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宇宙與人》觀後感15篇

學問君 人氣:3.16W

看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宇宙與人》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宇宙與人》觀後感15篇

《宇宙與人》觀後感1

前幾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上,老師給我們播放了科教片《宇宙與人》,看完以後,有很深的觸動,寫寫自己的感想。

根據現代人類的推測,宇宙起源於150億年前的大爆炸,爆炸後宇宙在不停的膨脹,不斷的變化,這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中的變化、發展是相符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無窮多個類似於我們銀河系的星系,而在銀河系當中,又有數不盡的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就單單太陽系,又有八大行星,若干衛星,地球只是行星中普通的一個。

太陽表面溫度是6000度,其中心達1500 萬度,之所以有這樣的高溫,是因爲太陽內部不斷髮生着劇烈的核聚變。四個氫原子核聚變成一個氦原子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是我們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但是太陽內部的氫原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着核聚變的進行,太陽內部氫原子的數量不斷減少,其剩餘的氫原子大概還夠消耗40多億年。當氫原子消耗完以後,會發生另一種新的聚變,由氦原子核聚變形成碳原子核,這時候發生的聚變會產生更大的能量,釋放出更多的光和熱。慢慢的,大概90億年過後,太陽會變成白矮星,不再發光發熱。

我們很不幸,太陽已經燃燒到了中年,它不可能無窮盡的一直向我們提供能量;我們又是很幸運的,起碼我們還有剩下的40億年時光去探索其他的星球,去發現其他的居住地。這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立統一原理又是相通的。

宇宙那麼大,宇宙中的星系、星球不計其數,但是到目前爲止,我們僅僅發現地球上存在生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體現了馬克思哲學上的偶然性。但是,生命會在地球這顆星球上出現有其必然的原因,適當的日地距離,才形成了地球上適宜的氣候條件,各種綜合的條件組合到一起,就有了形成生命的必然條件,因此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現,又是馬克思哲學必然性的體現。

人世間最奇妙的東西大概就是生命了,各種最初的、簡簡單單的化學因素,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形成各種化合物,經過不斷的組合,竟然形成了最簡單的生命,自然界的神奇魔力不得不讓人驚歎。伴隨着時間的推移,海陸的變遷,各種有生命的生物也在不斷的進化,一些落後的物種不斷的被淘汰,有優勢的物種不斷進化下來,從最初的海洋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再到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經歷了成千上萬的年演變,纔到智能人類,這體現了宇宙是不斷髮展變化的,生物也是不斷進步的。

相比於整個宇宙的歷史,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猶如劃過夜空的流星一樣轉瞬即逝,是選擇碌碌無爲還是選擇充滿追求,是每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必須時刻不忘的問題。前者的命運,如同一顆宇宙塵埃,在生命終結的一剎那,將無聲無息地消沉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之中。人應該對生命充滿熱愛,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秒的時間,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暫的生命在瞬息之間迸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宇宙與人》觀後感2

在中國古代,有兩位僧人有一個晦澀的對話。一位僧人問另一位僧人,天上的雲在飛,是雲動,還是風動?那位高僧回答,既不是雲動,也不是風動,而是你的心動。雲、風、乃至人都是物質世界的產物,其本身也是物質,但是人與雲和風似乎又極不相同。或許我們會說,雲悠遊于晴空,風吹拂在大地上,而人,是腳踏實地的人,他們需要進食,需要休息睡眠,當然不同。這卻是極其表面的差別,稍微細想,我們發現,在上面的故事中,人,是一個旁觀者。旁觀者這一詞十分普通,我們卻不能把它用在雲和風上面。其實,很多東西都不足以稱作旁觀者,草不行、樹不行、花不行,就是有着生命,能夠自由活動的動物也不行!確切的說,只有人,纔有資格做一個旁觀者。

旁觀者,不像雲和風,他首先是有生命的;旁觀者,也不像其他動物,因爲他在思考,他也能把自己的思考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奇蹟,但卻被埋頭於日常生活的我們忽略了——人,是有生命的智能動物。純粹物質的宇宙能夠演化出生命,生命在這顆星球上誕生並且改造這顆星球長達近40億年,而且在500萬年前,這些生命中的猿猴逐漸進化,隨即產生了智能的人類。從人類用笨拙的手在巖壁上用簡單的圖形記錄自己的生活,到創造輝煌的史前文明,最後穿越宗教的黑暗,迎來科學的曙光,只用了幾萬年。現實的瑣碎和生活的有條不紊,讓我們很難在這麼廣闊的的時空視野下觀看我們的起源、發展,也難以認識到人類誕生對整個宇宙的重要地位,這是一個遠非“神奇”所能形容的重大事件。宇宙,一個偉大物質演化的史詩,它,作爲一個沒有知覺的物質系統,卻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能夠理解它的生物。

