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童年讀書筆記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7.47K

蘇聯的高爾基一生有許多著名作品。其中《童年》是他自傳體小說三步曲中的第一部。以下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推薦的《童年》讀書筆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學習參考。

童年讀書筆記讀後感

篇一:《童年》讀書筆記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爲高爾基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爲自己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己沒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爲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記得有一次,我媽媽向別人買了二十幾張游泳票,中午,媽媽騎自行車送我回去奶奶家吃飯,過了一會兒,媽媽叫我把這十張游泳票給姨媽,我到了姨媽家的時候,我就順手把游泳票給了姨媽,轉眼就跑回奶奶家,忽然,姨媽打電話給媽媽,姨媽說:“怎麼這些游泳票少了這麼多的`?”媽媽問了問我,說:“不知道,我女兒說她沒有拿。”姨媽奇怪地問:“這麼現在才只有五張啊。”媽媽重複地問了我好多遍,媽媽說:“不知道。”媽媽用安慰的對我說:“你有沒有拿到啊?怎麼姨媽說會不見了的?”我哭着說:“我反正沒有拿,你不相信我就算咯。”後來,姨媽打電話對媽媽說是姨丈拿,媽媽後來向我說了對不起,我也說了不用了。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啓發,書中告訴我們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篇二:《童年》讀書筆記

讀《童年》中的最後一篇文章後,略顯傷感,但也無不透露了作者樂觀向上的精神。

文章主要講了:阿廖沙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雖然依然住在一起,卻樣樣都是分開的。共同勞動生活了五十年之後,卻連泡茶的茶葉也要放在手上細細地數,細細地分,這一切都被幼小的阿廖沙看在眼裏,他感到又好笑又厭惡。之後,又發生了一系列的悲劇:由於外祖父不再照顧他們,阿廖沙只有與年邁的外祖母相依爲命,不得不與小夥伴們一同到外面去拾破爛;加之母親的去世,被外祖父趕出家獨自謀生,阿廖沙的生活更加悲慘。雖然生活十分悲慘,磨難重重,但與小夥伴在一起的日子裏,使阿廖沙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這篇文章,使我瞭解到舊生活的艱難,黑暗和可怕,感知今天的幸福;使我認識到,雖然我們身邊也有着一些自私貪婪的小人,也有着一些不美好的事情,我們自己在學習生活中也會遇到挫折,但這些都應當使我們感到激憤,而不應該被打垮,相反應該把自己鍛鍊成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善良的人。因爲,現實生活裏除了黑暗的一面,更多的是光明和正直善良的人們。並且,我們只有經歷過種種困難的磨練後,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幸福!只有當你衝破困難的烏雲,步入快樂的陽光時,你纔會發現,風雨過後的天空分外美麗!

和阿廖沙的悲慘童年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阿廖沙的童年充滿了打架、鬥毆、鞭笞和鉛一樣沉重的醜事,而我們的童年充滿了溫磬。然而我們面對困難時竟不能像阿廖沙一樣勇敢地鬥爭,而是選擇了迴避和退縮。阿廖沙面對的是層出不窮的暴行與醜事,而我們面對的僅僅是學習與生活上的小困難。難道我們不應該拿出成倍的勇氣來克服這些困難嗎?同學們,如果你的生活中還有一些困苦,那麼,只要你還有一顆健康向上的心,學習阿廖沙堅強樂觀的精神,勇敢地與困難做鬥爭,成功與幸福都將屬於你!

同學們,童年的生活即將離去,迎接我們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時代,讓我們珍惜現在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學習阿廖沙堅強樂觀的精神,勇敢地與困難做鬥爭,用一顆熾熱的心迎接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讓我們留下對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吧!

篇三:《童年》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

你看我們多幸福啊,難到不應該去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嗎?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每一分每一秒,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篇四:《童年》讀後感

讀過《童年》這本書後,我不禁感慨萬千。

高爾基三歲就失去了父親,跟着母親來到了外祖父家,在家裏受盡了歧視和侮辱,後來母親又早逝。外祖父辛苦經營的家業又破產了,連小學都沒讀完的高爾基被迫外出謀生,一直在社會最底層摸爬滾打。但一直有求學慾望和頑強毅力的他一直沒有氣餒,終於在24歲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問世了

本文一共有十五章,分別是:失去父親、來到外祖父家、節日之夜、禍從天降、兩舅分家、噩夢一場、兩個上帝、房客“好事情”、彼得大伯、媽媽歸來、外祖母講故事、綠老太婆、上學的日子、喜歡自由和走向人間。

我最喜歡第一章,失去父親:父親躺在地板上,母親在邊上哭,外祖母一邊哭,一邊把我往父親那裏推,我感到膽怯。外祖母對我說,“快,跟爸爸告別吧,孩子,他還不到年紀,可是他死了,你再也別想見到他了,親愛的。”我還從未見到過大人哭,感到又彆扭又害怕。

這篇文章主要靠訴我們:即使家裏再怎麼貧窮、沒有地位,也要努力學習,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