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國內旅遊>

西安旅遊景點推薦:三十三條老巷子

學問君 人氣:1.66W

西安,一個文化底蘊極端深沉的城市,隨意走在這座千年古城的街頭巷尾,都可感遭到一股濃郁的古文化氣息,下面一同來看看西安這33條歷史長久的巷子,趁着週末約上小夥伴去感受一下吧!

西安旅遊景點推薦:三十三條老巷子

安居巷

安居巷位於東木頭市中段南側,南至三學街西口。北臨東木頭市,與騾馬市隔街相望,南抵城牆腳下順城南路,和書院門、三學街相交,長近四百米。安居巷,這麼普通的名字常讓人不熟悉的人以爲它不會有什麼長久的歷史。但其實不然,它不只是明清時期留下的老巷,還由於明朝在此設立過鑄造錢幣的寶泉局,而有過張揚的名字——錢局巷,是當時西安鑄造錢幣的中央,後來“錢局”遷走,巷名逐步雅化位安居巷,被寄予安居樂業的美妙寓意。現碑林門外銅獅就係這裏所鑄,獅身附貼銅幣千餘枚。巷東故城河溝內解放前後尚有鑄造業者,後聯爲東方紅鐵廠。特殊的天文位置,讓這裏成爲商業和居民區交融的典型。

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

三條巷子在三學街左近,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唐代這一帶爲太廟,唐末太學遷至此。前院爲孔廟,門前數珠古槐爲當時所栽。元代府學和管理考試的機構貢院及管理人事的機構舉司相鄰,標明府學明白的目的性。後來門前構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爲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

化覺巷

位於西安城內鼓樓西側,因著名的化覺巷清真大寺而出名世界。化覺巷開闢於明代,清爲花角巷,民國初年改稱化覺寺巷,現爲著名的旅遊留念品一條街。

大學習巷和小學習巷

大、小學習巷,聽說是中國最古老的巷子。早在盛唐時期,那裏曾住着幾萬胡人,來長安覲見皇帝的胡人,都在那裏學習漢語和禮儀,所以叫做大、小學習巷。

索羅巷

現位於東關南部,北起長樂坊,西至更新街。唐代位於興慶宮內,《酉陽雜俎》慈恩寺寫有:“殿庭大娑羅樹,大曆中安西進其木椿”。娑羅與索羅同音。相傳,唐天寶年間,興慶宮內有娑羅園種有異香的娑羅樹而得名,明代稱爲娑羅巷。清末改爲今名。

竇府巷

相傳,隋朝定洲總管府神公竇毅居此,他的女兒竇氏才貌出名,竇毅曾依據女兒的意願在府門前畫了一隻孔雀,出榜說,誰能在百步之外射中孔雀眼睛,他的女兒就嫁給誰。這一天,李淵路過這裏,搭箭一試,兩箭具中孔雀雙目,於是李淵便在竇府成親。李淵做皇帝后,竇氏女就是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太穆皇后。

東舉院巷

東舉院巷位於今兒童公園東側,爲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寺巷,長424米。因其西側緊鄰的“貢院”(古代會試的考場,即開科取土的中央)俗稱“舉院”而得名。

西舉院巷

西舉院巷位於今兒童公園北側,東起早慈巷南口,西至牌樓巷北口,長331米。

早慈巷

早慈巷位於今兒童公園東牆外,長409米。據有關資料記載,早慈巷開闢於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當時西側是貢院,是舉行鄉試、會試的考場,因靠“貢院”考場,爲避免越牆作弊,在院牆頭插滿棗刺而得名的棗刺巷。1917年雅化爲早慈巷,1966年曾改名爲富強巷,1972年恢恢復名。

牌樓巷

牌樓巷位於西門裏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西舉院巷西口,長157米。因巷南口有貢院牌樓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爲反帝巷,1972年恢恢復名。之東,習稱東縣,所以該街取名東縣。

北馬道巷、南馬道巷

北馬道巷位於西門內盤道北側,南起西門盤道,北至蓮湖路,長979米。明代巷內中部有一上城牆的坡道名爲馬道,相對南馬道巷而得名北馬道巷。1966年曾改名爲聯盟巷,1972年將玉祥門內以南恢復爲北馬道巷。

官店巷

古時東關是進入西安府的門戶,東方來的官員有三等,一等朝廷大員,未入城前早有探馬稟告,陝西巡撫、西安知府都在接官廳等候迎接。另一類是來西安的下級官員,如縣的知事、縣令、縣丞等,也在官廳住下,沒有上司來接。第三類進府城普通辦事人員,住在“官店”,實踐相當於如今的普通招待所。東關如今的更衣坊(更新街)、接官廳和官店巷,都是當時接待官方人員的中央。