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人類的大腦這個超級資訊處理器是目前宇宙中最完美的智能結構。胡思亂想會帶來很多痛苦,甚至把自己逼成精神病患者;然而,沒有人希望自己成爲只有本能沒有思考的動物,更不願意成爲完全失去意識的植物人。

凡是人類都有智能,卻並非人人皆是智慧的。從大爆炸產生宇宙,到人類產生,直至今天擁有高度的現代文明,這是一個充滿艱辛,到處都是不確定性的過程,任何一點變化都可能延緩甚至阻止人類的出現與發展,其實,作爲個體的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也是極其偶然且神奇的。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珍惜宇宙億萬年來結出的這個碩果——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輕者把生命當成消遣,生活頹廢,缺乏追求,放逐自我;重者稍遇挫折,就把生命還給了宇宙,就像現在工作壓力下那一個個選擇輕生的大學生。也許,相對於地球、相對於宇宙,人的生命太過短暫和渺小。但是,當你把生命,你把擁有智能的自己放在整個宇宙中,納入億萬年的時光裏看待時,你不應該僅僅看到生命的短暫與渺小,你更應該明白,物質世界中的人類誕生是個奇蹟,我們自己更是神奇的存在!生命短暫,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更應該讓短暫的生命煥發光彩,活的有意義,活得快樂幸福。這,是每個人在物質的智能之外更應該尋求的智慧!

《宇宙與人》觀後感3

神祕的宇宙一直是我們人類所向往的,正是因爲宇宙如此神祕,人們纔不斷地去探索它,研究它,希望能夠找到宇宙的真相。事實上,宇宙與人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但目前,人的智力還無法去解開宇宙真實又神祕的面紗。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科普片,它講述的是地球的誕生與人類的進化,在這部影片裏我們不僅能更仔細、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觀察這個創造了人類的物質系統,而且還能弄清楚這個物質系統是怎樣進行操作的,而這又正好驗證了馬克思所說的“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應該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創造出了人類,更創造出了人類的智慧。時間在流逝,人類在進步,人們對宇宙太空的認識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了宇宙的不凡。陽光是生命本源,太陽發出光和熱,照亮了地球,也照亮了生命。液態水爲地球生命的誕生提供了溫牀,時刻不停繞着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生命的運動規律。這一切,促使了生命產生。我們都知道在人類之前,恐龍作爲這個地球的統治者,存在於地球之上幾億年,在恐龍滅亡之後,人類誕生了。人類的出現,纔是世界真正存在的關鍵。人類是由猿分離出來的,和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各種機能最複雜,最神奇。人類延續了地球的生命,也延續了偉大的世界。人類在發現了自然規律之後,按照自然的規律,一點點的將地球改造成所謂的按人類意志發展的生機勃勃的世界。然而,事物是辯證的,人類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着自然,並且促使着這個自然向着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然而宇宙的進程絕對不是無組織、無目的的。在貌似無機與偶然的大自然的事件之後,存在着一張神祕而不可見的網。在這張網上有目有綱,這個無形而存在的秩序之網,也就是老子所言的“天網”,就是“天道”,也就是莊子的“天籟”,就是黑格爾的“邏格斯”、“絕對理性”,康德的“先驗理性”。這一觀點可稱爲辯證唯理論。宇宙的本體存在是理性的存在。這種理性,就體現在自然現象之後的秩序、法則、組織。這種理性不是被人的思維所主觀決定的。相反,人類思維是以符號系統模擬和把握着宇宙中存在的本體邏輯組織。

人類是偉大的,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但是我們必須謹慎使用人類的智慧,人類創造了文明,但是文明也是可以毀滅人類的。人類面對宇宙的贈與,已經少了些的感恩之心,反而是無止盡的竭取。

雖然人類擁有智慧,擁有思維,但這也無法改變人類不過是龐大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這一事實。茫茫宇宙中,人類是渺小的,濫用宇宙賦予人類的智慧去破壞生態,最終將遭到宇宙無情的報復!

