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800字>

《傷仲永》讀後感800字懂得的道理

學問君 人氣:1.89W

引導語:我想你們都有讀過傷仲永這個典故吧,應該給了你很大啓發,下面小編給你推薦《傷仲永》讀後感800字懂得的道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傷仲永》讀後感800字懂得的道理

篇一:《傷仲永》讀後感800字懂得的道理

在我看來,一個天資聰穎的人,那他的前途一定是無量,直到讀了《傷仲永》這一課,我才認識到自己的這個看法是片面的,同時也對方仲永的境況深感同情,惋惜。有聖人般的天資,居然因爲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而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這篇文言文的情節實屬讓人意外,當我讀到“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時,我不禁大吃一驚,一個從未見過文房四寶的五歲孩兒,在一瞬間卻忽然想起要這些東西,並且還能立即寫出幾句詩,題上自己的名字,這不能不使人大吃一驚,欽佩之意油然而生。當我讀到“父利其然也,日挾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時,我就想:方仲永天資這麼好,如果努力學習的話一定會成爲曠世奇才的。

金溪縣有個平民叫方仲永,世代都以耕田爲業,仲永五歲時還不知道文房四寶。有一天,他忽然放聲大哭,問父親要這四樣東西,父親很詫異,從別人家借來後給他,仲永接過後立即寫了四首詩,並題上自己的姓名,同鄉的人都來觀看,並說是神童。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立即便能寫好,同鄉的人都很稀奇,漸漸他的名聲大了,人們都把他的父親當做上等客人看待,有的人還用錢來讓傷仲永作詩。父親見有利可圖,便不讓他上學,天天拉着他去拜訪同鄉人。

當他十三歲時作的詩已經不能與之前相比了。當他二十歲時,已經沒有新的詩可作了,也就是說他的才能已經消失了。

王先生說再聰明再神童的人,後天教育不做好也不能成才;再笨再傻的人,後天教育做的好,再經過自身的努力,也能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但有的是天才,後天的教育做的好了,後來怎麼還是沒成才呢?讀下面的例子你就會明白了。一少年大學生錢某,十二歲熟通微積分,被認爲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裏閒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說仍無進步,最後荒廢到退學當了油漆工!爲什麼哪?天才也需要謙虛和勤奮,踏實和努力。

又如京劇大師梅蘭芳小時候去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眼睛沒有神,不是唱戲的料。但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常常盯着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日子長了,他的雙眼漸漸的靈活起來,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經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爲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不是天才,但他恆心和努力成就了一生的輝煌事業。

帶着這個想法,我就繼續往下讀,當讀到“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時,就想:這次可能是一個失誤吧!不要在意,不要氣餒。當我讀到“又七年,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時,我才知道原來那次仲永把詩寫糟了,並不是一時之誤,而是他的才能的確消式了,他真的變成了一個毫無才華的平庸之人。可惜啊,真是太可惜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思緒萬千。方仲永爲什麼會由一個“神童”變成一個“庸才”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爲他沒有接受後天教育。由此我不禁想到王安石的話:方仲永——一個天資這麼好的人,因爲後天沒有好好學習而成了一個平庸之人。那我們這些天資不怎麼好的人如果不好好學習,下場會和仲永一樣嗎?

深思良久,不禁想起了愛因斯坦對天才的詮釋和對成功的.理解: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九的努力。今天在對方仲永的分析中,我也進一步認識了自己。我雖非神童,但生活在這個不平凡的時代,有溫暖的祖國,溫馨的家庭,快樂的學校;有父母對我們的愛,老師的關懷,同學間的友誼;有……我們擁有這麼多,而這些都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我們都不平凡,我們都很公平。

我讀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傷仲永》之後,內心很不平靜……

篇二:《傷仲永》讀後感800字懂得的道理

文中講述了一個令人痛惜的事情:年幼時的方仲永天資聰慧,五歲便能題詩。但是,他的父親卻愚昧無知,每天領着他去爲別人題詩,只爲獲取一點兒小利。從此,方仲永便不再接受教育……這樣,到了他十二歲時,詩文水平已大不如前,等他成年後,便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了。

文中最後一段文字中有這樣的話:“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爲衆人;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這些話語尤其發人深思……它的意思是:像仲永這樣的天生聰慧之人,沒有接受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爲普通人;如今那些天生不聰明,本來就平常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最終恐怕還不如普通人吧!

是的,即使是再聰慧的人,如果不經過後天的努力,不接受後天的教育,也一樣會一事無成。但反過來說,即使是資質平平的人,只要經過堅持不懈的後天努力,也一樣會大器晚成!古今中外能列舉出很多大器晚成的事例,比如蒲松齡、齊白石、愛迪生、愛因斯坦等等。他們都是經過後天的不懈努力,最終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說,千萬不要小覷後天的學習成長那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作爲一名教師,更不能低估後天的學習成長……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不!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成爲一泓清泉,並且這一泓清泉流淌的還是活水。那這活水從何而來?只有不斷地去補給,去充盈,才能讓泉水永不幹涸!可見,教師接受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教師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那麼,就必然知識枯竭,觀念落後,這又怎能勝任教師的職業呢?

我國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一生潛心鑽研學問,熱心於教育事業。他曾說過:“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我延。”還曾說過:“活到老,學到老。”是啊!學習是要堅持的,更不能拖延,只有牢牢把握住了當下,不浪費半點光陰,才能取得較快的進步!

萬代師表的孔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作爲教師,尤其要做到終身學習,因爲“身教重於言傳”。教師首先要爲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影響,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