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察日記>

【熱門】觀察日記範文彙總10篇

學問君 人氣:2.07W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日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觀察日記範文彙總10篇

觀察日記 篇1

中午放學回家,我不經意地擡頭看了看燕窩,發現一隻燕子一動不動地趴在窩裏,只露出一個頭。我想:是不是它壘窩累病了?我急忙喊姥爺,姥爺看了看說:“好事,它們有喜了。在孵蛋抱小燕子呢。”我驚喜地說:“拿梯子,上去看看!”姥爺急忙拽住我的胳膊說:“千萬不可,一旦驚動了它,燕子飛出了窩,蛋的溫度下降,就孵不出雛鳥了。據說,經手摸過的燕窩,還會招來蛇呢。”我聽了後,有些驚恐,也有點爲冒失而後悔。後來我發現雄燕和雌燕輪流孵卵、覓食。它們在交接班的時候,會發出幸福的“嘰喳”聲。

過了十幾天,燕窩裏突然冒出了5只小燕子。個子很小,身上沒有羽毛,眼睛沒睜開,那張帶有黃邊的嘴卻不小,樣子十分難看。平時,它們五個擠在一起,不怎麼動,只要老燕一來餵食,它們就你推我擠,張開黃邊大嘴,“唧唧喳喳”要吃的。一隻頑皮的小燕子剛吃完了一口,卻又張開大嘴還要吃的,像個“食不飽”。燕媽媽毫不客氣地撇開它去喂別的燕子,可它還是死皮帶臉地張着嘴一個勁地要吃的,可真有意思。

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小夥伴們在亂石堆邊玩耍,突然發現一個“小球”在地上滾來滾去。高年級的小夥伴告訴我,這種小球一樣的動物叫西瓜蟲。

我仔細地觀察起這個小傢伙來:它的身子長約2釐米,頭上有一對觸角,身下是八對靈活的足,背上那一塊塊的殼像屋檐上的瓦片似的。西瓜蟲喜歡生活在潮溼的地方,它很會動,有時朝天,幾隻腳不停地晃動;有時蜷縮着身子,像一個迷你的小西瓜。

我想,西瓜蟲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我的手指不由地撥動它的身子,沒想到它靈活地翻了個身,讓我撲了個空。嗬,這小傢伙,可真有意思!

我想,生活中我們如果能夠細心觀察,一定能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

觀察日記 篇3

種下的大蒜

20xx年10月12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和媽媽吃完午飯後,就從陽臺的櫃子裏拿出一個花盆,到外面去找些泥土,然後把它放入花盆裏。我們先從口袋裏拿出幾個蒜頭,把它們一個個有序地插入花盆裏,在適當地澆了些水。中午,我把種好了的蒜頭放到教室後面的地上,我暗暗祈禱着,大蒜你啥時候能長大呢,我真想看看你長大的樣子。

長出小苗

20xx年10月20日星期三晴

一個星期過去了,我到教室後面觀察我種下的大蒜。我驚奇地發現,大蒜的中間長出了黃綠色的小苗,綠色與黃色搭配起來,真是美麗極了!於是,我拿來尺子量了一下,哇,原來蒜苗已經長了5釐米高了。看到這些長高的小苗,我心裏充滿了成就感。

大蒜長大

20xx年11月9日星期二晴

上午,我又到教室後面來看自己種的大蒜,發現他已經有一根木筷那麼高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直尺量一量,是28釐米。我高興極了,連忙再把它澆一些水,曬一曬太陽。在太陽的映照,大蒜顯得更精神了。

我對大蒜說:“大蒜,大蒜,你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快快成長吧。

觀察日記 篇4

放學的路上,媽媽開着車,我在後面向車窗外面看,發現路邊種的柳樹都發芽了,柳條上長滿了小芽,整棵樹變成了淡綠色,軟軟的柳條垂下來,看上去像樹長了許多綠色的頭髮,遠遠的看像毛茸茸的一團,也好像是一團軟軟的棉花糖。

今天的天空是霧濛濛的,天氣預報說要下雪,但是沒有下雨或者雪。昨天晚上奶奶告訴我要今天要下雪,我興奮的不得了,等到起牀一看沒有下雪,而且是霧濛濛的,一整天也沒有看見太陽,我特別失望,還是期待下次或者下個冬天再堆雪人吧!

觀察日記 篇5

今天語文課上,老師拿着兩個不同顏色的樹枝問:你們知道是什麼嗎?有的同學知道,但說不上是什麼名字。

一各同學把手舉的高高的,老師問他你知道是什麼樹上的嗎?那名同學自信地說:這是楓樹上面的。老師表揚了他,他也非常高興地坐到了座位上。

老師又給我們一人發了一片樹葉讓我們觀察它有幾個角?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我們的都不一樣,有的'有五個角,有的有三個角,有的有二個角,老師又搖了搖手上的樹枝,那聲音特別像颳風了的聲音。