我們可以認識規律,但也必須尊重規律。這樣人類文明纔會最終得以延續。

《宇宙與人》觀後感4

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知道了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但這只是書本上文字告訴我們的,看了《宇宙與人》這部影片,我才明白“世界是物質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影片中說,自從人類發現了基因的結構,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塵埃,只要經過特別精緻的編排,就能締造出生命這樣的進階物質形態,而且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它就能演化出智能。

我覺得這段話說得很好,它用現代的科學文化知識向我們詮釋了世界是物質的,生物起源於物質,物質是人類起源的基石。

在中學課本里,我們學習了生物的起源,明白了單細胞生物到智能的人類是如何一步步進化的。孰不知地球源於太陽,太陽纔是真正的生命的締造者。宇宙是那麼地神奇,在衆多星球中,它選擇了地球,給了它生命,這更是奇蹟。看了影片,我們明白了,這種奇蹟其實也是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因爲地球特殊的構造爲生命的出現提供了機遇。

自然界中,四種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維繫着整個宇宙。太陽爲地球創造了生命,但由於力的存在,或許曾經地球也被這種力毀滅過,又誕生生命。科學家們的不斷研究,向我們揭示着那些奧祕。宇宙創造了人類,人類發展了,又去研究宇宙,或許這就是哲學吧!

科學家們研究太陽系的行星,只想發現有沒有生命存在。然而,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和地球最相似的金星,也未成爲另一個生命的搖籃。太陽創造了生命,但它也可以毀滅生命,它的強光、強磁場及射線等都是非常可怕的,都是可以將生命徹底毀滅的。

地球上生命的誕生也是經過無數日日夜夜的進化得來的,地球的演變最終產生了生命。地球上環境的完善也是衆多因素影響的結果。月球作爲地球的天然衛星,它留給我們了足夠做美夢的溫馨長夜,然而它卻由於質量太小而只能成爲一顆死行星,或許這就是宇宙的選擇。

太陽系那麼多顆行星,但卻只有在地球上發現了大量生命存在的痕跡,這是宇宙的選擇。人類的出現帶來了人類文明,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並反作用於物質。

宇宙也在不斷髮生着我們無法感知的變化,雖然這種變化可能會給人類帶來一些災難,但這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使所有物質力量在一種恰到好處的抗衡中實現最充分的物質演化。太陽僅剩下四十億年的光輝,這期間,人類不知又將有怎樣的發現,也不知會以怎樣的方式來對抗太陽的巨大演變,讓生命的奇蹟得以延續。而四十億年,對於宇宙是短暫的,但對於人類卻是漫長的,人類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究宇宙的奧祕、生命的奧祕。

物質世界是那樣地美妙,在宇宙漫漫長的演變中人類只是那精彩的一段。或許人類的誕生,正是宇宙安排的,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宇宙與人》觀後感5

在中國古代,有兩位僧人有一個晦澀的對話。一位僧人問另一位僧人,天上的雲在飛,是雲動,還是風動?那位高僧回答,既不是雲動,也不是風動,而是你的心動。雲、風、乃至人都是物質世界的產物,其本身也是物質,但是人與雲和風似乎又極不相同。或許咱們會說,雲悠遊于晴空,風吹拂在大地上,而人,是腳踏實地的人,他們需要進食,需要休息睡眠,當然不一樣。這卻是極其表面的差別,稍微細想,咱們發現,在上方的故事中,人,是一個旁觀者。旁觀者這一詞十分普通,咱們卻不能把它用在雲和風上方。其實,很多東西都不足以稱作旁觀者,草不行、樹不行、花不行,就是有着性命,能夠自由活動的動物也不行!確切的說,只有人,纔有資格做一個旁觀者。

旁觀者,不像雲和風,他首先是有性命的;旁觀者,也不像其他動物,正因他在思考,他也能把自我的思考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奇蹟,但卻被埋頭於日常生活的咱們忽略了——人,是有性命的智能動物。純粹物質的宇宙能夠演化出性命,性命在這顆星球上誕生並且改造這顆星球長達近40億年,而且在500萬年前,這些性命中的猿猴逐漸進化,隨即產生了智能的人類。從人類用笨拙的手在巖壁上用簡單的圖形記錄自我的生活,到創造輝煌的史前禮貌,最後穿越宗教的黑暗,迎來科學的曙光,只用了幾萬年。現實的瑣碎和生活的有條不紊,讓咱們很難在這麼廣闊的的時空視野下觀看咱們的起源、發展,也難以認識到人類誕生對整個宇宙的重要地位,這是一個遠非“神奇”所能形容的重大事件。宇宙,一個偉大物質演化的史詩,它,作爲一個沒有知覺的物質系統,卻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能夠明白它的生物。

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咱們——人類的大腦這個超級資訊處理器是目前宇宙中最完美的智能結構。胡思亂想會帶來很多痛苦,甚至把自我逼成精神病患者;然而,沒有人期望自我成爲只有本能沒有思考的動物,更不願意成爲完全失去意識的植物人。

