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八佰》觀後感集錦15篇

學問君 人氣:2.03W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佰》觀後感集錦15篇

《八佰》觀後感1

《八佰》在上映後熱度不減,前兩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這部電影。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但那些動人的畫面依舊曆歷在目。

這部影片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四百多人對外號稱八百壯士,用智慧、勇敢、鮮血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

奔跑的白馬

這匹白馬在影片中總是在奔跑,潔白的身影和周圍黑暗混亂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匹馬就像是每個中國人,無論身處於多麼“黑暗”的環境中,都能保持自身的“潔白”。說起白馬,也會讓人想到三國中的趙子龍。小湖北將端午幻想成趙子龍,將八佰軍團阻敵的現象當作護國行爲。多次穿插白馬的奔馳,就是暗示“希望”依然堅挺的願望。

保護旗幟

儘管知道升起軍旗會遭到敵人更猛烈的攻擊,堅守會更加困難,但大家還是義無反顧地升旗。日軍飛機低空俯衝,子彈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幟就要倒下,將士們不畏犧牲,把肉體之軀暴露在敵人強悍的軍機下,用自己的雙手頑強地支撐着,將滿是彈孔的旗幟高高地揚在了四行倉庫的樓頂。正是因爲壯士們迸發出的超強信念、無懼無畏的精神和前赴後繼的決心,才讓敵機大減囂張氣焰而撤去。即便犧牲慘重,輸了性命,卻激起無數國人的愛國熱情。

衝鋒過橋

謝晉元接到命令要撤出四行倉庫,但過橋就意味着將自己完全暴露在日軍的槍口之下,關鍵時刻,他帶領幾人首當其衝,引出敵人主力,爲大家打掩護。在被日軍無情的子彈打中四五槍後,他支撐着手邊的槍跪在地上,用盡最後的力氣喊道:“趕快過橋!記住,活着就是勝利!”看到這兒,我不禁留下了眼淚。過橋的意義不在於生與死,而是要留下國人對抗戰的熱情,喚起他們對抗戰的決心,當國土被踐踏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當一個觀衆。

這部電影,就是要告訴我們每個人,每個中學生,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先輩的流血犧牲。銘記歷史,吾輩當自強。

《八佰》觀後感2

前幾天我看了剛上映的電影《八佰》。說實話,給我的震撼還是非常大的,看完這部電影,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戰士,他們也有親人,也有朋友,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放棄小家保大家。

一條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千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裏展現的畫面。影片一上映票房就破億,它所帶來的不僅是希望與絕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交加的心靈撞擊。

《八佰》中的人物並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摻雜了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地的民衆,起先想要逃跑不想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在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影片中的人物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確實繁榮。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着麻木,“地獄”充斥着不屈與堅守。“地獄”承載着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當主動的壯士們,一個個從樓頂無畏的跳下引爆自己時,接連不斷地爆炸聲炸醒了河對面愚而又麻木不仁的民衆。“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這句話被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時,民衆歡呼叫好時,中國人的家園情懷,才被真正喚醒了。

影片最後在廢墟中出來的白駒,則意味着中華民族遭受着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

那匹白駒,它是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曲折的脊樑。

《八佰》觀後感3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電影院終於開門了。我滿懷着欣喜和期待,和媽媽一起去觀看電影《八佰》。進去時的我滿懷着欣喜與期待,出來時的我卻懷着悲憤。綁炸彈“快,快來綁緊一點。”當時日本的攻城甲快要把西牆推翻了。日本兵在樓下,由盾牌的掩護,安置着炸彈,準備給西牆最後一擊,徹底打垮在這駐守的軍隊。就在這關鍵時刻,中數彈也絲毫沒有退縮,用血肉之軀,換來了這次交鋒的勝利。他們捨生忘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感受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這些戰土們用生命換來的。

