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爲什麼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

學問君 人氣:7.66K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即國際反毒品日。國際聯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爲“國際禁菸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由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並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虎門銷煙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爲“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

爲什麼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

歷史由來

20世紀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趨氾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嚴峻形勢,聯合國於1987年6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關於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的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並建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爲“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共同抵禦毒品的危害。因爲林則徐虎門銷煙是6月3日起,共進行了23日結束,故將6月26日定爲國際禁毒日 。同年12月,第42屆聯大透過決議,正式將每年的6月26日確定爲國際禁毒日。

2001年落成的緬甸仰光禁毒博物館

國際禁毒日主題活動

從1992年起,國際禁毒日每年都有一個活動主題,以達到國際社會關注和共同參與的效果。

如1992年國際禁毒日的口號是:“毒品,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199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無毒世界我們能做到”;1999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親近音樂,遠離毒品”;2000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Facing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Violence;2001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體育拒絕毒品”;2002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吸毒與艾滋病”。2003年國際禁毒日主題是:“讓我們討論毒品問題”(2003年我國“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主題爲“遠離毒品,關愛未來”)。2004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2005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珍惜自我,健康選擇”。2006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毒品不是兒戲”,旨在呼籲國際社會重視對少年兒童的反毒教育,讓他們瞭解毒品的危害,保護少年兒童遠離毒品,爲他們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1990年2月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第17屆禁毒特別會議透過了《政治宣言》和《全球行動綱領》,並鄭重宣佈將20世紀最後10年(1991年-2000年)定爲“國際禁毒十年”。要求各國立即開展有效而持續的禁毒鬥爭,促進《全球行動綱領》的實施。1998年6月,聯合國第二次禁毒特別聯大透過的《政治宣言》、《減少毒品需求指導原則宣言》、《在處理毒品問題上加強國際合作》等檔案,就加強國際司法合作、控制興奮劑、減少毒品需求、打擊洗錢、剷除非法毒品作物,爲全世界建立一個“無毒品世界”制定了跨世紀戰略。

主題口號

從1992年起,國際禁毒日都確定有一個主題口號,以達到國際社會關注和共同參與的效果。如

1992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毒品,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

1993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實施教育,抵制毒品”。

1994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女性,吸毒,抵制毒品”。

1995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國際合作禁毒,聯合國90年代中禁毒回顧”。

1996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濫用毒品與非法販運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後果”。

1997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讓大衆遠離毒品”。

199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無毒世界我們能做到”。

1999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親近音樂,遠離毒品”。

2000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面對現實,拒絕墮落和暴力”。

2001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體育拒絕毒品”。

2002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吸毒與艾滋病”。

2003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讓我們討論毒品問題”

(2003年中國“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主題爲“遠離毒品,關愛未來”)。

2004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2005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珍惜自我,健康選擇”。

2006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毒品不是兒戲”。

2007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200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依法禁毒、構造和諧”。

2009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毒品控制了你的生活嗎?你的生活,你的社區,拒絕毒品。”

2010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參加禁毒鬥爭,構建和諧社會”。

2011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

2012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全球行動共建無毒品安全社區”。

2013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2]

2014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珍惜美好青春,遠離合成毒品、拒絕毒品,健康人生。”[3]

發展歷程

199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授權廣東省進階人民法院可覈准部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

1991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首先授權雲南省進階人民法院覈准部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

1991年6月,中國召開全國禁毒會議。

1991年4月30日,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召開第34屆反毒品會議。

1990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會第十七次會議上透過了《關於禁毒規定》,共16條。

1990年11月中國成立了國家禁毒委員會。

1990年4月9日,世界部長級反毒品大會在倫敦召開。

1990年2月20日至23日,聯合國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大廈舉行禁毒特別大會。

1989年11月13日,國務院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掃除吸毒、販毒,“除六害”運動。

1988年11月,100多個國家代表在維也納訂立了全面反對毒品走私的國際性協議。

1988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了《關於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

1987年6月聯合國確定每年6月26日爲國際反毒品日。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透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2年3月8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了《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犯罪的決定》。