凡是人類都有智能,卻並非人人皆是智慧的。從大爆炸產生宇宙,到人類產生,直至這天擁有高度的現代禮貌,這是一個充滿艱辛,到處都是不確定性的過程,任何一點變化都可能延緩甚至阻止人類的出現與發展,其實,作爲個體的咱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也是極其偶然且神奇的。然而,很多時候咱們並不知道珍惜宇宙億萬年來結出的這個碩果——咱們的性命,咱們的生活!輕者把性命當成消遣,生活頹廢,缺乏追求,放逐自我;重者稍遇挫折,就把性命還給了宇宙,就像此刻工作壓力下那一個個選取輕生的大學生。也許,相對於地球、相對於宇宙,人的性命太過短暫和渺小。但是,當你把性命,你把擁有智能的自我放在整個宇宙中,納入億萬年的時光裏看待時,你不就應僅僅看到性命的短暫與渺小,你更就應明白,物質世界中的人類誕生是個奇蹟,咱們自我更是神奇的存在!性命短暫,咱們更就應珍惜,咱們更就應讓短暫的性命煥發光彩,活的有好處,活得愉悅幸福。這,是每個人在物質的智能之外更就應尋求的智慧!

《宇宙與人》觀後感6

很長一段時間,宇宙這個巨大的時空組合,像其他人一樣,充滿了一種貪得無厭的好奇心。而且隨着科學的不斷進步和媒體的飛速發展,對宇宙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而生活中撿來的東西和拼湊出來的宇宙面貌,卻是模糊不清,不完整的。

上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科教片—— 《宇宙與人》,彌補了我在宇宙中的認知缺陷。它讓我係統地瞭解,歸根結底,宇宙這個巨大物質世界的產生、發展等等。更重要的是,結合我們所學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可以清楚地理解生活在這個物質世界裏的人與宇宙的關係。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

宇宙本質上是物質的。150億年前,一個溫度極高的能量奇點突然爆發,創造了這個充滿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個爆炸過程還在繼續,因爲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就會被自身的引力摧毀。物質的客觀存在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特點決定了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物質的表現,物質是這一切的根源,任何超越物質條件的觀念都是不可能的。

關於物質的一切都是時間和空間的存在。物質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但是一個純粹而豐富的物質世界是可以創造智慧的。人,一種從宇宙的變化中衍生進化而來的生物,已經成爲思維的載體。一個沒有思想和意識形態的世界將是可怕而蒼白的。再說,在這樣的世界裏,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宇宙的運動創造了地球,充足的陽光爲一切生命的開始提供了養料。生物從海洋爬行到陸地,在不斷的適應性進化過程中,最終選擇了赤道附近森林的南方古猿。他們是人類的祖先。迫於生存,它們開始用後腿走路,前肢拾起樹枝或石塊防禦敵人。四肢分開使用,長期進化,慢慢變成了手腳。於是,就這樣,人類已知的唯一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生物——出現了。脫離宇宙的人類,脫離宇宙的生命,都是空話。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和過程可以孤立存在,而是與周圍的其他事物和過程聯繫在一起。每一個事物和過程的要素和環節都不能孤立存在,都是與其他要素和環節相聯繫的;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統一的整體和過程,一切事物和過程都是宇宙連接網絡的一部分、環節或階段;與其他事物和過程不相關聯的孤立事物和過程是不存在的。

既然人類可以在宇宙和地球上存在,就應該研究宇宙的發展,關注宇宙的起源和趨勢。這樣,結合我們智慧的高科技產品的運用,主觀地逆轉宇宙的變化,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和宇宙。我相信,隨着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在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宇宙如此永恆的發展正被我們神祕的面紗一點一點揭開。讓我們帶着這個願景繼續探索。

《宇宙與人》觀後感7

前幾天,我們觀看了一部科普片《宇宙與人》,在經歷了60分鐘驚心動魄的視覺享受,1個小時蕩氣迴腸的心靈震撼之後,真叫人感慨萬千。

應該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能,創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着,因爲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如果這個世界只存在物質,而沒有一個更進階的形式去意識到這個物質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將毫無意義。宇宙選擇了生命、然後又選擇了人。地球的環境是那麼的適宜,有不遠又不近的太陽在源源不斷提供着生命所需的光和熱,液態水爲生命誕生提供了溫牀,時刻不停繞着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生命的運動規律,還有那些爲我們阻擋外來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夥伴們。這種種的一切,促使生命產生了。

人類產生的又是那麼的恰到時候,上一代的地球統治人物?恐龍爲我們承擔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人類從此走進地球的統治。在發現了自然規律這一寶藏之後,人類按着宇宙事先制定的法則,一步步將地球改造成按人類意志發展的生機勃勃的世界。而今,人類已有能力採取措施來避免恐龍的悲劇,也許人類會永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事物是辯證的,人類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着自然,並且促使着這個自然向着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環境污染、人口膨脹已經讓人類吃夠苦頭,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這個勢頭,恐怕將來毀滅地球的,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人類自己了。“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我們應該感謝這個宇宙,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奇蹟,愛護好自己和自己的同類,讓這個宇宙爲這個地球而驕傲!