升軍旗第二天晚上,女學生不顧生死,夜遊渡河,送去了國民黨的軍旗。當他們決定升起黨旗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決心。因爲迎接他們的將是日本人的怒火和敵軍飛機的無情掃射。當朝陽從東方升起,軍人們高高舉起黨旗,當軍旗緩緩升起的時候,不論是軍人還是對岸的民衆都肅然起敬。之後隨着飛機的轟鳴聲,所有人都進入了戰鬥狀態。當軍旗快要倒下的日候,有許多戰士土都衝上前死死地抱住軍旗,不讓它倒下去,那是一種不能倒下的信念,那一幕幕至今在我腦海裏浮現。過大橋當最後一天的時候,謝團長接到了上峯撤退的命令。雖然撤退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是爲了戰士們能夠活着,他還是決定退到租界去。租界的光鮮亮麗、燈火通明和對面四行倉庫的槍林彈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大部分人撤退的時候,還是有人留下來了,他們爲讓戰友們安全過橋留了下來,爲了自己心中保護他人的信念,爲了自己身後的親人,他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一條永不回頭的路。他們的前仆後繼,也喚起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不願做亡國奴,團結一切力量來抗擊日本侵略者。

四行倉庫一戰其實只有四百多人,但是爲了來抗擊日本人,對外宣稱我們有八百人。這些人有的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但是歷史會永遠記住他們,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永遠永遠……

《八佰》觀後感4

昨天我們在段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戰士們奮勇抗敵英勇戰爭的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離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裏沒有戰爭,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對面,是戰火紛飛的戰場。租界裏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對面戰場上橫屍遍野。戰火紛飛。雖然敵人的攻勢猛烈,但戰士們卻一波一波地扛了下來。敵人們的武器先進。但戰士們英勇無畏,絲毫沒有畏懼之心。敵人攻勢越來越猛了。軍隊裏的戰士絲毫沒有畏懼,但也有貪生怕死之輩,可是最終他們堅持了下來,與將士們一起對抗敵人。從馬棚裏放出來的白馬在戰場中奔跑,這匹白馬代表着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嚮往。敵人攻勢越來越猛烈了,他們決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的士兵們身上綁滿了手榴彈,一邊喊着娘一邊縱身躍下,看着河對面的年輕人爲了一根電話線倒在了血泊中,還有那面旗幟在戰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飄揚在半空中。我爲戰士們驕傲,也爲戰士們留下了眼淚。他們準備撤退時。敵人卻早有預謀。用一顆閃光彈發現了士兵們的準確位置。士兵們沒有畏懼一步一步的衝上去可傷亡慘重,再沒有退縮,沒有畏懼,部分士兵撤離了。可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這片戰場上。

影片最後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着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後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一個能爲社會爲國家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後感5

四百還是八佰?到底是多少人在四行倉庫爲上海人和英國人拼命?是四百二十人,還是八百人?

看完電影《八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麼一個碩大的國家,整整好幾億人口,卻需要外國人來保護,我一點也不明白,當兵的是多麼一文不值,人在與不在,在人民眼裏到底算得了什麼?

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租界裏的人們,像看戲一樣看着對面死守四行倉庫的軍人們,有些人可能受不了,可誰又敢跑過去呢,有多少雙眼睛盯着橋,準備給過橋的人致命一擊,沒人敢去。最讓人心疼的,就是日本人說要三個小時攻下四行倉庫,租界的人在押賭注,另一邊的軍人們,一個又一個揹着炸藥包,點火!往下跳,一個接着一個!一個接着一個啊!“湖北通城李滿倉!”“我是……”一個又一個人,喊着自己的姓名,壯烈的犧牲!眼淚怎麼忍也忍不住了,他們都說:人,都是自私的,都是怕死的。可是他們呢?他們連命都不要,帶着滿腔熱血,帶着滿腔豪情,在日本人的屍體中化爲灰燼!他們雖然沒怎麼讀過書,沒有學習過,但他們仍然知道,他們身後是國家!

第一場戰鬥過後,來了一名記者,問:”這裏是多少人?”小湖北說是四百二十人,可是連長卻說,這裏是八百人!四天,小孩瞬間長成了大人,大人呢?瞬間成熟穩重了許多,從一開始的.膽小怕死,到最後的敢於犧牲,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啊?他們經歷了多少屈辱啊!還有兩天的時候,軍人們豎起了旗子,豎起的是五星紅旗!日本人開出一架飛機來掃射他們,想把旗子放下,可沒有一個人動,舉着旗子!死去的軍人,依舊扶着旗子,不讓紅旗倒下!

