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關於春節手抄報大全

學問君 人氣:4.82K

製作春節手抄報,自然少不了蒐集一些關於春節的相關資料,其實在手抄報製作上最重要的就是手抄報的版面和內容了,下面爲大家帶來關於春節手抄報的圖片和內容,歡迎閱讀!

關於春節手抄報大全

  

  春節在中國歷史上的傳承與演變:

秦漢時期,中國社會逐漸脫離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響,人們的歲時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依從自然月令的時間習慣逐漸改變,歲時節日與社會生活的協調受到關注。作爲歲首的春節,在秦漢以後社會意義明顯,朝廷將歲首作爲展示與加強君臣之義的時機,民間則作爲鄉里家庭聚會的良辰。

秦代至漢中期前,歲首在夏曆十月,十月初一爲新年。漢中期以後,歲首在正月初一,稱爲正月旦、正旦等。正月旦是漢代皇家的重要慶祝日,朝廷要舉行大規模朝會。在朝廷的影響下,漢代民間將年節民俗活動由傳統的臘日、臘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東漢崔?《四民月令》記載了東漢時期民間正日的祭祀儀式與慶祝活動。首先,祭祀祖先、禮敬尊長是漢代正日禮儀的主要內容。全家無論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於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懷着喜悅的心情依次向家長敬酒致賀。其次,拜賀宗親鄉黨。正日家庭祭祀慶祝儀式之後,人們走出家門,拜謁恭賀親族與鄰里,利用年節時機,溝通自己與親族、鄰里的關係。後世正月拜年的傳統即由漢代正日新年拜賀的習俗發展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歲首朝賀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間,元日人們雞鳴而起,先到門庭前燃放爆竹,“以闢山臊惡鬼”,然後一家大小穿戴整齊,依次拜賀尊長。從唐代開始,春節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給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後三天。朝廷照例舉行早朝大典,民間則閤家團聚,設宴歡慶。

宋元明清各代,春節稱爲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會儀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禮。帝王的正旦朝會作爲國家典禮,場面宏大壯觀,它是國家時間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盛大的朝賀慶典對內顯示國家太平,對外彰顯中華帝國國威。同時,官方也借觀看節日燈火與欣賞雜藝表演之機,表露出與民同樂的姿態,以和諧社會。

比如北宋,“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就是開賭禁三天,任百姓娛樂。明朝時北京民間春節更爲生動有趣,當家人元旦晨起,率妻子等拜天地、拜祖先、煮餃子、給長輩上壽。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引進西洋曆法,以公曆爲標準紀年,這時官方節日與民間傳統節日分離,中國就出現了兩種曆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陽曆體系,作爲公共行政、國際交往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的陰陽合曆體系,人們習慣沿用,服務於農時與日常社會生活。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在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爲春節”並被批准。由此,傳統農曆新年歲首在官方意義上正式被易名爲“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公曆的1月1日頭上。

民國政府曾一度不滿足於二元曆法結構的存在,試圖全部統一使用公曆,將傳統節日習俗全部搬到新的歷法系統中,過公曆元旦,不過農曆新年。但這麼做的效果並不理想。1934年初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不得不承認以“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民間又可名正言順地過農曆春節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繼承辛亥傳統在曆法上採用公元紀年法,但對傳統年節給予特別關注,規定了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從此“春節”成爲社會上下對舊曆大年的稱呼。

春節處在年度週期與四季循環的新舊交替關口,伴隨着過年的腳步,如同展開一幅年俗長卷

春節是迄今爲止流傳歷史最久、流傳地域最廣、過節人數最多的中國節日。它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第一大節,也是具有世界影響的重大節日。春節處在年度週期與四季循環的新舊交替時間關口,其節俗豐富、生動,充滿了人性倫理之美、情感之美、藝術與智慧之美。爲了全面呈現傳統春節的面貌,我們伴隨着中國人過年的腳步,依照年節順序,漸次展開年俗長卷。我們先來看看送舊年的習俗。

1.“臘八粥”

農曆十二月初八名爲臘八節。臘八節是年節的前奏曲。華北歌謠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了就意味着進入年節階段。臘八這天人們要吃應節令的臘八粥。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種種傳說,影響最大的是紀念佛祖成道。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有一天由於疲勞過度暈倒,幸得一位牧羊女將隨身所帶的雜米與泉水調煮成粥給他食用。佛門弟子爲此在臘八日熬煮臘八粥,將粥分給窮人充飢禦寒,以示大慈大悲之意。因此臘八粥又名爲“佛粥”。

