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史記》讀書心得

學問君 人氣:2.68W

你們讀《史記》是粗讀?細讀?還是品讀的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史記》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史記》讀書心得

《史記》讀書心得【1】

《史記》是由司馬遷編撰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家將其列爲“二十四史”之首。《史記》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人文初祖”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史記》全書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包括本紀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表十篇,書八篇

本紀,簡稱級,歷代帝王傳記稱爲本紀。在《史記》中,項羽雖無帝王之實,卻列爲本紀,主要是因爲司馬遷本人認爲其在世時有如皇帝般的統治力和號召力。

《項羽本紀》——項羽年輕時學文不成學武不就,但力能扛鼎,志向遠大。老話有言:三歲看老。項羽與項梁旁觀秦始皇的車駕時,項羽傲氣道:“彼可取而代也。”豪氣萬丈的言語中透露出項羽傲視天下的霸王之氣,而項羽的稱王史就是項羽智勇雙全的體現。項羽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他的優柔寡斷,這也是他會敗在漢高祖劉邦手中很大的一個原因。鴻門宴是爲了項羽斬殺劉邦而設的,但項羽卻被劉邦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即使有亞父范增的勸阻也無用。最後讓范增一語中的:“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但是,項羽的優柔寡斷又爲這個一代霸王添了幾分柔情,尤其是司馬遷在文中敘述了虞姬和項羽的愛戀。最後,項羽四面楚歌,烏江自刎。李清照在南逃時留下名篇:“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世家,指門第高貴、世代爲官的人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家族。《史記》中《留侯世家》中的張良是劉邦智囊團中的核心人物,更是被劉邦稱讚“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年輕時的張良豪氣萬丈,甚至毀家紓難,行刺秦始皇。同時,司馬遷又透過圯上老人黃石公,體現了張良能屈能伸的態度。而在張良追隨劉邦後,他在各大戰役中處處表現出他的雄才武略。後半生的張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在淮陰侯韓信被殺,相國蕭何被囚之後,張良選擇全身而退,明哲保身。

列傳,謂敘列人臣事蹟。《刺客列傳》中共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人,其中爲大家所熟知的是“荊軻刺秦王”。

司馬遷的《史記》作爲一部無與倫比的史學著作,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在賞析《史記》時,我們也不能僅僅侷限在作品本身,我們更要着眼於作者。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創作的艱辛躍然紙上。青年的倜儻磊落,草創未就而遭宮刑橫禍,忍辱負重編撰《史記》,這些都讓讀者不禁掩卷嘆息。

司馬遷的《史記》爲我們展現了漢武帝之前的遠古宏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鉅著。

《史記》讀書心得【2】

讀《史記》,緣於對莊周夢蝶的心心向往,起於對西楚項籍近乎盲目的崇拜。彼時少年意氣,總覺得男子此生立於天地間,若不能如項霸王一般橫絕宇內而絢爛璀璨,就應當像莊逍遙那般獨立世外而持竿不顧。

當年尚在井底,以爲天下不過方寸;當年劃地自封,以爲一步便能上了青天。

當年年少,尚未讀史。

那時候的高中啊,幾乎滿校園都是琅琅書聲,晨起讀詩詞,傍晚背英文,間或不過五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也都大抵被拿來推演數理方程,幾乎每個人都顯得忙碌而充實,唯獨我,度過一節又一節令人呼呼欲睡的`數學語文課之後,總會於課間坐在教室門口高居五樓的連廊扶欄之上,晃盪的雙腳下是離我十多米的花磚廣場,背後是不敢隨意靠近的甚或偶爾會驚呼出聲的同學和遠遠趕過來喝令我下來的班主任,可是班主任辦公室去多了便也和一次都不去的並沒有區別,我依舊會在課間坐在扶欄上,嘲笑着教室裏埋頭苦讀的好好學生,以此來彰顯我行我素的桀驁不羈的青春。

當時看書不愛看正文愛看附錄,偶然間便看到了莊周夢蝶那一段,至今想來,仍然神往之至,我是夢中有蝴蝶還是蝴蝶夢中有了我,恍恍惚惚之間,我如夢如醒,朦朧中抓到一絲明悟,卻悄然而逝。

