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活動總結>

【精華】親子活動總結九篇

學問君 人氣:1.78W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啓下的作用,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親子活動總結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親子活動總結九篇

親子活動總結 篇1

爲深入實施親子共成長工程,積極開展“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與時俱進,勇於實踐,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家長學校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使我校的家長學校工作在規範化的軌道上有更大地發展。現就前段工作總結如下:

一、家長學校的教學情況

在上級教育部門的倡導下,我校充分認識到開展好“親子共成長”教育工程的重要性,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結合實際情況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教育活動。

我校家長學校的教學工作由學校統籌規劃,堅持集中與分散的原則。每次家長培訓,首先由學校集中培訓,就家長學校培訓班的重要性和授課的針對性進行分析講解,然後分散到各班,由班主任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具體講解,透過具體案例分析,給家長提供指導。集中培訓由學校領導班子主持,地點爲學校階梯教室;分散培訓由各班主任親自授課,活動地點爲各班教室,我校共有13個教學班,每個教室都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爲家長培訓提供優質服務。

我校爲每個班的家長建立了完整的家長學籍檔案:包括家長姓名、家庭地址、聯繫電話、職業、孩子所在班級等資訊。每次家長培訓,都進行嚴格考勤,設制了考勤表,參加培訓的家長在考勤表上簽字。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關注,每次學校組織的免費家庭教育培訓班,家長們都踊躍參加,很多家長在接到培訓通知之後,提前幾天跟所在單位協調休班時間,專門參加這次培訓。所以,每次家長培訓班,家長的出勤率都達到95%以上。我們還在學習期間爲家長安排了學習作業,內容主要針對孩子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我們學習班還有哪些建議,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好的作法等方面,以書面作業形式進行溝通。對學生家長的作業,我們要求教師全部批閱,並將共性問題進行彙總解答,然後全部收交存檔。在培訓過程中,我們實行學校領導班子包班聽課制度,除監督管理各班的培訓工作外,還對家長培訓過程中提出的建議和問題進行記錄與解答。

每次家長培訓班,學校都要求各班主任將學生近期的表現,尋找最突出的優點,在培訓過程中反饋給每位家長,使家長在每次培訓學習過程中都感受到自己孩子的進步,感受到參加培訓帶來的成功,並將老師滿載鼓勵的話語傳遞給孩子。

所以,每次家長培訓班,學生都親自送家長到校,並滿含期望地一直等到家長培訓班結束,再與家長一同回家。

每次家長培訓,班主任老師都會認真備課,像我校的朱明霞、盧炳富、孫炳花等老師,是多年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條不紊。他們將親子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在校表現跟家長進行深入溝通交流。每次的親子課堂開課前,他們除精心準備教案外,還將學生近期一段時間在校的學習、生活及其它情況作一個詳細總結,所以他們的親子課堂,老師與家長互動很好,家長們就孩子的教育問題暢所欲言,課堂氣氛輕鬆活躍。

二、家長學校的教學設備和資源情況

我校的教學設備完善,教學資源豐富。爲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培訓水平,學校20xx年春季又新購了1臺34英吋彩色電視機、2臺DVD機和2套多媒體投影機,使學校電視機總數達到14臺,多媒體投影機、銀幕和DVD機達到13臺,教學設備滿足13個班的教學要求,爲家庭教育培訓提供了有利保障。

我校家長培訓的教室有一個200多平方米,能容納600人的階梯教室,這是我們家長學校的專用教室,是學校開展家長培訓班的集中地點,分散培訓地點爲13個班的教室,每個教室面積54平方米,能夠容納學校班額的44名家長。

每學年我們開課4次,每次4課時。除我們統一組織開課外,家長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學習,我校的1000多套親子學習圖書,100多套親子音像資料,全部對家長開放,家長們還可以借回家觀看。

三、學校實施親子共成長工程的創新舉措

舉辦家長學校是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它較其他形式更具號召力和生命力。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優勢,把指導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必須實現對家長學校的規範化、科學化管理。在實施親子共成長工程以來,我校積極創造條件,創新辦學形式,改善教學手段,家校互動,社會參與,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給現代化家長學校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親子活動總結 篇2

人生沒有第二個童年。童年時期來得快,也去得快。成長中的孩子對於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得到,過些時候有些事就會顯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時,未獲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將無法面對未來我們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發展個人的智力、生理以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往後將難以彌補這份遺憾。這段他印象最深刻、最渴望學習以及已經準備好學習的時刻將不復重視。

隨着教育不斷髮展,我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0―3歲兒童的教育問題,20xx年9月1日,全國第一部關於學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規《北京市學前教育條例》正式生效,將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齡從過去的3歲以上推倒了0歲。如何積極有效的開展0―3歲幼兒的早期教育,讓科學的早期教育走向千家萬戶是我們在開辦親子園中所面臨的難題。目前,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家長們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多元的思想,有的家長對孩子實施放任式教育,有的家長對孩子實施的是傳統教育。家長高控式的教育思想還不時地充斥着幼兒的一日生活。具體體現在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忽視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重幼兒身體保護,忽視幼兒心理是否快樂,重視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忽視孩子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以至於影響了孩子的社會交往、情緒情感的宣泄和體能等方面的發展。

面對中國的國情,0―3歲幼兒多在家庭裏看護,看護者的教育觀念、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技能直接影響着幼兒的早期潛能開發。

透過兩年多的嘗試,使我們越發感受到只有更新家長教育觀念與家長共同攜手,才能將新的教育理念內化爲行爲後遷移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兒能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身心健康發展。於是,我們以如何做好家長工作爲切入點,嘗試開展適合我園發展的親子教育模式。