當然臘八食粥,並不僅是佛教的影響,事實上中國古代有冬至以赤豆粥祭神的.習俗。臘八粥的食料其實都有民俗寓意,諧音取意:桂圓象徵富貴團圓,百合象徵百事和睦,紅棗、花生比喻早生貴子,蓮子心象徵恩愛連心,核桃表示合合美美,桔脯、栗子象徵大吉大利等等,人們以此期盼未來生活的美好。

2.小年送竈神

臘八過了是小年,小年在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竈王”等民謠裏都說到祭竈,祭竈是傳統小年的重要節俗。竈神俗稱竈王爺、竈公、司命,是中國民間在年節中特別崇奉的神靈。竈君的名稱在戰國時已出現,魏晉以後的竈神成爲天神監察下界的耳目,它常駐人家,與百姓朝夕相處,監視着民間的一舉一動。民間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人們擔心竈神打小報告,於是便跟它套近乎,俗稱“媚竈”。向神靈獻媚是民間信仰的常見表現,不過在竈神祭祀上,表現得更爲生動有趣。比如用酒糟塗抹竈門,稱爲“醉司命”;給竈王爺供竈糖,祈禱拜祝:“辛甘臭辣,竈君莫言”,這種黏度極高的糖,不僅粘住了竈神的嘴,也甜了竈神的心。

3.掃塵

“二十四,打揚塵。”送走竈王爺,人們就該清掃、洗涮,乾乾淨淨迎新年了。自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竈神上天起,“俗謂百無禁忌。”平時人們對於屋內清掃是小心謹慎的,唯恐觸犯神靈,現在將居家的竈神等送走了,人們得到了任意清掃的機會。

掃塵是年終除舊迎新的透過儀式之一,也是歲末的時空淨化儀式,人們儘量將屋內上下、四壁角落、櫃頂櫃底清掃乾淨。清潔屋宇的掃塵雖然是實際的衛生行爲,但在古代民衆歲時生活中卻是祭祀活動開始前必須進行的空間淨化活動,具有清潔、淨化人居空間的象徵意義。

4.備辦年節食品

祭竈之後,在“二十五,磨豆腐”的民謠聲中,人們進入年節食物的準備階段。當然年節食品不僅是豆腐,食物的豐盛是大年的典型特徵。俗話說:“大人望種田,小兒盼過年”。因爲年節有許多平時難得的吃食與娛樂。年節食品最能體現民俗的統一性與地方性。

年節全國共享的傳統食品是年糕,過年吃年糕,意味年年俱高,祈求一年更比一年好。山東年節蒸糕是最典型的例子:從臘月初一直蒸到臘月底,蒸出的食品吃到二月二,纔是好人家。餃子是北方春節的重要食品,俗話有:“窮過年,富過年,沒吃餃子沒過年”。餃子食料也在年前備辦。當然,年節食品中最重要的是肉,過年一定要有肉。

5.身體清潔:“洗疚疾”與剃年頭

忙完了年節食品的準備,人們開始要沐浴齋戒迎接新年了。沐浴祛穢是舊時年節的主要習俗之一。在年節過渡儀式中,爲了將過渡時間變成特殊的淨化階段,人們不僅以驅邪、送神的形式實現時空淨化,就是人體自身也需要潔淨,以除舊迎新。湖北西部鶴峯人在除日“浴身”,稱爲“洗隔年塵”,也稱“洗邋遢”。土家族人在臘月二十八將被子、衣物全部洗乾淨,全家老少用艾蒿煎水洗澡。江蘇常州人在臘月二十六日洗澡,稱爲“洗福祿”,二十七日夜浴,“謂洗啾唧,祓除之意也。”

歲末人體的清潔行爲是一道必備的儀式,除了洗浴之外,還有剃年頭,俗諺“有錢無錢,剃頭過年”。在歲末一定要剃好年頭,乾淨過年。

6.裝飾門庭:窗花、年畫、桃符、春聯

清潔沐浴之後,人們就要裝點門庭了,所謂“二十八,貼花花”。貼花花,包括春聯、門箋、年畫、窗花剪紙等。

我們先說門神,最早的門神是桃木刻成的偶人,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漢代門神已演變爲兩個人形圖像,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神荼與鬱壘。傳說神荼、鬱壘是兩兄弟,專門負責捉拿禍害人間的惡鬼。門神在後代不斷增加,主要有鍾馗、秦叔寶、尉遲敬德幾位。

