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七篇

學問君 人氣:2.97W

葉聖陶的《稻草人》透過一個個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稻草人讀後感5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七篇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一)

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裏,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東西,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一名漁婦坐着一艘小船,帶着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想給生病的孩子熬魚粥喝。孩子口渴了,漁婦就用碗從河裏舀起一碗河水灌進孩子嘴裏。孩子咳嗽得更厲害,只剩下喘氣(),後來就沒聲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漁婦也沒有空閒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沒有辦法,心裏雖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嘆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裏,連半步也不能動。小荷作文網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爲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裏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爲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爲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爲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爲灰燼,也在所不惜;爲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爲力。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二)

最近我又讀完了一本書,名叫《稻草人》。這本書是著名作家葉聖陶老爺爺寫給我們小朋友看的一本小說集,裏面有好多好多的小故事,《傻子》、《地球》、《梧桐子》等等……

當我讀到“水面上鋪着青色的萍葉,矗起一朵朵黃色的萍花,好像小人國裏的睡蓮……”;“溫和的陽光籠罩在小溪上,好象使每一塊石子每一塊泥沙都有了歡樂的生命……”等片斷時,我感覺我的心立刻被帶到一條小溪之旁,站在那裏賞玩這種美景,我也不知不覺地驚奇起來,在葉聖陶老爺爺的筆下,不管什麼樣的東西都可以活起來!

我最喜歡的還是《稻草人》這篇小故事。“稻草人”大家都認識,這個“稻草人”也一樣,一動也不動,但是它在一個非凡的夏天有一次非凡的經歷……

一位失去了所有親人的老奶奶,在田地裏種稻子時,一隻小灰蛾飛來,稻草人想趕走它,但是它不能動,它恨不得倒下去,把小灰蛾壓死,但它辦不到,它用手中的扇子提醒老奶奶,可是老奶奶還是走遠了。

有一位漁婦的孩子病得很重,稻草人恨不得變成被子去爲那個孩子送去一點溫暖,但是他不能動,他實在辦不到。

第二天,稻草人倒下了,不是他怕辛苦,而是他的心碎了,他覺得自己幫不了任何人。我好可憐稻草人,他有最美的夢,他想去幫老奶奶驅趕小灰蛾,他想去爲那個孩子送去溫暖,可是卻一件也辦,他的內心一定非常痛苦,這就是現實與夢想的距離,可是不管不如何,我還是喜歡美麗的夢想。

再想想看,還有很多很多的人不如這個稻草人,他們的生活沒有夢想,所以更可憐,我想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夢想,只要我們每個人付出一點愛,春天一定會常在,黑夜永遠也不敢來……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三)

今年暑假,我的媽媽給我買了《稻草人》這本書,這本書裏的故事都很精彩,讓我看了之後,感慨萬分。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芳兒的夢”,內容主要講的就是:芳兒的我的媽媽的生日快要到了,芳兒的姐姐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爲我的媽媽過生日,而芳兒卻不知道買什麼禮物送給我的媽媽芳兒想盡了所有東西,卻都覺得送給我的媽媽不合適。因爲她想給我的媽媽一個很美麗,能表達出自己對我的媽媽比海還深的愛。

這樣的禮物很難找。她找了很多人,卻總想不出買什麼給我的媽媽。最後想出了用星星來串成一條項鍊,並且在夢裏實現。

當然,芳兒的夢是無法實現的,用星星串成的項鍊也是不存在的。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芳兒的心,一顆愛我的媽媽的心,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看到了芳兒的努力,感受到芳兒對她我的媽媽的愛。看到這裏,我不由又想起我自己。

生活中,我的媽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愛和關懷,而我卻沒想過怎樣報答她,甚至認爲,這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在有的時候,有些方面,我感到我的媽媽所做的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我總會任性發脾氣,從來沒考慮過我的媽媽的感受。

舉例來說,我從小都不太喜歡吃蔬菜,我的媽媽總爲了我的健康着想,爲了讓我得到全面的營養,總是費盡了心機。無論她上班有多累,總是還要爲我準備飯菜。而我感到飯菜不合胃口的時候,不但不吃,還對我的媽媽發脾氣。從來沒想過我的媽媽的辛苦。現在想一想,真不應該。

我決定,以文中的芳兒學習,以她爲榜樣,在以後的生活中,不再任性,不惹我的媽媽傷心,爭取做一個懂得愛和感恩的孩子!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一連串的名言都在欣賞書,讚歎書。我最近也看了一本書《稻草人》,我被它的情節所吸引,我被它的精神所動容。

《稻草人》一書是由中國著名作家葉聖陶所著,它是由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而出。每個小故事都有着它的寓意,都揭示着道理。我最喜歡其中一篇《蠶和螞蟻》。

《蠶和螞蟻》講的是有一隻蠶,它不想和其它蠶一樣,永無休止地吃桑葉,而是在思考“蠶”生,它想自己的工作難道就是吃,吃,吃,永不停止地吃桑葉,然後結繭,還沒變蛾,就變可惡的人放進沸水裏煮,給他們做衣服。它想着想着爬了出去,結識了螞蟻家族們,螞蟻們帶領着它參觀各種工作,運糧食,開道路,造房屋,管孩子,又帶它參觀各種地方,隧道,禮堂,育兒室,儲藏室。螞蟻們個個都有精神,賣力氣,忙碌,可是很快樂,工作就是它們的生命。蠶明白了,工作——是我們永遠的歌聲。