親子教育是在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範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相處,遇到具體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幫助。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並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每一刻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這種發展是全面的,立體的,豐富的,實現這種發展是我們開展親子活動的根本目的。

策略一:做好親子教育的宣傳工作。

1、 召開親子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親子活動的目的、意義、在活動中家長應承擔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長配合和注意的事項等內容。另外,我們還將我園開展親子教育所走過的歷程和辦學特色向家長做了說明,懇求得到家長們的配合。

2、 有針對性發放宣傳資料和開展免費諮詢活動,使更多的人瞭解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親子教育對社會來說是一件新名詞,開展、普及親子教育對於我們和家長來說是涉及的一個新的領域。於是,我們在衆多教育資訊中,篩選適合這個年齡段幼兒發展的資訊,利用製作園報的形式發放給家長,使家長有針對性的瞭解目前教育孩子所要了解的一些問題。另外,開展免費諮詢活動,可以是更多的家長了解親子教育是什麼,自己在親子教育中要承擔的責任等。

策略二:利用訪談形式瞭解家長教育觀念,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我們利用訪談的形式儘可能多的瞭解看護者在親子教育中的種種資訊,透過對35名幼兒看護者的瞭解,我們看到了他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指導策略,從而幫助家長儘快提高教養水平,爲孩子終生教育的基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談到自己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如何處理時,我們的談話是這樣的:玉兒的媽媽說:“我先不理她,等她冷靜下來再給她講道理”。“她只有2歲,你跟她講道理,她能聽懂嗎”?“她能聽懂,能接受,我覺得比直接說她有效。你要當時訓她,她肯定特別寧,而且不接受,會哭鬧,非這樣不行。然後,我就先不理她或等過了這件事以後,我再給她慢慢講道理。”我說:“您這樣做特別好,對於孩子有一個等待,孩子有一個發泄,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再講道理”。以上談話內容,幫助家長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些是成功的經驗,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增強家長科學育兒的信心。

策略三:開發家長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整合。

1、利用身邊的資源,用家長教育家長,用家長啓發家長。

如:一次,壯壯和媽媽玩串珠子的遊戲,媽媽在引導寶寶的過程中,利用遊戲的方法將這種玩具的玩法進行了變化,如:認識顏色、數量、數數、比較多少,使寶寶的興趣持續很長時間。這種一物多玩的引導方法體現了家長的先進教育理念。於是,在遊戲結束後,教師請這個家庭給全體家庭做了一次示範,使其他家長從中受到了啓發。

另外,發現問題,我們請家長參與討論,集思廣益。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孩子在交往中被打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認爲,孩子之間打鬧是正常現象,孩子哪有不捱打的;有的家長認爲,孩子捱打時家長應該及時制止,或幫助解決;還有的家長認爲,要給孩子講道理等等。家長對於這種現象紛紛發表了看法,但並沒有看到孩子間打鬧原因何在。於是,老師幫助家長分析孩子間打鬧原因可能是:孩子語言發展晚於動作發展,孩子只能用爭搶或打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孩子經常感受到成人在不滿意時用打鬧來宣泄情感等。教師與家長對於同一個問題說出了多種看法,幫助家長從生理、心理和環境、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使家長能從多種角度去看待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

2、手遞手主題經驗分享交流會

手遞手經驗分享交流活動的開展源於我在進行訪談時發現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許多優於我們的經驗,他們的經驗是透過自己的嘗試得到的並且是有效的,因此,我們想這種寶貴的經驗應介紹給更多的家長,這樣既可以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有可以彌補我們在教育中的不足。於是,我們將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有效事例記錄下來,如:有家長尊重孩子,與孩子能平等相處的,有如何培養孩子意志力方面的等,請他們分別介紹給所有親子園的家長,使他們在今後教育孩子方面能有所啓發和借鑑。另外,老師和家長們還針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如:當孩子任性怎麼辦?當孩子在外人面前不聽話是給孩子面子,還是給孩子面子等。家長們各抒己見,老師還針對如何培養情感智力,關注孩子情緒、情感的重要性做了闡述。活動結束後,家長們表示願意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也願意共同分享科學育兒的經驗。

策略四: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教育環境。

1、 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遠足。

陳鶴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於是,我們將環境創設的空間擴展到大自然中。我們定期帶幼兒去公園或社區去參觀,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去摸、去看、去聞、去聽,用他們親身的體驗感受這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世界。在組織親子班的活動中,我們主動將早期親子教育送到社區,帶領親子班和託班的幼兒和家長到龍潭湖公園遠足。讓孩子和家長感受自然環境中的教育。同時,教師還有意識地幫助家長捕捉身邊的教育契機。如:在去公園的路上,教師發現樹根處長出一些小蘑菇,於是請孩子們觀察,並讓孩子們觀察蘑菇的形狀、請他們摸一摸有什麼感覺,這時家長還說:你看小蘑菇長得多向小傘呀?另外,到了公園後,一個叫多多的小朋友很想去看小鴨子,媽媽爲我們小朋友帶了一些食物,來到湖邊和孩子們一起餵鴨子,臧老師邊餵鴨子請孩子學鴨子的叫聲,觀察鴨子的外形。來到岸上,老師請孩子一起學習小鴨子走路。(在石子的`坡路上)等等。以上這兩個小案例是我們在計劃中沒有想到的,但在自然的環境中自然發生了,教師便及時的捕捉教育契機,使家長和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我想教育活動的空間不僅要在固定地幼兒園內,要充分的挖掘環境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中接受適合他的教育,同時也讓家長親身感受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2、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其中。