1973年3月,聯合國麻醉品濫用管制基金成立。

1946年2月16日麻醉藥品委員會成立。

1946年2月16日聯合國麻醉藥品司在日內瓦成立。

拓展閱讀:

  如何遠離毒品? 酒吧防範小常識

吸毒者大多體態消瘦,衣着不整,外表萎靡,注射吸毒者在上臂三角肌或臀部處有針眼或硬塊形成,嚴重時可出現皮下膿腫,靜脈注射者可發現靜脈炎。還有一些使用特定毒品之後產生的典型生理特徵,如紅眼睛是吸食大麻後的最明顯、最典型的生理特徵;苯丙胺類吸食者會出現牙磨損、壞牙、牙齒髮黃髮黑的現象;吸食致幻劑在生理上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瞳孔放大、視物模糊、顏面潮紅、出汗不止、頭痛頭昏、心跳加快、共濟失調(手足不聽使喚)等症狀。

1、直截了當法

堅定直接地拒絕引誘:“吸毒會上癮的,害人害已別給我。”

2、金蟬脫殼法

情況若不許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誘,可以藉口婉轉拒絕:“我,我肚子痛,要去廁所。”然後溜之大吉。

3、主動出擊法

立刻提出反建議,例如相約一起游泳、看球賽等,藉以轉換話題:“這些東西有什麼好吸的,我有兩張票,不如一起去看甲A!”

4、祕密報案法

如果實在無法脫身,趁人不注意時,偷偷告訴你依賴的人,或者撥打報警電話110,警察會迅速給予你幫助。

5、及時告知師長法

當毒販毒友逼你吸毒並威脅你,不許你告訴家人老師,否則就要對你或家長下毒手時,一定不要被他們威嚇住,要第一時間告訴你的師長。

在公共娛樂場所看到吸食、販賣新型毒品現象時,可撥打110或直接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發現製造新型毒品窩點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對檢舉、揭發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等犯罪活動的人員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功的人員,警方將給予獎勵。

另外,吸毒者還有如下特徵:

衣着打扮:遮遮掩掩,儘量使自己不受人注意,或者透過帽子或墨鏡等方法遮蔽容貌。

緊張表現:舉止慌亂,口不擇言或者支支吾吾,頻繁眨眼、目光遊移、臉紅或發白、皺眉頭、嘴幹、流汗、渾身發抖等。

自我防備:到物流公司或者快遞營業大廳寄遞貨物的犯罪嫌疑人,進門之前通常徘徊許久,進入大廳以後左顧右盼,觀察攝像頭位置,並且密切注意大廳內人員活動情況。收件人收取貨物時,少言寡語,一般不會當面驗收,拿了就走。

對吸毒人員的識別:

生理特徵:吸毒者大多體態消瘦,衣着不整,外表萎靡,注射吸毒者在上臂三角肌或臀部處有針眼或硬塊形成,嚴重時可出現皮下膿腫,靜脈注射者可發現靜脈炎。還有一些使用特定毒品之後產生的典型生理特徵,如紅眼睛是吸食大麻後的最明顯、最典型的生理特徵;苯丙胺類吸食者會出現牙磨損、壞牙、牙齒髮黃髮黑的現象;吸食致幻劑在生理上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瞳孔放大、視物模糊、顏面潮紅、出汗不止、頭痛頭昏、心跳加快、共濟失調(手足不聽使喚)等症狀。

精神特徵:情感淡漠,思維散漫,急躁易怒,多疑自卑,注意力難於集中,記憶力明顯受損,智力活動較遲鈍,易出現幻聽、幻覺、妄想症狀,缺乏責任感。

行爲特徵:從某種意義上講,吸毒者的行爲表現無不帶有毒品“烙印”。說謊是吸毒者共同特徵之一,吸毒者爲了能繼續使用毒品和逃避或緩解內心及外界的壓力,說謊是必然的。話題圍繞着金錢轉,也是吸毒人員的一個特點。因爲吸毒者爲了支付其龐大的消費開支,必須想盡辦法籌錢,例如借貸、乞求、抵押、變賣家產,甚至巧取豪奪、男盜女娼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爲。

在娛樂場所看到可疑人員,應儘量遠離,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