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西安碑林博物館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6.42K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西安碑林博物館觀後感

西安碑林博物館觀後感1

這座博物館的建造與已故的周恩來總理有關。那是一九七三年,周總理來西安參觀碑林博物館時,說過這樣一句話:“陝西出土文物很多。這裏規模太小,容納不了更多的文物,應該新修一座規模更大的博物館。”

新博物館是一九九一年建成的,是由一位女建築設計家張錦秋設計的。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築物有唐朝的風格,又優美,又莊嚴,它本身就足以引人入勝了!

館內共有三個展覽室,分別展覽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文物。

有兩件展品使我非常感動。一個是黃陵縣出土的,距今五千至七千年新石器時代的陶塑人頭像,還有一個是眉縣楊家村出土的,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七七一年西周的青銅製鼎。

陶塑人頭像,大小七釐米左右,是個很小的人頭像。它有小小的、圓圓的雙眼和最大限度張開的口,向上擡的臉上有恐怖的神情。我想,製造這個人頭像,大概是爲了表達先人對大自然的恐怖心情吧。陶塑人頭像,完全是真實心情的流露,絲毫沒有現代人的矯揉造作。

西安碑林博物館觀後感2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與我的好朋友趙嘉偉和他媽媽一起來到位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天氣雖然有點陰沉,但是遊玩的心情卻是無比激動。

我們倆按照媽媽事先準備的問卷,仔細的聽講解叔叔講,我們瞭解到碑林博物館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現代的碑石。這裏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碑林博物館共分爲四個展廳:

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爲陳列修蓋的碑亭;第二室陳列着許多具有歷史資料價值的石碑;在第一展室與第二展室之間陳列着康熙皇帝的親筆石刻一百多塊。這時我們發現有一塊石碑的底座小烏龜的'頭沒有了,我們趕緊去問叔叔,叔叔說這是在古代的一次地震中損壞的,這是可惜。第三展室是我們最爲重視的石碑,它薈萃了歷代著名書法家的手跡。我看到了東晉王羲之的《三藏聖教序》講解員叔叔說這塊碑文是從他的遺墨中拼集而成,人稱“千金碑”。更讓我吃驚的是碑上有唐三藏的簽名,叔叔告訴我們《西遊記》就是根據此碑記載改編而來。第四展室裏陳列的是蘇軾、祝允明等宋、明時期的名家詩文書籍等石刻。

看了好多的石碑,聽講解員叔叔講着每塊石碑記載着的故事覺得自己懂了好多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