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摩西的故事》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5.64K

這部電影其實很早之前就看過,初看時,無比震撼,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這幾日重溫,心中生出的卻是滿滿的感恩與溫暖。

《摩西的故事》觀後感

摩西的一生,用傳奇二字形容絕不爲過,有人用三個四十年來概括:在埃及皇宮的四十年,在葉忒羅那裏放羊的四十年,在曠野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四十年。很精準。

摩西從出生開始就一路逃亡。他生不逢時,一出生就處在法老“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們都要丟在河裏”的命令下,好在神看顧保守,母親將他放在蒲草箱裏順水漂流,法老女兒將他救下並撫養。他學習埃及一切的學問,漸漸長大,知道了他的生母與養母,知道了他原是希伯來人,知道了他的信仰必須是相信“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寄人籬下讓他性格有些內向,用他的話叫做“拙扣笨舌”,但在他四十歲的生命裏已經有主給他留下的印記。他看得到自己本族的處境:艱難的奴隸生活。他爲着一個希伯來弟兄殺死了一個埃及人,從此踏上第二次逃亡之路。

摩西與他岳父葉忒羅一家生活的這四十年或許是他最忐忑卻又最開心的日子了。害怕埃及人的追殺使他忐忑,結婚生子盡享天倫使他開心。當摩西以爲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在曠野牧羊中度過時,上帝的呼召卻臨到。荊棘中的火帶來上帝的聲音:“你要把我的百姓從埃及地領出來!”摩西當時的反應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其實一開始他是拒絕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爲什麼是我?我是拙扣笨舌的!”電影中的摩西也因此經歷一番很痛苦的掙扎,其中有一個鏡頭給了我很深的觸動。當摩西糾結的時候,他岳父葉忒羅對他說:“有什麼比神的呼召更真實?如果是真的,你還想繼續假裝沒發生過嗎?”是的,面對這樣的真實,摩西雖有掙扎,但最終選擇了順服神。我想上帝給他的這四十年,是多麼美好的恩典與祝福。曠野四十年的預備使他成長,磨鍊出他的謙卑品格,使他能擔當之後的重任。

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這四十年,從返回埃及到最後登上尼波山;從埃及皇宮一次次與法老正面交鋒,到原本四十天的路程行走四十年,其中經歷的艱難、等待,還有更多的誹謗與詆譭,使摩西的生命經歷更多的熬煉,縱有亞倫、米利暗左右幫助,摩西依然孤獨,真正給予他幫助的只有神,儘管等候的時間遠遠大於行走的時間,摩西依然不改初衷。摩西與以色列人形同父子,而神與摩西更是如此。

曠野中一次次的神蹟,神一次次的懲罰,日間的雲柱與夜間的火柱,清晨的嗎哪與黃昏的鵪鶉,我看到了神清楚而豐盛的帶領。而摩西在加低斯的米利巴水擊打磐石兩下,我也看到了他的憤怒與驕傲。《申命記》32章51節到52節講到神對摩西最後的吩咐:“因爲你們在尋的曠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我爲聖,得罪了我。我賜給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遠遠地觀看,卻不得進去。”對於生命尚且幼小的我來說,初次看這段經文時是不解的,爲摩西打抱不平,覺得神的懲罰過於嚴重。但這麼多年以後,再次細細品讀這節經文,我忽然醒悟:“歸耶和華爲聖”這短短五個字背後所承載的意義是多麼厚重與真實。

在電影的最後,約書亞陪同摩西來到尼波山,摩西脫下外袍交給約書亞,獨自一人登上尼波山,上到了那毗斯迦山頂,神將迦南全地指給他看。電影在這裏用了航拍的鏡頭,當鏡頭回轉到摩西身上時,我遠遠地看到了摩西露出笑容的臉。雖然距離過遠看不真切,可我還是能感覺到,笑容裏是帶着點點淚光的,我能想象摩西老淚縱橫卻依然笑容燦爛的'樣子。在摩西生命中的最後時刻,他的心裏是滿懷感恩的,沒有一絲的埋怨與委屈。我相信,上帝將迦南全地指給摩西看的同時,他的一生,他的120年的歲月,也如放電影般在他眼前一一閃過。蒲草箱、埃及皇宮、米甸的小屋以及耶和華的帳幕,這一生住過的地方,走過的路全然呈現在他面前,我想摩西明白,這一切其實早已滿了神對他的愛,而他一生蒙召的果效神也早已肯定了。

《申命記》34章10節:“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

《希伯來書》3章5節:“摩西爲僕人,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爲要證明將來必傳說的事。”

這樣的話語也深深烙印在摩西的生命裏。

而作爲看客的我,竟然也融化在了這無盡的恩典之中,心生溫暖。

倏忽,耳邊傳來淡淡的歌聲:

“耶和華是愛,在困境中他保守引牽,神爲我擺設豐盛的恩惠,再危難也不會變。在世間主恩與共,他的慈愛存在常無盡,神爲我施恩惠保守勉勵,共同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