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2.0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

五歲的時候,我隨同媽媽到書店,買回了彩圖版的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其它三本在看過之後,都靜靜地躺在了書櫃上,唯有《三國演義》一直讓我愛不釋手,書的封面都被我翻爛了。

後來,我又買了拼音版的《三國演義》,而我現在常讀的是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正如它的開篇詞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愛讀《三國演義》就是愛書裏驚心動魄的故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猛將關去長、張翼德、趙子龍,詭計多端的曹孟德和善良的劉玄德。

男孩都喜歡打仗的故事,我也不例外,什麼《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故事,讓人迴腸蕩氣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激動不已,同時我也在想,打仗做事,不能只靠武力,還要有勇有謀。論武力呂布絕對是無人能敵,只可惜他有勇無謀,最後以悲劇收場。諸葛亮揮着羽毛扇卻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決勝於千里之外,有勇有謀才能成大事。

我愛看《三國演義》,還愛畫三國雄人物。讀三國的時候,我先在彩圖版的《三國演義》上找一幅自己最喜愛的三國英勇人物,一有時間我就用鉛筆描繪,然後再用鋼筆勾勒:呂布、張飛、黃忠勝等都是我筆下的驍將。

我崇拜三國的英雄人物,卻沒有他們的英雄氣魄,有時連打針都還要猶豫很久才肯伸出手臂,大家都笑我是“草包”英雄,可能讀三國,讀三國的英雄人物我纔剛剛開始。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2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羅貫中著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以描寫戰爭爲主,大概分爲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一千多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趙雲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主要情節爲三個國家的興衰史。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爲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後來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羣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佔益州,曹操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

有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操,雖然曹操擁有百萬雄師,但對於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說,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

人物形象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首先是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曹操,在平時的學習中他是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但是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所扮演的角色卻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狡猾,奸詐,狠毒,殘暴。 劉備甚有眼光,善用人才,親和於人,資質聰慧但缺少果斷。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那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在《三國演義》的衆多英雄中,我最敬佩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重情重義。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要保護二嫂,所以被迫投降。但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不管曹操怎樣封官許願,甚至送給他絕世好馬赤兔馬,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等到他一知道劉備的消息時,便立即騎着赤兔馬,帶上二嫂,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又去找劉備了。他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忠於故主,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往投。這便是關羽難得可貴的忠。

在赤壁大戰中,曹軍大敗,關羽奉命守在華容道口,守候曹操,但是當見到曹操時,他可以殺掉曹操,也可以生擒曹操,但他一想到曹操當初善待自己的種種情形,終於冒死放走了曹操,這便是關羽的義。

關羽的這種忠肝義膽之舉,得到了世人的從敬,把他當成神供奉起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也需要這種忠和義,並賦予新的含義,忠,就要我們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學好本領,報效國家;義,就要我們誠實守信,知恩圖報,懂得感恩。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4

正所謂“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劉備當年也只是一個小官,可他靠的是愛民之心是仁義之心。就從這一點便可看出劉備強。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壓百姓,用懷疑的目光看着每一個人,讓人見了他就覺得害怕,於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復返了。可曹操並不也全是缺點,從後面的故事中我們發現最終還是曹操贏得了勝利,這又是爲什麼?答案就是——正是奸詐,幫助了他奪得權位。因爲他曾在幾年的奮戰中攻下過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許多的人都信他,這就爲今後的魏國打下了創建的基礎,之後,他又用計謀操控了當時的皇帝,這更有助於他與其他兩國對抗,。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纔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獲得了許多勇士,形成猛將如雲的氣勢。

再說說那大家都認爲非常聰明的諸葛亮。大家都認爲他有勇有謀,爲了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我認爲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明智的。例如,蜀吳聯合火燒赤壁的時候,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知道關羽欠了曹操一個人情,但卻把關羽放在最後一關。以我來看,諸葛亮可以讓關羽在第一關,由關羽把曹操放走,再由趙雲等殲滅曹操的殘兵敗將,這樣連關羽欠的人情,和曹操都解決了,這不是一舉兩得嗎。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也許諸葛亮當時真有什麼客觀因素吧。

在這本《三國演義》中讓我最敬佩的是曹操。可能別人對曹操有一些誤解,曹操是一個奸雄,他有勇有謀。有官渡之戰的大獲全勝,也有赤壁之戰的失敗經驗。在我的眼中,曹操不再是大衆所唾棄的那個白臉,他是一個英雄。沒了曹操,劉備便失去了光彩;沒了曹操,誰來貫穿整部《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學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四年級,我有了這一書,使我對書中人物典故有了更深的瞭解。像“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氣周瑜”、“官渡之戰”我都能耳熟能詳,我還非常佩服書上的人物。

