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十二公民觀後感(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1.77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十二公民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十二公民觀後感(精選5篇)

十二公民觀後感1

寫這篇觀後感之前突然想起來以前幫同學寫過一篇“心靈捕手”的影評,名字叫《青春的那棵稻草》,這篇文是我看了三遍還是四遍電影之後才寫出來的,我想那會是真的深有感觸吧!寫影評真的是真正投入到情境中,才能寫出自己對電影的真切的體會。但是這部電影我只看過一遍,我想寫一下自己的感受。

十二公民,這部電影早前同學就推薦過,說國產片,但看了挺不錯的。我當時想,哦,國產片啊,不喜歡看。後來一直沒當回事,但是前兩天下下來存到了電腦裏。今天就看了看。其實是剛剛看完。這是怎樣一部片子呢,首先簡單的佈景,十二位公民,十二種身份,各行各業,各種人生。關於一件案件及犯罪嫌疑人的定罪與否展開的一次次激烈討論。先不說討論的內容吧,就說演員。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韓童生老師飾演的的士司機。這個案子的結論關乎兒子的畢業論文,所以他作爲陪審團來參與討論。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穿着老布鞋,黃衫子,注重禮教,在各種人證物證下堅決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他有着暴脾氣,很倔,堅持自己的觀點。一開始看到這個人物—真的韓老師演得太好了—對,就是個市井小民,每日爲了生活奔波,說話的腔調以及一些小動作還有喝水的杯子真的把一個的士司機演活了。其實這個人物刻畫得很深刻,文中稱他爲3號陪審員。3號陪審員在討論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叫父爲子綱,君爲臣綱。其實這句話在這個人物的表達中很重要,是3號發表自己的觀點的基礎,他認爲孩子對家長應該是言聽計從的,應該是禮貌尊敬的。一個孩子,及時家長做得再不對,畢竟他是生你的父母,行爲和語言上都不能有過激的表現。所以他對犯罪嫌疑人在證人的觀點作證下堅持認定有罪。而且這樣的人物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下是很難改變自己的觀點的。但是最後,他爲什麼改變,認爲無罪了呢?因爲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因爲自己曾經犯的錯,孩子就離家出走,六年未歸家,六年沒有打一個電話。這位父親心裏是有怨的啊!你憑什麼不理我啊,你憑什麼離家出走啊,你憑什麼走了之後就再也沒聯繫就再也沒回家啊?!我是你爹啊,我再怎麼也是生你養你的人啊!你憑什麼這樣!其實3號再怨自己的兒子,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啊,他愛,他心疼,到最後他終於原諒了兒子,終於解脫了內心。最後他認爲那個犯罪嫌疑人同時也是死者的親生兒子無罪。電影在人物刻畫上可謂是費盡了心力,無論人物衣着,行爲,言語,以及場景都下足了功夫。看完影片,終於感覺中國電影還是有希望的。

這部電影反映了在案件面前十二個職業的人對整個定案的看法及觀點,從一開始的幾乎所有人都輕易相信證人的證言,而對嫌疑人表示肯定的犯罪動機,到最後透過辯論,懷疑,爭執,儘量還原場景,以及對證人證言的驗證,到最後全員否定嫌疑人的作案動機。整個過程是對案件的辯論,也是對人性,法律以及邏輯的辯論。在電影的最後,8號陪審員,也就是整個過程堅持認爲嫌疑人無罪,對整個討論的進行起推動作用的人物,回去拿起自己落下的檢察官證。電影結束的時候有幾行字:在公安機關提出複議後,檢察院依然維持存疑不起訴的決定,一個月後真兇落網。

在電影結束之後我們想想假設這位檢察官也和別人一樣,相信證人證言,相信物證,那麼嫌疑人按照一系列法律程序就會被認定是有罪的,毫無疑問,有一件冤假錯案出爐。是的,電影中有一位陪審員說了這樣一段話,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被判八年,在一年半刑期的時候被告知我們判錯了。當他在再次步入社會的時候,別人是怎麼想的,我管你冤枉還是不冤枉,總之你都是蹲過大獄的人。是啊!就是因爲整個案件審查程序的不嚴謹,就因爲一些看上去小小的紕漏,造成了別人百分之百的傷害。