比起整個宇宙的歷史,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猶如劃過夜空的流星一樣轉瞬即逝,是選擇碌碌無爲還是選擇充滿追求,是每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必須時刻不忘的問題。前者的命運,直如同一顆宇宙塵埃,在生命終結的一剎那,將無聲無息地消沉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之中。人應該對生命充滿熱愛,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及組成生命的材料。時間,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暫的生命在瞬息之間迸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宇宙與人》觀後感8

我津津有味地看了這部電影,宇宙的真面目似乎有抹上了一層層的迷霧。使他更撲朔迷,讓我有太多的好奇以及疑難雜問!

“宇宙到底有多大?”

也許這個問題對別人來看是一個白癡又明知故問的問題,但對於我的來說——這意義非凡。

既然宇宙是萬物誤和的大爆炸而產生的神奇“結晶”!它的範圍也在日日夜夜地擴大。但是,爲何宇宙已是氾濫全界的“霸王”了,爲何還可以膨脹呢?還是宇宙的無邊無際根本那就是浪得虛名的呢?

如果真的有我們胡編亂造的邊界之地!那將會是何境何地呢?是白茫茫的一片荒無人煙的境地?還是人們渴望和追求的未來和人們愛恨交加的過去?如果確實爲真,我們又何時可以到神話中的邊界呢?啊!我渴望的邊界!你何時纔可以揭開你的重重面紗,讓我可以一一看透你的神祕面孔!

黑洞——這陰森又極其可怕的地方!他可以吞噬一切偷跑到禁地的光明。或許,他可以將太陽光融煉於它的“煉火爐”中!然後煉成“三味真火”,讓木星——太陽系的“老二”化爲“太陽二號”!

因爲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它的大小和太陽的“腰圍”及其相近!在太陽爆炸時,那開天劈地的爆炸威力甚遠!他的“音波功”或許可以將黑洞碎屍萬段!那“三味真火”會嚴重泄漏,然後隨着引力匯入木星。木星的——讓人毛骨悚然的核能與熱量,電子與分子,急速摩擦相撞,火焰將木星餃子似的包了起來。一個過了“保質期”的爆炸與一個“新產品”產生的大爆炸相相廝殺!可想而知,誰更厲害呢?我們人類就可在“太陽二號”的庇護下得到保護。

現代科技的日益發展,拉下了最原始無比的帷幕!未來更是日新月異的,也許,未來還有“城市飛俠”——它是核能爲源源不絕的能量。是海陸空的“三犧動物”。以光速爲標準,可謂海中穿,驚海物;陸上行,掀風浪;空裏翔,破浮雲!讓人有欲速則達的瞬移感。速度它認第二,誰敢人第一?

現代科技的日益發展,拉下了最原始無比的帷幕!未來更是日新月異的,也許,未來還有“光纖僕人”——這是千辛萬苦纔有“SLH”納米技術研發出來的。上天入地,飛檐走壁,無所不能;上刀山下火海,毫無怨言;貼身保鏢,最佳僕人,家庭教師······百變金剛!讓自己享受皇室般無所不欲的待遇。······

也許我的想法都是天馬行空!但,一切都要由我們的思維去綻放夢想的花朵。宇宙是無奇不有的,爲了一看宇宙的真面目,爲了未來日新月異的發展,爲地球欣欣向榮的未來,我們應該理所當然的去努力學習。讓未來的望遠鏡穿透宇宙,讓未來的火箭穿梭全界,讓未來的我們創造奇蹟!

宇宙太撲朔迷離,但它帶給我的的好奇以及疑難雜問,會不斷努力走向科學的領域,去探索,去追尋!

