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觀《後會無期》有感

學問君 人氣:1.21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觀《後會無期》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後會無期》有感

觀《後會無期》有感1

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

所以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冥冥之中註定的。

據說,我們一生會遇到八百二十六萬三千五百六十三人,會打招呼的是三萬九千七百七十八人,會和三千六百九十一人熟悉,會和二百七十五人親近。

但最終都會失散在人海,人生從未有過永遠,只有失散。

鄧紫棋在後會無期中唱:逝去的就已經失去。

迷茫的聲音,彷彿來自於天際。

我還記得夏天的風鈴,它總是不停地叮鈴叮鈴,夕陽照着它,反出金色的光暈。那棵掛在牆上的聖誕樹,是三年前的Christmas你送給我的

現在應該已經落滿了灰。還有那個大紅色的木娃娃,一個套着一個,共有六層,每一層裏都有你給我寫的祝福的話。

那時候的陽光,總是金燦燦的,熱烈而不刺目。那時候的風,總是暖暖的吹着。那時候你的鼻翼被陽光照着,可以看見細細的絨毛。

你說,時光到底帶走了什麼呢?

每一個相遇都是離別的開始。

我們在自己的世界裏轉啊,轉着一個個華麗的圓圈。轉到最後,又回到了起點,原來的人卻早已不見。

你怕了嗎,我已經沒有勇氣。

當形形色色的人從我身邊走過,世界喧鬧着,他們不知道我的故事。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孤獨被一點點淹沒。

音樂,是靈魂的救贖。

你是那麼的愛唱歌,雖然跑調。那個繁星閃爍的夜裏,路上的燈光是昏黃色的。你和我一起輕輕的哼歌,那時候,我們聽的還是徐良和汪蘇瀧的歌。

那個飄着雪花的夜晚,我們在一起許願,最後是哭着離開的呢,還是笑着走的?

你最愛《十年》,陳奕迅唱:懷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離開的時候,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記憶是沉重的。現實是殘酷而冰冷的。

隨風而散的記憶。舞臺的幕布落下了,燈光暗了,人們散場了。

人,多半是活在記憶裏的。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你不知道,他們爲何離去,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一句。當一輛車消失天際,當一個人成了謎。

你不知道,他們爲何離去,就像你不知道這竟是結局。

前進的路上還是離別。就像雲上還是雲,風后還是風。

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終究就這麼散了。

後會還有期嗎?我該相信嗎?

朴樹的最後一首歌,作爲結局。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嗎。易碎的',驕傲的着,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你教會我善待別人,放下虛榮。

曾經會回來的,我相信。

觀《後會無期》有感2

每一段人生都是在路上。韓寒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講述的是三個沒有故鄉的年輕人的一次西行之路,整場電影由一段設計好的旅程和幾個計劃外的人組成。故事中,生活像是一個玩笑,開在這幾個年輕人身上,要他們在旅程中完成生命體驗。他們行走在路上,丟了親情,丟了友情,丟了愛情,帶着一顆破碎的心和所謂的信仰踽踽前行,空留一句“帶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別牽掛”的豪言壯語。

許是因爲韓寒一貫的寫作風格,很多人連電影還未來得及看就把它定義爲“文藝片”。這種帶着標籤化的談論是不可取的。事實上,除了部分臺詞和演員們的“犀利哥”式造型,影片與“文藝”二字關係不大。

影片的片名《後會無期》語出北朝魏衒之的《洛陽伽藍記·大統寺》:“老翁送元寶出,雲:‘後會難期。’以爲悽恨,別甚殷勤。”在古人或今人的印象中,別離多是感傷的,江淹的才盡之作“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吟詠的便是這個主題,尤其對於片中三個從此就沒有故鄉的年輕人來說,別離的滋味更是如此,因爲此次一別,下次見面不知要到什麼時候了。影片中,馬浩漢和劉鶯鶯、江河老師和蘇米之間的兩組故事都沒有後續,“旅行者二號”開車走了也沒有再回來,像是爲了刻意印證“後會無期”的主題。

