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無聲告白》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65W

《無聲告白》是 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那麼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無聲告白》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無聲告白》讀後感

《無聲告白》讀後感一

上次的讀後感講了一個,爲了向父母證明價值從而冒險屠巨龍的孤獨少年。這次,我們來講一個,爲了擺脫父母掌控從而走上不歸路的孤獨少女。

不禁有些感慨,會是怎樣的機緣,讓我在這段時間裏,碰巧連續看了兩本與少男少女有關的小說呢……而且是如此動人的小說。

曾經有位心理學家這樣說過:中年危機其實是青春期危機的重現。我恰好已人到中年。危機說有些誇張,但正面對着中年人的各種人生挑戰卻是有的。碰巧看到的這些青春小說或許也是冥冥中註定的相遇。

讓我們回到書中來。

15歲混血少女莉迪亞是移民美國的華人高知父親和能幹美國母親的女兒。父親渴望女兒成爲一個能融入當地社會的受歡迎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在異國他鄉一直無法融入當地社會的痛苦;母親渴望女兒成爲一個稟賦優異才華出衆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年輕時一直未能達成的事業有成的夢想。

而女兒自己,由於在5歲時遭遇了母親突然消失(離家出走,數月後回家)的心靈創傷,從此一直掙扎於擔心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懼不安中,在現實中無限滿足父母的願望,討好父母,可悲地成爲了父母個人夢想的寄託物。

話說,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對孩子傾注了自己未曾實現的期待和夢想,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這也是爲何有此一說“失去父母如同失去過去,失去孩子則如同失去未來”。這恐怕是流淌在人類血液裏不朽的遺傳元素吧。

然而,莉迪亞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到了幾乎登峯造極的地步—連聖誕節送的禮物,都只與他們自己的夢想有關---不是指導人際交往的書籍,就是女性成功勵志方面的書籍……這一切就像一塊塊磚頭,沉甸甸地壓在了莉迪亞的心頭。即使後來父親終於送了一條她內心一直嚮往的漂亮項鍊,也令人無奈地帶着“有條件”的味道,成爲了一條勒住莉迪亞脖子的繩索。

當莉迪亞終於想要反抗,鼓起極大的勇氣有意接近一個“壞小子”,想要開始一段戀情,追尋自我的生活時,發現要逃離原來的人生並不是那麼順遂的—她被表面是壞小子實則同性戀的男孩拒絕了。而她唯一的資源(她沒有任何朋友),唯一信任親近的人—哥哥,在這時離開了家去遠方讀大學,並且,正沉浸在夢想實現的興奮中的哥哥對妹妹已無暇顧及了……

一根接着一根,所有能讓人生存下去的支柱都轟然倒塌。

雖然這樣說似乎讓人有點沮喪,可是,生存在病態家庭的孩子,真的很無助無力,很多孩子不得不成爲了父母夢想的犧牲品。這無論是在教科書裏,還是我自己的臨牀案例中,都碰到太多太多。

當然,也有成功自救,最終活出自我精彩人生的例子。可是,真的不多。因爲,太難。

這是爲什麼我們一直在提倡父母們需要不斷學習成長,不斷了解自我,探索內心世界的一大原因。否則,單靠孩子自己努力突破,不是不可能,難度不知道會大多少!

那麼,莉迪亞想要無聲告白的,究竟是什麼呢?

......

她殺死的不是自己,是父母的幻想,是沉重的生活,是不快樂的短暫人生……

她其實並不想殺死自己的……這個可愛動人的孩子。

她其實熱愛生命。

對此我堅信不疑。

《無聲告白》讀後感二

這本書是從前天晚上開始看,手機放着充電,心裏對自己說看到一百頁就可以玩手機,到了一百頁的時候剛好是一個小章節開始,又對自己說把這個看完,一下子就到一百二十幾頁,這時候拿起手機才發現,原來都十一點了,該洗澡睡覺了,這種感覺也好棒,好想告訴某個人,可是貌似無人分享。

首先,封面的那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給一百分!

全書不長,十七萬字,我看的很仔細,每一個小細節都不想錯過,偶爾漏掉了一段文字,就會感覺後面不怎麼連貫,甚至無法理解,所以編排精巧,情節緊湊,短小精悍。作爲小說故事的旁觀者,簡單說點啥應該無可厚非吧,如果是真人真事還是避免評頭論足的好!

