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朗讀者》觀後感(劇情解析)

學問君 人氣:1.95W

《朗讀者》,一部奇妙的電影,它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觀看,思索,而都會是一部完整的電影。它可以是關於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它可以是關於一個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嚴和苦難之間的痛苦選擇,它可以是關於兩個人貫穿一生的複雜感情的記述,它可以是關於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情慾的糾纏、倫理的探問。同時,它也可以是用兩個人之間的故事,來進行的對歷史的拷問和反思。下面由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朗讀者》觀後感(劇情解析)

【《朗讀者》觀後感一】

《朗讀者》,一部奇妙的電影,它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觀看,思索,而都會是一部完整的電影。它可以是關於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它可以是關於一個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嚴和苦難之間的痛苦選擇,它可以是關於兩個人貫穿一生的複雜感情的記述,它可以是關於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情慾的糾纏、倫理的探問。同時,它也可以是用兩個人之間的故事,來進行的對歷史的拷問和反思。而對我來說,它更多的屬於最後一種。

相比於《黑皮書》,其實《朗讀者》骨子裏與《色或》要相對接近的多。同樣的,在情慾的外衣下面,它們的骨子裏其實是厚重而悲愴的歷史。

一、

一直很敬佩德國人對待歷史的態度,這一點不僅僅值得我們的東鄰學習(這一點不用多說了),其實也同樣給我們以太多的啓示。《帝國毀滅》裏,我們看到的是偏執和仇恨怎麼使一個獨載者陷入可憐的瘋狂;《偷聽風暴》裏,我們感到的是在歷史的罪惡面前,人性的崇高的救贖;感動我到流淚的是《再見列寧》,面對不能重來的歷史的荒謬和醜陋,沒有逃避,沒有粉飾,沒有聲討,沒有歇斯底里,沒有怨聲載道,它給了那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人,一個漫暖的慰籍,一個浪漫的希望。

看到這樣的民族,你是沒有辦法不肅然起敬的。

《朗讀者》,又一部這樣的作品。雖然它的主創人員來自英國(漢娜讀的是英文書而不是德文書,是全片僅有的讓人很不舒服的段落),但其精神卻來自於那本深刻影響了戰後德國一代人精神世界的《朗讀者》。

相比於電影,我更加推薦小說。

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集中營的囚犯如何才能一個月接着一個月地活過來,如何才能適應自己,如何才能對新來囚犯的驚恐萬狀冷眼視之呢?麻木不仁!他們以同樣的麻木不仁對待殺人和死亡。”

而在戰後,一個有良知的民族,也要面對類似於受難者的同樣的問題——即面對是自己所在的民族,犯下了反人類的滔天罪行,是自己的民族,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這一事實(大部分德國民衆在戰時對種族滅絕政策不知情)。對此,選擇面對還是麻木不仁?

在《朗讀者》的故事裏,一個男孩邁克愛上了一個可以做他母親的人,漢娜,併成爲她的祕密情人。後來漢娜消失了,等邁克長大後,在第一次庭審實習中發現,漢娜曾是一個黨衛軍士兵,雖然後來邁克知道她只是爲了不讓人發現自己是文盲纔去參軍,所犯下的罪惡也並不能完全由她負責,但他卻始終無法原諒漢娜,這種恨和愛的交集糾纏着他,使他繼續爲獄中的漢娜朗讀,但卻不肯回她的信,一直到漢娜在出獄的前一天自殺,邁克才發現自己仍然深深的愛着漢娜,他終於寬恕了漢娜,也寬恕了自己。

書中作者有這麼一段話:“我愛漢娜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這代人的命運,是德國人的命運。我比其他人更難擺脫這種命運,比其他人更不容易戰勝這種命運。”(如果不是作者自己這樣講出來,是不是會有很多人說我扯淡呢?)

邁克愛上的,是一個足以做他母親的人,這不是戀母情結,更加是一種象徵。戰後長大的年輕一代德國人,沒有親身參與罪行,但卻成爲一個罪行累累的民族中的一員。一個人當然會愛養育自己的民族,但這個民族卻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這是怎樣的一種矛盾(當然,對於沒有贖罪意識的人來說,這種矛盾和痛苦並不存在)?這樣一本小書,在戰後德國人心中產生巨大的共鳴,其原因即來自於此。

這是一個悖論,是屬於電影中的邁克,也是屬於所有有良知的德國人的悖論。“我們這代人應該如何對待屠殺猶太人的那段可怕的歷史觀?我們應該僅僅停留在這種恥辱感和負疚感上嗎?僅僅審判和懲罰少數幾個人,我們肇事者的`後代也僅僅感到那段歷史是駭人聽聞的奇恥大辱和彌天大罪,就可以了嗎?”