門神畫是繪有門神形象的圖畫,後來繪畫題材擴大,變成年節時期裝飾屋宇、增添喜氣的年畫。古代門神畫中多畫鹿、喜、寶馬、瓶、鞍等象徵物。年畫題材廣泛,喜慶吉祥是其主題,如連年有餘、金玉滿堂、羣仙賜福、招財進寶等。

桃板、桃符以及後來普遍出現的春聯是新年大門的重要飾物。宋代以前門口懸掛的是桃符,桃符上寫有辟邪祈福字樣,桃符一年更換一次。大家可能都熟悉這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隨着時代的變化,人們要表達的意願越來越多,在桃符上的字也就越寫越長,逐漸形成了對仗工整的吉祥聯語。於是出現了春聯這一新年門飾。春聯的最初起源雖然是在唐末五代,但以紙寫聯語普及社會的時代應該是在明清時期。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過大年的習俗:

1.年夜飯

年夜飯來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禮。隨着家族社會的發展,多神祭祀逐漸演變爲以祭祀祖先爲主的臘日之祭。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是人神共進的晚餐。

傳統的年夜飯,菜餚充滿寓意。比如蘇州人的年夜飯俗稱“閤家歡”,其中有一樣菜餚叫安樂菜――用風乾的茄蒂雜拌其他果蔬做成。人們吃年夜飯,下箸必先此品,以求吉祥。中國南方地區的年夜飯有兩樣菜不可少,一是有條頭尾完整的魚,象徵年年有餘;二是丸子,南方俗稱圓子,象徵團團圓圓。傳統北京人的年夜飯中必定有荸薺,諧音“必齊”,就是說家人一定要齊整。

年夜飯當然有南北的地域差異,南方除了菜餚外,要吃餈粑或年糕,而北方一般吃餃子。餃子在中國起源很早,它能成爲北方大年的標誌食品,一方面因爲餃子本身的美味,另一方面餃子是時間變化的象徵物,在民俗觀念中,新舊年度的時間交替在午夜子時,在除夕與新年交替之際,全家吃餃子以應“更歲交子”時間,表示辭舊迎新。此外,爲了添加節日的生活情趣,有的地方在包餃子時,還在其中加入糖塊、花生、棗,乃至錢幣等物,誰吃到什麼餡的餃子,誰就獲得好的預兆。吃到糖塊標誌着生活甜如蜜;吃到花生者就表示長生不老;吃到棗子意爲早得子嗣;吃到錢幣者自然新年有好的財運。

2.壓歲錢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以祝福晚輩平安度歲。壓歲錢是小兒新年最盼望的禮物。壓歲錢相傳起源較早,但真正流行是在明清時期。壓歲錢有特製錢與一般通行錢兩種。特製的壓歲錢是仿製品,它的材料或銅或鐵,形狀或方或長,錢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祿壽喜”、“長命百歲”等。

明清時期通常用流通的銀錢作壓歲錢。這種壓歲錢,有直接給予晚輩的,有的是在晚輩睡下後,放置其牀腳或枕邊。壓歲錢本來是祝福的意義,但用流通的制錢給小兒壓歲,這就給孩子帶來了自主消費的愉悅,這種情形恐怕是明清以後纔有的新現象,它開啓了壓歲錢由信仰功能向節日經濟功能轉變的趨勢。民國以後,各錢鋪年終特別開紅紙零票,以備人們於壓歲錢支用。當時還流行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寓“長命百歲”之意;給已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財源茂盛”、“一本萬利”。使用現代紙鈔票後,家長們則喜歡選用號碼相連的新鈔票,預兆着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3.守歲

年夜飯後,全家人圍坐在火爐旁邊,拉家常,聊未來,談天說地,一直聊到五更天明,迎來新歲。人們在辭舊迎新的除夕,以通宵不寐的形式守候新年的到來,稱爲“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守歲的目的是祈求長命。因爲是整晚不睡,人們要打起精神強坐,所以在北方俗語中稱爲“熬年”。民間爲了阻止人們除夕睡覺,還形成了一種禁忌,說如果這晚睡覺,第二年身體就不好。守歲是爲了強固身體,延年益壽。在古代守歲還是爲父母或老人祈壽的重要方式,因此一般人都堅持守歲。從古迄今人們一直將守歲作爲辭舊迎新的重要過程。守歲是對舊歲的辭別與對新年的守望。

