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端午節黑板報文字

學問君 人氣:2.46W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下文是爲大家精選的適合端午節黑板報的文字,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端午節黑板報文字

端午節黑板報文字:端午節傳統食物

糉子

糉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糉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糉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糉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

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糉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如今的糉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

親親小貼士: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等。

葉子餑

葉子餑,是玉林人的節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陽這兩節屬必不可少的美食.關於葉子餑的傳說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歷史頗久遠.到了後來葉子餑漸漸演變成玉林當地一種大衆化的地方傳統特色小吃。

葉子餑以糯梗兩種米磨成粉做成,屬蒸制食品,通常單個餑是一巴掌長左右分爲甜和鹹兩種口味餡料隨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餡的一般爲甜味放餡料的則視各人胃口而制。做葉子餑通常是採用芭蕉業,糉子葉竹葉等具有清香味的葉子包着蒸出來的餑泛着淺青色。葉子餑的特色就是色澤嫩亮口感細軟香糯不粘牙。

糯米釀苦瓜

端午節玉林人家餐桌上的釀苦瓜是絕對少不了的。這個節也有部分玉林人叫苦瓜節因農曆五月五正好是苦瓜“大哄”上市苦瓜名雖苦但其實苦盡甘來甘香瓜味留在口腔歷久不散。感覺清爽加上苦瓜有清熱解毒作用在炎熱的夏天吃最合適不過了。

苦瓜釀糯米是玉林人最常見的烹飪據說這與玉林夏季氣候潮溼多霧有關所以飲食上養成宜溫熱忌寒冷的特點。常見釀苦瓜的做法是糯米加香菇或蝦仁。加糯米可以增加肉的黏度並中和苦瓜的苦味。如果喜歡苦瓜原味可以只用簡單的豬肉餡做成魚肉餡的也有。或以豆芽,竹筍及蔬菜代替傳統的豬肉餡入口更清新。

煎餅

“五月裏有午端陽,糉子油條泡雄黃。”端午節,河南人除了吃糉子,油條、麻花、麻葉、煎餅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衆多的食品中,糖糕、菜角以及煎餅又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其中,煎餅更是受到河南人的喜愛,而且十八地市各有各的特點,如周口就比較偏愛煎餅,種類也很多,有小米煎餅、小蔥煎餅、韭菜煎餅……

豆腐

吳江同裏,在端午節,除了買條黃魚,家家戶戶還要趕到菜市場去買豆腐,作爲過端午節的必備菜餚。豆腐可以生拌,也可紅燒,或做成麻辣豆腐等,隨各人口味而定。

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

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面板病。

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煎堆

每逢端午時節,福建晉江地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煎堆”呢?關於這個習俗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而端午節吃煎堆的食俗就由此而來。

面扇子

很多地方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麪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大蒜蛋

吃大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節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據說端午節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可避“五毒”,有益身體健康。

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蔘”之說。

薄餅

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麪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味道。

茶葉蛋

每年端午時節,江西南昌地區都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爲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而當地端午節最有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棰打製即可製成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黑板報文字: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聆聽

作者:心曼.墨香

菖蒲行走,艾草聯歡

陳愛,掬捧經年的

淚。藏進衣角,掛在舊時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離騷》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層層疊疊。將無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詩站在門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興奮粒粒糉香,往下的詩句

在一段段記憶話潮

此刻,汨羅江

被一枚葉子,帶進塵世的杯盞

不用淚,不用愁

只願詩意如故

把苦澀泡淡,枯葉喊綠

曾經包裹的憂心,經過千年洗禮

再去聆聽,龍舟小調

畫面上早已積滿了;幸福

一個朝代的寒,被另一個朝代暖和

端午節黑板報文字:端午節古詩句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歌[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七律 端午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