而世界知道,少數比多數更多。

十二公民觀後感2

衆所周知,中國司法體系與美國完全不同,《十二公民》是對11個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中國人的疑罪從無原則、陪審團制度以及公民的司法意識的科普,而從實質上說就是借西方陪審團制度的殼,表達對中國目前司法意識制度的思考。影片講的是十二位家長爲小孩的期末補考齊聚一堂,形成了模擬西方法庭的陪審團討論“富二代弒父案”,這些家長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保安、教授、出租車司機、富商等,在聽取學生審理後他們只有達成一致投票才能結束審判,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但隨着不斷的討論模擬,案件的疑點開始浮出水面,經過不斷爭執推測,最終一致得出了無罪的結論。

公民是誰?從法律上講,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人。公民意識與臣民意識相對應,指一個國家的民衆對社會和國家治理的參與意識。電影中的十二公民,不是十二個人,更多的是代表了來自中國不同階層老百姓。

在對富二代弒父案的討論中,大多數家長只求迅速得出最終判定,只有作爲檢察官的八號家長陸剛一致堅持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和還原案件。最初家長們對於陸剛的異議進行了圍攻,“你是不是來挑事兒的?”道出了中國老百姓從骨子裏的從衆心理與公民意識淡薄。本片中一開場是所有人都認爲是“富二代”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其原因除了本案的證人證詞以外,更重要的是因爲目前中國社會固有的一種思維偏見。說起富二代,人們會不自覺的'貼上“不負責任”、“不學無術”、“尋釁滋事”的標籤,在這一固有思維模式下正如陸剛所說,連虛擬法庭上的被告人律師都已經在心裏認定了自己的當事人是有罪的,那麼誰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仇富已經成爲了社會的常態,冷漠也成爲我們的武裝。如果有一天中國司法真的引入了陪審團制度,請問這樣的社會環境與公民素質我們拿什麼去維持一個客觀公平的司法秩序?如何承擔起對生命的生殺大權?借用《十二公民》中的一句話,“如果陪審團都交到這樣的人手裏,那才叫真正的不靠譜。”

偏見是一種無形的暴力,而若是有一天這種暴力成爲常態將道德捆綁,甚至操控了司法審判,那麼一言殺人就成爲了可能。公民在獲得權力的同時也應當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需要履行義務,不要讓暴力成爲了一種常態,學會尊重、學會傾聽,謹言慎行。

影片中的陸剛是檢察官,面對第一輪所有人所認爲的有罪投票,陸剛放棄投票背對桌子,當時他在想些什麼?面對生命,面對法律所有人的態度讓陸剛的背影如此孤獨。更爲諷刺的是這個看似不合羣、無聊、固執的人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檢察官,“你一旦認定他有罪,他在你心裏就死了”,中國只有刑事訴訟中採用了疑罪從無,而疑罪從無和西方的無罪推定原則是不同的,參加投票的家長把這次模擬當做遊戲,對於追求真相的陸剛成爲了“刺頭”。檢察官=刺頭,這還不夠諷刺嗎?陸剛的身份設定無異於是中國司法與平民老百姓的一次變相的對話:這關乎人命的事兒難道都只是法官、檢察官、警察的責任嗎?本片間接描述了一個社會現象,那就是除了陸剛這樣從事法律職業的人以外,沒有多少人會有那個法律知識和追求真相的勇氣,那麼,如果連司法人員也和大衆一樣選擇沉默呢?