這個問題和很多問題一樣,是無法解答的。是以,我非常喜歡電影中的朗讀。喜歡邁克朗讀時,即使漢娜聽不懂的拉丁文,也會說:“多麼的美!”

朗讀,是一種象徵,是一種救贖,這救贖,來自於人類先人那些偉岸光輝的靈魂,那些支撐我們的精神力量。

德國哲學家阿多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奧斯維辛之後不再有詩”,那樣的大災難,人性中的動物性那樣的爆發之後,詩的意義何在?

但是在這部小說和電影裏,主人公仍然在朗讀,朗讀那些人類文明的星星一樣的結晶,並且,是朗讀給歷史的罪人聽,並且,他自己也寫作了一本這樣的,可以朗讀的書(原著以第一人稱寫成,主人公後來成爲作家,而不是電影中的律師)。並且,如果沒有少年時不斷的爲漢娜朗讀,如果沒有漢娜對邁克的學業的看重,邁克不會成爲一個這樣的作家。

二、

我在《朗讀者》的序言中看到一句普通的話,可是我卻感動莫名——哈斯(Willy Haas),他是二十年代的《文學世界》的首創者,納粹時代流亡了幾年,爲重建德國的精神生活做出了努力。

我看過一篇文字寫到崔健的《一無所有》,“它一針見血的戳穿了我們的尷尬,物質上的幸福和精神上的富有,我們從來沒有同時擁有過,崔健像一個先知一樣,唱出了中國社會幾十年間的信仰未機,直到今天,我們仍然不知道‘一無所有’的狀態還要持續多久。”

完全相同的,我們的精神信仰也需要重建,只是更遲一些,這需要很多很多人(絕對不只是作家,藝術家,或者政治家)共同的努力,它需要每個人的參與。

是的,我們和德國人不同,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災難,施暴的是我們自己,受害的也是我們自己,但在那場大混亂中人性的淪喪,罪行的犯下,我們並無二致。浩劫過後,全民信仰的崩塌,虛無垮掉的一代,我們感同身受。崔健這樣談“一無所有”:我們這一代,對於信仰是“一無所有”的,但對於真正勇敢的年輕人,是不需要別人給予我們信仰的——我們要自己去尋找。這和《朗讀者》中的邁克,是否是一致的呢?

這纔是,我們應該去看《朗讀者》的真正原因所在。只是,有一些東西仍然掩蓋着那些時間,讓我們不能那樣近距離的去觀看歷史,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沒有這樣的感觸,很多人會覺得我扯淡。但是,我相信,會有的。

我們今天,是否有《再見列寧》、《朗讀者》一樣的作品呢?電影姑且不說,客觀條件所限,只說文學吧,我所見,只有“審判臺空着的時候,我就自己站上去”的陳凱歌的《少年凱歌》(原名《我的紅衛兵生涯》)算是一本。其它還有嗎?至少我沒有讀到類似的。這已不是條件的問題,而是我們不能夠“災難來時,所有人都說,我懺悔;當災難過去,所有人都說,我控訴”。因爲,“當所有人只知道控訴而不知道懺悔的時候,災難其實並沒有過去。”

感謝《朗讀者》的小說和電影,小說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句話:“卡夫卡說:‘書必須是鑿破我們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朗讀者》做到了這一點。謝謝。