在親子活動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活動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家長的手,即使能夠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長的手牽引下。這種現象令我們擔憂:孩子的手哪去了?孩子天生好動的手腳被家長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長怕孩子失敗、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諸多的擔憂使孩子健全的手萎縮了,以至於出現了孩子任性、膽小和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調整了親子活動的內容和指導策略,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到我們的親子活動中,並指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賞識自己的孩子,如何給孩子提供獲得成功和自信的機會。

在親子活動中,我發現蕭蕭媽媽的手始終拉着蕭蕭或抱着蕭蕭,我問媽媽:“您爲什麼不讓蕭蕭自己動手做?”“我怕他做不好。再說,孩子那麼小,他也做不了呀?”聽了蕭蕭媽媽的話,我開始反思我們親子活動內容是否合理與全面,孩子自我認知、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樣是我們親子活動不可忽視的內容。所以我們調整了週末親子班的活動時間,由原來1小時延長到2小時;活動內容增加了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加餐等。我們透過這些活動指導家長解放孩子的小手,並透過這些活動讓家長髮現自己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賞識孩子。引導家長儘可能的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並能夠逐步認識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3、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立足本園實際,開展大帶小的主題活動。

在一次戶外活動的分散活動過程中,發生了這樣一個場面:呂瑩琨、蘇少鵬等幾個小朋友圍着親子班的一個文弱的小男孩兒說着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呂瑩琨小朋友拿了一塊糖給了這個小男孩,然後,又要帶着他去玩滑梯。這時,小男孩的媽媽說:“俊俊,媽媽跟你一起玩兒吧。”只見俊俊擡頭看着媽媽,好象要說什麼。“您的孩子平時和誰在一起呀?”我問媽媽。“平時一般我帶他,很少和其他人在一起玩兒。我帶他來親子班就是想讓他開朗起來,他現在見生人就怕。”聽完俊俊媽媽的話,我連忙對她說:“俊俊看上去好象比較內向、膽小,您應該多讓他接觸更多的小夥伴,多與他人交往,現在不是很好的機會嗎?”“呂瑩琨、蘇少鵬你們幾個帶着小弟弟玩滑梯去吧,注意別碰着他。”這時,我們班的幾個小朋友帶着俊俊跑向了滑梯。在我的看護下,他們玩了兩次滑梯。看到了俊俊的表現,俊俊的媽媽也笑了。這件事引發了我們對家長參加親子班的目的進行訪談、篩選。在與家長的訪談中,76%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與夥伴交往。我園中一班的孩子們每天都會成爲親子班孩子追寵的“夥伴”。這一現象,啓發了我們在親子活動中進行“大帶小”活動方式的嘗試。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在自然狀態下,更多的觀察、瞭解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家長認識到,孩子的交往夥伴是多元的,“同齡”夥伴是必要的,“大齡”夥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策略五:親子活動中的示範、指導更多的是指向家長。

親子活動中,加強了對家長和幼兒的隨機指導,及時將幼兒園和家庭中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遷移。使家長感受到親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它是隨時可見的,不需要家長多麼高深的理論知識,只需要一顆設身處地爲幼兒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師在組織用小沙錘給音樂配節奏的活動時,教師在對家長的指導時很自然地告訴家長,回家後,可用小瓶子裝上豆子或米,然後在將瓶子封好就可以進行這個遊戲了。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處理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培養孩子情感方面,教師會情緒飽滿的面對家長和孩子,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會用語言、表情、擁抱等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爲他們的進步而高興,同時對孩子確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爲問題時,教師會主動幫助家長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緒問題或技能問題等。如:孩子在玩搭積木時,孩子可能會反覆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對這種現象,家長會認爲孩子在搞破壞,其實,孩子是對推這個動作感興趣,在反覆搭高、推倒這個動作中發現、感受一些變化等。

總之,在親子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爲家長和寶寶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和諧的心理環境以及家長經驗交流的機會。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對開展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對於培養“根”的事業不但起着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而且也爲提高民族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親子活動總結 篇3

經過一年的親子閱讀實踐與研究,本學期我帶領我們二語組的四位老師正式申請了“小學生親子閱讀的指導研究”這一市級小課題,並按時上傳了開題報告、多項過程性研究資料、中期報告及家長和老師撰寫的心得體會等。在課題研究的半年裏,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親子閱讀的強大作用。

一個書香瀰漫的童年能帶給孩子們一個充實快樂、富有意義的人生。成人有責任讓孩子擁有一個書香瀰漫的童年,讓閱讀造就孩子的精神,讓閱讀成就孩子的人生。親子閱讀是一項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活動,這項活動不是單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的,親子閱讀是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透過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將閱讀變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閱讀成爲孩子的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以此來培養孩子愛閱讀、會閱讀、樂閱讀的習慣。