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爲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歲火起源於古代驅邪的需要:民間曾經流傳着年獸的說法,說有一個名叫“年”的怪獸,經常在除夕夜出來吃人。因爲年獸害怕紅色的燈火,所以人們在門口掛上紅燈籠,在庭院點燃紅紅的火焰,這樣就保證了家人的安全。這則民間傳說表達了人們在時間變換中的緊張與不安定的感覺,所以人們以熱鬧的燈火驅走黑暗,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除夕守歲,除了歲火外還有“燃燈照歲”的習俗,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明朝人過除夕,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牀底點燈燭,謂之“照虛耗”,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下面我談談迎新年的習俗:

古代社會民間計時以雞鳴爲候。正月初一的雞鳴尤有意義,它召喚着新年的到來。當然隨着現代中國計時手段的變化,人們已經將新舊時間的界標確定在午夜零點。

1.“爆竹聲中一歲除”

伴隨除夕守歲的是爆竹與焰火,在送舊迎新的日子裏,人們盡情地燃放煙花爆竹。

新年爆竹起源於原始宗教信仰,人們以此驅邪祈福。民俗認爲,鞭炮等響聲,能驅趕鬼邪。公元6世紀中葉成書的《荊楚歲時記》已經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驅逐山怪惡鬼。當時真的是爆竹,方法是將竹筒置於火中燒烤,竹筒受熱膨脹,最後爆出聲響,直到唐宋時期仍然採用這種爆竹方式。宋人范成大《爆竹行》記述了當時吳地爆竹鳴放的情形。宋代除了傳統的天然爆竹外,還出現了火藥爆竹。這種火藥爆竹不僅有霹靂的雷聲,而且有硝煙散出。爆竹散出的硝煙有消滅空氣中病菌的功效,所以人們在瘟疫發生的時候,經常要燃放爆竹。

明清時期火藥爆竹更加流行,人們除了以爆竹驅儺外,還用它來送神、迎神,以及接待拜年客。爆竹的聲響增添節日氣氛。清代北京除夕“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蘇州過年,鑼鼓敲動,街巷相聞。送神之時,多放炮仗,炮仗有單響、雙響、一本萬利等名。還有一種成百上千的小爆編在一起的長鞭,響聲不絕,名爲“報旺鞭”。

近代以來,鄉村春節鞭炮是年俗必有的項目,假如過年沒有爆竹聲,人們就會覺得心裏空蕩蕩的。今天,當除夕午夜零時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新年鐘聲敲響時,全國進入鼎沸狀態,舉國上下煙花飛舞、鞭炮齊鳴,一向矜持的中國人此刻融入狂歡的世界。

2.天地、祖先祭祀

人們在響徹雲霄的鞭炮聲中迎來新年,舊年迴天彙報的諸神,這時又帶着新的使命回到人間。爲了迎接新神,各家擺起香案,虔誠祭祀。新年“進酒降神”是漢代就有的傳統,民間一直沿襲下來。新年人們迎回諸神,諸神的降臨意味着年度時間重歸人神共處的日常世界。

祖先祭祀是春節家祭中最重要的祭祀。《禮記》中祖先祭祀屢有記載,如“大飲?”就是歲末的宗廟祖先祭祀大禮。明清以後,由於宗法觀念的復興,祭拜祖先重新成爲新年儀式的重要環節。民國以來民間仍然保持春節祭祖的習慣,一般在家庭堂屋設定有祖先牌位,人們吃團年飯前,先要由家長依次請祖先回家團年,在祖先享用之後,家人再上桌吃飯。

正是這種年復一年的祭祀團聚,強固了家族的內聚意識,保證了家族的綿延。而家族作爲社會的基本單元,它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基本單位,中國文明的悠久傳承與中國家族社會綿延有着一定的內在關係。

3.穿新衣與拜年

以鮮潔的服飾迎年是漢代就有的習俗。北方有首民謠:糖瓜祭竈,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頭子要戴新呢帽。

在民俗社會中新潔衣飾不僅是年節的美飾,同時具有神性意義。新的衣飾是爲了祈福除災。透過舊年閾限之後,人們獲得新生。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徵着人們進入新的生命旅程。這種身體的新打扮與門戶的新裝飾都體現了中國人重視新年的時間更新意識。

清晨迎來新年後,接着是賀年、拜年。順序是先家內,後家外。明代北京元日拜年盛行朝野上下,那時拜年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見面跪拜。如果人們在路上見到親友也會下車,在路中叩頭拜年。另一種拜年是一種虛套的禮儀形式,明朝中期京師有所謂“望門投帖”之俗,一些朝官之間的往來,講求禮儀形式,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帖。

