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介紹

學問君 人氣:2.8W

端午臨近,爲其增加節日的氛圍,填寫了一組詞。

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介紹

春光好·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菖蒲俏,赤烏騷。午重嬈。

梅雨愜熙陽照,路迢迢。

糉葉綠琅珠傲,龍舟旖旎鸕鶿淘。

把酒痛喝沉浸醉,籟瀟瀟。

喜朝天·祭龍頭

在競渡前,一般舉行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爲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上,奔向龍舟賽場。

鑼鼓喧天,炮鞭震地,欲犁碧水先儀禮。

龍頭擡起入祠堂,披紅掛綵姝文祭。

滴眼神悠,點睛霓覓,杜康拋灑催歸旎。

三躬尊敬至極崇,兩行楊柳隨風戲。

 漁家傲·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

江水映霞鵝攪擾,碧波靜謐喧囂少。

風煦柳楊縹窈窕,突發嘯,陣圖全敞漁家傲。

鞭炮喧天江萱燥,彩旗獵獵龍頭耀。

槳速舟輕衣哨哨,齊歡笑,咚咚戰鼓鰲踮眺。

憶秦娥·悼屈原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以示悼念。

催歸泣,汨羅夢斷屈原歷。

屈原歷,糉香縹緲,競舟入戲。

以身苦諫顱無忌,忠君國愛憂崇旎。

憂崇旎,西風殘照,萬民祠祭。

調笑令·糉飄香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糉子。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可用作交往的禮品。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區域更加廣泛。

香糉,香糉,

碧鬱飄馨意聳。

波粼毓秀漂棕,

鍾靈澈玉動容。

容動,容動,

驚起鸕鶿緲。

玉連環●懸菖蒲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

重五豔陽趨酷,厚雲濃霧。

瓢潑傾下路難行,

溼漉漉、邪菌顧。

幾束菖蒲插豎,艾蒿風舞。

提神通竅滯消楚,

人舒服、馨昏夙。

天仙子●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金石內藏邪莫傍。

絲布外包馨妙暢。

帶絲五色映虹霞,

超級棒,悠心曠。

可愛玲瓏白鷺望。

解佩令·戴彩繩

端午節人們佩戴五彩繩,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五彩繩則是用各種色彩的繩子編成手鍊!

端陽春淨,佳節路濘。

罩陰霾,邪毒彌境。

住所籠曚,分散神、內心無鼎。

戴環繩、降瘟避病。

千紅萬紫,圖騰虹擰。

綴襟頭,鍾靈馨挺。

晷景羞花,分外嬌、香飄穹頂。

趕瘟神、晚霞祝慶。

醉太平·飲雄黃酒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鬆溼黛青,邪菌惡獰。

手持壺酒微傾,欲激濁毓屏。

金石浸精,健身體輕。

送涼后羿馨凝,更醉難醒清。

TAGS: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