早期閱讀可能幫助孩子儘早進入知識的海洋,開闊孩子的視野,啓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但作爲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各方面的發育還未成熟,其閱讀活動往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正確引導,但有部分家長對早期閱讀存在着片面性、主觀性,尤其是有些家長,由於自身文化水平、閱讀水平低下,不能有效指導孩子閱讀,因此我們提出並研究“親子閱讀”這一課題,得到了許多家長的認可。但目前在“親子閱讀”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發現,不到10%的家長認爲親子共讀只適用於幼兒,等到孩子上學了、會自己認字唸書了,就應該讓孩子獨立閱讀,否則會養成依賴大人的習慣。所以大部分家長在自己孩子上幼兒園時比較關注親子閱讀,一旦孩子上了小學,親子閱讀的熱情與參與意識就逐漸消失或蕩然無存。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小學生的自覺性不強,自主閱讀習慣較差、能力較弱,仍需家長的指導和督促,需要家庭和學校爲孩子們創設一種書香氛圍,讓孩子們真正把讀書作爲一種習慣。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家長對於親子閱讀是持肯定態度的,只不過由於忙碌或其他原因導致沒時間與孩子共讀,或不知道怎樣進行“親子閱讀”,所以,我們選擇此課題來進行研究。

“親子閱讀的指導”主要從親子閱讀的內容、形式、方法進行一系列指導,使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期閱讀,和孩子共享讀書樂趣。

因此我們把課題研究範圍界定爲“小學生親子閱讀指導研究”。

透過教師正確指導培養小學生積累性閱讀興趣、擴大小學生閱讀面、養成積累性閱讀習慣,在不斷的積累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在工作中具體指導家長進行親子閱讀,並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在平常的工作中教師分析及解決問題,反思自身的教學實踐。並在嘗試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進行問卷調查,對部分家長進行訪談,並根據調查分析、訪談結果和蒐集到的有關資料制定出針對家庭親子閱讀的指導策略和相應的一系列具體活動。在指導策略的指引下逐步實施促進家庭親子閱讀的具體活動,在實施過程中調整部分策略和活動,並開展隨機訪談和觀察記錄。

具體我們是這樣做的:

1.根據第一階段的調查分析,進行小學生積累性閱讀興趣的培養,開展小學生主動開展積累性閱讀活動的興趣。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整改和提高。並注重實驗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實驗資料的整理與收集,實驗經驗的判斷與積累,確保課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2.推薦適合學生的優秀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積累性閱讀習慣。

3.指導學生運用各種積累方法在進行自主閱讀中自主積累。

4.經常性進行積累性閱讀展示活動,建構小學生自主性閱讀積累的評價體系,

5.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研討活動和個案診斷性研究。

在親子閱讀課題實施的這一學期中,我發現學生的改變令人欣慰:孩子們由喜歡聽故事變爲自己主動去讀書、讀故事,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很快,日記、寫話語言豐富,大多數同學愛上了讀書,並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學期,我會將重點放在少部分不愛讀書、不會讀書的孩子的指導上,透過創設班級書香氛圍、開展各項讀書彙報活動、加強家校聯繫指導等,讓所有的孩子愛上讀書,擁有就個書香瀰漫的童年,並由此受益一生。

親子活動總結 篇4

爲促進幼兒、老師、家長之間的交流,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班於10月20日進行了以“走進農家樂、感受人間溫暖”爲主題的親子秋遊活動,本次活動不僅使幼兒在農家遊玩的過程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暖,還感受到農間秋天的變化。整個活動開展的較順利,取得圓滿成功。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參與情況

本次活動在進行了“關於開展戶外親子活動的調查問卷”後根據大部分家長的反饋意見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定的。活動地點爲“筆架山——中塘村”,根據大部分家長的反饋意見,活動於20xx年10月20日(星期六)進行,大部分不能參加本次活動的幼兒是因爲要參加週末的圍棋比賽和才藝班。原計劃共有27個家庭參加,但因活動當天陳詩羽、樊蕊憶有事,臨時決定不能參加,所以只有25個家庭參加。

二、活動組織情況

活動當天,8點50在幼兒園一樓大廳集合家長,除徐晉森、郭伊函遲到外,其他家長都準時參加。8點50,陳老師宣佈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爲改變現代都市人單一的休閒方式,融入大自然,體驗農家的生活,收穫勞動的喜悅。並提醒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如:請每個家庭都帶足水、衛生紙;請家長看護好幼兒,不得隨意離開集體,如有事需離開集體,請一定跟老師打招呼;垃圾不要隨便扔,包裝袋放到自己準備的垃圾袋裏面,離開活動場地時要清理場地衛生等等;在汪園對本次活動的注意事項進行補充後,9:10分我們在“原汁原味原生態,樂山樂水樂農家”的口號中,踏上了去筆架山——中塘村的園車上。

在園車上,小朋友們情緒高漲,對一路上看到的東西都充滿好奇,不時提出很多小問題。到達中塘村後,小朋友見到一片片金黃色的稻田後,迫不及待的拉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往田間跑。金燦燦的陽光灑在黃澄澄的稻穀上,稻田裏不時飄來一陣陣稻香,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孩子們在陳老師的帶領下,走在了高低不平的田埂上,孩子們走的很小心,家長們也小心翼翼的陪在寶貝們身邊,田埂邊開了很多小花,孩子們把採來的花送給自己的媽媽,小徐還說要把花帶回去送給爺爺和奶奶,真是個懂事的孩子。走在一片片稻田上,郭彧聞和廖藝鈞等幾個小朋友不禁感慨:“原來這個世界這麼大,這個稻田迷宮什麼時候才能走完?”父愛如山,鄧斯詠和莫凱寧自騎在爸爸肩頭,開心的走在這片金黃色的稻田上,孫心怡的爸爸更是耐心的給心怡講解稻穀的由來,還給小心怡捉蚱蜢。看完稻田後,我們到屋後的桔子林去摘桔子。爸爸們發揮自己的身高的優勢,給自己的寶貝努力的摘着桔子。當我爬到樹上給孩子們摘桔子下來時,琛琛總結:果然是美猴王,能摘到這麼大的桔子。中午,我們歡聚一堂,談天說地,品嚐了姚嘉龍媽媽爲我們準備的地道且原汁原味的農家飯菜。午餐後,我們稍事休息後,跟孩子們玩了“一方有難,八分支援”的小遊戲,最後,以親子合照的形式結束了本次親子秋遊活動。