故事以莉迪亞失蹤最後從湖底打撈出來,提出懸念,引起讀者的疑惑和興趣,後面娓娓道來,每一個與之有關聯的人,每一個矛盾的思想和行爲,比如與衆不同與竭力合羣,夢想和現實,每一個扭曲陰暗和偏離真實的綜合體造就了那場悲劇。

母親瑪麗琳:年輕的時候才華出衆,成績斐然,混在藍色校服裏的唯一白襯衣,即使被嘲弄,她做醫生的夢想堅不可摧,她拒絕學習家政課,不想管理家庭、洗衣做飯、教育子女終其一生,追求與衆不同,因爲結晶放棄夢想選擇了哈佛優秀的東方男人託付終身,後來深感壓抑離家出走繼續追夢,這一舉動刺激並對其他家人造成嚴重的傷害,可是卻不得已因爲第三個孩子而終止,最終回到家中,自欺欺人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莉迪亞身上卻毫無知覺。

父親詹姆斯·李:身爲學校裏唯一的華人,他從小就遭受排擠,忍受孤獨,沒有朋友,討厭周遭異樣的眼光,(他的子女同樣也經歷着同樣的遭遇),他渴望“合羣”,他覺得妻子瑪麗琳看起來是那麼合羣,想到這裏,頓時他們婚姻的結合看起來好滑稽又好合理。他在本專業是最優秀的最無法留下哈佛最終去了偏遠的小城,鬱郁不得志,在學校跟同事關係也不好,想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他鼓勵或許說強迫更合適,兒女去交朋友,特別是對優秀的女兒莉迪亞,不理解兒子對天文學的熱衷,他希望他們“合羣”,可事與願違。

哥哥內斯:最瞭解莉迪亞享受的`父母過分的愛是無盡沉重的負擔,他一個眼神就能寬慰妹妹,可是他自己卻也委屈,父母眼中只有妹妹,忽略了他的存在,就連他透過自己努力被哈佛錄取的驚天好消息也比不上莉迪亞物理成績下滑,他在學校也沒有朋友,可是始終極力維護莉迪亞,是她唯一的支柱。可是最後被莉迪亞的行爲傷到,開始變得驀然,憤怒,不想理她,一門心思想要逃離這個家庭逃往哈佛。

妹妹漢娜:可能是家裏最無足輕重的人,因爲餐桌上竟然會忘記給她擺放餐具。在這樣一個破碎又平衡的家庭裏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她聰明伶俐知道所有人的想法,可是她什麼也做不了,一直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閣樓,渴望要得到多一點關心和愛護,哪怕一點點,她去每個人的房間,偷拿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這樣不會被發現,然後十分愛惜的珍藏起來。這個可憐的小人兒,讓人心疼,想必姐姐逝去,哥哥去哈佛念大學,她會得到更多的愛。

主角莉迪亞:幼時因爲母親逃離的陰影開始做一些取悅母親的事情,目的只是爲了想要留住母親。父母親最看重她,幾乎忽略了哥哥和妹妹,面對母親自己做醫生的想法無止境的灌輸,給她買大量的醫學書籍,佈置大量的作業,她說的最多的就是“當然,媽媽”,卻偷偷把一本做菜的書珍藏起來。父親總是要她去結交朋友,她會假裝在電話旁跟同學聊天,其實號碼都沒有撥通,等到父親走開就掛掉電話。這些沉重的愛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她並不喜歡,哥哥的理解是她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避免失去她甚至把哥哥最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偷偷藏起來了,撕毀了參觀學校的邀請信,因爲內心的挽留,可是她奪走了哥哥最盼望的東西,哥哥後來對自己遭遇的視若不見,加上學習任務實在太難,發現父親跟助教的情人關係等等,她固執地學壞想要報復,放縱自己,最後當所有的僞裝和窘迫被人看穿,如同千里之堤崩潰一般,她內心激動不已而後平靜,或許她做到了擺脫別人的期待,決定做真正的自己,如同破繭之蛹,隨着小船向湖中漂去,她的一生也就終結了,一條生命就完結了。

讀罷,開始的沉重與傷痛逐漸釋然,就像書本的封面背景,從左至右,濃厚的墨黑色逐漸散開來。我在思考,從大的環境來想,如果這個社會更加寬容更加友好一些,會不會不一樣?當然這個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

從不妄想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比較具有可行性。母親,不必太固執,強勢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子女身上,多洞察多傾聽多思考,或許會不一樣吧。父親一直給自己定位爲孤僻不合羣,得不到解脫,也許是他從未脫下的眼光,禁錮在自設的枷鎖,理所當然的影響了下一輩。孩子吧,且不論對錯,是家庭環境影響了他們。我希望小孩子更多的應該是能夠保持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對身邊的事物友善充滿愛戀,遇到困難能夠敞開心扉,表達想法,敢於爭取和挑戰,選擇自己的人生,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