最後一天晚上,一位軍人唱起了戲,一句“整頓山河,待後生!”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我們,不正是那後生嗎?前輩們用血肉之軀,鑄成新的中國,我們就要用智慧的力量,推進發展,我們是一家人,是中國人,前輩們受過的恥辱不能忘記,我們會讓他們加倍奉還!

《八佰》觀後感6

“中華不亡,中華民族不亡,中華民族萬歲。”這個聲音在我耳旁迴盪,使我熱血沸騰。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爲什麼會有這種聲音,事情是這樣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學去看了一部抗戰類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第88師524團第一營進入了四行倉庫,在守衛的第一天裏,日本用了挖掘機把牆鑿開,隨後接連着日本軍人衝了進來,有的日本人頂着鐵皮開始鑿牆。有的中國軍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綁住了炸藥,一個一個的跳下去引爆炸藥。

第二天,有三個人想要透過下面的河水來逃跑,結果在拐彎處遇見了日本人派來偷襲的敢死隊,三人立馬潛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換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會被發現,所以其他二人連忙拉住了他,過了一會兒,日本人走了,那個人也死了,兩個人遊了出去,有一個人立馬喊:“小湖北日本人來偷襲了,日本人來偷襲了。”上面橋上要傳去電話線,但日本有狙擊手,有一個名叫刀子的人過去傳,他先用帽子試探,狙擊手果然開槍了,他趁着狙擊手換彈的時間一路狂奔,但是卻在肚子上種了一搶,他躲在掩體後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拋,電話線過去了,但狙擊手卻一搶命中了他的頭部。

第三天,中國軍人升旗,要讓旗杆不倒,一個個中國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開着飛機掃射,有一個人用槍瞄準,“砰”一聲,飛機被打跑了,因爲擋風玻璃被射爆了,當這個人還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悅中,而旁邊的人卻不淡定了,因爲那個人看見射下飛機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後一天晚上,大部隊撤退,在租借的橋上的門縫中伸出了無數雙手來迎接軍人們。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林則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想,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做個真正的男子漢,我會用我的整個生命去保衛我的祖國。

《八佰》觀後感7

疫情來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了管虎導演的《八佰》。很是慚愧因爲這部電影我才知道這場如此慘烈的戰役,這次戰鬥中我國實際參戰人數只有420人,爲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史稱八百戰士。

他是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爲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其戰鬥事蹟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

它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被現場直播的戰爭。它以蘇州河爲界限,一邊是歌舞昇平的租界,一邊是滿目瘡痍的四行倉庫。就像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獄。這場戰鬥是淞瀘會戰的最後一役。團長謝晉元,明白這一站的意義,敵我戰力相差的巨大,他已經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四行倉庫背靠租借,地理位置懸殊,且易守難攻他是四家銀行的合資倉庫。有大量食物軍用級醫物儲備,倉庫附近還裝有30萬立方米的巨型煤氣罐。

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爆炸,日軍擔心戰火波及租界,不敢輕易使用重型武器。西方列強爲避免戰火波及租界,強迫國軍指揮部命令謝晉元撤退。儘管謝晉元再三表示拼死一戰的決心,但軍令難爲。

10月30日當晚,800壯士只得在槍林彈雨中,分組撤退。電影的結局就定格在衝橋的這一幕。

他是一個看了就讓人忘不掉的電影,我們也不會忘記800壯士在那四天四夜的煎熬。國人皆如此,倭寇豈敢!

當面對日本軍隊先進的武器裝備、羅馬盾牌陣時,戰士們無法抵抗強火力壓制。他們紛紛在自己身上綁上手榴彈,用自己的身體炸燬了敵人的羅馬盾牌陣,抵禦外敵,這也是我覺得最震撼的鏡頭之一。

《八佰》觀後感8

暑假裏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電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國民黨組織70萬軍隊發動了淞滬戰役,由於當時國家不夠強大,淞滬戰役失敗了。國民黨在大規模撤退以後,組織420人留守四行倉庫,爲上海抗戰保留了最後的希望,史稱“八佰壯士”。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的這種愛國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如果我長大了,中日再發生戰爭,我一定會獻出生命,像那些英雄們一樣,奮勇保護自己的國家。我希望,中國人民團結起來,讓中國更加強大,永遠屹立在世界之林。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爲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後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爲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鬥,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爲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願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有的戰士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影片儘量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着每一位觀衆,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後,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動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倖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你們都是好樣的。

