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關於中秋節的資料報告

學問君 人氣:3.17W

一、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資料報告

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糧食和瓜果都成熟了。農民爲了慶祝豐收,將8月15日定爲中秋節進行慶賀。從網上搜尋瞭解到,大約從唐朝開始過中秋。

二、中秋節習俗

全家團圓一起吃月餅 賞月亮

三、中秋節詩詞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四、中秋節的傳說和故事

1、 月餅傳送消息

蒙古族統治中原,對漢族很殘暴。漢族老百姓想聯合反抗蒙古族統治,但蒙古族管得特

別嚴厲,一直派人檢測,給每個村莊都安排了統治者,很難傳遞消息。最後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想了個辦法,讓人在月餅裏包上紙條,紙條上寫着:8月15日一起集合殺蒙古人,通知老百姓吃月餅時注意月餅裏面。到了8月15日,老百姓真的把村裏的蒙古人都殺了。計策成功了,朱元璋很高興。-----爺爺講得故事

2、 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很早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驕陽似火,莊稼枯死,老百姓餓死很多。有個叫后羿的英雄,一箭射下九個太陽,大地又恢復了常態。王母娘娘獎勵他一包神藥,吃了之後可以長生不死。

一天後羿出門後,有個人拿着寶劍來搶神藥,嫦娥知道自己打不過他,就一下子把所有的神藥吃了下去,吃完後就飛起來了,升到月亮上。起飛的時候因爲驚慌還抱了一隻自己養的兔子。

后羿回來後想殺掉那個壞蛋,可是他已經逃走了。他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亮,那天正好是8月15日,后羿就在後院裏擺了一些嫦娥喜歡吃的點心紀念她。8月15日賞月的習俗就這樣誕生了。

##第2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習俗的調查小報告

這個學期,我們班開展了《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調查研究》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幾個對中秋節特別感興趣,所以成立了一個小組,選擇了研究子課題《瑞安民間中秋節習俗的調查研究》。經過大半個學期的調查研究,我們查找收集了許多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對瑞安民間中秋節的習俗有了許多瞭解,現在,我們的調查研究活動即將結束,經我們組裏成員的討論,我們將調查研究的過程和自己的收穫總結如下。

一、我們小組的成員:

組長:陳天樂;副組長:陳彤瑤;組員:繆羣翔、蔡亞興、郭舒怡、繆鎮遠、吳奕墨、虞舒雯、王彥超、鄭林亦心、李深涵、黃瑞榮、謝尚棟

二、我們的研究任務

瞭解中秋節起源;瞭解各族中秋節的習俗;瞭解中秋節飲食習俗;瞭解人們在中秋節期間還進行哪些其他活動;瞭解有關中秋節的詩詞和傳說故事。

三、我們研究的過程

第三週到第五週:確定研究子課題,確定小組人員;明確小組分工、商量研究內容,制定研究計劃;根據研究內容組成研究小小組,確立小組長。

第六週到第十一週:根據研究內容分頭進行研究;小組定期開展研究情況交流;小小組分頭自查資料,分析不足之處,再繼續研究。

第十二週到第十五週:各小小組整理資料;組員寫研究活動的心得體會;各小組長寫研究報告;小組在組內交流(每人都發言)。

第十六週:寫小組研究報告。

四、我們研究的方法

我們小組透過上網,上圖書館、書店看有關書籍、問家長老師以及有經驗的老人等方式進行研究,收集相關資料,實踐中,我們還用照相機記錄了我們部分研究活動內容。

五、我們研究的成果

(一)中秋節的起源

經過我們組成員上網、上閱覽室上書店查閱課外書,瞭解到了有關中秋節的起源說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爲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爲此頗爲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爲節日來慶祝。

有人則認爲,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爲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至明清時,中秋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成了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二)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衆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唐代,宋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但人們最主要的習俗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唐代,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吃着月餅,共同賞月敘談。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爲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三)我們看到的中秋節

現在的中秋節被各種月餅填滿了。月餅越做越好,包裝越來越豪華,月餅的種類越來越多。節日前夕,超市裏琳琅滿目的月餅和熙熙攘攘的人羣增添了不少節日的氣氛。

中秋節這一天,媽媽和我拎着月餅早早來到了外婆家。晚飯時分,外婆外公在家裏擺開八仙桌,接着在桌上面放置了十隻高盤,分別盛放花生,柚、五味香糕,綠豆糕,杏仁酥、蘋果、桔、梨等果品。聽外婆說有的家庭還將收藏的古玩、花卉、盆景、玲瓏奇巧的玩具擺放出來,俗稱“小擺設”。瑞安城關中秋節小擺設在溫州是出了名的呢。此外“炒粉幹” “吃番鴨”“吃芋頭”也是咱瑞安人過中秋的傳統習俗呢。可是現在,大家不興吃這些東西了,而是喜歡擺一桌酒席,大家聚一聚。

不一會兒,大家都放下了手頭的事情趕來了,家裏變得好熱鬧。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吃着外婆準備的豐盛的酒餚,品嚐着精美的月餅,一邊說說笑笑,其樂融融。只是遺憾的是這天是陰天,沒有月亮,否則,那“分外明”的中秋圓月,一定會給我們的聚會增添許多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