《宇宙與人》觀後感9

作爲20xx年的科教大片,很多人應該都看過《宇宙與人》,因爲當時似乎是作爲破除僞科學的任務來進行的,基本所有單位和學校都會組織大家觀看。我看過兩遍,父母單位組織時看過,學校組織時又看了一遍。

也許大家一直對科教片從來就沒有什麼好感,但《宇宙與人》確實讓我耳目一新。一方面因爲影片運用了大量三維動畫(長達45分鐘),把宇宙和很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展現出來;在15分鐘內的真實畫面中,編導也煞費苦心,選用了許多色彩豔麗的自然風光及人文景觀,而且大多采用快鏡頭的拍攝方法,與三維動畫相結合,讓人從宇宙的角度看待歲月的流逝、空間的轉移,給人一種時空感、滄桑感。

另一方面,影片中也飽含了作者自己的情感表達,處處體現着一種宇宙與人的關係,體現着一種人文關懷。宇宙孕育了地球,地球孕育了人類。在宇宙中,像地球這樣剛好具備產生生命所有條件的星球是十分稀少的,至今能確切肯定的也只有地球。而在地球上數以萬計的生命中,又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智能。經過了幾十億年的發展變化,現在的地球正處於最穩定的運轉時期,是最適合居住的:大氣層擋住了有害的射線,讓溫暖的陽光撫摸大地;月亮經過長期的公轉,減慢了地球的自轉,使得地球每天都有24個小時,正如影片中所說“月亮給了我們足夠做美夢的時間”。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舒適、祥和的時期。作爲智能生物,人類是偉大的;生活在地球上,人類是幸運的。

還記得這樣一組畫面:當影片快要結束時,所有的生物,從原始到現代,按時間漸次出現在一級一級的階梯上。階梯不斷旋轉,鏡頭不斷升高,在音樂緩緩達到高潮時,人出現在了階梯最寬的頂層,傲首生靈,眺望前方。頓時讓人感到一種心潮的激昂、熱血的沸騰,這是一種人類的自豪、生命的驕傲。這種感覺並不是人類隨意主宰地球的權利,而是珍惜生命、愛護地球的責任與使命。“morepower, more responsibilities”,這也是作者想要透過影片告訴我們的。

其實,科教片、記錄片可以算是很好的電影題材,雖然沒有扣人心絃的情節、令人窒息的絢麗特效,但其內容的豐富是無可比擬的。近年來的題材如《故宮》、《圓明園》等,無不以自己磅礴厚重的歷史底蘊征服觀衆,看似緩慢的節奏和娓娓道來,卻帶領我們在宏偉的時空中穿梭。

也許《宇宙與人》的創作初衷並不是與僞科學作戰,僅僅是作者自己的創作流露。但特定的時期賦予了它這個意義,正如影片播放前加上了一個宣傳破除封建迷信的短片一樣,但也一定程度上爲歷來就缺乏商業宣傳和炒作的科教類電影推波助瀾了一把。無論如何,《宇宙與人》還是值得一看的:人因爲宇宙而生存繁衍,宇宙因爲人而更加精彩。

《宇宙與人》觀後感10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裏,幾個人推着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裏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爲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爲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爲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爲了環保。

在意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污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污染物45公斤。

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個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污染。

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約佔70%—80%;堆肥法,約佔10%—20%;焚燒法極少,僅佔1%。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爲遠期的污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裏,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不要在中國發生!

《宇宙與人》觀後感11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上教師放映了《宇宙與人》這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一部科普教育片,生動形象的講述了宇宙的演變和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對宇宙奧祕進行探索的過程。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並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着,因爲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從那裏我們能夠得到答案。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可是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能夠相信,僅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宇宙選擇了地球作爲生命的載體,供給地球源源不斷的光和熱,供給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水,時刻不停繞着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生命的運動規律,還有那些爲我們阻擋外來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種種條件促使了生命的誕生。生命的出現帶來了意識,這使得地球不再僅僅是個物質球體,而變爲了物質與意識共存的球體。如果這個世界只存在物質,而沒有一個更進階的形式去意識到這個物質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將毫無意義。

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曾統治世界,可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物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這也說明了必將有更進階的生命來統治世界。之後人類便出現了,之後人類學會了運用自然規律,學會了耕種,學會了把自然的改造爲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人類已然學會了趨利避害,也許恐龍滅亡的杯具絕不會在人類身上上演。可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應當辯證的去看待。

人類在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着地球環境,並且促使着這個自然向着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環境污染、人口膨脹已經讓人類吃夠苦頭,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這個勢頭,恐怕將來毀滅地球的,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人類自我了。就像影片中說的“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可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我來建設,否則,禮貌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地球是美麗的是神奇的,它承載生命和期望;地球是脆弱的,我們不節制的開發和破壞終將毀滅它。我們應當感激地球,珍惜地球,它是我們唯一能夠生存的地方。

不得不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能,創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

