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昆蟲記讀後感500字3篇

學問君 人氣:6.58K

導語:《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閱讀!

昆蟲記讀後感500字3篇

篇一:昆蟲記讀後感500字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能學到許多課外知識。我就從<<昆蟲記>>中認識了許多有趣的昆蟲,現在就和大家分享關於昆蟲的知識。

在《昆蟲記》這本書中作者法布爾以其充滿愛的語言向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在這裏,每一種昆蟲:蜜蜂、蜘蛛、螳螂……它們的習性、工作、繁殖、死亡……都活靈活現,充滿了生趣。

捲心菜毛蟲也是一種有趣的昆蟲。它們一個星期後從卵裏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吃掉自己的卵,再吃身邊的捲心菜。一個月後,捲心菜毛蟲死了,從屍體裏爬出來一種非常小的蟲,叫“侏儒”,這種蟲必須吃了捲心菜毛蟲才能長大,所以,“侏儒”把卵產在捲心菜毛蟲的卵裏。

捲心菜毛蟲十分有趣,它們出身後竟然吃掉自己的卵,而且出生後不知疲倦地吃捲心菜,一刻也不停。吃菜葉的速度也很快,一個捲心菜,兩小時就吃完了,肚子好似個無底洞,昆蟲界真是無奇不有!

狼蛛從卵裏出來後,會先從洞裏出來,尋找母狼蛛,爬到母狼蛛的背上,因爲母狼蛛的背上有小狼蛛需要的陽光:母狼蛛先前背對太陽曬了一兩天,讓背充滿熱量了。五六個月後,小狼蛛離開母狼蛛,織網了。不久,就下卵了。

狼蛛真有趣,竟然能背對着太陽保持這個動作做兩天,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而且小狼蛛離開後,她出去尋找食物。找到食物後,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了,絲毫沒有要把食物分給孩子的意思,這可不是一位負責的母親呀!

昆蟲千姿百態,習性也不同,真有趣!我喜歡昆蟲,更喜歡《昆蟲記》。

篇二:昆蟲記讀後感500字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

自從我翻開這本書,它就彷彿把我帶進了一個昆蟲的世界:石蜂勤奮地築巢;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黑步甲英勇地和害蟲搏鬥……

以前,我很討厭一些昆蟲,見到我害怕的昆蟲就躲開。自從讀了《昆蟲記》後,我發現,其實昆蟲並沒那麼可怕,還十分奇妙,所以現在我也開始觀察昆蟲了。

法布爾從小就十分迷戀昆蟲,父親每次叫他出去放鴨子,他都會捉一些大大小小的昆蟲回來。雖然很多孩子不願和他玩,但他把昆蟲當做自己的朋友。儘管他受到了許多挫折,面對父母的干涉和人們的鄙視,他並沒有放棄研究昆蟲。長大後,他買下了一個昆蟲遍地的荒石園,他每天都仔細觀察園中的這些昆蟲,他迷戀昆蟲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儘管他家庭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可他靠着堅持不懈的精神,“滴穿”了人生道路的一塊塊“頑石”,才成了偉大的昆蟲學家。

每次看到《昆蟲記》的時候,我總是十分感興趣。《昆蟲記》中每一種昆蟲的傳奇都是法布爾細心觀察的成果。書中除了記載了昆蟲,在《貓的故事》和《燕子和麻雀》中,還重點描繪了幾種小動物的生活情況,這更加吸引了讀者的眼球。他把那些動物的一舉一動,以及自己和動物的親身經歷寫得十分生動、傳神。而且,他還把昆蟲的特徵和動物的特徵做比較。這些都讓人十分佩服他,他不愧爲我心中的`“昆蟲巨人”。我也看過許多關於昆蟲的書,而這本《昆蟲記》是我讀的此類書中最精彩的了。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法布爾一樣,勇於探索世界,有敢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嚴謹的科學精神,不要半途而廢。即使條件艱苦,也要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篇三:昆蟲記讀後感500字

星期天,我在書架上翻書時,偶然看見了《昆蟲記》這本書,我想查找資料,又一次翻開了昆蟲學家法布爾是如何描寫昆蟲的。

但我開啟後,我被書中的一切吸引住,我滿懷興趣和好奇心地讀起來,從前言中我瞭解到《昆蟲記》又洋洋十卷之多,翻譯成中文有兩百多萬字,從理論和科普意義上說,《昆蟲記》算得上是一部生物學著作,然而從作者的生動敘述,語言細膩描寫和

豐富獨特的想象力上來說,它又堪稱爲一部極佳的文學名著。書中的內容又很多,比如: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蜘蛛的故事,虎紋園蛛以及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巖家蟹蛛所結帶黏性的網還有蜘蛛離鄉記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內容還是”松毛蟲的故事”。故事中的松毛蟲都很有集體主義精神,在一隻松毛蟲結網時,別的松毛蟲不會只顧自己的窩,如果它看見前面有同類在織網,一定會拔刀相助,跟着前面的松毛蟲一同吐絲,領頭的松毛蟲此事任務都很重,它要一邊探路一面吐絲,比如一隊松毛蟲圍着花盆的缸沿結網,他們就會一隻跟着一隻,排着整齊的隊伍,可能偶爾會有幾隻走出來,但那是很少的……。

讀了這本《昆蟲記》後,我真是受益匪淺,啓發很大。我覺得法布爾能天天觀察,時時觀察,不怕辛苦,不懼怕困難,透過自己認真仔細觀察寫出了這部詳細的《昆蟲記》,他改變了許多人的錯誤看法,這種探索科學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我應該學習他好學鑽研,勇於探索實踐的精神,遇到問題一定要多問幾個“爲什麼”。因爲科學知識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得科學知識,長大後才能更好地爲國家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