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筆仙3》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72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筆仙3》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筆仙3》觀後感

作爲內地最成功的驚悚片系列最新作,《筆仙3》的姿態已經不再是一個探路者,而變成了一個引路者。顯然,安兵基的韓國團隊經過兩部磕磕絆絆的前作後,已經找出了在內地審覈制度下如何玩出花兒的空間。兩部戲連續創造驚悚片票房新高的好成績,也讓安兵基在新作中信心十足,可以將編劇用心佈下的奇局,大膽地影像化。他這種不妥協、不投機、不糊弄、不吝嗇的作風,讓內地驚悚片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創作。對於驚悚片越來越成爲圈錢工具的當下,安兵基的“筆仙”系列是極爲可貴的。

由於內地審查極爲嚴苛,所以內地驚悚片要麼完全放棄“鬼”元素,把驚悚和恐怖作爲視覺手段加在懸疑片裏。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影片的類型看點不夠突出。其中做得最好的《女蛹》儘管懸疑、敘事和表演都獲得廣泛好評,票房卻沒有“賺”到。業內人士均感到相當遺憾。另一種方式就是堅持讓影片中出現“鬼”,然後在片尾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破迷信解釋。於是,鬼的合理性解釋往往成爲了這類電影的最大疑團。所有帶鬼的驚悚片創作者,都在絞盡腦汁爲鬼的出現想一個既能透過審覈,又不被觀衆吐槽的理由。更讓人遺憾的是,儘管內地每年都有幾十個團隊創作鬼片,但是能想出的解釋卻翻來覆總是那麼幾個。而這幾個又都是隻能滿足前者,無法實現後者的。

精神疾病便是這幾種常見解釋中最常見的一招。於是爲數衆多的內地驚悚片的疑團直接變成了“誰是精神病”。《筆仙3》卻成功實現了反其道而行之。電影開篇就明確交待了江一燕所飾演女主角有比較嚴重的精神病,而且有記憶缺失等症狀。這就一下讓觀衆習以爲常的疑團期待被打破了。自持看過無數雷片,等着來吐槽的影迷頓時失了優越感。《筆仙3》對已經陷入僵局的內地驚悚片編劇思路,實現了破冰。

安兵基的團隊敢於破冰的信心,源於他覺得後邊還有更精彩的牌可打。內地現在八成的驚悚片投資,都是覺得這個類型可以最大幅度壓低成本,並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市場份額。換言之,就是八成的驚悚片都是吝嗇的。故事上能過審就行,拍攝上能省則省。作爲內地領軍的“筆仙”系列則多了一份責任感。《筆仙3》在開篇就破掉精神病的謎團後,在後邊竟然採用了時空迴環的方式,來了一段“燒腦”。歷史、現實、記憶的無痕交織,成就了內地驚悚片最詭異的時空觀。沒有強大聯想力的觀衆還真是要聽聽鄰座的解讀才行。這是安兵基的`信心所在,他相信編劇給出的時空莫比烏斯環,足夠超越“真兇是誰”這種常規謎團。

在拍攝上,已經連續兩部大賺的片方,顯然願意比那些投機者投入更多的資金。火戲、特效化妝、動作特技、外景、明星,《筆仙3》都比內地驚悚片同行高上不止一個檔次。這就使得影片的整體視聽感覺很順暢舒適,劇情推進到位就一定會有相應級別的視聽衝擊相輔。“鬼”元素真正做到了恐怖刺激,而不是故弄玄虛或一驚一乍。內地驚悚片的創作環境很艱難,卻還是擋不住大膽的創作者和有實力的製作方用心地呈現精品

日前,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消息,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青瓦臺正式簽署了《中韓電影合拍協議》,意味着即日起中韓合拍的電影作品將在中國內地市場享受國產片待遇,而不再受進口片的條件限制。這對於中韓電影業方面來說無疑都是利好消息,其中對於國產電影來說,雖然內地市場的急劇發展帶來了電影業的繁華,但依然存在着風格類型較爲單薄等問題,韓國電影在過的十多年裏已經證明了類型片方面的能力,包括劇情片、驚悚片等,而今天上映的驚悚片《筆仙3》本身也是中韓電影人合作的結果,在安兵基的執導下影片成爲了一部情節燒腦、品質較高的驚悚片。

在1998年韓國陷入亞洲金融風暴時,韓國的驚悚片便成爲異軍突起的一抹亮色,因爲驚悚片本片"旨在表現強烈的刺激和懸疑、高度的投入、超常的期待感、不確定性、焦慮和繃斷神經的緊張感",而也被視爲是最容易引起觀衆共鳴的類型片之一,包括《女校怪談》、《退魔錄》、《死不張揚失魂事件》都吸引到不少的觀衆,隨後韓國又相繼推出了《愛的肢解》、《薔薇,紅蓮》、《老師的恩惠》等話題性佳作,安兵基便是以《兇咒》、《筆仙》等奠定了他在韓國驚悚片界的地位,近幾年時他與中國片方合作,自然離不開他最擅長的類型片--驚悚片,而"筆仙"這個帶有濃烈的中國傳統迷信的題材也就成爲了首選,並在不斷的磨合裏顯現出不俗的導演能力。

安兵基的《筆仙3》屬於心理類的懸疑驚悚片,在影片一開場時便是精神病醫生與他們的病人之間的對話,江一燕扮演的徐麗娜便是精神病患者,鏡頭在醫生/病人之間切換,正當醫生透過麗娜的回答:"我沒有結婚,我沒有孩子。",而判斷麗娜已經恢復正常時,突然她的一句"我的孩子呢"將此前的平靜給破碎,也留下了懸念:麗娜究竟有沒有孩子?如果有,那麼她的孩子怎麼了?她又爲何被送到精神病院?而當她從精神病院逃走回到原來的家時,留在家裏的老婦人的表情、電話,則無不暗示着背後有很深的隱情,只不過隨後而來的車禍,使得探究祕密的經過,交給了疑似精神病人麗娜。而影片從第二幕開始便是麗娜與女兒小艾一起生活、經歷種種的懸疑驚悚事件的過程,也是她發現幕後真相、尋找到自我的過程,影片可喜的是並不像很多國產恐怖片般用簡單的臺詞來交代,更多是透過鏡頭語言,還有各種細節串聯起種種的線索,比如當年暗戀媛媛的男孩留下的素描,比如掛在家裏牆上的那幅畫,還有穿着紅衣服的小女孩騎的自行車等,都在渲染着種種的懸疑氣氛,再加上小閣樓的這種封閉性場所的限定(小閣樓常常成爲驚悚片的場所,因爲其預示着黑暗、未知等),而氣氛處理的十分的成功。

另外,影片的劇情設定上也比較複雜,比如徐麗娜、媛媛及小艾之間的關係,又比如小艾的真實身份與前後兩段的故事等,既渲染了氣氛,也使得劇情更加的豐富與燒腦,使得影片整體上超過了很多的國產恐怖片,也爲即將鋪展開來的中韓合拍片提供了一個如何在類型片及審查制的雙重製約下創作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