中牛市巷、北牛市巷

中牛市巷、北牛市巷是因爲過去賣牛羊而得名,位於東羊市在戰爭路中段西側,普通人不留意它的存在,歷史上這裏便是牛羊買賣市場。

順城巷

位於城牆之下,來到西安遊客們,以順城巷歷史文化漫步道,鼓樓北院門坊上風情一條街都十分喜歡,由於這些依然承載着適用功用的街巷,永遠難以抹去記憶那一絲西安城氣息。

迎春巷

城內西南角的迎春巷,是一條“年輕”的'街道。此地明代稱含光坊,清代有“風顛洞”和會 真庵兩座寺廟,民國年間稱含光裏。中段於抗日戰爭時期有四家人建造住宅,得名四知村。1966年改名爲迎春巷,有人說這是取自毛澤東的詩詞《詠梅》“飛雪迎春到”中的兩字“迎春”。

駱駝巷

從菜坑岸至西大街,明代構成街巷,此巷北短南長,中段斜曲,狀如駝形得名。

大吉廠巷

位於南大街東側。隋唐時期,這裏是著名的鬥雞場,宋之問有“日晚鬥雞場,經過狹斜看”。後雅化爲大吉廠巷。今天的大吉廠古月社仍傳播者唐代的古月。

棗園巷

東關棗園巷,宋朝時有一戶大官,因犯了罪,要滿門抄斬,他家同族人都改了姓。他自己帶着老小逃到南山下今引鎮一個密林深處,改姓埋名,落戶那裏。如今長安區引鎮棗園村還有同樣傳說,這個故事寫在《長安縣地名志》裏,可知這個大街最少宋朝就有了。

臥龍巷

北極宮廟(現民居佔)一通清代石碑上寫道:“餘觀夫臥龍,地勢在府城東隅,凹凸坎坷,盤踞巖繞。一動一靜,忽起忽伏,像猶龍之盤踞於地,而潛見飛躍,取臆測者也,前人云以臥龍名巷。”

罔極寺巷

傳說是唐朝時武則天之女安定公主所建寺罔極寺,門前一對獨角石獸,與衆不同。自古傳說:安定公主下嫁給歧陽王武攸思,因並不相愛,安定公主內心痛苦不堪,便建此寺帶髮修行。依照佛教教義,出家人七情六慾應當了斷,但是她最放心不下執掌朝政的母親,於是將寺廟定名爲罔極寺,意義是母親的恩情“昊天罔極”。罔極寺就成了過去婦女因婚姻家庭不幸來此尋求釋放悲哀的中央。

火神廟巷

清朝同治六年(1868)安定天國樑王張宗禹率領捻軍在東十里鋪打死清軍一萬多人,佔領韓森寨攻打東關。東關關城有五座城門,其中北郭門、新郭門、南郭門,如今還儲存街名。當時城門好比炮臺,上面裝有大炮,五座城門炮火能穿插射擊。捻軍攻城屢次都沒有攻下來。第二年重修了關城。因守城門軍士修了火神廟禮拜,祈求安全。所以把城門旁的大街叫火神廟巷。

德福巷

當下西安著名的酒吧一條街,青年潮人最愛。明代由於有“黑虎閣樓”得名黑虎巷。清代諧其改爲德護巷,民國初年改稱德福巷。後幾經更名:景翼路、南竹芭市街、五星一巷,1972年恢復現名,是不是隻要德福巷聽起來特別高大上?

粉巷

盛唐時期就是長安城內有名的煙花柳巷,這裏的“粉”取青樓歌女們“塗脂抹粉”之意。相傳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常到粉巷與歌女們把酒言歡,推心置腹。粉巷東面是南大街了,固然粉巷名字比擬有曖昧的滋味,但目前是比擬有特徵的美食場所。

窄巷子

很多人曉得成都有個寬窄巷子,卻很少有人曉得,西安也有條窄巷子。窄巷子的來源曾經無從考證了,倒是能夠給大家引見一下,由於窄巷子的天文位置在粉巷裏,所以是一條傳統氣息與時髦元素融合的小街。這個巷子詳細座標不好定,只能以羣衆說法做一個參考,在粉巷20號左近,希望老一輩專家朋友們能給出確切的指導,西安這麼多古香古色的地兒,不爲人知哪行?

冰窖巷

由於明代秦藩王宮和清代滿族官僚夏季藏冰的中央而得名。冰窖就是在空中發掘不深的溝道,冬季鑿冰儲入,四周鋪墊鋸木等隔熱物質,以備夏季取冰消暑。

勞武巷

明代因該巷有馬神廟而得名神廟巷。巷北有明代常平倉,清爲廣備倉。《兩縣續志》記載清末內有大槐,爲隋代築都城前的楊興村大槐,有石碑、鐵香爐等物。相傳,從大槐樹下遷來,於隋唐建長安城時大量遷出村民有關,1966年改爲現名。

興學巷

光緒十六年(1890)在馮從吾祠修“少墟學院”,門額題“興學”二字。1935年在相連的安慶寺和洪福寺廟址,興辦學堂,得名興學巷。

筆店巷

現名正學街,清代時此街有多家毛筆店鋪得名筆店巷。1932年,因西側原有明代的正學書院而改名正學街。正學書院系宋張載(橫渠)講學處,後有人立祠,清代仍設爲書院,清康熙元年(1662)書院局部拓入總督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