我佩服諸葛亮,因爲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足智多謀。“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佩服劉備,因爲他特別善於用人,又有仁慈之心。劉表病危時,諸葛亮建議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好有一個安身之處,但劉備一再推辭,死也不肯……

我佩服關雲長,因爲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殺死袁紹二位猛將顏良以及文丑,又過無關,斬六將,還水淹七軍,真是智勇雙全。

張飛武功也非常了得,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我更佩服趙雲,因爲他在幾十萬大軍中寧願戰死,也不投降於曹操,他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欣賞關羽、張飛、趙雲的武藝,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6

今天,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本篇小說主要從黃巾起義,終於到了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爲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

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裏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裏面的諸葛亮。

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爲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爲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北伐前線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從這本名著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阿斗的江山——白送”。

最後,我要說,《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三得呀!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7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着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爲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着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樂不思蜀

司馬文王與禪宴,爲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爲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後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選自《三國志》)

蜀後主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於前,蜀官傷感,獨有後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於前,蜀官盡皆墮淚,後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常情,乃至於此!雖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當時魏軍入川,蜀後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爲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爲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他的舊臣郤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問,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餘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8

近段時間,我讀了一部小說,名叫《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在此期間,出現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他們鬥智鬥勇,主要有:劉備,諸葛亮,孫權,曹操,關羽,司馬懿等,最後三國歸晉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神機妙算,他爲劉備制定了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與西南少數民族搞好關係的策略,旨在興復漢室,一統中原。在他輔佐劉備的過程中,利用智慧取得多次勝利。赤壁之戰,他巧借東方,火燒連營,打敗曹操;草船借箭,他不費吹灰之力,讓敵人“送”來十萬利箭;空城計,他面對司馬懿大軍壓城,淡定從容;六擒孟獲,他彰顯自信大度,讓敵人心服口服……他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成爲我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他是我學習的榜樣。

諸葛亮還是忠誠的典範。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被他的誠心打動,答應出山,輔佐劉備。從此,他爲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出使吳國,說服孫權,蜀國吳國聯合抗曹。劉備病死,把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感念劉備知遇之恩,盡心盡力輔佐劉禪。他時刻不忘先帝遺願,不顧自己的安康,多次北伐,希望實現北定中原的願望,最後病死在北伐的路上。諸葛亮的一生,是爲國鞠躬盡瘁的一生,是對國家忠誠無二的一生。杜甫寫詩稱讚“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千百年來,得到世人的敬仰。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學習諸葛亮的智慧和精神。做任何事都不能只靠蠻力,還要用智慧,用智慧來克服困難。長大後,我要做一個有智慧,對祖國做貢獻的人。怎樣才能獲得智慧?惟有認真學習,多讀書,掌握知識。我國提出“名族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的努力。雖然現在我們還是小學生,但我們認真學習,掌握本領,長大才能爲祖國建設做貢獻, 爲中國夢的實現出一份力。

合上《三國演義》書頁,我開啟老師佈置的作業,認真做起來……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9

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白話版)時,才五歲。從那時到現在的八年中,《三國演義》被我翻了不下二十遍。

記得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我只是走馬觀花般地瀏覽一遍。隨着瀏覽,我漸漸明白了故事情節,各種感情油然而生:我讚歎關羽的義、張飛的勇;我喜愛孔明的智、趙雲的忠;我痛恨曹操的奸、董卓的暴……一切感情抒發完畢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認爲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那只是本故事書。

隨着我漸漸長大,我逐漸形成了個認識,戰爭是智力的較量。懷着充實我的大腦的目標,我又開始讀《三國演義》。那一次,我讀得格外認真,它的字字句句都震撼着我,我的感情有了巨大的更新:關羽的水淹七軍讓我讚歎不已,呂蒙的白衣過江使我讚不絕口,孔明的火燒上方谷的小漏洞令我扼腕嘆息。

初中,我買了線訂版《三國演義》。我一讀這本“正版貨”便陷入深思:關羽兵敗蜀漢爲什麼沒一兵一卒搭救?魏延爲什麼被殺了?……猛然我發現,其中問題這麼多,其高度也跨越到政治上。慢慢地,答案清晰了。我反感諸葛亮對人的偏見,借東吳之刀殺關羽。我痛恨他用人的失敗,排擠魏延……我又認爲,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這是一個驚雷,深深震撼了。這是一聲警鐘,告誡我們爲人處事要低調……

突然,我又發現:一本書,永遠無法徹底讀懂。你讀多少遍,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見解。讀一本書,一個人讀不到最懂的境界,但能讀得更懂。

這次寒假,我又讀了《三國演義》。我又想自豪地說: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可我究竟想起了什麼,便默默地埋頭進入書海中……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

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1

懷着激動的心緒,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出名著作《三國演義》。

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嚐,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部實質意義是以智和勇來順次展開的,不過我覺得智永恆是勝過勇的。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徒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承擔不了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合適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阿斗,整日飲酒取樂,不理朝政,甘心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終竟至演出了讓天僕人恥笑的事物,樂而忘返。誰會想到一個國度的統治者能做出這麼的時移俗易的事物來呢?

