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家》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2.41W

《家》讀書筆記【一】

《家》讀書筆記

抽絲般的細碎漫長,終於還是把巴金的《家》給讀完了,雖然未能趕在考試的前面,但也慶幸着終是把它讀了,惱恨自己出生的晚了些,未及趕上那個時代,對於書中的青年應有之熱情無法去親歷着體驗了。對於封建制度那個早已陳死的東西,因爲沒有受過它的毒害,也生不出恨意。書中能引我同感的,卻是那些對於成長的感慨於無奈,甚至是帶着感傷的懷念。這恐怕是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吧。但這篇雜感卻非是要發些感慨,只是想發感想而已。

覺新與覺慧是書中兩個性格很對立的人物,一個逆來順受,一個從不屈服。覺新總是爲了顧及別人的感受而委屈自己,覺慧堅持自己是對的而不會太在意別人。在那個時代大背景下,作者有意把覺新置於悲劇之地來警醒青年,又把覺慧塑造成覺醒青年之典範以引導青年走向自由之路,但在現今這個社會,以在下拙見,覺新未必不可取,而覺慧又未必可齲覺新顧及家庭的和-諧,寧願將許多痛苦自己擔下,屢爲別人意念而委屈自己,如此博愛、犧牲之精神當爲世人之楷模。其不可取之處是明知別人是有意的傷害而逆受,近於懦弱,珏之死實是大過失。爲人當有博愛、犧牲之品格,凡事多替別人想想實是社會溫暖之根源,但博愛之人更需有明辨是非之眼睛。覺慧之性格於當今社會可取之處不可太多,無論自己如何的正確都不可太執著於自我,許多次他對於覺新的嘲諷指責都近乎惡毒。如今之青年都如覺慧般是很自我的,無論是對於朋友、兄弟甚至是父母都不肯稍作讓步,只顧及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不肯替他人想半點。或許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老年人看新人總感嘆一輩不如一輩,上輩人總覺着下輩人行爲方式不合情理,不顧情面。而這情理又多體現在人們相處時,懂情理的不肯傷了別人。而這些在新輩人眼中又多被責爲圓滑。誠然,人們是越來越理性的,權利觀念越來越強,總不肯吃半點虧。然而,人總是活在社會中的,用完與他人接觸的,斷不能完全不顧及別人的。

大家或許會發現,無論棱角多分明的青年,到了中年以後都會變得溫和些,這便是世人所說的“世故”了,但從另一方面說,是因爲人們成熟了,發現人與人的接觸中必須要顧及別人的感受的。

嘮嘮叨叨這麼多,發現所寫的竟然與所要表達的並不那麼一致,呵呵…想說的其實不多,只一個意思:做人不可太自我,要換位思考,多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畢竟和諧社會最終還是人與人的和諧。

《家》讀書筆記【二】

家,是身心的歸宿。一看到“家”,便不禁和親情聯繫到了一塊,溫馨而真切。“家”這字總讓人遐想,一種對互親之情的期盼。然而巴金所描述的家卻是羈絆,是對激情的禁錮。

這也難怪,當時處於“五四”運動後動盪社會的背景下一個四世同堂的官僚地主大家庭搞公管,有着封建專制思想的阻礙和新文化思想的抗爭,是黑暗腐朽的封建禮教制度和黎明時科學民主大旗的較量因而這個家是動盪的,必然會製造很多悲劇。

高老太爺是最可恨的,獨斷專橫兇殘暴虐,完全十分封建道德的化身。他囚禁覺慧,打兒子斥媳婦,丫頭隨意送人,面對即將滅亡的'封建制度,他無能爲力,臨終前的饒恕和教誨,卻也是其豐富性格的表現。

與此鮮明的對比,是那個“幼稚而大膽的叛徒”,他勇敢的抗爭果讓人欽佩:反抗封建專制,蔑視長輩權威;打破封建等級觀念,大膽愛上婢女鳴鳳;支援覺民逃婚,抗拒不合理的婚姻;敢於頂撞三叔陳姨太,揭穿其“捉鬼”的醜劇;他衝出家庭,大聲呼喊:我是要做一個叛徒。鮮明貫徹了反抗,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固然有“五四”青年的歷史侷限和弱點,但其間覺得放封建態度促使他離家出走,爭取自由的鬥爭。覺慧是真正的五四新人,是鐵錚錚的勇漢。

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二重性格”覺新。他一方面是高公館的大少爺,一方面又是社會上有個性的思想解放青年。他的“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委曲求全,向封建勢力妥協,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也有力地控訴了封建宗法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而決心的思想中,儒家思想孝爲第一準則,釋道作爲補充,以忍爲主,因而他心理上也取得了平衡。但社會中卻許多這樣懦弱的青年,複雜矛盾不利於社會進步。

而至於覺民,琴等其他青年一代叛逆者和馮樂山,高老太爺等老一代封建衛道者的鬥爭衝突,以及梅芳瑞珏鳴鳳等青年女子的不幸遭遇和悲慘命運,強烈解釋了這個金箍家庭的矛盾。作者以此宣泄積鬱的悲憤,探索青春的價值意義。