【《朗讀者》觀後感二】

我愛這部電影,我愛這段感情,它有它獨有的美,它是靜謐、安詳、溫柔、短暫、令人惋惜的。

1958年的西德,二戰已經結束,青灰色的畫面基調,冬日肅殺的氛圍,大堆大堆的煤,人羣冷漠嚴肅的表情,寥寥幾句利索的話語,都訴說着二戰那未散去的陰霾。邁克爾(大衛.克勞斯和拉夫.費因斯 飾演)的家也並不溫暖,他是一個沉靜的15歲少年,有青澀的脣和流露孤獨無助的溫柔雙眼。命運讓他在那一年遇到了同樣孤獨的漢娜(凱特.溫絲萊特 飾演)。漢娜的出生和成長背景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她是個孤兒。漢娜比邁克爾年長,眼角有些許細微皺紋,湖面般冷靜讓她如牆角帶刺的野玫瑰,靜靜綻放。漢娜表面成熟,內裏卻有一顆孩子般簡單柔軟的心,在邁克爾爲她朗讀的那些日子裏,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像孩子般笑像孩子般哭,像孩子般縮在邁克爾的懷裏——一個比她小好幾年的15歲孩子。“孩子。”是的,她叫他“孩子”,她從“孩子”那裏得到了這輩子所有的快樂和溫暖,單純的快樂和溫暖,屬於他們的小房間,在白天拉着窗簾,邁克爾耐心用心朗讀的好聽聲音緩緩瀰漫在這個面積小小的空間裏,外面的陰霾飄然遠去,只有單純的愛,單純的依戀。。。

漢娜像孩子一樣蜷縮在邁克爾懷裏哭泣

這樣的漢娜居然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看守之一。

那段感情僅僅持續了一個夏天,就在漢娜的不辭而別中結束了。。。而邁克爾多年以後再見到她,卻是在審判納粹集中營看守的法庭上。

當法官責問漢娜作爲看守,每天挑選一批女人去送死和教堂失火時寧願看着一羣人被困在裏面活活燒死也不去開門時,她的回答刺痛了邁克爾的心。。。漢娜認爲,這只是她的職責所在,看到一批無辜的人被她親手送向死亡,她無動於衷。她的心是冷的嗎?不,不然在那段夏日時光裏她不會輕易地被別人的故事感動,但是她在集中營裏表現出的冷漠與麻木,讓人不敢相信。。。後來邁克爾發現,她是一個文盲,也許是因爲她沒有受過教育,導致她的思維如此單一,她的心和她的思維,一個是天使,一個是魔鬼。簡單純潔到不含一絲雜質的心,只會讓她在每一件事情上盡心盡力,工作上,感情上,只要她能給的,她會毫無保留。但一個致命缺陷卻葬送了她的人生,那就是愚昧無知導致的思維上的單一。一個不會分辨好壞同時又一絲不苟的人是可怕的,這就是漢娜無意而爲卻最終變成劊子手的原因。

庭上,無助的漢娜不明白自己哪裏做錯了。。。

而漢娜爲了隱瞞自己文盲的事實不惜用自由去交換,最終,她被判終身監禁。也許因爲她一直以來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性格孤僻,不願任何人瞭解自己,自然也不願把自己深藏的一些東西暴露給別人,對“孩子”,也是如此,從不跟“孩子”交流內心資訊,掩飾內心掩飾得很好。“孩子”跟她如此親密地呆了一整個夏天,都不知道她是個文盲,更不知道她從哪裏來,甚至一開始連名字也不知道。漢娜只活在自己內心的小世界裏,死寂的,封閉的小世界,抗拒任何人的打擾。就是這樣一個孤獨的女人,註定孤獨而死。

而對於“孩子”——邁克爾,這樣的事實和結局太過殘酷,如果說之前記憶裏的漢娜和那個夏天美麗完好,那經歷了這次審判,已經變得支離破碎。

邁克爾想爲她辯解什麼,但最終沒出口,想去看看她,最終還是選擇不見,在大雪中邁克爾擡起頭凝視灰濛濛的天空,探監室近在咫尺,那個令她久久無法放下的女人近在咫尺,他卻最終掉頭走出監獄大門。。。並在那個晚上投入了另一個女人的懷抱。那是他平生第二個女人。在他與那個女人做**時,我哭了,因爲他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選擇放下這段感情,他選擇放棄,在那一刻,在他凝望下雪的灰色天空,在他與那個女人做**時,他心底有東西死了,碎裂了,無法再完好了。。。

長大後的“孩子”

即使是多年以後,邁克爾和生平第二個女人離婚,即使他回到舊家整理中學時代的書籍決定每天晚上朗讀這些書籍到很晚只爲錄成錄音帶寄給已在監獄裏快20年的漢娜,因爲在那個夏天,漢娜說過,她只喜歡聽“孩子”朗讀,在集中營做看守的那些日子裏,漢娜無比還念那個夏天“孩子”好聽的朗讀聲,只可惜,茫茫人海中再也找不到這樣的聲音,她每晚在一批又一批的猶太女人中尋找這樣的聲音,可是夜夜都是失落,也許正是這種失落讓漢娜把她們送上了斷頭臺。