《宇宙與人》觀後感12

在中國古代,有兩位僧人有一個晦澀的對話。一位僧人問另一位僧人,天上的雲在飛,是雲動,還是風動那位高僧回答,既不是雲動,也不是風動,而是你的心動。雲、風、乃至人都是物質世界的產物,其本身也是物質,可是人與雲和風似乎又極不相同。或許咱們會說,雲悠遊于晴空,風吹拂在大地上,而人,是腳踏實地的人,他們需要進食,需要休息睡眠,當然不一樣。這卻是極其表面的差別,稍微細想,咱們發現,在上方的故事中,人,是一個旁觀者。旁觀者這一詞十分普通,咱們卻不能把它用在雲和風上方。其實,很多東西都不足以稱作旁觀者,草不行、樹不行、花不行,就是有着性命,能夠自由活動的動物也不行!確切的說,僅有人,纔有資格做一個旁觀者。

旁觀者,不像雲和風,他首先是有性命的;旁觀者,也不像其他動物,正因他在思考,他也能把自我的思考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奇蹟,但卻被埋頭於日常生活的咱們忽略了——人,是有性命的智能動物。純粹物質的宇宙能夠演化出性命,性命在這顆星球上誕生並且改造這顆星球長達近40億年,並且在500萬年前,這些性命中的猿猴逐漸進化,隨即產生了智能的人類。從人類用笨拙的手在巖壁上用簡單的圖形記錄自我的生活,到創造輝煌的史前禮貌,最終穿越宗教的黑暗,迎來科學的曙光,只用了幾萬年。現實的瑣碎和生活的有條不紊,讓咱們很難在這麼廣闊的的時空視野下觀看咱們的起源、發展,也難以認識到人類誕生對整個宇宙的重要地位,這是一個遠非“神奇”所能形容的重大事件。宇宙,一個偉大物質演化的史詩,它,作爲一個沒有知覺的物質系統,卻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能夠明白它的生物。

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咱們——人類的大腦這個超級資訊處理器是目前宇宙中最完美的智能結構。胡思亂想會帶來很多痛苦,甚至把自我逼成精神病患者;然而,沒有人期望自我成爲僅有本能沒有思考的動物,更不願意成爲完全失去意識的植物人。

凡是人類都有智能,卻並非人人皆是智慧的。從大爆炸產生宇宙,到人類產生,直至這天擁有高度的現代禮貌,這是一個充滿艱辛,到處都是不確定性的過程,任何一點變化都可能延緩甚至阻止人類的出現與發展,其實,作爲個體的咱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也是極其偶然且神奇的。然而,很多時候咱們並不明白珍惜宇宙億萬年來結出的這個碩果——咱們的性命,咱們的生活!輕者把性命當成消遣,生活頹廢,缺乏追求,放逐自我;重者稍遇挫折,就把性命還給了宇宙,就像此刻工作壓力下那一個個選取輕生的大學生。也許,相對於地球、相對於宇宙,人的性命太過短暫和渺小。可是,當你把性命,你把擁有智能的自我放在整個宇宙中,納入億萬年的時光裏看待時,你不就應僅僅看到性命的短暫與渺小,你更就應明白,物質世界中的人類誕生是個奇蹟,咱們自我更是神奇的存在!性命短暫,咱們更就應珍惜,咱們更就應讓短暫的性命煥發光彩,活的有好處,活得愉悅幸福。這,是每個人在物質的智能之外更就應尋求的智慧!

《宇宙與人》觀後感13

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着,因爲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有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那麼宇宙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呢?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概括其是無限的。而這種無限性又是其本質和現象、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衆所周知,宇宙在本質上是物質的,於是無限的物質以運動作爲自已存在的根本方式,沒有運動就無從顯示物質的客觀存在。

而作爲統一物的宇宙,一方面在任何時刻都將有自己的無數特定的具體形態,而每一種具體形態卻都受特定時空等條件的具體限制,因而呈現出宇宙的相對靜止性和有限性;另一方面,宇宙的任何具體形態都因其內在矛盾決定而將不斷地被否定,從而顯示了宇宙的絕對變動性和無限性。於是,宇宙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對立統一中,達到了這樣的局面:“無限時間內宇宙的永遠重複的連續更替,不過是無限空間內無數宇宙同時並存的邏輯補充。”

我們知道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曾統治世界,但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物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這也說明了必將有更進階的生命來統治世界。之後人類便出現了,接着人類學會了運用自然規律,學會了耕種,學會了把自然的改造爲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人類已然學會了趨利避害,也許恐龍滅亡的悲劇絕不會在人類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應該辯證的去看待。就像影片中說的“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不過,人類作爲歷史上產生的具體的物質形態,是宇宙自然的產物,也必然服從宇宙自然的法則。不管它有多大的智慧和創造能力,也不能違背辯證哲學的法則。不管它世世代代延續得多麼久遠,不管它將來適應性多強和如何發展,更不管它在所居星球毀滅後遷移到了哪些星球,其滅亡總是必然的,這點不應諱忌。從長期來看,人類發展就是一個從邏輯原點走向相對無限發展、直到消亡的歷史過程。