三、家長反饋情況

活動結束後,家長在口述日記本上都說這次的活動孩子們都玩的很開心,看了農間的稻田,品嚐了可口的農家飯菜,增進了老師和家長的交流,希望幼兒園能多開展類似的親子活動。但也有家長認爲本次活動的意義不大,王岱卿奶奶在活動當天就表明立場。廖藝鈞也因家裏有事,先行回家,沒有進行中午的聚餐。

四、活動中的不足

本次活動的開展,因時間倉促,首先在經費預算方面沒有考慮周全,有的家長臨時有事不能參加而我們又預先訂好了飯菜,所以造成經費超支的現象;其次,陳老師因手機忘在幼兒園,我們園車開走後部分自己開車的家長因沒跟上而聯繫不上班級老師,找不到路;再次,老師帶的藥品中沒有帶蚊蟲叮咬的藥膏,致使部分摘桔子幼兒被蚊子咬而沒有及時處理;最後,活動前我們沒有親自到筆架山去踩點,也沒組織遊戲讓家長與孩子互動,讓部分家長覺得活動形式較爲單一。

透過本次活動的開展,使孩子們幼兒感受農間秋天的變化,增進了我們老師與家長的交流。同時,此次活動也使自己明白了活動組織中的不足,爲以後的親子活動增加了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更細緻的去考慮各方面的問題。

親子活動總結 篇5

人生沒有第二個童年。童年時期來得快,也去得快。成長中的孩子對於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期望立刻得到,過些時候有些事就會顯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時,未獲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將無法應對未來我們所期望他理解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發展個人的智力、生理以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往後將難以彌補這份遺憾。這段他印象最深刻、最渴望學習以及已經準備好學習的時刻將不復重視。

親子教育是在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範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相處,遇到具體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幫忙。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調動他們參與的用心性,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並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每一刻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這種發展是全面的,立體的,豐富的,實現這種發展是我們開展親子活動的根本目的。

策略一:做好親子教育的宣傳工作。

1、召開親子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親子活動的目的、好處、在活動中家長應承擔的主角以及需要家長配合和注意的事項等資料。另外,我們還將我園開展親子教育所走過的歷程和辦學特色向家長做了說明,懇求得到家長們的配合。

2、有針對性發放宣傳資料和開展免費諮詢活動,使更多的人瞭解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親子教育對社會來說是一件新名詞,開展、普及親子教育對於我們和家長來說是涉及的一個新的領域。於是,我們在衆多教育資訊中,篩選適合這個年齡段幼兒發展的資訊,利用製作園報的形式發放給家長,使家長有針對性的瞭解目前教育孩子所要了解的一些問題。另外,開展免費諮詢活動,能夠是更多的家長了解親子教育是什麼,本身在親子教育中要承擔的職責等。

策略二:利用訪談形式瞭解家長教育觀念,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我們利用訪談的形式儘可能多的瞭解看護者在親子教育中的種種資訊,透過對35名幼兒看護者的瞭解,我們看到了他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指導策略,從而幫忙家長儘快提高教養水平,爲孩子終生教育的基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談到本身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如何處理時,我們的談話是這樣的:玉兒的媽媽說:“我先不理她,等她冷靜下來再給她講道理”。“她只有2歲,你跟她講道理,她能聽懂嗎”?“她能聽懂,能理解,我覺得比直接說她有效。你要當時訓她,她肯定個性寧,而且不理解,會哭鬧,非這樣不行。然後,我就先不理她或等過了這件事以後,我再給她慢慢講道理。”我說:“您這樣做個性好,對於孩子有一個等待,孩子有一個發泄,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再講道理”。以上談話資料,幫忙家長明白本身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些是成功的經驗,哪些是需要改善的地方,從而增強家長科學育兒的信心。

策略三:開發家長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整合。

1、利用身邊的資源,用家長教育家長,用家長啓發家長。

如:一次,壯壯和媽媽玩串珠子的遊戲,媽媽在引導寶寶的過程中,利用遊戲的方法將這種玩具的玩法進行了變化,如:認識顏色、數量、數數、比較多少,使寶寶的興趣持續很長時光。這種一物多玩的引導方法體現了家長的先進教育理念。於是,在遊戲結束後,教師請這個家庭給全體家庭做了一次示範,使其他家長從中受到了啓發。

另外,發現問題,我們請家長參與討論,集思廣益。如:家長就應如何應對孩子在交往中被打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認爲,孩子之間打鬧是正常現象,孩子哪有不捱打的;有的家長認爲,孩子捱打時家長就應及時制止,或幫忙解決;還有的家長認爲,要給孩子講道理等等。家長對於這種現象紛紛發表了看法,但並沒有看到孩子間打鬧原因何在。於是,老師幫忙家長分析孩子間打鬧原因可能是:孩子語言發展晚於動作發展,孩子只能用爭搶或打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孩子經常感受到成人在不滿意時用打鬧來宣泄情感等。教師與家長對於同一個問題說出了多種看法,幫忙家長從生理、心理和環境、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使家長能從多種角度去看待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

