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600字>

談美讀後感600字左右

學問君 人氣:2.69W

引導語:怎樣寫一篇600字左右關於談美讀後感?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談美讀後感600字左右

談美讀後感(一)

美學,往往會給人一種略帶神祕的色彩,我一直以來都以爲美學如同其他高深莫測的哲學。讀完這本談美書簡後,我發現這是一門帶有人文主義色彩的的美學,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縱觀全書,不難發現朱光潛老先生用的是書信的形式來向我們闡述美學的問題,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書中反覆強調美學的起源就源自於生活,一切都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捕捉到沒。我認爲當我們意識到美的時候,往往都是離不開人的。

作者說“美是一種價值,而價值屬於經濟範疇,無論是使用還是交換,總離不開人這個主體”。從人的品質思想,我們會看到最初的美,那就是書中說的“不涉及慾念和利益計較”。正如所說的這樣,美學這門深奧的學問,往往就是最本真的。就像之前很多媒體評價的最美的人物。他們就是做到了這些最本真的人性美。而反觀當下,現在仍是有不斷地事件是爲了利益的爭奪。

之前,不斷受關注的反腐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據。自中央加大對貪腐的整治力度之後,有數不勝數的官員落馬,大到“老虎”,小到“蚊子”,似乎覆蓋了國家的所有部門。貪腐現象只是社會不正之風的一個產物。所以歸根結底,fu敗是由社會個人貪圖利益的不正之風所引起的,這些正是與朱先生所說的人性美相對立的。書中說: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的內在聯繫着的各種能力的統一體。所以,我們不能夠因爲自己一點點的私慾而不斷貪婪,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充滿真能量的。

總而言之,這本很薄的書,充滿着深奧的美學思想。讀過這本書,我覺得只需將這“美”充分的融入到每時每刻的生活中,不斷地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

談美讀後感(二)

一天的光陰轉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時光。我讀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透過這第13封信,我對美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這就是朱光潛先生在83歲那年寫給青年的美學認識讀物《談美》。

《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免俗”。這是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其中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係的作用,在“無所爲而爲”中淨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嚐到了美的味道。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爲而爲”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說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爲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纔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纔會思如泉涌,纔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纔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對美學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認識。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溫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第13封信,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會讓你喜歡上這第13封信,讀完後,一身輕爽,淨化了心靈,提升了精神世界。它會對你有所啓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