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國內旅遊>

深圳鳳凰山旅遊超實用指南

學問君 人氣:1.44W

深圳的鳳凰山被譽爲寶安第一山,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的深圳鳳凰山旅遊超實用指南,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鳳凰山交通指南:

福永鳳凰主入口

公園主入口位於鳳凰山大道盡頭處,附近有多路公交車直達,由近至遠依爲:

鳳凰山森林公園-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650路, 782路, b711路, b837路, m334路,m335路;

鳳凰山腳-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m335路;

鳳凰山路口-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b711路, b854路, m433路, 高峯專線30路, 沙井客運中心專線;

福鳳公交總站-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m335路。

沙井觀音廟次入口

沙井觀音廟入口區設定在沙井街道黃埔村東側洪田火山段,洪田七烈士墓旁,與洪田火山郊野公園相通。

洪田火山公園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b637路

西鄉黃麻布次入口

位於西鄉黃麻布村黃麻布路盡頭處,西鄉及石巖街道的'遊客可就近登山。

公交站及線路

黃麻布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603路, 707路, 790路, b833路, b834路, m250路, m335路, m349路, m355路;

黃麻布村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b833路;

黃麻布總站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603路, 707路, m349路;

黃麻布村口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603路, 707路, b833路。

福永虎背山次入口

福永虎背山入口區設定在福永街道懷德路與107國道的交匯點向北100米福永國際傢俱城一側。

紅樹灣國際傢俱城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m251路, m252路;

福永傢俬街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301路, 331路, 337路, 362路, 629路, 654路, 866路, m242路, m332路, m335路, m381路, m396路, m413路, m428路;

懷德商貿城西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639路。

鳳凰山主要景點:

鳳凰山風景區由山下寶塔勝景區、山中古廟勝景區和山頂晚霞勝景區三部分組成。

山頂晚霞勝景區

晚霞勝景區由萬蝠洞、石乳清湖、獅子巨石、伶仃奇石等大自然風光景點組成。

山頂勝地景區主要景點爲“雲頂參天”,又稱飛雲頂。明朝新安進士鄭文炳曾留下“扶節直上飛雲頂,舉手不覺摩蒼冥”的佳句。“雲頂參天”爲古鳳凰巖八景之一。由雲頂參天處可分爲南北二路參觀。南路直通最高峯-大茅山,沿途有豬兜石、萬蝠洞、石乳清湖、煙樓遠望(大茅山頂的望煙樓)等景點。北路有試劍石、伶仃奇石、較剪石等景點。

山下寶塔勝景區

山下寶塔勝景區位於鳳凰山南麓,由位於嶺下村的“鳳凰文昌塔”及沿着登山石階路的“朝陽靈犬石”、“普門示現牌坊”、“青牛躍澗留仙蹟”、“聖水靈泉”、“輕徑風琴”等景點組成。

鳳凰文昌塔始建於清嘉慶年間,位於嶺下村西面路口,青磚砌造、高六層,高約20米,是寶安縣現存的最高古塔。現鳳凰文昌塔已被列爲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塔原是四層,到同治年間,加爲六層。每層塔門均有石匾或對聯,塔爲疊澀出檐,無平座,塔基和第一層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築,檐用五層菱角牙子,七層平磚疊澀砌出。第一層正面用方形門,第二、三層正門用券門, 四、五層正面用窗,六層正面用圓窗。每層之第二、六面用長條形小窗透光。六注攢尖頂。塔剎已被雷擊毀。塔內每層原有樓板、木梯,引攀至頂。塔高約二十公尺。

塔門的聯匾分別是:第一層爲:“鳳閣朝陽”、第二層爲“開文運”,左右聯爲:“近丹山從鳳翥,天開黃道任龍翔”,三層爲“經緯樓”,左右聯:“風雲蟠五嶺,金壁聯三臺”;四層爲“獨佔”;五層爲“直上”;六層爲“綺漢”,均爲楷書陽文。字型極爲剛勁有力。