是啊,蠶的工作是什麼,吃桑葉嗎?錯。結繭嗎?錯。是結繭以後做成衣服。它的工作其實和螞蟻一樣可貴,不,比螞蟻更可貴。螞蟻工作爲了什麼?是爲了自己。而蠶工作爲了什麼?是爲了別人。有人說蠶是勇於奉獻,一生都給了別人。有人說,老師是蠶的化生,一生都爲了自己的學生,奉獻着自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夢想着蠶一樣的人生,夢想着蠶的.化生。我夢想成爲一名老師,一名兢兢業業的老師,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像蠶一樣編織着理想的絲線,像蠟燭一樣慢慢地燃燒自己。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五)

我本以爲《稻草人》是一篇小說一看之後發現是用一本用許多故事組成的一本書。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是滿是沉悶和壓仰,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

這篇故事主要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段:一個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卻無能爲力;二是一條鯽魚想從水生火熱中逃離,最終竭盡全力也沒法到達,結局很悲慘;三是一個女人要跳河自殺,稻草人想阻止她,但自己卻動也動不了,最後,它無力地倒在了麥田上……

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一顆一顆的東西被害蟲啃個精光我的心中泛起一種楚痛。

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慘的,那麼稻草人的遭遇還要慘。他能看到全世界的的痛苦,但它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了任何忙。她的心裏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他最後看不下去了,才倒下。稻草人的精神是多麼崇高!處處都爲人着想。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六)

今天我有幸讀了一篇小說《稻草人》,它的作者是葉聖陶,這是一個以稻草人爲線索的,非常有想象力的故事,所以我認爲這是一篇是非常有哲理的文章,可是書中卻沒有一處不讓人感受到悲傷的一面。

故事講述了在寧靜的夜晚,稻草人在冷風中所看到的優美的景色:大片大片的金黃的稻子迎風擺動,發出“唰~唰~”的聲音,稻草人十分的高興,想着可憐的主人終於能在這個收穫的季節快快樂樂。稻草人仍在遐想······可是,不幸來臨了。一直小蛾飛了過來,它是稻子的天敵,他不僅吃了好多的稻子,而且還產了好多的子。過了幾天,蟲子長得又肥又大,把主人的稻子全吃光了,稻草人十分惋惜。這時,他又看見了一個孩子和漁婦,孩子生病了,面黃肌餿,漁婦釣了一條魚,並把它放在了一個沒有水的桶裏,準備明天吃。漁婦還答應給孩子煮碗粥喝,可是因爲天太黑,而且睏意十足,不小心睡着了。晚上,一位可憐的女子因爲心情不好,跳水輕生了。第二天,桶裏的魚死了,那個孩子更憔悴了,那位女子的屍體也浮在了水面上,稻田沒有了,只能聽到輕輕的哭泣聲。

這都是一個晚上所發生的事情,稻草人全都看在眼裏,只可惜他一點忙也幫不上,只能看着一個又一個的悲劇發生。他想幫忙,想去殺死稻子的仇人——小蛾,他還想給那個孩子粥吃,他還想幫魚兒脫身,她更想阻止女子的輕生,可是卻換來的是無限的悲劇······

田野是很美麗與多趣,然而現在的田野也是無時無處不表現出可悲的事實。

稻草人讀後感500字(七)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近幾天,我又看完了一本好書——《稻草人》,合上書本,我意猶未盡。

《稻草人》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一粒種子”、“祥哥的胡琴”、“將來做什麼”、“月娘孃的親事”……令人沉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一粒種子”了。

“一粒種子”講的是世界有一粒核桃大的種子,而且是唯一的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極其珍貴。國王得到了,非常開心,把它當成寶貝似的供養,等待奇蹟的出現,但最終失敗了,只好不耐煩地扔掉了;富翁得到了,非常驕傲,也精心地照料它,可是幾個月過去了,沒有創造出他所期待的奇蹟,只好無奈地拋到別的地方;商人看到了,就把種子種起來,用最好的肥料照顧它,盼呀盼呀,最後又沒戲了,就往街上一丟;又被一位軍人拿到了,同樣也用以上幾位的方式供養,等呀盼呀,一等就是一年多,最終還是沒能養成,於是,他馬上用力一扔,種子坐了快速飛機,直往麥田;最後,被一位年輕的農夫拿起來,農夫種下種子,任其自然成長,終於,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大樹發出的濃郁香味,讓人們臉上綻放出和平的微笑。

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律,如果違背了這種規律,就會產生反效應。種子的成長也需要適合它的環境和適合它的人選。文中的國王、富翁、商人、軍人就因爲沒有懂得這種規律,所以沒有把種子養大。同時,國王、富翁、商人、軍人供養種子的方式,讓我想到了現在許多溺愛子女的父母,他們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一樣供養,不愁吃,不愁穿,不需勞動……我想:溫室裏長大的孩子會強大嗎?他們不正像那一次次被拋棄的種子,永遠也長不大。就像那最後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一樣,只有經歷風雨,纔可能茁壯成長。

從這本書中,我確實收穫了許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生活的態度,有生活的常識……是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讀書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