2、手遞手主題經驗分享交流會

手遞手經驗分享交流活動的開展源於我在進行訪談時發現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許多優於我們的經驗,他們的經驗是透過本身的嘗試得到的並且是有效的,因此,我們想這種名貴的經驗應介紹給更多的家長,這樣既能夠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用心性,有能夠彌補我們在教育中的不足。於是,我們將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有效事例記錄下來,如:有家長尊重孩子,與孩子能平等相處的,有如何培養孩子意志力方面的等,請他們分別介紹給所有親子園的家長,使他們在今後教育孩子方面能有所啓發和借鑑。另外,老師和家長們還針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如:當孩子任性怎樣辦?當孩子在外人面前不聽話是給孩子面子,還是給孩子面子等。家長們各抒己見,老師還針對如何培養情感智力,關注孩子情緒、情感的重要性做了闡述。活動結束後,家長們表示願意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也願意共同分享科學育兒的經驗。

策略四:豐富活動資料,拓展教育環境。

1、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遠足。

陳鶴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於是,我們將環境創設的空間擴展到大自然中。我們定期帶幼兒去公園或社區去參觀,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去摸、去看、去聞、去聽,用他們親身的體驗感受這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世界。在組織親子班的活動中,我們主動將早期親子教育送到社區,帶領幼兒和家長到龍山的龍恩木屋遊玩。遊玩之前,我們認真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制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聯繫旅遊公司的汽車,發告家長書,簽訂安全職責狀等等,讓孩子和家長在無後顧之憂的狀況下盡情遊玩,盡情感受自然環境中的教育。同時,教師還有意識地幫忙家長捕捉身邊的教育契機。如:在去公園的路上,教師發現樹根處長出一些小蘑菇,於是請孩子們觀察,並讓孩子們觀察蘑菇的形狀、請他們摸一摸有什麼感覺,這時家長還說:你看小蘑菇長得多向小傘呀?另外,到了公園後,一個叫多多的小朋友很想去看小鴨子,媽媽爲我們小朋友帶了一些食物,來到湖邊和孩子們一齊餵鴨子,臧老師邊餵鴨子請孩子學鴨子的叫聲,觀察鴨子的外形。來到岸上,老師請孩子一齊學習小鴨子走路。(在石子的坡路上)等等。以上這兩個小案例是我們在計劃中沒有想到的,但在自然

的環境中自然發生了,教師便及時的捕捉教育契機,使家長和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我想教育活動的空間不僅僅要在固定地幼兒園內,要充分的挖掘環境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中理解適合他的教育,同時也讓家長親身感受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2、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其中。

在親子活動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活動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家長的手,即使能夠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長的手牽引下。這種現象令我們擔憂:孩子的手哪去了?孩子天生好動的手腳被家長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長怕孩子失敗、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諸多的擔憂使孩子健全的手萎縮了,以至於出現了孩子任性、膽小和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針對上述狀況,我們調整了親子活動的資料和指導策略,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到我們的親子活動中,並指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賞識本身的孩子,如何給孩子帶給獲得成功和自信的機會。

在親子活動中,我發現蕭蕭媽媽的手始終拉着蕭蕭或抱着蕭蕭,我問媽媽:“您爲什麼不讓蕭蕭本身動手做?”“我怕他做不好。再說,孩子那麼小,他也做不了呀?”聽了蕭蕭媽媽的話,我開始反思我們親子活動資料是否合理與全面,孩子自我認知、自理潛力的培養同樣是我們親子活動不可忽視的資料。所以我們調整了週末親子班的活動時光,由原先1小時延長到2小時;活動資料增加了生活潛力和自理潛力的培養。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加餐等。我們透過這些活動指導家長解放孩子的小手,並透過這些活動讓家長髮現本身孩子的潛力,相信孩子,賞識孩子。引導家長儘可能的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並能夠逐步認識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3、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立足本園實際,開展大帶小的主題活動。

在一次戶外活動的分散活動過程中,發生了這樣一個場面:呂瑩琨、蘇少鵬等幾個小朋友圍着親子班的一個文弱的小男孩兒說着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先,呂瑩琨小朋友拿了一塊糖給了這個小男孩,然後,又要帶着他去玩滑梯。這時,小男孩的媽媽說:“俊俊,媽媽跟你一齊玩兒吧。”只見俊俊擡頭看着媽媽,好象要說什麼。“您的孩子平時和誰在一齊呀?”我問媽媽。“平時一般我帶他,很少和其他人在一齊玩兒。我帶他來親子班就是想讓他開朗起來,他此刻見生人就怕。”聽完俊俊媽媽的話,我連忙對她說:“俊俊看上去好象比較內向、膽小,您就應多讓他接觸更多的小夥伴,多與他人交往,此刻不是很好的機會嗎?”“你們幾個帶着小弟弟玩滑梯去吧,注意別碰着他。”這時,我們班的幾個小朋友帶着俊俊跑向了滑梯。在我的看護下,他們玩了兩次滑梯。看到了俊俊的表現,俊俊的媽媽也笑了。這件事引發了我們對家長參加親子班的目的進行訪談、篩選。在與家長的訪談中,76%家長期望本身的孩子多與夥伴交往。我園中一班的孩子們每一天都會成爲親子班孩子追寵的“夥伴”。這一現象,啓發了我們在親子活動中進行“大帶小”活動方式的嘗試。一方面,能夠讓家長在自然狀態下,更多的觀察、瞭解本身的孩子與他人交往的狀況;另一方面,也能夠是家長認識到,孩子的交往夥伴是多元的,“同齡”夥伴是必要的,“大齡”夥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策略五:親子活動中的示範、指導更多的是指向家長。