《八佰》觀後感9

昨天晚上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今天想寫一點看這個電影的感受。

電影的大背景是在日軍入侵上海的情形,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整個電影內容讓人看着還是很熱血的,河對岸的燈紅酒綠和這邊的一片狼藉和廢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同階層的人的心理狀態刻畫的也入木三分,故事人物特別多,每個角色都是“小人物”成長起來的。從剛開始的唯唯諾諾,想當逃兵,一步步的在隊伍頑強的抗戰、殊死拼搏中被感染,成長成爲用身體擋住日軍一次次突襲的軍人。

整個戰爭場景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感覺的的確確就像是真實的場景。武器裝備的懸殊和中日兩國軍隊素質這方面表現的尤爲突出,它不需要用第三人稱旁白的表現手法,從戰鬥的過程中就表現的淋漓盡致。戰爭太殘酷了,國軍表現的特別頑強,誓死保衛國民黨旗的那一段很燃。

機槍連輪流抱着炸彈往下跳穿透日軍鐵桶陣的這部分,表現的太好了,直接戳中了我的淚點,情不自禁的流下兩行熱淚。正如電影裏面說的,倘若所有中國人都抱着這種必死的信念去禦敵,何愁有外敵。(原話應該不是我這樣說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談到這個,我覺得看歷史總要從中感受點什麼。爲什麼國軍那時候好幾百萬的軍隊打不過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日軍呢,這個真值得深思。中國人民得團結起來,我們是一個擁有5000年傳承的泱泱大國,如果所有中國人擰成一條繩,何愁別國來欺負我們。

最近美國經常在外交媒體上對中國發難,作爲每個中國企業,每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站起來了。我們背後的國家很強大,但國家之強大,需要我們國人來充實它,建設它。不僅僅是在軍事上,更應該在技術、科技、文化等方面一步步走向國際的領先,相信不久的將來,再不會有其他國家敢拿中國說事!

《八佰》觀後感10

我看了《八佰》,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一股熱血馬上衝上心頭,每個人的刻畫彷彿自己身臨其境一般,四行倉庫的英雄們守護住了國家的最後一點尊嚴,不屈不抗,英勇就義,爲了國家,爲了民族,爲了祖國同胞們做出的犧牲,國人們銘記在心。

在觀看中段期間,日軍揚言三小時之內攻下四行倉庫,想要擊潰這上海的最後一絲反抗,當日軍試圖透過工事摧毀牆體,讓倉庫中的中國士兵失去作戰的陣地。緊要關頭,有人身體上綁了炸彈,開啓了自我犧牲式的爆破,去摧毀日軍的工事。緊接着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士兵排成隊,身體都綁了炸彈,只留下自己的姓名,然後就爲國獻身了。

看到這兒的時候,眼睛裏滿是淚水與激情,國人的勇敢與拼搏,外寇怎能成功,英雄是偉大的,國家的民族氣概是偉大的,任何人都無法戰勝,國家威武!民族威武!國人威武!

天空中的飛機中有各國的觀察員,爲了向其他國家表明中國的立場,冒着挑釁敵軍的危險,中國士兵決定升旗,護旗手被機槍掃射,旗杆將倒之際,中國士兵用身體繼續護旗,不顧生命的成爲旗杆下的水泥樁。戰鬥機中的士兵對這種舉動甚是驚訝,飛機的玻璃時不時被中國士兵打中,展示了我們的決心和大無畏的精神。

最後爲了儲存實力,去喚醒更多的中國人,四百名士兵決定衝過橋的對面,衝到安全區。明知道會被機槍掃射,但是這是我們必須的選擇,就好像那幾個冒死將電話線送到倉庫的英雄一樣,多活一個就是多一份希望。

危難之際,我們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區的教授也會拿出自己的槍,不願再忍受別人的欺負,混血後代也會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因爲身體裏流着一半中國人的血。無數的人們拿出最珍貴的物資,爲的就是爭一口氣。