近年來許多舊案重提,呼格吉勒圖冤殺案,張輝、張高平叔侄殺冤案的重審、平反。從某種意義上正是司法界的自我審視和變革,陸剛的問話言猶在耳:“你們爲什麼把小孩送到政法大學來讀書?你們的態度或許就是將來他們面對法律的態度。”作爲一名法學院學生,曾經我們都是抱着滿腔熱血,當教師問,你們爲什麼選擇法律?我們都有着基於正義公平的回答,可是四年過去了,自己越來越對這個職業產生懷疑,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制度,因爲制度是人設的。所以無論是哪一種制度脫離了追求公平、正義的心,冤假錯案隨時可能發生。影片的結尾,所有家長都摒除了偏見將這個案件判爲無罪,這部電影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希望,正如這個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黑暗,就算是知道追求真相的路是無休止的,我們依然要堅持。

隨着時代的演變,司法制度和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時事,政府資訊公開也越來越普遍,那麼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當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和素質,在享受司法所帶來的權利的同時,履行責任義務更加理智,客觀的監督司法公平維護司法正義。在維護法律公平與正義的路上,請不要讓陸剛這樣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人感到孤獨。

十二公民觀後感3

影片開頭,是某法律大學英美法補考模擬法庭現場,其實這一設定就給我們提供了一整套司法制度。影片介紹了十二位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活經歷的公民圍繞一起命案展開的關於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辯論。我認爲,片名之所以叫做“十二公民”而非“十二陪審員”,是因爲其實這十二個人並不全符合作爲真正陪審員的條件。美國的陪審員制度對於陪審人員有嚴格的要求和篩選體系。一開始是初選。首先與案子有關的人員,包括與原告或被告有聯繫的人不得入選。

另外一些職業有可能產生思維傾向的,比如律師、醫生、教師等等,也不能入選。此後其餘的候選者還必須透過十分嚴格的審查,來刪除一些由於環境和經歷所造成的有心理傾向的候選人。

而影片中八號是檢察官,六號是外科醫生,而一直認爲嫌疑人有罪的三號,則是一個與兒子有着重要矛盾的父親,對於嫌疑人與父親素有嫌隙這種情況易產生代入感,以致無法客觀判斷。這些都體現了影片中的陪審團與真正的陪審團的差異。

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應該就是八號陪審員透過兩位證人的證詞再結合老人自身的身體情況和居住環境還原案發現場,找到時間上的矛盾證明老人證詞有誤,證實了嫌疑人的無罪可能。而實際上影片主體也是各位陪審員對於證詞的推敲,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改變了陪審員們的投票結果。然而實際上,在美國,這一工作檢方和辯方做的,相當於我國的原告與被告雙方。影片中的兩位證人應屬於檢方證人,那麼辯方的責任就應是透過提問或出示其他證據檢驗證人及其證詞的真實性,已達到辯護目的。這一過程叫聽證。顯然這又是中西司法制度中的又一差異。

我們可以看到,剛開始除了八號陪審員,其他十一個人都是在聽取兩段未經仔細審查的證詞之後便輕易地相信了嫌疑人有罪。然而這種輕信,會使很多人遭受五號和九號陪審員同等的命運,就像五號說的“萬分之一的錯誤,那對於一個當事人來說那是百分之百的災難”,也像八號說的“所謂的百分之百,往往是我們四捨五入的結果,而真相往往是在那些小事裏頭”“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槍斃,這事不該吹毛求疵?”“關係到一個國家法律未來是否公正,不該吹毛求疵?”。這就是司法公正的意義,也是法律工作的意義。我們的參與往往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法律必須是嚴謹的,吹毛求疵是身爲一個法律人該有的態度。

8月25號,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我是一個鑽牛角尖的人,當時我不以爲然。後來我想,人家那麼評價我,一定是我自己沒察覺到,但又給了人家那種感覺,我才發現,我是喜歡把一件事情的性質、定義弄得很明確,表述的很精確。那麼往往就會把事情放到一個很具體的條件下,以至於產生鑽牛角尖、吹毛求疵的效果。而現在我很慶幸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因爲法律再用它強大的力量保護了我們這個龐大的社會的同時,也具有同樣的力量去毀滅一個受冤者的一生,而我們學法律的,以後既有可能成爲一名使用這一武器的戰士,也可能會成爲誤用了它的劊子手。想要正確地使用它,對於各方面的嚴謹是必不可少的。