這個封建爪牙下的家庭,宗法立交陰影下的人們,卻抽打出了一個反抗陳舊道德的新思想文明。那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了,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人探索了。像覺慧,靜悄悄地登上了駛向上海的航船。

我本以爲巴金所敘述的家應是一家人團結奮進的局面,或是和樂融融的場景,但這樣也着實有些平淡。我相信在所有人心目中,家應是最美的地方。或許時代背景不同,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社會一片黑暗,人們思想靈魂麻痹。閉關自守,中就趕不上時代文明的腳步。

而放眼今日,家在新時代時期賦予了更多的內涵。當今是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社會,家也變得更舒適漂亮,沒有封建與文明的抗爭,理應是真正的身心歸宿。

儘管如此,但隨社會經濟發展人們有更高的追求,家反而變得冷清孤獨來了。父母雖不像高老太爺獨橫,卻也在兩代間產生了難以逾越的代溝,因而家庭很多時候變得悽清。現在很多人都是獨自居住,逐步放棄了安土重遷的思想。這也是家庭發展的必然趨勢。

何況,現代的家庭悲劇也並不少,他們也可直接反映社會方面的問題。而且現在的家庭好像都很自私,也有些虛僞,這也不奇怪,畢竟也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中。

在此想想自己的家吧!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了巨大變化,受改革開放春風的影響一下子富了起來,生活更完善,這本應快樂。但我卻感覺家沒有以前那麼快樂溫馨了。物質方面進步了精神方面卻退步了。我懷念小時候在父母懷裏的情景,心裏很溫暖。而隨年齡的增長,我和父母逐漸形成了一層隔膜,我更多不願與他們交流,家庭幸福感也隨之下降。

這雖是正常的,卻不是好現象。家,需要一起守候。我們都應對自己的家庭儘自己的責任。

人們常常將國與家聯繫到一塊,有句話說得好: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國就是個大家庭。

《家》讀書筆記【三】

懷着悲憤與憐憫,我讀完了巴金的小說《家》。這是一個敘述封建社會的著作。故事圍繞着封建家庭中三兄弟的不同人生走向展開。巴金以自身遭遇及時對封建制度的認知爲框架,用嫺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五四”時期封建家庭的沒落和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覺醒。

這部小說中,塑造最爲成功的人之一,當屬身爲長房長孫的高覺新。在高家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覺新接受了封建主義的所謂:正統思想“,並奉之爲行爲準則,但也對家中長輩們的勾心鬥角,自私自利感到不滿與無奈。他既苦於封建意識的壓迫,又深深陷入自我痛苦的泥潭,卻又無發聲質疑的勇氣,無力自拔。他只好老實地做個少爺,事事奉行”無抵抗主義“。這種”無抵抗“破滅了他與梅的美好戀情,這種”無抵抗“葬送了他與瑞鈺的幸福愛情,那扇他始終無法推開的門,絕不是真的重如千鈞。他推不開的其實並不是門,那是把鎖,一把心靈上的鎖。那把名爲”維護家庭和諧”的鎖啊,那把名爲“責任”的鎖啊,鎖住了他熱血的心,鎖住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乃至前途。或許那種美好的生活,對他來說,只是夢中泡影罷了。魯迅之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他的性格也是極正確的寫照。

同樣出身於封建家庭覺新的三弟覺慧,卻有着與大哥截然不同的性格。他有着燃燒的心和永不衰竭的夢想。他以滿腔熱血,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建運動;他大膽抨擊封建制度的腐朽,奮力抵制長輩的迷信行爲;他勇於衝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與地位”低下“的侍女鳴鳳相愛。這個可愛的年輕的生命,這個舊禮教幼稚而大膽的”叛徒“,給”快要悶死人“的家庭帶來一點新鮮的空氣,帶來希望。他是中國新一代有志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現,預示這陳腐的封建社會走向崩潰的必然結果。

書中還提到諸多重要角色。如劍雲,一個柔軟,怯懦的徹頭徹尾的封建主義受害者。他把對一個少女的愛看做他生活中的唯一明燈,卻連自己這最寶貴的感情也不敢讓她知道,把這新生的感情埋葬於心底。如覺民,一個有着熱血因子,但理性的新青年,相對於覺新的”作揖主義“與”無抵抗主義“,以及覺慧衝動的,不顧一切的鬥爭,他選擇只進行有意義的反抗。面對包辦婚姻,他用逃避來實現另一種形式上無言的抗爭。他是一位熱血而又不失成熟的優秀青年。

書中還描寫了許多女性,其中有覺新之妻瑞鈺,覺新曾經的戀人梅,覺慧的侍女與戀人鳴鳳和覺民的愛人琴四人。她們代表着不同性格的四種女性,其中前三人都在萬惡的封建禮教下做了犧牲品,被斷送了青春。而琴,這個給舊家庭點燃了希望的火花的新女性,書中未曾提到她的結局,我只好在心裏默默地祝福她能掙脫封建束縛,衝出傳統的籠牢。

在如此沉重,壓抑的背景下,我仍然能體會到作者那激情無限的心,那有力的心跳,是對青春的讚美:縱使世界是黑暗的,只要青春的熱血不熄,我們始終將打破黑暗,迎接曙光,走向光明!青春萬歲!

TAGS:讀書筆記