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古文觀止讀後感500字

學問君 人氣:2.83W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此書是爲學生編的教材。古文觀止讀後感500字,我們來看看。

古文觀止讀後感500字

古文觀止讀後感500字一

《古文觀止》是本好書,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現。我喜歡讀,它在我心中總是閃爍着異樣的光輝。自我讀起此書時,背過的古文不過就寥寥數文。實在是好文衆多,只得走馬觀花般學習皮毛,而在觀止的選傳中,猶獨鍾情於《戰國策》李斯的諫逐客書與三國的諸葛亮的出師表。李斯敢寫諫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對的,表現其的勇敢與智慧,文章結構緊湊,舉例充分,論理十足,可謂是絕。諸葛孔明寫《出師表》,表現他正直,爲理想奮鬥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選諫逐客書二段來品析。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衆,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2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衆。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李斯寫諫逐客書時,正爲秦王因韓國實施「疲秦計畫」,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範圍之內,於是李斯將諫章呈給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銷逐客令。試問;如果諫章不能打動秦王,那麼秦王會不會以叛黨的名義殺了他。答案是肯定的。從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膽量,從容,淡定,真學才識。從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聞作爲起始,一連串的因果實例擺出,環環相扣,層次明瞭,接着說明爲何不贊成,否定秦王的決議。第二段夫物。,我猶以爲重要,一針見血。突出中心。

這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也讓我對作者感到敬佩,也讓我對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無法自立,也沒有像作者那樣有主見,遇事懦弱膽小。不能沉着應對,面對一些物質的事物,也不能夠地面對。所以我立志學習作者的這種精神品格。而我也很慶幸讀了這本讓我很愜意,很享受,很有啓發的書。

沒錯,就是它《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讀後感500字二

似乎從幼兒園起,老師們就會提及《古文觀止》,相信我們很多人也記住了這個名字。只是真正研讀過的人有多少呢,我也一樣,要不是今次林老師給我們推薦、然後又預先買了幾個版本供我們選擇,之後再訂購我們選擇的版本,幾次周折之後,終於拿到了這本屬於自己的《古文觀止》,自己喜歡的封面、喜歡的版式、喜歡的文字結構,再也沒有理由不去拜讀,不去了解它。

《古文觀止》的編選者爲清代吳楚材、吳調侯,他倆是叔侄關係。據記載,吳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尤好讀經史,於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從孫吳調侯,日以古學相砥礪,奇偉倜儻。他們二人才器過人,下筆灑灑數千言無懈漫,而他們想這些都是得益於之前祖先留下的'古文讀物,從而就想把這些文字發揚光大,書名取爲觀止,意在力圖選編達到盡善盡美,無以超越。

這幾周跟實驗室的同學一起學習了前三卷的內容,總的來說這三卷在講周朝衰退,春秋時期諸諸侯國的歷史,文中涉及了不少的君王和大臣、大夫,我們暫且不去評論歷史的好壞,人物的功和過,只從這些古文的形式上,語言精練、短小精悍、論說抒情、寫景狀物、衆體兼備,就能體會出古人的智慧、才智。

子家、王孫滿、齊國佐、子產他們的足智多謀、大智大勇,直到今天還是傳爲一段佳話,還是值得咱們學習借鑑。所以說智慧是無時空界限的,也是經久不衰的。有智慧還不足夠,還得有膽量、有魄力,方能成就一番事業。

討論時老師的一句話,對我啓發很大:古代時候是不分科的,無論哲學、政治、生態、地理等等,全部涵蓋在了一起。我也覺得很有意思,不自覺的想把這些古文的內容給分分科,體會一下古人的見解和認識。首先,古人崇尚德仁孝民心賢才,得民心者得天下,當今社會,國家要求青少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重視三農問題,古人的智慧源遠流長,經久不衰。印象最深刻的是展禽解釋海鳥來居是海洋災難的先兆,裏革破魚網進行強諫,進諫的方式借古諷今,可見古人那時已經對生態環境很重視。

漫漫歷史長河,現在我們看待歷史,我們也終將成爲歷史,我們改變不了社會發展,但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相對於歷史太短暫了,好好珍惜,把握這短暫的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的人,加油!

古文觀止讀後感500字三

古文觀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選,古人蒙學課本,亦是古人爲學入門讀物,餘在而立之年始讀,爲生平一大憾事,亦可見當代中國教育之偏頗。

就其佈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來源以《左傳》最多,個人以韓愈最多,取《左傳》傳承春秋大義的宗旨與韓愈闢道攘佛的功績;這與清代學者抱殘守缺、空空如也的衛道宗旨比較相符。蘇東坡曾稱譽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若就文以載道論,韓文公逆諫人主,糾治世風,力挽唐代崇佛之狂瀾,足可當之;但若就文字論,韓氏文章似未達這等境界,東坡先生的評價多有後人敬畏先賢的溢美之詞。

古今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題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氣呵成,餘音不絕,令吾輩後學讀其書,想見其爲人。《觀止》所選文章,以單篇論,太史公的《報任少卿書》無疑是獨步翰林,堪稱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筆尖所及,氣貫長虹;餘每每讀罷,未嘗不爲之折服、爲之太息。至於陶淵明的《歸去來辭》、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軾的《前赤壁賦》這四篇奇文,難分伯仲,全憑諸君喜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各有所取,無有高下。非謂天下憂樂就高人一等,人生際遇不同,不必苛求。

《觀止》一書優點許多,待諸君細品,其不足反倒不易察覺,而且不才以爲,多爲編者有意爲之,讀者需多加留意。編者吳氏叔侄似以正統士人自居,重儒家傳統的立德、立功,立言,且以立德爲本,因而不取賦一類追求辭藻華麗,言不及義的文章;對崇尚清談之風的魏晉名士似也有異議,故幾乎不取魏晉一代的文章;編者是清代學者,受彼時狹隘的漢宋門戶之爭影響頗深,故宋代理學一脈文章全不取,是《觀止》大缺憾;另外,清代外族入主,這是一件以士自居的清代學者不能說的事情,所以元、清兩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傑的文章都不在其列。以上諸點,令觀止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