親子活動中,加強了對家長和幼兒的隨機指導,及時將幼兒園和家庭中的教育資料、教育形式做時光上和空間上的遷移。使家長感受到親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它是隨時可見的,不需要家長多麼高深的理論知識,只需要一顆設身處地爲幼兒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師在組織用小沙錘給音樂配節奏的活動時,教師在對家長的指導時很自然地告訴家長,回家後,可用小瓶子裝上豆子或米,然後在將瓶子封好就能夠進行這個遊戲了。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處理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培養孩子情感方面,教師會情緒飽滿的應對家長和孩子,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會用語言、表情、擁抱等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爲他們的進步而高興,同時對孩子確立自信也起到必須的促進作用。另外,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爲問題時,教師會主動幫忙家長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緒問題或技能問題等。如:孩子在玩搭積木時,孩子可能會反覆搭高、推倒,搭高、推倒,應對這種現象,家長會認爲孩子在搞破壞,其實,孩子是對推這個動作感興趣,在反覆搭高、推倒這個動作中發現、感受一些變化等。

總之,在親子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透過不一樣形式爲家長和寶寶活動帶給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和諧的心理環境以及家長經驗交流的機會。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對開展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對於培養“根”的事業不但起着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而且也爲提高民族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親子活動總結 篇6

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根據我園工作實際,開展了以“尊重女性、感恩媽媽”爲主題的幼兒活動,現將此項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由於三月份是新學期的開始,教育教學工作比較繁忙,因此我們把孩子們親自動手爲媽媽製作的節日禮物透過牆報進行展示,讓學習感恩媽媽、理解媽媽、愛媽媽幼兒園三八婦女節活動總結5篇。活動中各班老師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具體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面向全體各班教師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相應的形式組織幼兒進行手工製作、繪畫等,使得每名幼兒都有機會對媽媽表達敬愛之情。

2.主題突出各班能夠緊緊圍繞“三、八”節的主題開展製作活動。作品體現了幼兒自主動手、表達對媽媽的情感,例如:小二班、大三班的作品是爲媽媽製作頭像;學前班的作品是我心中的漂亮媽媽;大一班的作品是爲媽媽製作禮物;小一班的作品是爲媽媽送鮮花……3.體現利舊利廢各班的作品都體現了利舊利費的原則,各班教師都花了心思,動了腦筋,將一些普通的東西透過巧妙的設計,再透過幼兒的製作變成了漂亮的牆飾作品。比如:大三班利用蛋糕盤做成媽媽的臉,用各色毛線做媽媽的頭髮;學前一班的小朋友將紙杯製作成心目中的漂亮媽媽;中二班也是利用紙杯製作成漂亮的花朵;大二班小朋友利用各種廢舊物品製作成粘貼畫送給媽媽。

4、體現幼兒動手原則在這次的牆飾製作活動中,各班教師都注意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教師只是作爲指導和輔助的作用,每個作品都是幼兒自己動手製作的,並且各班都能面向全體幼兒,讓班級裏每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都能得到鍛鍊。

親子活動總結 篇7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和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滋養泉華德福幼兒園的廚藝老師大李,上學期和大家一起舉辦了幾次親子廚房課,那些美妙的滋味和快樂的笑聲,至今仍讓我難忘,呵呵,不知道你們還懷念嗎?

親子廚房課能夠開辦成功,首先要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也感謝家長們的大力支援,大家出人出力出物,幫助清潔衛生,準備物品,烤箱不夠,還有媽媽送來新烤箱幫 忙,有大家的幫助,才讓廚房課能夠順利地開展下去,我真的非常感動,非常非常感謝我們的家長。親子廚房課讓我有機會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能讓這件事變 得對孩子和家長們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我也在課程中享受到和孩子們一起工作的樂趣,這是我最令我感到滿足和快樂的。

隨着課程的進行,我不斷思索,親子廚房課,能夠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它對孩子們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價值?在對孩子們的工作觀察中,這樣的思路也慢慢地清晰起來。 對於孩子來說,製作美食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項生活技能,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孩子透過與食材的親蜜接觸,可以全方位地開發運動、情感、創造、想象等多種能力 的發展;孩子可以透過事前準備,烹飪開始和事後清潔工作,體驗勞動的秩序和美感,還能夠體驗到透過自己勞動獲得美食的味道(與購買的美食味道一定是不同 的);美食製作還可以展現出豐富的文化和藝術氣息,孩子們在烹飪食物時,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力,發揮他們自己的創意,展現不同的顏色、形狀、設計等 等,孩子們在美食製作中感受和創作着藝術,美食成品就是孩子們創作的藝術品。

做美食可以激發孩子的五感,1視覺:各種不同類食物的器具的顏色,形狀、2聽覺:烹飪時,切割,烹煮食材時所發出聲響,3味覺:各種不同類食材做出的不同類美食的口味,酸、甜、苦、辣、鹹、鮮,4嗅覺:在烹飪食物時的食材優生烹煮至熟的過程中的氣味的變化,5觸 覺:對各種不同食材或食物觸摸的感覺,透過觸摸可以辨別各種食材的軟硬,另外:在每個烹飪過程中幾乎都會使用到手,這會提升手、眼的協調能力,孩子在烹飪 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發展出這些技能,在揉、攪、撒、切、等動作中發展手勁和協調能力。孩子的大腦發育和運動及觸覺等緊密相連,五感的發展刺激腦神經發展更多 的聯結,這是智力發育的基礎。所以美食製作也非常有助於孩子的智力和腦的發育。

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收穫,那就是和爸爸或者媽媽一起做美食的快樂,這裏面流動的親子之情滋潤着孩子的心靈,這是精神的美食,可能比課程的內容更有意義、更有價值,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心裏嚐到了這美食的味道嗎?