樹葉摸起來很光滑,看着像一片綠色的小扇子。五角楓是淺綠色的,葉子的邊還帶了一點淺黃色,看起來非第美麗。還有一個二角的果實,它看起來很漂亮,從高空扔下來,就像一對翅膀一樣,特別美麗。它們一定經過了颳風和下雨,不然就不會這麼美麗。

我很喜歡五角楓上的葉子。

觀察日記 篇6

星期五,老師叫我們寫一篇《我的蠶寶寶》的週記,我想:我家有那麼多的蠶寶寶,寫起來肯定得心應手。

一個月前,我就把以前放在家裏的蠶卵拿了出來,然後用棉花把它包起來。過了幾天,蠶卵上出現了一個黑點。又過了幾天,蠶寶寶出來了,是一個像螞蟻一樣的東西,我以爲是什麼垃圾,正想扔掉它,我的媽媽大聲說:“別扔,這是蟻蠶!”“什麼?蟻蠶?”我不明白。媽媽說:“這就是蠶寶寶剛剛出來的樣子,我們就把它叫做蟻蠶。”

又過了一個星期,蠶寶寶又長大了不少,身子軟綿綿的,頭黑黑的,比身體還小,嘴巴是一個小洞,有兩顆門牙,是它咀嚼桑葉的。頭中間還有一個小洞,是它吐絲用的。它有八對足,走起來一拱一拱的,非常有趣。有一天,我看見蠶寶寶呆在角落裏,一動不動。我以爲它要死了,趕忙叫來媽媽,說:“媽媽,蠶寶寶不動了!”媽媽笑着說:“它沒死,是正在脫皮呢!”“真的?”我有一點不信。媽媽說:“不信你可以看看它會不會從裏面出來。”等了幾個小時,我發現蠶寶寶的外殼破了一個洞,蠶寶寶從裏面爬了出來。“出來了!出來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

又過了好幾天,蠶寶寶又脫了一次皮,現在已經全身變白了。真是一些愛臭美的蠶寶寶呀,像我們女孩子一樣偶爾還要換衣服呢!

我真希望蠶寶寶在我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長大呢!

觀察日記 篇7

昨天小記者去戚城公園遊玩,我也是小記者,當然少不了我。

來到公園,那裏已經有小記者精神十足的等着。人到齊了,我們跟着記者叔叔、阿姨們在公園轉了很大一圈,來到河邊,我們把包放下,記者叔叔說:“今天我們在空地上體驗各種各樣的遊戲,請大家配合。”

第一項遊戲,分組並取名。同學們議論紛紛,都很想給自己組取好名字,我們組有人說:“我們就叫冠軍隊吧!”“不錯!”有人說:“多好的名字啊!”我們還爲大家唱了一首歌。小記者們高興的蹦啊!跳啊!

第二項是齊心協力,結果是別的組贏,我們組雖然很快但是有一個人犯規了,取消了比賽成績,我們不服輸。

還有好多遊戲,比如:“老鷹捉小雞、水果蹲。。。。。。真是有趣極了!

記者阿姨讓同學們講一下活動收穫,大家說的都很棒,並期待下次相聚。

觀察日記 篇8

(1)20xx年4月2日

今天,我在仔細地看着紙杯,紙杯什麼好看的?原來,我不是在看紙杯,我是在看紙杯裏的大蒜呢!

一早,媽媽對我說:“拿兩瓣大蒜給你,試着種一種。”我不知道種大蒜需不需要剝皮,所以一個大蒜剝了皮但另一個大蒜沒有剝。

這兩瓣大蒜真好看,一瓣紅,一瓣白。紅的猶如一個人怒髮衝冠,白的好象一個喜笑顏開的老人。我想,如果這兩個“人”同臺表演的話,那一定很有趣。

晚上,我發現,白的那瓣冒了一點綠牙!紅的那瓣卻沒什麼動靜。原來,種大蒜是需要剝皮的。

從現在開始,我就只觀察剝了皮的那瓣大蒜了。

(2)20xx年4月3日

第二天,我先給大蒜換水,又給大蒜墊紗布,好讓它固定下來,忙得不亦樂乎。因爲我知道,種大蒜是我的責任也是必須種的,所以我更愛護大蒜苗了。

大蒜的苗已經有半釐米長了,根鬚也長了出來。使“老人”更形象了,上面長了“頭髮”,下面長了“鬍鬚”。

這“頭髮”真白,頂尖略有青。這白中帶青,青中帶白的顏色讓人覺得這“頭髮”煞是好看。

這些“鬍鬚”是白色的,蒜味非常重。聞過之後五分鐘之內蒜味絕對散不了。

吃完晚飯之後,我覺得蒜味又重了。蒜瓣開始微微變大並且蒜苗又有點綠了,是不是水太多了呢?我這樣想,於是我減了一點水。

(3)20xx年4月5日

三天了,我去換水時,發覺蒜苗竟然沒長!於是我去問媽媽,經過一番問答,我知道大蒜苗原來是白色的,長大之後就變綠了。還要經常換水。

爲了讓大蒜恢復,我照顧得更仔細了,每天兩次換水、加水、減水,還時不時看一下。

蒜苗已經有兩釐米長了。令人奇怪的是,蒜苗現在下面白,上面綠。想象力豐富的我覺得,大蒜應該跟爬山虎一樣,爲了更好地吸收陽光,製造養分,把能製造養料的“葉綠素”放在苗尖。