舊時拜年強調家族關係,拜年的過程就是家族關係的強化過程。江西東鄉橫路何氏宗族每年正月初一都要進行團拜。團拜並不僅僅限於一個族院,而是在整個橫路何氏宗族中進行。團拜按照宗譜中記錄的長幼倫理秩序遞進,即晚輩向長輩拜年,小房向大房拜年。輩分順序不能改變。直到今天鄉村城市仍然保持傳統拜年慶賀之俗,在山東、河北地方鄉村仍有跪拜的習慣。

4.接財神

新年來到,也就意味着新財神的降臨。財神有許多化身,從民間信仰看,有文財神、武財神、五路財神、青龍財神等等。

從年畫與廟宇泥塑中,我們常能見到文財神的形象,是文官打扮,據說他是商朝的比干。比干是位忠臣,他的心被商紂王所挖,但因吃了姜子牙送他的靈丹妙藥,存活人間。他在人間廣散財寶,因爲沒了心,也就無偏無向。另一位文財神是范蠡。范蠡是經營的高手,三次聚財,三次散財,他致富的天才與重義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拜。

再看武財神。武神趙公元帥可謂家喻戶曉,趙公元帥,名朗,字公明,是一位道教人物。天帝封他爲“正一玄壇趙元帥”,招財使者、利市仙官都歸他管。另一位武財神是關公,關公因其忠義勇武被歷代帝王加封各種封號。民間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將關羽奉爲忠義的化身,特別是近代以來的一些工商組織,將關公視作行業的保護神與財神。

五路財神信仰,主要在南方流傳。所謂五路,就指東西南北中五路。五路神也是行神,即出門五路皆爲發財之路。財不自來,必奔走四方而得之。商業貿易依靠交通往來,交通的便利安全,有賴於道路之神即行神的護佑。傳統的行神崇拜,在商業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演變爲財神。在山東和浙江地區還盛行以青龍爲財神的風俗。民間青龍財神年畫中多爲青龍飛繞,青龍財神的兩側是和合二仙。前面是聚寶盆,青龍口中正吞吐着珠寶。

“迎財神”、“接財神”等是春節重要的祭祀內容,時間一般在正月初一至初五,這期間人們相見,開口就是“恭喜發財”,“發財”成爲歲首時節最活躍的詞彙。

  最後我想順便說說正月十五“鬧元宵”:

如果說大年是一臺全民參與的民俗大戲,正月十五元宵節,就是這部大戲的壓軸節目。

元宵典型的節俗是燈會,因此元宵又被稱爲“燈節”。元宵燈會的興盛從隋唐開始,隋煬帝楊廣每年元宵都要在都城洛陽舉行盛大的燈會,招待外國使者,以誇耀中國的富庶。唐朝元宵張燈風氣更盛,唐朝皇帝爲了舉國同樂,將以前正月十五一夜的燈會,延長到三夜,規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官家放假三日,爲了人們通宵觀燈遊賞,節日期間取消平時的宵禁,即所謂“金吾不禁”。宋朝城市生活進一步發展,元宵燈火更爲興盛。明代全面復興宋制,元宵放燈節俗在永樂年間延至十天,從正月十一開始,京城百官放假十日。

元宵節另一節俗是吃元宵。元宵是一種節令食品,明清時期正月十五吃元宵成爲時尚。明朝京城在初九之後,就開始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細粉製成,圓形,內包核桃仁、白糖爲餡,大如核桃,江南稱爲“湯糰”。清代蘇州人稱爲圓子,杭州人稱爲“上燈圓子”。在祭祀祖先之後,家人老鄉一起享用圓子,取其團圓的意義。

“男婦嬉遊”是元宵特殊的人文景觀。正月元宵是一年中唯一的“狂歡”節,人們在這一階段打破日常的秩序約束,紛紛走出家門,看戲、逛燈、猜燈謎,走百病、鬧夜,連平日隱藏深閨的女子這時也有了難得的出遊機會。有人說元宵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似乎有幾分道理。當今城市公共生活需要有元宵節這樣的公衆節日,元宵節可以有集體性的觀燈賞月與民俗行遊活動,進行廣場式的社區聯歡聚會。透過公享的節慶習俗,增強公衆的公共文化空間的意識與責任,以孕育培植社區共享的精神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