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400字>

武松打虎讀後感400字(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1.95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武松打虎讀後感400字(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武松打虎讀後感400字(精選6篇)

武松打虎讀後感1

其中,我最欣賞嫉惡如仇的江湖行者武松。

武松打虎,施耐庵著作的水滸傳中的故事,主要講述梁山好漢武松在回家的途中,在景陽岡遇到一隻猛虎,在喝醉的情況下把這隻猛虎打死,爲當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後被世人傳爲佳話。

武松是山東清河縣人,人稱二郎。他“身長八尺”,“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在景陽岡,武松遇到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他臨危不懼,一把抓住大虎的頭按下黃坑裏,然後用左手緊緊揪住虎的頂花皮,右手握成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氣絕。景陽岡打虎這一壯舉,顯示了武松無比神威的英雄氣概。

武松是《水滸傳》中傑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託了人民戰勝惡勢力的理想。我要學習武松那種敢於鬥爭、勇往直前的精神。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爲他武藝高強,勇猛過人。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碰到一些“攔路虎”,要發揚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張、不退縮,敢於挑戰,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解決難題,努力成爲學習上的“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讀後感2

終天,我看《水滸傳》了,就出格留意“武松打虎”這一節故事,懷着對這位懦夫無限敬佩的表情,認真地讀了好幾遍。讀完後,我終究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合上書來,凝望着遠方,彷彿武松打虎的鏡頭就在我的眼前,我的拳頭也不由自主的緊緊攥起來,熱血沸騰,恨不得和武松在一起,力鬥那隻吊睛白額虎。

這部書令我回憶最深的是《景陽岡武松打虎》,講的是:話說武松離了“三碗不外岡”後,便直奔景陽岡。走了一里多路,又累又渴,躺到大石頭上,睡着了。忽然,從亂樹叢裏躥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老虎來。武松醒了,登時驚出一身冷汗,翻身跳下,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樹上,武松翻身騎在老虎背上用拳頭猛打老虎頭,不一會兒,五官裏全是血,老虎只剩下一口氣了武松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幾下,直到老虎死了才罷休。武松才鬆一口氣……

讀了《水滸傳》這本名著之後,我非常喜歡武松這個人。下面我就講講武松打虎這件事吧!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綠林好漢,此中的一位武松棒打猛虎的故事我從小就傳聞過了,武松這響亮的名字早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武松打虎讀後感3

《水滸傳》爲明代施耐庵所寫的長篇章回體小說,與《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並稱“四大名著”。《水滸傳》長達一百二十回,要問我最喜歡的是哪段?當然是“武松打虎”了。

武松在景陽岡下的一家酒店一口氣喝下了十八碗“三碗不過岡”。儘管有店家三碗不過岡的規勸,還有官府關於景陽岡大蟲的警示,可武松卻是“藝高人膽大”。當他突遇猛虎時,儘管酒都作冷汗出了,甚至慌亂應付之時,手裏唯一的武器——一根哨棒也打在樹上折斷了。可英雄就是英雄,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武松憑着平日苦練的一身好武藝,靈巧地避開了老虎的“撲、掀、剪”,硬是用一雙“鐵拳”生生將猛虎打死。在閱讀過程中,我既爲武松醉醺醺邁步景陽岡突遇猛虎捏一把汗,也爲武松的臨危不懼而油然起敬。

古人說得好:書到用時方恨少。從武松徒手打死老虎,一方面顯示他的過人膽識,一方面是他苦練武藝的結果,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只有平時刻苦努力地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在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時,也像武松遇到老虎一樣,沉着應對,並最後取勝。

武松打虎讀後感4

以前,武松打死老虎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可如今王仁同學提出議論,說武松傷害野生動物是不道德的行爲。下面,我提出幾點觀點,來說明武松是英雄。

首先,武松打虎是爲民除害。老虎十分恐怖,經常在夜間出現,吞噬了幾十條大漢的性命,鬧得方圓百里的老百姓家破人亡,惶惶不可終日。而武松剷除了這隻老百姓的心頭大患,這難道不是一種英雄壯舉嗎?

其次,武松打虎是自衛。武松要過景陽岡,但老虎十分兇猛,主動攻擊武松,還把武松當成了“下酒菜”。武松打虎是爲了自衛。武松本來有一根棍子,但在打虎時斷了,只好赤手空拳地打,如果武松不打死老虎,就會有更多的老百姓死於虎口。這不也是一種英雄氣概嗎?

再次,武松沒有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當時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那是與大型野生動物相比,人類纔是要保護的對象。陽谷縣也請來獵戶捕殺這隻吊睛白額的大老虎。現在頒佈是因爲人們亂砍濫伐,環境逐漸惡化,這些野生動物數量越來越少,而武松生活的時候獅子、老虎等數量極多,所以他並沒有犯法。

怎麼樣?如果王仁同學看了我的.觀點,就一定會覺得武松是一位打虎大英雄。

武松打虎讀後感5

寒假裏我看了《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看完後我才知道武松是怎樣成名的。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着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着:"近因景陽岡猛虎傷人,想要從此過,應結夥成隊過岡。"武松認爲,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所以不理它,繼續往前走。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想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話,又繼續向前走。這時,一隻斑斕猛虎朝武松撲了過來,武松急忙一閃身,躲在老虎背後。老虎一縱身,武松又躲了過去。幾下就把老虎打到了,武松怕老虎裝死,舉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陣,見那老虎確實沒氣了,才住手。從此武松威名大震。

武松的精神就像一句名言:“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才能登上高峯採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深入水中覓得靈珠。”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要用武松精神去披荊斬棘,從而走向成功!

武松打虎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水滸傳》的書,這本書主要講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過程。其中,我最愛看的是第十回的《武松打虎》了。

故事的內容主要是:武松在“三碗不過岡”連喝了十八碗酒,不信景陽岡有虎,在傍晚獨自過岡。武松走了一程,忽然,亂樹背後跳出一隻大蟲,那大蟲一撲,武松一閃。老虎又一剪,武松又一閃。武松用哨棒一劈,卻打在樹上。老虎又撲來,武松就勢按住它,往睛上亂踢,老虎不停的扒土,扒出土坑。武松又打了老虎五六十拳,把老虎打的不能動彈,武松才住手,揀起哨棒,又打了一回,這才下岡。

在這裏我覺得武松是《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顯示了無比勇猛的英雄氣概。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往虎上行”,是因爲他具有不懼怕危險,面對危險不退縮,不投降的精神。人們常說武松打虎——藝高膽大。“藝高”可以從武松躲過老虎數次進攻,還制服了老虎看出。“膽大”可以從武松看到榜文後,不下岡,獨自過岡,還在青石上休息看出。

我要學習武松不慌張、不退縮,遇到危險敢於挑戰。憑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