暴虎馮河,大敵現時,只能抵死出征作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假如呂布在白城門上的樓服從謀臣的計謀,不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假如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物和關羽申說白,哪裏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前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度,魏,以前煊赫一時;蜀,以前功成不居;吳,以前名震江東。這樣來看,從國度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情。曹操,欺負壓迫老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雄霸江東。

假如說魏國在魏蜀吳裏計謀最強,一點兒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可以稱作舉世無雙,司徒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不過兩私人都有自個兒致命的弱項:曹操多心,司徒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一準是伏龍諸葛亮。他那傲人的機靈,熟練的兵陣,無不讓後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點人物,不過我覺得都還不如孔明。吳,一個佔領三江六郡的國家,能算做上是有計謀策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一段時間的周瑜就記誦兵書,洞曉佈陣。透過一番刻苦的盡力儘量,終於當上了水上作戰部隊大都督,總統艦艇兵。然而他太過於忌妒,死正當中年時。從這些個人物和國度我們不不好看出人的性情的關緊性。性情關係着成功。

每私人都有自個兒的目的,只要踏塌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尋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信任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2

三國既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這短短几十年中,曾經有過多少英雄戰死沙場,又有過多少人雄霸一方,比如兩個漂亮的草包:劉表、袁紹。奸雄:曹操。一代梟雄:劉備。一代奸雄:董卓。西涼忠臣:馬騰。小霸王:孫策。他們都有自己的地盤,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武將、謀士。袁紹、劉表雖然手下人才濟濟,但是他們卻不懂得利用這些人才,致使領土淪陷,自己歸天。董卓因爲殘暴而導致羣起而攻之,自己也沒好下場。曹操則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馬騰是由於忠誠而被曹操殺死。劉備則是仁義之君……

歷史爲我們帶來了一段精彩紛呈而久久令人難以忘懷的時代——-三國,這裏有天下紛爭,羣雄並起,有英雄豪傑,君主謀士,有文韜武略,氣貫長虹,有兒女情長,肝膽相照。三國給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邁,每當我們看到趙雲單騎救主,諸葛亮火攻赤壁,張飛在長阪坡那聲驚天一吼,在我們內心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與正義感,我們從三國中看到了戰爭,看到了俠客,看到了謀士,我們成醉於其中……但是,我們不曾思考,也不曾問自己:“歷史爲什麼會如此發展?諸葛亮爲什麼要選擇劉備?袁術爲什麼最後會餓死於長亭?三國在帶給我們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疑問……

然而,一位學者跳了出來,他用現代的眼光爲我們解讀了三國的歷史,雖然不一定正確,但他仍被廣大民衆所接受和歡迎,他使更多的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產生了興趣,也是更多的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一種新的理解角度,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歷史也可以這樣讀!這個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爲《品三國》。

從此,三國不再只爲史學家和軍事家所津津樂道,更成爲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品三國》也在某些方面讓讀者看到了三國正是的一面。許多人認識三國都是透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有它的虛幻和不正是的一面,而真正的三國史要追溯到陳壽《三國志》,而《品三國》最出色的一點是大量引用了三國志的文字,也就是大量引用了史實,而這些文字是我們這些只讀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需要去了解的,就比如周瑜,《三國演義》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得他在歷史中卻是一個擁有英俊相貌和大度胸懷的人。許多人都知道空城計,讀者們都爲諸葛亮的膽識所折服,但誰又能想到,這或許是司馬懿故意不攻入城中以維持司馬家族地位的一着妙棋……於是,衆多熱門話題再次被放到檯面上被人們熱烈討論着,品味着。

《品三國》不僅深入老百姓,而且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各公司的老闆,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業的人也紛紛參看。繼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後,有一部歷史名著將被商家寫進公司必讀書目。據些例子,在曹操事業剛起步時,他的用人策略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就值得我們去借鑑和思考。曹操提出瞭如下政策:1名至實歸,更重實際。2德才兼備,唯纔是舉,3重用清官,不避小貪……這些政策時隔20xx年仍未許多專業人士所採用,《品三國》讓我們認識到三國時期的歷史價值。