《宇宙與人》觀後感14

濃黃色山巒淡出畫面,隨着雄壯的音樂響起,山巒的形體起了變化,最終如一錘定音一樣在畫面上終止,現出“宇宙與人”四個大字,科教片《宇宙與人》如同一幅風光油畫逐次映入眼簾,充滿一種別樣的詩情畫意,使人身臨其境般的感受着宇宙及人類自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宇宙與人》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宇宙史詩,同時也是一首震撼人心魄的人類讚歌。影片透過電腦特技,深入淺出的向我們介紹了宇宙和人類: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物質“大作坊”,人類是他的最值得驕傲的產品;太陽是一個擁有億萬能源的“暴發戶”,它給人類生命提供了巨大的光和熱,月亮使地球旋轉速度減慢,由每天12小時變成了24小時,給地球一個穩定,給人類提供氧氣,讓人類生活是自由的……這一切,都是我深深的感覺到,人類是宇宙全部物質運動的最大受益者,人類是宇宙的精靈。宇宙爲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存空間——藍色星球,這是到目前爲止在其他星球所沒有發現的。因此,人類是幸運的,人類的生命是美麗的,是高尚的。既然宇宙賜予人類這麼難得的生命條件,人類就沒有理由不珍惜我們美麗、高尚的生命,熱愛我們美好的生活,以回報宇宙的博大和慈愛。

《宇宙與人》在啓迪我們心智的同時,也濡染,淨化着我們的心靈。影片以不容置疑的語言告訴我們:宇宙是一首偉大的物質演化的史詩。宇宙把物質和智能交給我們人類,而精神和道德的完善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完善。才能不辜負宇宙對我們的希望。是啊,宇宙給人類創造了取之不盡的物質資源。如引力,太陽能,核聚變等等。人類只有用宇宙賜予的這些寶藏來改造宇宙和大自然。才能創造如:計算機,通信衛星,宇宙飛船,這樣輝煌的文明史詩,也不能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否則,人類如果用宇宙賜予我們的東西來殘害生命,破壞自然,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這是人類的悲哀,也是宇宙的悲哀。

大自然是我們的防護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能源。大自然是大方的,但就不是好欺負的,如果我們不好好珍惜,必定遭到無情的懲罰。沙塵暴,酸雨,泥石流。大自然的任何微小的報復,都足以摧毀我們好不容易建起的家園,可是仍有人,樹照樣濫伐,煙囪依然吐出那黑的濃煙,工廠依舊排放那些渾濁的污水,綠甚至可能成爲一抹遙遠的回憶,爲了人類的生存,爲了造福後代,我要大聲呼籲保護地球上的動物,植物,保護地球上的生態平衡,保護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你”“我”“他”。

珍愛生命,珍愛自然,這是《宇宙與人》給我最大的感受,我希望我們國家能多多生產出一些這樣既具有完美藝術形式,又能啓迪人的心智,淨化人的靈魂的好片,大片。我們學習的內容將會更多,更廣。

《宇宙與人》觀後感15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上老師放映了《宇宙與人》這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一部科普教育片,生動形象的講述了宇宙的演變和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對宇宙奧祕進行探索的過程。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着,正因一旦宇宙停止向外戶外,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因此說戶外是絕對的,從那裏咱們能夠得到答案。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但是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能夠堅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宇宙選取了地球作爲性命的載體,供給地球源源不斷的光和熱,供給性命生存所必需的水,時刻不停繞着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性命的戶外規律,還有那些爲咱們阻擋外來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種種條件促使了性命的誕生。性命的出現帶來了意識,這使得地球不再僅僅是個物質球體,而變爲了物質與意識共存的球體。如果這個世界只存在物質,而沒有一個更進階的形式去意識到這個物質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將毫無好處。

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曾統治世界,但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物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這也說明了必將有更進階的性命來統治世界。之後人類便出現了,之後人類學習並領悟了運用自然規律,學習並領悟了耕種,學習並領悟了把自然的改造爲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人類已然學習並領悟了趨利避害,也許恐龍滅亡的杯具絕不會在人類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就應辯證的去看待。

人類在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着地球環境,並且促使着這個自然向着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環境污染、人口膨脹已經讓人類吃夠苦頭,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這個勢頭,恐怕將來毀滅地球的,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人類自我了。就像影片中說的“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咱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咱們自我來建設,否則,禮貌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地球是美麗的是神奇的,它承載性命和期望;地球是脆弱的,咱們不節制的開發和破壞終將毀滅它。咱們就應感謝地球,珍惜地球,它是咱們唯一能夠生存的地方。

不得不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性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能,創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