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曹劌論戰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2.89W

《曹劌論戰》是《左傳》中的一篇文章,出自《左傳·莊公十年》,題目是後人所起。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曹劌論戰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曹劌論戰讀後感

曹劌論戰讀後感【一】

《曹劌論戰》一文,從它的結構安排和人物刻畫上來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透過齊魯之咱 ,歌頌魯莊公“任人唯賢”“勇於納諫”的君主胸懷。

同時,正面描寫了曹劌的“政治才能”和“軍士才能”。但在老師教學中,以及有關教學參考書中只表揚了曹劌的“陰謀”,隻字不提莊公的胸懷,反若鄙視他,使他相形見絀。我認爲這違背了作者的創造意圖,對莊公的評價有是片面的。我認爲真正值得讚揚的是魯莊公這個人物。 因爲無勸無是的曹劌,其“遠謀”能從分發揮並取得成功,這都是莊公的功勞。就文章交代來看,決不能排除莊公大力支援這一因素,也就是說莊公的“任人惟賢”是長勺之勝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我們不妨來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莊公作爲: “公將戰,曹劌請見。”在強齊壓境,緊張備戰的形勢下作爲一國之君還能顧及到“草民”來訪並親自接見,這是多麼令人難以想象啊!更可貴 的是,在曹劌一一否定了他的戰略方案時,莊公並不生氣,而是更謙遜地說下去,當曹劌要求“戰則請從”,莊公就“與之乘”。倘無莊公的“納賢”,曹劌的一腔報國熱忱何能如此順利地如願以償。可見,莊工的“納賢”爲曹劌施展“遠謀”創造了條件。

莊工軍事才能不如曹劌,也許治國方面強於曹劌。你看:“衣事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雖然,此舉就參戰條件來講,顯然不夠,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莊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說他不貪婪,不腐朽,能以誠待人,能順應潮流,雖然有迷信色彩,但他畢竟處在那個愚昧時代,我們又怎能過分苛求呢?當然“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說了。再則“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常被議論者所忽略。其實,我們從此可以看到這個弱國之君有一種威武不能屈的氣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透過這些含意深刻的語句來讚揚莊公的。我認爲作者寫曹劌的“遠謀”,其目的就是來讚揚莊公的君主胸懷的。 不管怎樣說,我們分析一篇文章要從全局着眼,而不能斷章取義,否則“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錯誤評價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實質,違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說:“我們以前的分析是絕對正確的。”那麼我深表遺憾,奉勸老師去細品一下魯莊公其人。

曹劌論戰讀後感【二】

歷史上的長勺之戰,是春秋時期的一次著名戰役,記載了這次戰

役的文字就有一篇叫《曹劌論戰》。文章以傳神的筆墨記載了曹劌自薦與破敵的經過。

讀完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後,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曹劌論戰是個擔心國家,以國家利益爲重的人。同鄉問他爲何要去管國家的事。曹劌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意思是那些達官貴人沒有遠謀的。這裏可以發現他作爲一個老百姓卻擔心國家大

事,在他的身上,體現了一個普通百姓以國家利益爲重的品質。

二、曹劌善於抓住戰機,既謹慎又有耐心。齊軍擊鼓三次後,曹劌才進軍,打得齊軍落荒而逃,這裏說明他有耐心,沉得住氣,很理智。當魯軍個個迫不及待地想要上陣殺敵時,他可以忍住,不會盲目衝上去。可他爲何要等齊軍擊鼓三通後再出軍,可以用他的那句名言

來解釋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就是他善於抓住戰機的表現。齊軍逃後,魯莊公下令追擊,曹劌說不可。隨後跳下車,俯身看

敵軍敗退的車轍,又上車遙望敵軍旗幟,才下令追擊。原來他是要看看敵軍敗退的車轍是否紛亂,旗幟是否東倒西歪,以此來判斷身在曹

是否真的敗退,這裏也體現了曹劌很謹慎,不貿然追擊敵人。而他竟能從車轍、旗幟中觀察到敵軍沒有埋伏,是真的敗退,也能體現他很聰明機智。

三、魯莊公也是值得肯定的,他能在國家危難時認識到自己的無能,讓曹劌得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才幹,不得不說是難能可貴的,不然曹劌可能青史留名嗎?

不過,我有一點不大明白:若齊軍有埋伏,假裝敗退時也是車轍紛亂,旗幟東倒西歪,裝得十分逼真,那麼曹劌豈不中計了?

總而言之,這篇文章體現了曹劌非凡的作戰的智慧,雖然現在已經不經常打仗了,但曹劌非凡的作戰的.智慧依然令我欽佩。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曹劌請求拜見。他的同鄉說:“都是得高官厚祿的人,又爲什麼要參與呢?”曹劌說:“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上朝去拜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什麼應戰呢?”莊公說:“衣服、食品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拿它來分給一些臣子。”

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於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莊公說:“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着一片至誠,告訴神。”曹劌回答說:“這點兒小誠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莊公說:“輕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善於明察詳審,一定依據實情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要打仗,請允許我跟隨着去。”

莊公同他共坐一輛戰車。魯國齊國的軍隊在長勺作戰。莊公打算擊鼓命令進軍。曹劌說:“不行。”齊國軍隊敲了三次鼓。曹劌說:“可以進攻了。”齊國的軍隊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去。曹劌說:“不行。”於是向下觀察齊軍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就追擊齊國軍隊。

戰勝了齊國軍隊後,莊公問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是靠勇氣的。

公八年,齊公子糾與管仲逃到魯國。次年齊桓公發兵擊敗魯國,魯國殺子糾(《左傳》稱“齊人取子糾殺之”),齊向魯索回管仲,魯人施伯認爲齊欲重用管仲,將會對魯不利,勸莊公殺管仲,莊公不聽,把管仲歸還齊。魯莊公十三年,魯莊公會齊桓公於柯,曹沫劫持齊桓公,逼他退還齊侵佔魯的土地,桓公答應後才釋放他。桓公欲背約,管仲諫之,終於歸還齊侵佔魯的土地。這一歷史事實讓我們看到戰爭並非不講仁義,而是你有情我義,歷史上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論戰略。在曹劌的指揮下,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靠的不是兵力,而是戰略。曹劌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論斷是對士氣的精闢分析和論述,想辦法消耗敵軍精力,這是空城計,從另個一角度來看,曹劌按兵不動是以守爲攻。曹劌認爲“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是對敵情的估測和精細考慮,然後“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是從敵軍的細節着眼,確認敵軍真正大亂,方始進攻。如果曹劌只強調兵力,他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招兵買馬,加強訓練,到頭來恐怕打不過齊軍,還會弄得人心慌慌、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曹劌這是用心計打敗了齊軍,這是需要智慧的呀!

論虛實。曹劌爲什麼不主動出擊,主要是因爲魯國兵力不足,故意按兵不動,讓敵軍弄不清魯國有多少人馬,這是曹劌論戰的虛。曹劌穩住軍隊,不輕易出擊,直至齊軍“三而竭”,響起戰鼓,奮起追擊,這是曹劌論戰的實。如果魯國虛張聲勢,反而可能會讓齊軍看

出破綻,將自己全部曝露在敵軍的眼皮底下。

論時機。齊軍一開始勢氣逼人,總覺得一定會打敗魯國,但齊軍將領不能正確分析時局,盲目出擊,大傷元氣,錯過了最佳的時機,不曉得“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的道理。養兵與打仗義不同,“養兵千日”重在“養”,養兵象打仗、不分晝夜;要講養兵之道:養兵練爲上,練兵精爲上,練兵不講科學,盲目是從,必將損兵折將。

循,必取之;悖,必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