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童年的讀書筆記1000

學問君 人氣:2.01W

《童年》是俄國作家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譽爲俄國最優秀的自傳小說之一。以下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推薦《童年》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的讀書筆記1000

童年的讀書筆記1000範文一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了許多許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的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故事主要寫了高爾基童年時的痛苦生活,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我”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援了“我”……從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令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陳腐、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這時,我的鼻子不禁一酸,爲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而傷痛。我依然含着淚水,終於把這個催人下淚的故事看完了……

想着想着,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不還是有貧富之分、不平等的看待嗎?當我們走在街上,隨處可見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楚楚可憐的小孩子和孤苦無依的老人。這見證了現時社會官員的無能、貪腐成矩的不良風氣。試問社會怎能會有進步呢?怎能會繁榮昌盛呢?怎能會邁向新的旅程呢?從那個時候起,我心裏就暗暗萌生了一個念頭:長大以後,要當一個萬人景仰的大英雄,把千千萬萬個像乞丐那樣可憐、無家可歸的窮人從惡霸的威脅和利用下,一個個地拯救出來……慢慢地,慢慢地,這顆種子不知何時從我心裏緩緩地萌發了,而且那樣的堅固、結實……

這時,我的腦子裏也隨着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如果我是一個市長,那該多好啊!要是真的能實現理想,我必定救人們於水深火熱之中!

能把幻想變成現實,那一定是很美好的。我期望自己忽然長大成人,當上了江門市市長,我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領導各階層人民,把江門市建設成爲第一的城市。要江門市捨棄以前的舊面目,不再希望有高爾基那童年般的生活。當我一上任,會執行任務:第一: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抓好社會治安管理。因爲只有這樣做,社會纔會進步,纔不再有“貪腐”的現象,人們纔不再過上被壓迫的生活。第二:抓好教育事業。要多設一些專門學校,讓失學兒童讀上書,使學生能茁壯地成長成爲國之棟樑。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無依的兒童,還可以爲國家培育人才。其次,還要多設兒童場所,發展兒童的智力,鍛鍊兒童的身體,做到勞逸結合。第三:設老人福利院。無論是孤寡老人,還是退休職工、幹部,都可以搬進去休養,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並且特意派出專門人員爲老人服務。這樣便能夠減少孤苦無依的老人。待到所有設施都實行後,我相信乞丐必定由多變少,由少變無,那時侯的江門市一定更好、更美、更繁榮。

童年的讀書筆記1000範文二

我仰慕高爾基的《童年》很久了,暑假裏,在三味書店的開業之時,坐在全新的咖啡吧裏,我終於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一口氣將全書讀完,不禁掩卷深思:這是一本偉大的書,既充滿黑暗,又能看見光明,在冷酷無情中突顯着人性的光芒。

書中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幼年時期從三歲到十歲的生活片斷。讀到他的外祖父如何貪婪、殘暴,有一次竟將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結果大病一場;還曾瘋狂地毆打外祖母的腦袋,致使髮針都扎進了她的頭皮裏;他的舅舅爲了爭奪財產,把阿廖沙的爸爸推進冰窖裏,還慘絕人寰地折磨自己的妻子,害死徒工小茨岡。他們冷血得連禽獸都不如,看着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生活,彷彿將我我帶進了一個黑暗的世界。

我一直認爲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個階段,可讀到這裏,我才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啊,我比阿廖沙幸福多了。他的童年充滿黑暗,而我的童年記憶裏,外祖父和舅舅可疼我了,常常買糖果給我吃,和我一起玩遊戲,快樂極了。在感嘆自己幸福的同時,我不禁深深地爲他感到心疼和同情。

慶幸的是,正當阿廖沙處在困境時,終於出現了縷縷陽光——他的外祖母,她經常講正義和光明的故事給他聽,像個天使般引導他走向光明。正如文中寫道的:“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她馬上成爲我終身的朋友,成爲我最瞭解、最珍貴的人—— 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她給予阿廖沙知識和戰勝黑暗的力量,給予他迎接光明、嚮往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他成爲了一個堅強、善良的人。

聽說過一句話: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黑暗邪惡的環境沒有毀滅高爾基,相反卻造就了他,在那種邪惡污穢的`社會裏,高爾基始終保持了那顆明亮、純潔的心,向着他理想的光明境界奮鬥。最後,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爲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他用實際行動說明: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並不重要,重要是面對困境的堅強決心。

我自思:如果把我放到阿廖沙所在的那個社會,或許我連一天都沒辦法活下去,更不要說和罪惡的社會做鬥爭了。我現在才知道我的童年有多幸福,父母的疼愛、良師益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我的童年充滿快樂,使我健康成長。於是我明白:我要一邊享受童年快樂,一邊認真努力學習知識,用知識和智慧爲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美滿更幸福的生活。比起高爾基的童年,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要比他好的多,正因爲如此,我們纔要學習高爾基,在風雨中行走,在逆境中成長!

童年的讀書筆記1000範文三

《童年》是俄國作家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譽爲俄國最優秀的自傳小說之一。《童年》寫於 1931年,它向讀者們展現了高爾基童年時期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記錄了高爾基在沙皇統治下的 心路歷程。書裏十分成功地塑造了幾個角色,尤其是外祖母這一角色,她被稱爲“俄羅斯文學史上最鮮明、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小說真實地描寫了19世紀 70—90年代俄國社會的面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閱讀《童年》時,我們可以真切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陳腐、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鬥毆…… 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被金燦燦的錢堆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麼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爲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