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2022小年是幾號:什麼時候過小年

學問君 人氣:9.82K

小年,中國傳統節日,也稱“交年”,又稱“竈神節”、“祭竈節”。因小年的主要活動——祭竈是在晚上進行,所以也稱“小年夜”、“小年晚”。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22小年是幾號:什麼時候過小年,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2022小年是幾號:什麼時候過小年

今年小年是幾月幾號2022

今年小年是2022年1月25日(臘月二十三)和1月26日(臘月二十四),但由於各地叫法不同,因此小年的時間也就不一樣,比如在北方地區,小年時間是2022年1月25日(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小年時間是1月26日(臘月二十四),有的地區在正月十六那天也會稱爲小年,比如雲南部分地區在正月十六那天就叫小年,各地小年時間如下:

1.2022北方小年具體時間:2022年1月25日(臘月二十三)。

2.2022南方小年具體時間:2022年1月26日(臘月二十四)。

3.2022江浙滬地區小年具體時間:“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爲小年。

4.2022南京地區小年具體時間: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爲小年。

5.2022臺灣地區小年具體時間:除夕前一天。

6.2022雲南部分地區小年具體時間:正月十六。

7.2022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小年具體時間:除夕。

【民俗小年】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竈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竈。除此之外,還有吃竈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麼什麼時候發生了變化呢?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爲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竈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竈,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爲“竈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竈的由來】

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竈”的話。

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爲祀竈、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爲門、井、戶、竈、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竈、中雷)。祭竈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爲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竈君的傳說】

廿三竈神,也稱竈王、竈君、竈王爺、竈公竈母、東廚司命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竈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晉以後則列爲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着社會生產的發展,竈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竈神也就成爲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了。故《禮記·祭法》中“王爲羣姓立七祀”,即有一祀爲“竈”,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竈”。

中國古代就有祭祀竈神的。魏晉以後,竈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竈書》稱,“竈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竈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髮,從竈中出”。竈神初爲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大約出於清代的《敬竈全書》則稱,竈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竈君,是一對老夫婦並坐,或是一男兩女並坐,即竈君和竈君夫人的畫像。

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竈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竈君爺爺,又有竈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裏,竈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着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竈王爺的民間傳說:傳說竈王爺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監察官,到了臘月二十三便要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帝聽後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所以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送竈”之時,要供上用飴糖漢鐓做成的糖較,竹篾紮成的紙馬以及喂牲口的草料,爲的就是讓竈王爺天甜甜嘴,上天說好話,入宮降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