但真的後會無期了嗎——幾年後,江河老師成了知名作家,重回東極島,這難道不算人與島的“後會”?可要說是“後會”,彼時的東極島已經不再是先前的模樣了,就像“迅哥兒”重回故鄉遇見了閏土感覺是那麼陌生一樣,這見跟不見又有什麼兩樣?興許就如哲學家所說:“人的一生,無法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所以,再見之後後會便無期了吧。

影片從題材上來說,當是一部公路片無疑。故事梗概大致如下:馬浩漢和胡生送江河老師去西部支教,沿途打算看一看久不見面的老鄰居周沫和浩漢素未謀面的夢中情人劉鶯鶯,但是他們的旅程發生了意外,先是遭遇“仙人跳”,把出去抽菸的胡生弄丟了,隨後遇到旅行者阿呂,連車都被盜了去。故事的情節跌宕起伏,充滿喜劇效果。影片的導演極盡戲謔之筆,把發生在路上的荒誕故事和人物的狼狽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還略微透露出庸俗的氣息,但與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不同,《後會無期》的搞笑似乎更貼合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審美或者審醜。譬如,因爲“炫富”,一覺醒來車窗沒了;去加油站加油,汽油車錯加了柴油……

影片還採用了片段化的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的好處在於存有“留白”,爲我們發揮想象提供了空間,而不利之處在於容易造成結構鬆散。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片中的幾個故事在內容上並無勾連,情節的發展也不連貫。打個比方說,影片開頭的敘事主角是胡生,但是胡生出去抽了一支菸,整場電影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又比如旅行者阿呂,他本該是故事外的人物,偏偏又跳了進來,但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他與妻子的故事是真還是假到最後我們也不知道。這就很像人生了,人活一生,會遇到很多的人,會結交很多的“朋友”,但是他們之中有幾個是知心知肺的?鮮少。影片中多有理想與現實的衝撞,在臺詞的交鋒中、在一個溫水煮青蛙的故事裏,我們看到了生活慘烈的一面。當然影片也有溫情,只是表現得不明顯。

有影評家說,韓寒對劇情和人物的把控還不到位,但是電影有意境。此言甚合我意。我覺得韓寒的電影像一幅寫意畫,雖然遠山、近水各行其道,但是渾然天成、意境深遠。片中的故事有點兒荒誕,讓人不禁想起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你不知道它講的東西內在有什麼邏輯,但這種經歷與感受令人“痛快”——痛並快樂着,彷彿正是我們心中所想。

其實,無論是浩漢、江河、胡生還是周沫,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他們的悲喜也就是小人物的悲喜,換言之,也就是我們的悲喜。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笑得很開心,好像自己是個局外人,但回到生活中,許多時候的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笑話?

在我覺得,江河是我們的內心,浩漢是我們的外在。生活中,大多數人有着良善而懦弱的內心,卻用髒話、大話爲自己僞裝,時而又流露出不安來。影片臨近收尾,江河與浩漢那一場分別,看得我五味雜陳。忽然間明白,對號入座已成爲自己的一種習慣,閱讀和觀賞,無非是裝在內心的某種期許和認可有了一個釋放的理由。就像影片中的一句臺詞描述的:“有時候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最後只得到一個明白的人,這就夠了。”而那一個明白的人往往就是自己,端看我們願不願意承認自己過得好或者不好。

不過,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影片關於故鄉的描述,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爲了生活背井離鄉,四海漂泊,即使再回去,看得見山看得見水,卻再也看不見鄉愁了,因爲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也只能淚先流了。當電影由江河和浩漢分道揚鑣的鏡頭切換到數年後江河重回東極島,我的腦海裏浮現之前出現的一個鏡頭:車子轉彎了,但是視線依舊向前移動着……

除了電影本身,影片的畫面跳躍間很有甯浩的味道,主題曲、插曲也是極好的,比如那一首《東極島之歌》,意在言外,聽完,有無窮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