塔邊一股溪流,繞塔住下逕流,匯入珠江。溪邊綠榕搖映,風景十分幽雅。現爲政府宣佈爲保護古文物之塔。諒不久將修建成更秀麗更壯觀之旅遊點。

山中古廟勝景區

山有一石洞,稱“仙洞”相傳昔曾有鳳凰棲宿其內,故名“鳳凰巖”。

宋末元初(大德年間),文天祥從孫文應麟,避亂來邑,時值歲荒,建望煙樓於大茅山顛,眺無炊煙之村,齎帛送糧以賑之。有一天,文應麟閒遊鳳巖, 見其山川秀麗,勝景非常,夜夢觀音囑其建廟於此,名曰:“鳳巖古廟”,供奉觀音蓮座。迄今歷有六百餘年。經明、宏治戊辰、清、乾隆辛亥、嘉慶丙子、同治甲 戌、民國戊辰等年間,由新安邑侯與民衆紳耆倡修多次。自建廟以來,遐邇人士,到此拈香參佛,遊山攬勝者,往來如雲如織,更多騷人墨士,接踵而至,吟山詠景,爭留詩章。還有名師宿儒,在此講學授徒,長留教澤。囊者、邑中知名人士,多由此發跡騰飛。故稱鳳凰巖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勝地。

鳳巖古廟,後背雲頂鰲峯,面朝珠江龍穴。佳氣鬱盤,芳林馥郁,龍蟠虎踞,氣象萬千,是乾坤特開窩穴。左有“煙樓晚望”,“雞心修竹”,“石乳清湖”。右有“鶯石點頭”,“淨瓶灑露”,“麻籃仙印”。前有“鬆徑風琴”,後有“雲頂參天”,古稱鳳巖八大奇景。還有“青牛躍澗留仙蹟”,“鳳毛神化慶雲龍”,“合掌枕流”、“龍蟠壑咽”、“伶仃奇石”、“觀音石”、“獅吼石”、“鳳舞石”、“蓮花石”、“豬兒石”、“試劍石”等勝景,天造地設,羅列四周。猶其“萬蝠洞”一連三進,面積寬廣,可容千人,蝙蝠吱吱,倒掛串串,金光點點,溪流淙淙,冬溫夏涼,更是怡人入勝,可稱人間清暑殿。“伶仃奇石”,孤零矗立,看來雙手可以推翻,但千百年來,遭受不少狂風暴雨,依然屹立無恙,猶象民族英雄在此詠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悲壯詩章。“頂上鰲峯”,雲霧出岫,阿娜多姿,雲雨飄忽,宛如神女披紗,約隱約現,難認真容。“龍穴朝霞”,遙映似錦,海市蜃樓,變幻無常,別開眼界,情趣盎然。

解放後,遍山綠化,廣種鬆杉、荔枝、三華李等各種珍果,正是春風化雨巖增彩,林茂常青耀目。珍果結如球簇,氣味香甜芬芳。山明水秀,四季如春。正是鳳巖不墨千秋畫,山水無弦萬古琴,美景不厭千迴轉,賞後深思君自知。

鳳巖古廟,解放後已湮沒三十多年,只剩斷垣殘壁,一塊瓦礫荒丘。八十年代伊始,黨和政府、政策更爲正確英明,各地旅遊事業,方興未艾,鳳凰巖名山,正是寶安縣西線,廣深公路道上,不可多得之旅遊勝地。

一九八三年,由嶺下村文族後人,再倡重修,展望將來,再度成爲寶安縣光輝奪目,著名鳳凰巖風景遊覽區,以利廣大遊人,而保古代文物。

自倡修以來,幸蒙各地廣大人民羣衆,各階層熱心人士,以及港澳同胞、海外華僑,各善良仁翁,人心踊躍,贊助歡欣,鼎力支援,現已初步修復古廟和上山石級路,又增建盤山車路,可直達古廟。並設有停車場、單車保管站、小賣部、增建涼亭等工程,各具端倪,尚可供遊人遊憩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