戰爭是萬惡的,處在和平時代的我們,要感謝英雄的先驅們,給了我們現在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作爲現代的我們也要學習先驅的英雄精神。最後一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八佰》觀後感11

1937年8月,日本進攻中國上海。淞滬會戰爆發,隨着三個月的戰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隨着國民黨軍隊的全線潰敗,國民黨軍隊在上海的據點,就只剩下上海閘北中南部、與租界只隔着一條蘇州河的四行倉庫。這座倉庫,成爲了日本人,在上海唯一沒有佔領的地方。

駐守這座倉庫的軍隊,構成人員複雜——除了正規的中央軍之外,還有從其他地方擴充進來的逃兵。他們是中國軍隊駐守上海的最後一道防線。

和以往的抗戰影視劇不同,這部電影更加人性化,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抗戰伊始,中日兩國軍人的作戰素質存在着極大的差距。日本軍人殘暴嗜殺,軍國主義的教育已讓他們泯滅了人性。可是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有的壓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打仗,他們只是想來上海觀光旅遊。有的根本沒有練過射擊,更別說殺人,即使鋼刀架到脖子上面對死亡的威脅纔敢開幾槍。

只要戰鬥稍稍停頓,他們有的人,看着燈紅酒綠的法租界,十分嚮往美好的生活。更有人甚至有人趁機溜了號當了逃兵……

最終,經歷了死亡的洗禮——租界內的老百姓爲了給倉庫送補給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爲了保證倉庫的完整性,一些戰士奮不顧身扛起炸藥包,飛身跳入跳入日本軍隊之中和侵略者同歸於盡。在看到自己的戰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戰旗不倒自己十分的受感染。在經歷了這些血與火的洗禮之後,四行倉庫的守軍才真正變成了一名真正的抗日戰士。

看完《八百》後我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那些逝去的英雄永遠不應該被遺忘!

《八佰》觀後感12

因爲疫情,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昨天拿着讀書打卡兌換的電影票終於觀看了2020年第一場電影—八佰。實實在在地被感動哭了,怎麼能這麼好。

電影出現的人物衆多,能被記住的角色多達十幾二十個,卻一點不凌亂,很多情節點透過個體以及幾個羣體間自由切換的視角下得以完整順暢呈現,不得不說,管虎導演爲這個故事選取的視角以及所做的視角轉換是一劑敘事的良藥。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四百二十餘人固守上海。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八百壯士”願爲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開頭,一條河隔着四行倉庫和租界。河的這邊斷壁殘垣滿目蒼痍,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八百壯士,真實又熱血。不是神劇,他們是真實的人,會死,會害怕,也想逃,一堆男人在一起也想討媳婦,也看着對面一河之隔的美女眼神發直。這羣真實的人,守着一個倉庫,守護上海羣衆的信念。明知是死,還拼盡全力的樣子,有着讓人無法直視的美。我們都知道現實,可是若在現實裏完全丟失了理想,就真的有點無趣,是吧?!

戰場的刻畫從小角色入手,角色有成長,最後家國之情是自然的流露。電影首先展示他們是普通的真實的人,伴隨着他們親歷了一些事情,最後都成長爲英雄。堅韌的抉擇與覺醒在重壓下更顯彈性, 每一個底層士兵的人性被解析重構,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民族氣節未曾改變。我歌頌每一位英雄。

無論從何種角度解讀,2020年能夠在影院看到《八佰》都意義非凡,久違的熱血浪漫,願世間再無喧囂。

《八佰》觀後感13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週年,正值電影《八佰》上映。爲了紀念這個勝利時刻,爸爸決定帶我去觀看電影《八佰》。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時,中國軍人在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戰鬥的故事。

爲了迷惑日軍,壯大聲勢,民族英雄謝晉元團長將駐守四行倉庫的四百多名戰士對外宣稱爲八佰人,這也是這部電影名字《八佰》的由來。

電影中幾個場景讓我熱血沸騰,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激戰當中,日本人在鋼板掩護下靠近四行倉庫大樓,想用炸藥爆破樓體開啟缺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戰士陳樹生扛起兩捆手榴彈捨身跳樓砸穿日軍鋼板陣,最後引爆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爲了阻止日軍,更多的戰士義無反顧地扛起手榴彈跳了下去,並報出自己的姓名,當我聽到“娘!孩兒不孝了!”這句話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侵略我中華大地!