在各界人士關注《品三國》的同時,我們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說這純粹是學者明星的效應,但我認爲《品三國》在演繹着一個文化普及的角色,不求每個人都參透真理,只希望每個人都能讀一點真理,從這一點來看,《品三國》做出的貢獻還是相當大的。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這段話作爲《三國演義》結尾再適合不過了,而現在我們又擁有了《品三國》去延續三國的精彩,三國的璀璨,三國的傳奇……

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後,一切又從頭……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3

飄飛的煙火,滾滾的塵土,使我再次拿起手中的厚卷,一種歷史的積澱,一種滄桑的厚重感。翻開書看到的竟是打着響鼻的戰馬,拿着鋒利武器的士兵。似乎回到了從前,第一次看這本書的從前。

那時的我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看書也只知道各個人物的武藝或智慧,叫着各個招式的名字,開心的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的真正魅力所在呢。

現在上了初中,再讀《三國演義》,我從字裏行間竟能想象到滾滾長江上千帆鎖江,雄姿英發的周郎胸有成竹地站在江邊,銳利的眼眸觀察着破軍的時機。紫袍的孔明手持羽扇,站在七星臺,仰望星空,他的紫袍和黑夜融合在一起,露出自信的微笑。

這次讀了三國,竟有了對生活的感慨。一生爲國,縱然有豪情蓋天之氣,百萬軍中奪上將人頭之勇,未出茅廬知三分天下之謀,結果也長使英雄淚滿襟啊!那樣的忠誠固然值得尊重,可是孔明離開茅廬時對童子說的話卻再也沒能實現。或許很多人會認爲孔明出山做大事,不拘小節,很多人也都用這樣的話迷惑自己,就像“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樣,迷惑自己不思進取,認爲自己的失敗很正常,其實只不過是麻痹上進心的落腳點罷了。雖然孔明出山本來沒有什麼對錯之分,現在倒被認爲是正確的,讓我很不解。很多人的眼光很開很大,在茫茫的人海中竟找不到自己的落腳點,其實有很多小事是被忽略了的,而往往那些小事便是你成大事的墊腳石。朋友,看清自己的腳步慢慢走。路很長,看得遠固然好,卻很累,不如一步一步靠近那個屬於自己的輝煌。

這次讀書的收穫在別人眼裏可能很小,但我認爲有收穫就沒有白讀,在與名著同行的路上,它,成了我的老師,不會把知識一下子全給我,而是讓我挖掘着,找到裏面的真實,找到裏面的真理。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4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它讓我瞭解了古代英雄的雄才偉略,更讓我在從中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主要內容講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之間互相鬥爭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里約有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孔明、陰險狡詐的曹操、義氣深重的關羽,仁義愛民的劉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要數關羽了。

關羽身長九尺,鬢長二尺,面如重棗,脣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關羽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最講義氣的人。他對劉備講義氣,他降汗不降曹、屯土山約三事、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關羽他對敵人也很講義氣,華容道義釋曹操、義釋黃漢升等等……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關羽是十分講義氣。但關羽狂妄自大,十分大意,有一句諺語就是: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當時關羽既是劉備的二弟,五虎大將之一,坐據荊州,手握重兵,所以他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自以爲可以牢守荊州,可他卻不知道羣英聚會,人才輩出,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各有所長,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正確看待和認識最爲重要。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更要古爲今用,從中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祖國的棟樑之才。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5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當中的《三國演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八回“三顧茅廬”,我想和大家一起談一談劉備。

蜀帝劉備是仁義,仁愛,禮賢下士的人。他三次去請諸葛亮,可是第一次去,只有小牧童在家裏,小牧童對劉備說:“諸葛先生今天不在家裏,估計要等三四天,十來天才能回來。”第二次劉備又去諸葛亮家,結果劉備把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當成了諸葛亮,劉備趕緊行禮。諸葛均連忙說:“我不是諸葛亮,我是諸葛均。”劉備再次失望而歸。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小牧童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昨天夜裏回來了,但是還在睡覺,請三位先生再等一會兒吧!”劉備、關羽、張飛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依然在睡覺。後來,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恆心所打動了,劉備見到諸葛亮後向他請教安邦定國之道,諸葛亮給出三分天下的策略,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一生追隨劉備,而劉備對諸葛亮也處處尊敬,甚至在臨終託孤時,讓諸葛亮擔起復漢的重任。正是由於這份真誠,讓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讀了這一回,我被劉備的毅力深深感動,明白了做事要持之以恆,對人要有誠意。今後我也要真誠待人,向別人學習,只要有毅力,有目標就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