那一次,我開始想探究一人一蝶之史。

那之後一次考試,我從全班倒數變成了前十,其間辛苦並不爲其他,只是少年認爲,如此一來,日後若有人爲我著書立傳,當有“讀‘莊周夢蝶’而頓悟”這一段“佳話”。

那以後,逐漸開始讀語文課本正文的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史記——項羽本紀》,當我一氣將並不完整的文字讀完之後,心中的震撼久不能平息,讓我始終無法稍稍忘卻的並非霸王面對氣勢滔天的秦皇車仗所言“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情,亦非鉅鹿之地背水一戰而使諸將“無不膝行至轅門”的威霸,更非垓下死境突圍而出“所殺數十百人”的神勇,而是必死無奈下與虞姬的鐵血柔情,更是烏江有渡而不渡的小小固執。

千古獨此一霸王。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江海桑田,明月千古。君莫語,君不見,長河滾滾,古今興亡皆塵土。

那個時代的戰場,你方唱罷我登場,將軍士卒沙場生而沙場死,多少枯骨?唯有西楚霸王項羽,騎烏騅,攜虞姬,一槍刺出,便把天下捅了個通透。

那一次,我開始想探究一朝一代之史。

那之後的每一次模擬高考,我若不是全班第一那定就是第二,可我依舊每個課間都會坐在高高的扶欄上,做着那些所有人都認爲危險的動作,我依舊三天兩頭跑班主任辦公室,只是,這一回,班主任不再只是批評我,而是淡然笑着對我說:這學校,也許真需要你這種理想主義者。

我也是報之一笑,那時候我爲考試所付出的一切辛苦啊,其實也不爲其他,只是想着,日後當有顏面去面對鬢角漸白的父母,只是想着,讓這個死氣沉沉而美其名曰爲將來奮鬥的學校有一些生機。

我若有一槍,定要把那些刻板與過分現實的青春捅個通透。

我正式開始讀《史記》全書的時候,已經進了大學。

剛進大學那時候,只覺得天垂地闊在我眼前,崢嶸風華洋溢世界,我一時間竟然有些迷惘,世界之大已然超出我的想象,我不過是須彌芥子,又該何去何從?

世界太大,《史記》卻很小,於是我選擇先讀一讀《史記》吧,看一看莊子是怎樣的持竿不顧,看一看霸王是如何的千古無二,看一看那羣翻雲覆雨的人物,看一看那些興亡成土的歲月,看一看我,應該怎樣走出我的“史記”。

那一晚,剛入夏,我捧書坐在陽臺窗前,檐外細雨濛濛,檐下燈光泱泱,暑熱之後,可沁人心脾的清涼陣陣撲面而來,宿舍內的兄弟談笑聲漸行漸遠,我觀史,入史,青山滄海、冰河蜃景盡皆入夢而來。

我看到堯舜祁天爲萬民求恩澤,我看到夏桀商紂酒池肉林中;我聽到大韶之樂上九霄,我聽到萬馬齊喑金戈鳴;有李耳騎着青牛悠然出關,有周家天下分崩離析,有秦皇橫掃六合,有漢王創業維艱;更有呂氏奇貨可居爲儲君,陶朱公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有匹夫一怒刺帝王,有天子一怒血漂櫓。

洋洋乎世間百態,滾滾去青史東流。

我腦中轟鳴,瞬間山海退散,史書上零零散散的史事橫陳於眼前,恍然如一排座標點,每一點代表一個時代,代表一個典故,連點成線,則描述了多少人的一生?座標點連成的座標軸無窮無盡地延伸向遠方,我極目遠眺而不見邊際。

於是,我回頭:

身後竟亦是一條無窮無盡的座標軸——卻空無一物,不見哪怕只是一個座標點,我幡然大悟——走過才能成歷史,茫然無措的就只能在原點徘徊。

我輕輕合上《史記》,長舒出一口氣,歷史長河無窮盡,能付諸筆端不過兩三事,我輩觀史,又何嘗不是在觀己?我返身一步踏出,往着無限空白之軸獨行而去。

這世上本沒有史,人走過,才留下了《史記》啊。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檐,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TAGS:讀書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