統一。科學具有規律性的內涵,藝術具有創造性的外延。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優化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途徑。優化課堂教學是培養全面發展新人的重要條件。

三、新課程改革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作爲一名多年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教師,我深深地感到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有着密切的關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努力遵循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改變舊的教學行爲模式,逐步形成並完善新的教學行爲,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便課堂成爲學生求知的樂園。

1、遵循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1)、教師應該變寫教案與寫學案

教案是教師依據對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的理解、分析爲自己編寫出的一個“劇本”。對每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步驟等都在教案中體現出來。有的老師甚至把要說的每一旬話都寫在教案上,生怕講課過程中有遺漏。一些老師講課都離不開教案,甚至還有老師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劇本”寫好了,演員是誰呢? 傳統課堂上整節課基本上是老師的獨角戲,學生們成了觀衆。老師往往又偏重於把學生當成吸收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學案是教師結合對教科書、教學參考書和對學生的分析,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爲學生編寫出的一個“劇本”。這個劇本的重點是設計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即把一堂課的知識設計成幾個小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引導學生透過活動建構知識。

2)、教師要在思想意識上和角色上轉變。

新課程教學要求鼓勵學生透過自學、合作學刀、探究性學習獲得更多的課本以外的知識,發現和創造新知識。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再像以往那樣以知識的絕對權威自居。教師要意識到自已在課堂上既是教育者又是學習者,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教師耍放下架子,“屈尊”將門已放到和學生平等的位置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和提高。

3)、教師要以情感培養學生的興趣

教師應該寓情感於課堂教學之中。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緒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教師授課中的情感投入和學生聽課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教師親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適當的手勢等教態,一經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

4)、教師要賞識學生

新課程要求不但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要求教師要賞識學生。要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人,且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的人。所有學生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一一渴望得到老師的賞識。賞識教育要求: 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賞識導致學生成功,抱怨導致學生失敗。賞識是每個學生生命成長不可缺少的氧氣。老師的目光應該一直盯在學生的優點上。當批評減少而多多鼓勵和誇獎時,人所做的好事會增加,而比較不好的事會受忽視而萎縮。即使讚美學生最細微的進步,也比斥責學生的過失要好得多。

5)、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四種意識

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合作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新課程的要求。同時,新課程要求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也就是說,學生能說的就讓學生去說;學生能做的教師就不要代替學生去做;學生回答問題無論對還是錯,教師不要急於評判,讓學生自已去評判與總結;對發言積極的學生要及時鼓勵,決不能因爲他們的答案與教師的標準答案不一樣就否定並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一旦養成了參與意識,課堂氣氛就會活躍,教師的勞累感就會減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會高起來。新課程還要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設想,自主探究學習,敢於挑戰教師、教材和權威。每一,節課如果學生都能對所學的知識多間幾個爲什麼,甚至能對一些題提出獨特的看法,纔會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從衆心理非常強,特別是對老師的觀點不敢產生異議。新課程要求: 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教師不可把自已的意志和知識強加於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已的頭腦和意願,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能幫助學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即使當時看起來是不確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與傳統觀念相悼,只要學生能自圓其說,就應加以提倡與鼓勵。

2、形成新的教學行爲模式和教學方式,使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課堂成爲學生求知的樂園。

課文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新大綱提出“課文首先應作爲一個整體出現。”只有對課文進行整體教學,纔會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纔會品味到英語語言的關妙和腕力。採用這些方法的教師常說這些方法使他們的工作變得輕鬆多了。學生也喜歡這些萬法,並且學得快、記得牢。教師由於教學有方而倍受學生愛戴。

2)、有難度的練習和試卷先經過學生四人一組討論,然後教師再有的放矢的評講

以往教師是不分難易、平均用力、一題題的挨着講,費時費力,教師口乾舌燥很累,學生在教師講他們會的題時走神甚至說話,結果等教師講到他們不會的題時,他們也因走神說話沒注意聽。真是事倍功半。

3)、實施“任務型”教學,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進階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思想,主張把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落實在語言實踐過程中,增強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深度與效果,真正實現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透過任務型教學途徑,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爲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總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遵循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式等經常進行反思,進而改革和創新,才能使英語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課堂成爲學生求知的樂園。也才能使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時代的要求。21世紀是一個追求創新與超越的世紀。爲了培養出符合社會期望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二

教學也是一種藝術,我也一直把這句廣告詞作爲激勵自己的座右銘。要想作到更好,就必需對過去的工作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遺。

(一)對英語教學的重新認識

1、學習外語與情意的關係。外語課堂教學既是一個掌握外語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激勵情意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動機、興趣、態度、氣質、性格和良好的習慣等。學生在學習、掌握外語的過程中伴隨着傳遞情意的活動,學習外語和交流情意相互間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組成一個整體。情意的產生受學習外語認知活動的影響,學習外語的認知活動能促進情意由低級向進階發展,由低層次向深層次發展。學生初學外語時,會產生一種好奇心,好奇心不斷獲得滿足,從而又產生了求知慾;求知慾不斷獲得滿足,進而樹立了自信心;自信心不斷增強,並與崇高遠大的理想相聯繫和強化,可使興趣發展得更豐富,從而形成認知興趣。因此,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掌握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能力目標的完成,又要重視情意目標的實現。但是,當前有些外語課堂教學還未把情意目標提到教學議事日程上來,或者有意無意地把它忽視了。

2、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的關係。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知識,更是爲了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爲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只能透過實踐訓練才能獲得。語言知識的傳授不能代替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和爲交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在教學中將掌握語言知識、培養言語技能和爲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了“天氣預報”這一課後,我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用所學句型自由對話外,還找來多期China Daily,讓學生參閱天氣預報這一版進行對話。學生在自由交談中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擴大吸收了書本外相關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交際活動中還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讀、寫和語言交際的能力,達到了多元培養目標。

(二)教學理念的反思

面對新教材,首先思想觀念要轉變,有了新的觀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觀念沒有更新,新教材、新課程都只能是空談,無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課程的實施簡單地被視爲換一個大綱、換一套教材、調整一些課程內容。對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進行肢解,使其成爲不勝其煩的“知識點”的堆砌,把“Reading”當成講解知識點的例子。教師的教育思想是在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很多人崇尚“苦讀”、“勤教”,不以人爲本,“應試第一,分數至上”,把學生基本上看成是掙分的機器,對學生“樂學”的潛能幾乎沒有開發,英語教學過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觀念與新課程的要求極不相適應。因此,爲了適應新課程,要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做到:

1、建立“以學生爲中心”的主體觀。教學活動以學生在課堂上做事爲主,教師的作用是負責組織、引導、幫助和監控,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促進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建立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創設和諧、寬鬆、民主的課堂環境。追求學習結果轉向追求學習過程,真正把學生當成獲取知識發展自我的主人。“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爲了一切學生”,切實構建“以學生爲中心”主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