說到底,這只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在她自我封閉孤僻漫長的一生中,從來沒有什麼溫暖和愛可言,而一個“孩子”在一個夏天把她一輩子的溫暖和愛帶給了她,這個可憐女人一輩子擁有的,也就是這些。她在一批又一批猶太女人中尋找這樣的聲音,也許她有小貪心,想再聽一次,也許她已經滿足,這樣的尋找只是一種祭奠。

而我寫這篇影評,不是爲漢娜在集中營中犯下的罪行開脫,只是解析和感受一個可憐女人獨特的心和人生,以及那段令人永遠懷念的殘缺美麗的愛情。

雖然我希望結局如這張海報一樣,但事實是,邁克爾最終選擇讓這段感情過去,即使他努力了一生都沒法在心裏釋然,他的愛從未停止。而白髮蒼蒼的漢娜最終見到了“孩子”,大半生過去了,她仍活在那個夏天,而對面的那個人,卻已不是那個夏天的“孩子”。於是,她孤寂地死去了。。。

她也許曾同樣孤寂地降臨到這個世上。

【《朗讀者》觀後感三】

看完《朗讀者》,淚水仍舊不停的從眼角涌出,一次又一次的情緒起伏已經讓我無暇去思考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思考究竟是什麼……剩下的只有感動,無法言喻的感動。

真正的愛情是什麼?是男女之間裸露的肉體和瘋狂的性愛嗎?如果這麼想那大概是因爲沒有經歷過一段真正刻骨銘心的愛情。當一個女人完全佔據你的內心世界,讓你放棄與同學的聚會、變賣心愛的郵票、不顧及周圍人的眼光並對她一次又一次妥協道歉時,她的年齡、身份、文化程度在你眼中早已不再重要!《朗讀者》正是爲我們詮釋着這樣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滲入血液跟隨生命流淌、卻不會跟隨生命消失的愛情。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和一個比他大二十一歲的女人之間的愛情,少婦孤身一人,少年初長成人,他們的結合看似剎那間的激情迸發,但從此卻烙入他們心底,轉變爲一段不需見面、不需語言、卻牽伴一生的真愛。

在影片開始的五十分鐘裏,一直用各種直白的鏡頭來展現Hanna與Michael之間的交往,因爲裸露的身體幾乎貫穿了他們的每一次見面,這不禁讓人疑問導演在設計時是否刻意營造這種效果,多少有點譁衆取寵之嫌。但看到後面,我明白了,刻意爲之不假,譁衆取寵似乎就有點太低估史蒂芬·戴得利了,而這些鏡頭語言正是他向觀衆提出了我在前面提到的問題——真正的愛情是什麼?前面的水乳交融與後面的天各一方,哪個才更能表現真正的愛情?顯然,令觀衆潸然淚下的是後者。

“保密是西方文學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說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說中都被人們所持的特定資訊所否定,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許是因爲固執,也許是因爲高尚,他們決定不去揭露。”這是在影片進行到20分鐘時,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們講解的內容,這一內容也成爲了解構影片後半段的關鍵。在經歷了一個夏天的美妙相處後,Hanna離開了Michael,再一次見到Hanna已經是7年之後的審判法庭,低身聆聽證人指控Hanna曾經的所作所爲;踏進集中營,回想Hanna曾經犯下的“滔天的罪行”;在Hanna推開面前的紙筆時,意識到Hanna是“文盲”的事實;曾經讓自己魂牽夢繞的女人,原來竟然是這樣一個“死要面子,滿手鮮血”的人,到底應該怎麼面對?Michael的第一反應是用法律——這個在法律專業老師和同學口中“狹隘”的工具來解決該問題,他告訴了自己的老師並試圖以此爲Hanna上訴;因此,他來到了監獄前,他想見她,想勸服她,但是當Michael即將來到Hanna面前的那一刻他選擇了放棄,有些人說那是因爲他不願面對Hanna,但是從前面 “保密原則”的那段課文能夠看出,導演想表達的是Michael選擇了尊重,還有什麼比尊重更能體現對那個人的愛呢?而第三步,Michael來到了女同學的宿舍並與她做**,但是面對着妙齡少女,回想着Hanna的種種行爲,令Michael最割捨不下的仍是Hanna曾經的那份溫存,在Hanna被宣判的那一刻,眼淚奪眶而出,Michael對Hanna感情的展現在這時才真正迸發。當愛人的面紗逐層被揭開,露出最原始的面目時,Michael的意識卻從理性一步步走向感性直至最難滴落的“男人淚”,在一刻人類最原始的感情戰勝了一切世俗倫理偏見,留下的只有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很佩服導演這種漸進式的展現方式,並在片中設下重重伏筆,讓觀衆去揣摩其中意味。