“無罪假定”,這是美國司法制度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即不論嫌疑犯被指控的罪行有多麼嚴重,不論檢方手中掌握的證據看上去多麼有力,在他被宣判有罪之前,必須假定其無罪。而這一方面大大減小了公民受冤失去自由的可能;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導致罪犯最後會因檢方證據不足而逍遙法外,這就導致了美國的社會治安問題。然而在犯罪率走高的背景下,美國公民仍頂着支付重大代價的危險,堅持保護公民最基本的自由,的確體現了他們對生命、對自由的高度尊重。

然而,中國與美國大不相同,大到意識形態,小到公民生活習慣,方方面面都是不同的,這就註定了,美國司法制度不同於我們,並無好壞之說。我們能做的只是在對比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單純的肯定或否定。影片中,十二名陪審員辯論中的亂象是可見的,這證明至少暫時,這一制度還不適合我們。

影片也反映出了社會中的各色人物,但就思想覺悟、文化水平方面,的確良莠不齊。但是,從另一角度我們也看到,我們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理智、有判斷力的公民。而就像片尾展示的,這樣一場開誠佈公的辯論之後,人們互相感染、瞭解,卸下了刻薄、冷漠的武裝,化解了偏見與誤會,成爲了互相體諒、尊重的朋友。一切都變得明朗和溫馨。我想,這也是法律的意義,在公正平等的思考之後,是光明與溫暖。

十二公民觀後感4

第 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於2015年06月20 日舉行,頒獎禮第一次全面公開評審全過程,最終《十二公民》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五項大獎,成爲大贏家。

一部偉大的電影,無需大製作、大場景,亦無耀眼的明星,而是要讓每個觀衆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解讀,進而反思現有的生活。《十二公民》成功了。

影片開始,用幾個簡潔的鏡頭陳述了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透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第一輪投票,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所有的線索都被逐一討論,隨着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也浮出水面,最後產生的結果也與一開始舉手表決的局面大相徑庭。

一直讓人好奇的8號陪審員的真實身份在電影的最後一刻才揭曉——人民檢察官!正是他的堅持,案子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後戲劇性反轉,十一個人終被他一個人說服。面對其他陪審員一致意見的壓力,他不爲所動,堅持法律,體現了維護法律尊嚴的精神,給熒幕前的觀衆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意識啓蒙課,也引發我們深深的反思。

在當今一個法治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的時代,網絡卻異常發達的國家,公民往往更願意利用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來對當事人進行輿論宣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網絡陪審員',僅僅憑藉媒體或者其他人口口相傳的一些片段,就輕易的給當事人'定罪'而不去相信司法機關嚴密的調查和專業的判斷。這部電影就給了我們理性的洗禮,讓我深深地知道何爲‘理’,又該如何做到‘理’。

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社會和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希望促使民衆反思現狀,進而提倡法治精神、迴歸人性的美好。這或許就是電影《十二公民》給我們的最大啓示。

十二公民觀後感5

刻才揭曉——人民檢察官!正是他的堅持,案子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後戲劇性反轉,十一個人終被他一個人說服。面對其他陪審員一致意見的壓力,他不爲所動,堅持法律,體現了維護法律尊嚴的精神,給熒幕前的觀衆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意識啓蒙課,也引發我們深深的反思。

在當今一個法治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的時代,網絡卻異常發達的國家,公民往往更願意利用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來對當事人進行輿論宣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網絡陪審員',僅僅憑藉媒體或者其他人口口相傳的一些片段,就輕易的給當事人'定罪'而不去相信司法機關嚴密的調查和專業的判斷。這部電影就給了我們理性的洗禮,讓我深深地知道何爲‘理’,又該(轉 載 於:w :十二公民觀後感)如何做到‘理’。

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社會和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希望促使民衆反思現狀,進而提倡法治精神、迴歸人性的美好。這或許就是電影《十二公民》給我們的最大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