隔河相望的百姓們看到戰士們艱苦地與日軍戰鬥,想爲戰士們提供幫助,但日軍殘忍地阻止這一切。百姓們爲把電話線送過橋,他們一個接一個地犧牲在路上,只爲幫助到自己的戰士。看到這裏我想說:百姓不畏死,中國是不會亡的。

一位童子軍小姑娘深夜偷偷地遊過河送來了一面國旗,謝團長準備第二天早晨升國旗,可是這樣會引來敵人更猛烈地攻擊,但中國軍人依然決定升國旗。爲了保護升起的國旗,戰士們不怕犧牲,勇敢地與日軍的飛機戰鬥,成功地擊落了日軍飛機。高高飄揚的國旗宣示着中國軍隊沒有撤退,上海沒有全部淪陷,我們國家還有勝利的希望。

我們要向這些英雄們致敬,正因爲有他們,我們才能不再受到外敵欺辱;正因爲有他們,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因爲有他們,我們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

《八佰》觀後感14

今天是8月22日,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是《八佰》,這是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7:10分開演,我們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後,我們大家都熱血沸騰。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十分複雜,全程神經緊繃,一秒都不想錯過。蘇州河隔開的是“兩個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但中國人抗日的熱情是一樣的,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開,只會更加緊緊相連。這場電影讓人震撼人心的戰爭場面很多,當敵人發起進攻時,爲保衛倉庫,戰士們腰纏炸藥跳到樓下的日軍中,一個接一個,讓人看的熱淚盈眶;還有升旗時,爲保護戰旗能夠矗立不倒,幾個軍人也獻出了寶貴生命,還有民族英雄謝晉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撤軍時內心的掙扎感,讓我們大家看着很揪心,能感受到軍人的血性,但又能在他對下屬的關懷中看到身上熱血浪漫的一面。

歷史上10月27日至30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硝煙瀰漫,六層樓鋼筋水泥築,牆厚樓高,易守難攻,有糧食、牛皮和絲繭,準備持久作戰。敵人放的毒氣,要過橋,水戰,空襲,遞送電話線,步步逼近,以小化大刻畫了一張張生動的臉。在年輕戰士身捆炸藥跳下樓的片段我們大家都熱淚盈眶。

看完後,我感覺抗日英雄不畏強敵,視死如歸,我們大家要向他們學習,這一場電影讓我們看的振奮人心,一會興奮,一會緊張,一會悲痛。抗日戰爭進行了很多年,最後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最終打敗了日本人。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纔會活得有尊嚴。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我都喜歡!

《八佰》觀後感15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爲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直到看完《八佰》後,我才真正瞭解到了這段歷史,還有戰爭的殘酷。

我很慶幸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可以去享受生活,可以安心的坐下來寫作文。如果沒有歷史上這些可親可敬的戰士們,我們又何來這般安寧的生活。我常常聽到一句話:“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砥礪前行。”那些勇敢的戰士們在戰場上英勇奮戰,才爭取來了我們現在生活的安全,這般美好的生活。當然,讓我們能夠享受生活的,也不只有在歷史上那些血灑疆場,拼死拼活的戰士們,更有直到現在仍在守衛疆域的各位解放軍叔叔。他們在守護的,不僅僅是領土,更是我們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就在去年六月,我們國家又失去了四位可親可愛的戰士。他們在於印度的邊境衝突中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同時,某邊防團團長也身負重傷。他們的死,是爲了守衛邊疆;他們的死,是爲了保障國家領土主權;他們的死,更是爲了保障人民的安全;他們的死,說是爲我,爲我們,也不足爲過。可是仍然有這麼一羣人,他們在網上高談闊論,以爲網絡就是法外之地,發表那些不堪入目的言論,詆譭着這些英雄,讓人心寒。

我希望,每一位中國公民都不要忘了到底是誰,給了你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每一位自稱“炎黃子孫”的人,都不要忘了根,不要忘了如果沒有歷史上的各位可敬可親的戰士,就沒有現如今這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