在接下來的21年裏,透過一些生活細節和人物之間簡短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Michael不太愛與人交流,幾乎沒有人能明白他的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麼?甚至連女兒也看不懂自己的父親。與妻子離婚,Michael的心靈再一次獲得自由,他要繼續自己的使命,他要爲Hanna繼續朗讀,也許只有在朗讀中他才能夠找到自我,能夠找到自己曾經試圖割捨卻割捨不下的愛人。接到錄音帶的Hanna也終於鼓起勇氣學習單詞,去告別她認爲可恥的“文盲”,愛情在此時終於讓被“文盲”的枷鎖套了幾十年、懦弱了幾十年的Hanna有了追尋重生的勇氣,而愛情已經不再是愛情,它昇華成了支撐Hanna繼續活下去的信念。

當Hanna即將出獄,Michael前來探望的時候,他們再次見面,21年,無情的歲月已將Hanna變成了兩鬢斑白、體態臃腫的老婦人,看着對面那個用朗讀聲陪伴自己走過半生,帶領自己衝破內心陰暗的枷鎖,給予自己生存希望的愛人,Hanna突然意識到一切將會結束,當她離開監獄的那一刻,Michael爲她的朗讀將會結束,而在她內心深處支撐她繼續下去的信念也將結束,這意味着Hanna的生命也將隨之消逝……

Michael希望知道她這些年究竟思考了什麼?也許他希望這些年他的朗讀可以使一個人的靈魂得到淨化,同時也淨化這段牽掛一生的愛情,也許這正是他執著一生所要追尋的答案。當這段愛情早已穿越了年齡、階層、文化階層的偏見時,穿越不了的確是那可怕的戰爭,Michael唯一介懷的確是戰爭中Hanna的那段經歷。然而,這一切是Hanna的錯嗎?因爲文盲她放棄了西門子的升職考試,而成爲納粹集中營的看守,在集中營裏,她只是履行着作爲一名看守應盡的職責,而因爲戰勝結束,因爲納粹失敗,因爲那個集中營中還有幸存者,因爲Hanna不識字,因爲Hanna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文盲,所以她就理所當然的成爲了千夫所指的對象?因爲這場大家都不願意看到戰爭,它們之間的那穿越一切世俗障礙的愛情出現了鴻溝,還有什麼比戰爭更爲可怕?Mather小姐不會因爲Hanna是文盲的事實和Hanna留給她的那點微不足道的錢而原諒她,正如她說的那樣集中營不是療養院,別問我們在那裏學習到了什麼?那裏不是用來學習的。在戰爭中沒有贏家,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Hanna不會因爲她完成了自己的看守職責而被人認可,她的後半生都在監牢中度過;Mather小姐不會因爲指控了戰犯而成爲勝利者,作爲戰爭的親歷者她遭受了常人無法想象的黑暗;Michael也不會因爲在戰爭後出生而免於不幸,戰爭的餘震將他與愛人分開,讓他去承受這份無法觸及的愛情帶他的煎熬。這份無比堅定的愛情就這樣成爲這場戰爭的犧牲品。偷罐子的人,他獲得的罐子裏面的東西沒有任何價值,罐子甚至比裏面的東西更加珍貴,這個價值應該如何去衡量呢?戰爭帶給人們的傷害和價值又應該如何去衡量呢?我想正如Hanna所說的,戰爭已經結束,逝者已經遠去,我們更多要做的應該是尋求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也許是閱讀,也許是答案,也是僅僅只是愛……

Ps:對影片最後的結尾,只是個人觀點,相信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東西,這只是初看時的一些感受,我還打算再多看幾次這部電影,也許還會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其實每年都很喜歡年初的這段時光,因爲總會有很多申奧的好片出爐,而今年,《The Reader》在我心中留下的烙印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