親子活動總結 篇8

父母是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老師和玩伴,親子教育則倡導父母和孩子一起“親子同樂”

從而促進和諧美滿的家庭關係,提升親子間互動的質量。

由於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他們所接受的教育還是以家庭教育爲主,因此開展親子活動非常重要。

人生沒有第二個童年。童年時期來得快,也去得快。成長中的孩子對於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得到,過些時候有些事就會顯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時,未獲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將無法面對未來我們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

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發展個人的智力、生理以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往後將難以彌補這份遺憾。

這段他印象最深刻、最渴望學習以及已經準備好學習的時刻將不復重視。

親子教育是在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範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相處,遇到具體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幫助。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並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每一刻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

這種發展是全面的,立體的,豐富的,實現這種發展是我們開展親子活動的根本目的。

我園在3月30日開展了一次親子活動,邀請了許多家長來園,現在對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

許多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因此,這次活動,我們逐個打電話通知家長,家長們大都準時參加,基本上都到齊了。

有些是爸爸帶着孩子,有些是媽媽帶着孩子,更多的是爸爸和媽媽一起帶着孩子來參加活動,還有爺爺奶奶一起來的。在活動中,隨處可見爸爸、媽媽鼓勵着讓孩子參加活動;不時地表揚孩子的成功之處;孩子們也不停地和爸爸媽媽交流????會場上流淌着親情、洋溢着歡樂。

二、孩子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1、孩子的能力得到了發展在這次活動中,精選了幾個培養孩子動手操作能力的遊戲。

如“飛天小球”

對孩子來說是挑戰性與娛樂性爲一體的,家長孩子是樂在其中。

2、促進了家長和家長之間的關係。

在活動中,還讓孩子自己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讓孩子介紹自己最好的朋友,讓好朋友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孩子和孩子是好朋友,家長和家長也互相認識了。活動中,還有多位家長和孩子一起表演了節目。

三、對活動的一些反思。

1、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體現在每時每刻的。在活動結束後,很多家長忙着帶孩子走了,活動室裏放着的是雜亂無章的小椅子。

只有幾位家長做得比較好,有家長帶頭將椅子排整齊,其他幾位家長也一起幫忙了;還有地板上有許多廢紙,都是家長用了之後扔的,只有一個小朋友在媽媽的指點下撿垃圾。

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小孩子起示範作用,因此家長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

2、這次活動得到了各位老師的鼎立相助,非常感謝。在以後的活動中,如何進一步調動全體家長的積極性,值得商討。同時在遊戲的過程中,有個別孩子始終不願意參加遊戲,如何讓所有孩子都能融入活動中,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四、親子活動中的示範、指導更多的是指向家長。

親子活動中,加強了對家長和幼兒的隨機指導,及時將幼兒園和家庭中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遷移。

使家長感受到親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它是隨時可見的,不需要家長多麼高深的理論知識,只需要一顆設身處地爲幼兒着想的心。

如在教育技能方面:

教師在組織用小沙錘給音樂配節奏的活動時,教師在對家長的指導時很自然地告訴家長,回家後,可用小瓶子裝上豆子或米,然後在將瓶子封好就可以進行這個遊戲了。

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處理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在培養孩子情感方面,教師會情緒飽滿的面對家長和孩子,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會用語言、表情、擁抱等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爲他們的進步而高興,同時對孩子確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爲問題時,教師會主動幫助家長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緒問題或技能問題等。

總之,在親子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爲家長和寶寶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和諧的心理環境以及家長經驗交流的機會。

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對開展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對於培養“根”的事業不但起着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而且也爲提高民族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親子活動總結 篇9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圓圓的月餅詮釋了每個人心中追求闔家團圓的美好願望。在中秋節來臨之際,爲了豐富幼兒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甜蜜的的節日,20xx年x月x日,xx幼兒園的師生們開展了“我做月餅迎中秋”的主題活動。

中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先了解了月餅的來歷,隨後熟悉了製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序。接下來,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熱火朝天的製作月餅啦!團面、壓餅、包餡、揉圓、再壓模……經過孩子們的小巧手,一個個像模像樣的月餅新鮮出爐了。看到自己動手做出來的月餅,孩子們都非常高興,紛紛拿起自己做的月餅興奮的向家長、老師“炫耀”。

大班孩子們的活動更是豐富多彩、不拘一格,首先老師講述了一個唯美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讓小朋友們在聽故事中瞭解到有關中秋節的寓意以及吃月餅習俗的來歷。隨後在“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爲我打月餅啊……”歌聲中,老師給大家分發月餅面和餡料,和孩子們一起做起月餅來,孩子們在製作中不僅感受節日的快樂,同時也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活動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團圓快樂過中秋的宗旨,利用傳統的節日習俗,向孩子們傳遞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寓意,讓孩子們深刻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氣氛和濃濃的和樂親情。活動中老師們不僅給孩子們講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還和孩子們約定在中秋節的那天家裏吃團圓飯的時候祝福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體安康,並約定中秋節的晚上大家一定要賞月,“看看月亮上面都有什麼?”

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中秋節的熱鬧氣氛,明白中秋節爲什麼吃月餅,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了與人分享,又鍛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孩子們在幼兒園提前過了一個別樣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