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阿甘正傳的觀後感3篇

學問君 人氣:2.33W

《阿甘正傳》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雖然智商不高,卻是忠誠,守信,執着,友善的阿甘。下面是阿甘正傳的觀後感3篇,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的觀後感3篇

阿甘正傳的觀後感一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蹟。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我想,這其實正是影片在暗示我們: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幼年的阿甘曾經腿有殘疾,於是,阿甘的母親就不得不爲她心愛的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以輔助其行走。於是,每每放學後,同伴們就會在路上譏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趕着阿甘扔石頭。往往這時,那位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後,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着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便不在束縛着他,最後他奔跑如飛了。同伴們追不上他,只能眼睜睜的巴望着而束手無策。這,應該說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

憑着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越戰。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裏,觀衆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也許,曾經,有的人常常會感覺到生活的負擔過重,就因爲面前的困難重重,而整天垂頭喪氣、鬱鬱寡歡。阿甘呢,信念是這樣的單純,目標又是這樣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窮山惡水,可愛的阿甘也絕對能夠以一顆絕對平常的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從而達到生命之巔、獲得自己最終的輝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爲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巴布,而幹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着他,他也只爲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鬥,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着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每個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會從中得到些許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

阿甘正傳的觀後感二

《阿甘正傳》毋庸置疑這是一部經典的電影。經典,必定有它不被時間所消磨的精髓。例如《阿甘正傳》除了它所傳遞的正能量外,我們還能從中瞭解到美國曆史文化的變遷,“越南戰爭”、“種族歧視”、“水門事件”等都能從中有所體現。

透過阿甘的講述,以阿甘的視角,向我們展示當時美國的生活。按IQ高低分學校—校園暴力—體育特長同樣能保送大學—種族歧視—越南戰爭—乒乓外交—爲承諾而捕蝦—跑遍全國。

期間,還展示了披頭士文化、總統被刺等事件。透過阿甘的講述,將這些串聯在一起,既給這部小人物奮鬥史增添了幾分真實性的通,也讓人有點忍俊不禁。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只有做傻事的纔是傻瓜

在阿甘坐在公交站臺,講述他的經歷的過程中,有一段的聽衆是個肥胖中年人,當他聽到阿甘就是那個有名的捕蝦公司老闆,是個百萬富翁時,他第一反應是對方吹牛,如何嘲笑着走開。這在我們看來,就是在做一件蠢事,而他就跟一個傻瓜一樣。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從第三視角觀看,如果將我們代入到這個中年人身上,我們或許也會產生跟她一樣的想法。所以,我們不能保證不犯錯,不幹蠢事,只能是儘量保持謙虛之心,儘量不以偏概全。這樣,即使還是犯了錯,我們心裏也能好受點,不會過分沉浸在悔恨當中。

阿甘生於一個單親家庭,智力低於常人。任何孩子只要攤上其中一項,性格多少缺失,他卻兩項俱全,以毒攻毒,別人對他的欺凌與嘲笑,正好被木訥的腦回路擋在了快樂的外面。這一切,得益於他母親的善良。媽媽愛自己的孩子並不稀奇,可並不是每個母親都能像甘太太一樣善良堅強,無條件愛着自己的孩子。莫言的回憶裏經常說起他母親的善良,才塑造起自己的性格。有一個善良的媽媽是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反觀青梅竹馬的珍妮,卻因爲沒有個完整有愛的家庭,即使出落成美人,也一輩子帶着心傷而活。

這部電影讓人忍俊不禁的地方比比皆是,會串着美國現代史的人物和事件娓娓道來——貓王、總統、越戰、水門事件等。而殘酷的地方在於,不論你貧窮富有,萬物是平等的,電影裏的每次刺殺都在提醒着精英階層,庸衆纔是社會的主旋律。

阿甘正傳的觀後感三

命運有可能對人不公平,但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可能創造奇蹟。直到讀了《阿甘正傳》這一個故事,我才深切的懂得了這一道理。

阿甘從小的時候,就是一個智障兒童,智商只有七十五的他,卻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學習的道路上飛奔。跑進了學校,努力學習知識;跑進了大學,刻苦鑽研;後來,他成爲了一名橄欖球健將,他的人生之路,多像一朵傲立於風沙之中的仙人掌花!他用殘殘缺的身體和不殘缺的志向,超越了多少人,達到了多少連常人都難以達到的'高度!

阿甘雖然身有殘疾,但是他卻沒有放棄,跌到了就爬起來,堅強的面對一切,面對種種困難和挑戰。人生並沒有放棄他,它的生命的艱辛壯麗,令人們不禁挑大指稱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阿甘的事蹟就證明了這一句話。

“世上原本並沒有路,只是人走多了便形成了路。”這是魯迅說的。阿甘用她的志向,用他奮勇向前的動力,用她的永不放棄、勇氣和堅持,拋棄了一切的雜念,鵬這機子的直覺,在人生路上不停的奔跑。

兒童時,由於他身有殘疾,所以經常遭受別人的歧視,但是她卻沒有退縮,反而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同學;在踏雪的足球場上,他又把自己的運動天賦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戰爭的歲月裏,她不怕傷痛,毅然與敵人鬥爭,創造了一個有一個的新輝煌!阿甘的人生,又是多麼的高尚啊!他那是金錢如糞土的品質,至今還留存在我的腦海之中,他辦起了企業,但是在成功後,卻把很多錢都贈給了好友的母親,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誰能做到?

我們也要向阿甘學習,誠實守信,有拼搏,有永不服輸的精神!我們一定要努力,不要怕別人的嘲笑,像阿甘一樣,在人生路上綻放出生命的花朵!讓我們的心靈充滿了溫暖,像阿甘一樣,那樣的純淨,堅強,這是生命中最寶貴的體現。

阿甘,你的實際,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