“鬍鬚”越來越長,數量不可計數。

這苗像“百歲老人”一樣,坐在那裏靜靜思考。風來了,“百歲老人”好象想出了辦法,頻頻點頭。

(4)20xx年4月6日

大蒜苗已經有3。5釐米了。經過幾天的生長,它已經很高了,苗莖輕而均勻,苗尖青而帶綠。

苗根也有1-2釐米長,它的味道已經非常重了。你使勁聞一下,味道的保留時間可能會增加一倍延長到十分鐘左右。

大蒜是這樣長的:上面長的同時下面也長。上面的苗邊長邊吸收陽光,下面的根邊長吸收水分,它們把養料運到中間的莖葉裏,又由中間的莖葉用養料讓它們生長。

這種場面我從來沒有看過。我種過豆子,但豆瓣不幾天就掉了。大蒜應該是莖塊植物吧,我想。

大蒜苗分裂得更厲害了。苗的上部除了和中間一層薄薄相連外,完全裂成了條。我想看它到底怎樣,所以什麼也沒問。

(5)20xx年4月7日

大蒜差不多有6釐米了。現在苗尖已超出了杯頂,蒜苗上青綠下青白,好看極了。

蒜苗的中間也開始脹大,只要你在它的附近,就很容易聞到蒜味。

根部更不用說,蒜味重得要命。

所以我觀察的次數開始減少。但我仍然仔細地注意分裂點,想象力豐富的我又想,蒜苗應該是這樣分枝的。

但還是“蒜味重”又引起了我的思考:蒜味以前沒都沒有這麼重,現在泡在水裏怎麼會讓蒜味變得更重了呢?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是大蒜剝了皮、發了芽、長了根之後,把蒜味釋放出來了吧。

我覺得種大蒜不僅是一種樂趣,更要有一種責任!

觀察日記 篇9

20xx年X月X日星期X晴

國慶節前,楊老師讓我們觀察豆子的生長過程,同學們聽了,個個摩拳擦掌,我也不甘示弱。一放學,我就趕緊跑到市場,買來兩顆豆子。這是我第一次種蠶豆,興奮極了。

一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找出透明的杯子,捧着蠶豆,小心翼翼地放在杯子裏,然後往

杯子裏放了一些餐巾紙,再灌上適量的水,最後寫上自己的名字,一切就大功告成了。蠶豆們靜靜地躺在餐巾紙上,像一個嬰兒在搖籃裏躺着,我多麼希望它馬上破殼而出,長出嫩綠的葉子,開出嬌豔的花兒,結出美味的果實。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牀,興沖沖地去看那些小蠶豆,但蠶豆寶寶太不爭氣了,它並沒有發芽,只是變皺了,好像老爺爺頭上的皺紋。

第三天早晨,我再次迫不及待去看小蠶豆,“啊!不可思議呀!”我驚喜地叫着,開心得一蹦三尺高,“我的蠶豆長根了。”終於,它不再那麼光禿禿了,竟然把衣服全解開了,長出了白白的根,好奇地看着這個世界,再仔細一看,它真像一個泡澡娃娃,在餐巾紙裏斜靠着,很舒服的感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後,在我的精心照顧下,蠶豆長出了一根綠色的莖,莖上長着兩片嫩綠的葉子,頂端微卷,好像一個娃娃吐出長長的舌頭,一陣風吹過來,它就隨風舞動,好像在說:“主人,謝謝你把我養大。”過了幾天,蠶豆又長出了兩片嫩葉,像一隻只正準備起飛的小鳥。我每天看着它一點點長大,心裏比得了獎還開心,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開出漂亮的蠶豆花呢?我已經等不及了!

這次有意義的種植活動,不僅讓我看見了蠶豆的生長過程,還讓我對觀察植物有了更大的興趣,

真是一舉兩得啊!

觀察日記 篇10

一身黑亮的盔甲,兩根細長的觸角,湊成黑色的小生靈——螞蟻。

每當走在回家的路上,便會發現幾個小小的黑點從我腳邊繞過,那就是螞蟻。每當我看見它們時,我就會蹲下來仔細觀察它們,有時也會跑到家中,去拿一片好吃的餅乾給它們吃。

剛開始它只是嗅了一嗅像是在檢查食物是否安全。過了一會兒確保沒有問題之後,它先嚐了幾口。也許是味道不錯,它拼命用觸角去頂,似乎正試圖把餅乾搬回家去。它搬不動,於是便走開了。我想:怎麼這麼快就放棄了呢?不一會,又來了一大羣螞蟻,原來那隻螞蟻剛纔是去找同伴了。它們一起吧把餅乾啃碎然後一粒一粒地搬回了家。

聽說螞蟻可以背動比自己重6倍的東西,稱得上是世界上力氣最大的動物。

我不禁讚歎:小生靈啊小生靈,沒想到你小小的身軀竟蘊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TAGS:範文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