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學問君 人氣:1.18W

一年的高三畢業班的教學工作終於結束了,回顧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這一年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點簡單的小結。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首先,由今年高考語文試題的特點來反思平時的課堂教學,尤其是高三複習的教學過程,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基礎,還是基礎。高考題目出的大都是基礎知識,同學只要平時稍加註意,就不會失分。

二、平時講課要注重積累,注重語言積澱,不必過多地關注專業知識。

高考題目不是光靠這些專業知識就能完全解決的,比如說,病句題,同學知道病句類型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等等,但是一個句子擺在你面前,你卻看不出來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錯之所在,那麼你所知道的這些專業知識等於是擺設,沒有任何實際作用。而如果你語言積澱比較豐厚,對語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較敏銳,一讀,就知道,這個句子有毛病,那就可以了,這可以就此判定這個句子就是個病句,沒有必要非知道它屬於哪一種錯誤類型不可,這叫多此一舉。

三、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擴大閱讀面,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閱歷,爲作文準備素材。

作文實際是生活經歷、情感、觀點的展示,一個人,要想寫好作文,除了基本的寫作功底、寫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積累。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一個人腹內空空,想讓他道出來點東西,可真是難爲他呀。相反,如果同學頭腦中積累有許多素材,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可以信手拈來,左右逢源,寫出的文章就事實充分、材料翔實,就會得高分。不會像擠牙膏一樣,半天也寫不出幾句話來。

四、學過的知識要不斷地回頭複習。

只有不斷地複習,才能“溫故而知新”。高考試題中許多題目在課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題目就是書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學早已忘得無影無蹤,把不應該失的分給丟了,這就未免可惜了。爲了避免這些分數的丟失,只有不斷地引導學生及時回頭複習。

五、適當的有針對性地訓練。

高考畢竟是一次考試,和平時的考試其實沒什麼兩樣,只不過重要性不同罷了。爲了讓同學們及早地適應這種考試,就必須平時有針對性加以訓練,但這種量不宜過多,過猶不及。在訓練的過程中,要重點訓練以下幾項內容:1、書寫的規範性;2、審題的準確性;3、答題的程序性;4、時間利用的計劃性。

六、加負永遠是失敗之舉。

高三,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時期。在高三,人們覺得進行大劑量、高難度的訓練名正言順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學,一舉多得:可以檢查水平,可以看出問題,可以推進複習,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樂不爲?教師的意圖很好,出發點不錯,似乎就無可非議,無庸置疑了,但這種步入誤區的做法,這種給師生加負的舉措,既無科學性,又無操作價值,因此不可能獲得預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遠得不償失的失敗之舉。

我以爲教師的'教學應該而且必須遵循學生心理需要的原則纔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獲得成績,主動學習;要達到這一目的,方法有兩個:一是降低考試難度,降低考試頻率;二是加強管理,積極引導,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由此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七、讓高三學生擁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